2019,新媒体会更艰难吗?
近十年来,没有一个冬天比今年更冷。
创业圈,坏消息串通好一样结队而来。知乎裁员,锤子求生,找ofo索要押金的排号的已经超过千万,一众超级独角兽流血上市之后屡屡破发,只剩下股市像春天的大草原,在肃杀的寒冬中一片春意盎然。
“艰难”一词在热文标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各个行业争相诉苦。新媒体也不例外,涨粉难,变现更难,还有越来越多的黑天鹅事件。2017年,“焦虑”更多挂在新媒体人的嘴上。2018年,“焦虑”则明显地表现在新媒体圈社群中越来越多的沉默和越来越小的红包上。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体无疑不是最艰难的行业。过去的这一年,新媒体行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甚至是一些结构性的转折。
8月18日,发布《六年,公号改变命运》,引来几十万人感慨。许多人在朋友圈表达对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谢意,一时冲淡了对于公众号改版的困惑。“微信改版”,这个入选《2018新媒体十大关键词》的概念,包含了新媒体人太复杂的感受。六年之后,公众号走向巅峰,为了应对产品成熟之后的下滑,微信团队主动求变,屡屡改版,但“瀑布流”对订阅关系和公号品牌性的削弱,又让许多创作者深感无奈。
虽然没有必然关系,但公众号打开率的下滑仍然被有人归因到抖音和快手的崛起上——既然国民总时间是守恒的,A多了肯定意味着BCD少了。平台的变迁与大众注意力向视频化内容迁移的进程同步,不过最大的受益者并非3~5分钟意义上的短视频,而是1分钟以下甚至只有15秒的小视频。
更短,意味着更高频的刺激,更多的爽点。但这一波内容的视频化不止于此,除了更短,还有竖屏化。从横屏到竖屏,对用户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对创作者来说则是全新的挑战——呈现方式的变化必然意味着表达语言和手法的革新。年底,“竖屏剧”的概念悄然升温,那将是这一轮竖屏化视频的新战场。
不过小视频平台的兴起,并无法解决人口红利消失后的增长焦虑。但还是有人在流量恐慌的年代创造奇迹。趣头条在巨头的眼皮底下,仅仅成立两年半之后日活就做到超过3000万。
小红书成为垂直社区的新标杆,阿里给出30亿美金的估值。年初用户三百多万的樊登读书,在这个双十一付费会员突破1000万大关。网易的H5继续刷屏,发布之后超过分享阈值而被朋友圈屏蔽,已经成为常态。
企业营销在流量上的焦虑集中体现在畅销书《流量池》上。作为新晋独角兽瑞幸咖啡的CMO,作者杨飞笔下都是烧钱学到的真知灼见。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流量池,这是杨飞的建议。但企业仍然需要外部媒体渠道的助力去传达品牌、触达用户。
在品牌与新媒体之间,越来越多对内容营销的共识,而且参与期间的新媒体,在品牌传播中的角色已经不仅限于渠道,而是发挥自身创意功能,逐渐蚕食传统广告公司的份额。
广告仍是新媒体的主要营收来源,但少数探索者已经走得更远,他们希望在广告之外找到第二根、第三根业务支柱。
把流量卖给品牌没问题,但为什么不能直接和用户对话呢?
内容电商正在成为新的流行。聚焦中产女性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电商单月流水过千万,而更早、更重投入的“一条”流水更加惊人。
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线下成为新的流量价值洼地。进入下半年,“一条”在最繁华的上海三家线下店同时开张,12月份十点书店在厦门正式开业,几千万的线上粉丝从此有了自己的线下据点。
先发优势明显的新媒体逐渐企业化,从纯渠道向以内容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转变,不断打破新媒体公司的想象力天花板。其中自然少不了资本加持,新媒体领域能否长出10亿美金的独角兽,既要靠投资人的推演和决断,更要靠内容创业者的突破和实践。
但内容行业从来不存在垄断,因而永远都存在机会,总有新人走到聚光灯下引发万众瞩目。抖音无疑是今年最强大的网红工厂,代古拉K之笑让无数粉丝恨不能日日相见。快手则贡献了让人惊掉下巴的耿哥,号称“保定爱迪生”的他用无数无用的发明走出另类网红路线。
公号仍然是孕育优秀创作者的沃土,“末那大叔”和“进击波财经”两个男人如冰与火一般在情感和理智两条路线上各自施展才华。
几年前,每个人都高呼野蛮生长,而今年,新媒体行业更懂得了边界和规则的重要性。监管部门重拳出击,驱使新媒体走向规范化,肃清行业乱象,也指点发展方向。主流媒体也完成转型,人民日报的新媒体在新时期仍然成为舆论的引领者。
2018快过去了,即使不舍,即使困惑,我们仍将走向2019。2019,新媒体会更艰难吗?
在永恒的流动中,从来不存在简单的答案。在商业的竞合中,实践仍然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来可以预测,但未来终归是创造出来的。
来源: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