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下半场论调走高,2018年增长黑客裂变风靡,2019年私域流量兴起,无不在预示着着流量红利消失、获取用户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部流量史,也是一部媒体史、入口史。无数的互联网创业者制造着各种用户需求入口,从门户获取信息到导航分类再到搜索检索、电商检索直至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荐获取信息(社交推荐或机器推荐)。
正因为先驱(亦可能是copy to china)创造了高频大流量入口,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是营销者的天堂。
2009年微博诞生、2016年同道大叔3亿套现。
2012年公众号推出、咪蒙头条广告报价80万。
2015年短视频兴起、2016年papi酱2200万贴片广告。
2016年直播泛滥、口红一哥李佳琦5分钟带货15000支。
自此,新媒体自媒体09年开端,15年风靡,而彼时的我直到2016年由于行业工作影响,我才意识到必须做点什么,直至如今,三年多的时间,没有做成什么,但想以此作为新媒体渠道流量的讲述。
目的:
1、借助新媒体打造自身IP,建立个人品牌认知,链接更多能人和资源。
2、对于工作心得的复盘利于知识的回顾和沉淀,也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3、传统的营销渠道效果式微、必须转入信息流和新媒体领域,提高职场生存能力。
4、独自打造自媒体产品,从产品定位、用户获取、用户留存、用户变现以及裂变增长全流程。
一:产品定位
2016年7月注册公众号,面对的就是互联网营销人群,以自己的工作心得作为内容入口。找到自己熟悉又擅长的领地,才是最捷径的路。(之前也想过各种自媒体搬运狗,查看新榜各领域找灵感,但这仅仅只是为了自媒体的广告分成变现,锻炼的只是平台技巧的熟练度。)
二:用户获取
1、名字
取一个好听容易记且符合自身产品定位的名字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微信对于搜索的布局更加细致化,无论是搜索名字还是搜索文中的内容都可能找到你。所以借用热点事件和名人的名字来蹭流量的方式一直没怎么变过,就好比PC时代的域名,改变其中一个字母或许会让很多敲错或看错的人误以为真。当然名字这块最好以品牌+业务,而且这个业务词按照搜索指数高的来布局。我最早命名三阳校长,后来改为懒阳阳谈营销。很多好的业务词基本上被霸占了。而且搜索权重高级除了名字的命中度还会考虑该号是否认证,是公司还是个人,用户活跃度等等。(收效甚微)
2、QQ群
搜索不同的行业关键词加入了各种QQ群,也借用到了一些程序化软件,比如豪迪群发器,自动加群、自动加好友、自动群发内容、发邮件等等。当时把自己自认为好的文章和思维导图(带水印)群发以及上传QQ群文件和相册等等。(收效甚微)
3、微信群
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通过搜索关键词寻找微信群导航网站,以及微信搜索“加群”“入群”等查看文章二维码加群,被动加群是2017-2018年太多微信裂变群,后来也使用过wetool等工具自动加微信群好友。当然后期很多拉群、换群免费付费业务并没有实施。太多都是不相关微商、广告群。(收效太小)
4、内容
做自媒体就是做内容,好的内容天然带有传播性,我的第一篇自认为(确实比不过大V)爆文从月入3000到月赚15万,他一个人是如何做到的?【深度解密百度竞价暴利网赚】也得到了用户和行业媒体的认可,与之而来的用户分享和媒体转载带来的粉丝剧增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内容的力量。由此接连不断的文章被转载之后也受邀部分行业媒体授课带来的粉丝转化。(收效显著)
5、裂变
2017年可谓是裂变风靡之年,朋友圈到处可见刷屏现象,满屏的热点情绪文章、H5测试等等,在教育行业裂变四法宝我用了三个,资料、课程、以及人脉社群、还有一个就是打卡。关注了太多的裂变号、阅读了大量的内容也是该有所实践的地方。(收效显著)
在资料这一块,网盘搜索、淘宝闲鱼购买、微信搜索裂变资料(免费送、资料)等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定位用户群体大量所需资料,并通过模仿和精炼文字加以成篇,回复暗号关注提示转发文章截图。
在课程这一块也是,当时购买建群宝等裂变工具费用也花费不少,在课程选题、海报设计、文案描述、进群引导语等等细节做到位,从吸引到群再到个人号打造闭环。
人脉社群,也是自建行业社群,不论是行业粉丝、还是链接的大V,新加入者得转发才有进群资格。
自此实践之后才深刻体会到微信流量的核心是社交推荐,不论推荐是来自用户,还是媒体,还是同行互推。也不论这种推荐的动力是来源于内容、还是利益或者是情感,但好的推荐绝对是口碑内容。
6、自媒体渠道
微信作为强关系强互动的私域流量,绝对是用户运营的最佳之地。但缺点是没有中心化的流量分发。借助百家号(搜索+推荐)布局关键词和内容可以获得百度流量,与之类似的还有搜狐号、简书、知乎等等,更多的利用关键词检索分发,而头条号的冷启动推荐即使在没有粉丝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大量粉丝,在导航栏内布局引导转化到微信。(收效一般)
搜索重在关键词布局和网站权重,而对于机器推荐算法来说,重在阅读率和互动率,这几篇文章的评论我均没有回复。其实好的标题增加点击率,好的开头和内容吸引阅读率,在文章结尾加以引导点赞或评论,越具有争议性话题推荐量越高,时效性热点新闻推荐量也越高,抓住用户活跃的时间发布,在评论区中和粉丝进行互动等等。
自此,我的整个用户拉新过程宣告完毕,当然还有些小的细节方法并没有阐述,之所以没有做的很好,一个方面主要还是内容的不稳定性,持续性的打磨精品内容确实是耗费太大精力,并且早晚也会枯竭,这也是为什么往往早期的赚取了渠道红利,到了后来就变成专业自媒体记者传媒的天下,毕竟还是得靠内容,而且需要团队化。另外在于渠道特性的把控方面并没有做到太细致全面,比如头条推荐流量的互动率把控。
三:用户留存(内容选题)
其实用户留存的方式很多,比如我这边常用到的是内容留存和社群活动。
好的内容可以自发性的留存精准用户,内容是王道不论是对于PC时代的SEO还是自媒体时代。内容开始之前就是选题的制定,我们一般选题会是常规性内容、突发热点性内容和月经似内容。
突发热点:现在很多渠道和工具都自带热点工具,比如百度搜索风云榜,微博热搜等等,对于一个自媒体来说每天都会刷各种平台榜单获取热点信息,结合自身的品牌看是否有贴合的点位。对于行业自媒体比如我这个定位来说,经常关注行业媒体、大V的微信微博,一有动态也许一篇时下热点评论文章就出来了。
月经似热点:每年的每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类似的话题,比如节假日热点,高考、逃离北上广、中年危机等等。
常规性内容:常规性内容就得定位好自己的用户群体,查看竞争对手的数据分析,通过搜索关键词需求来判断用户关注的点。
通过5118查看关键词的需求图谱、长尾需求词、相关词,就可以找到用户关注的点,比如单纯SEM来说,可以是技术篇:培训、干货、资料、技巧、教程、试题、案例等等;也可以是职场篇:招聘、薪水、面试、职业规划等等;也可以是行业篇:百度公司动态、搜索产品更新、行业认证等等;也可以是人脉篇:行业网站、行业群、行业沙龙活动等等。
另外也可通过观察自身的文章数据,查看阅读量最多、点赞、分享、收藏最多的文章类型,通过新榜或者微信搜索关键词查看竞争对手的文章数据进行分类拆解。
通过组件社群、问卷调查、评论区互动以及查看知乎等社区网站用户关注的话题和提问评论进行整理。
制作好选题之后就是内容的布局,除了高质量的原创文,剩下的无非是转载、洗稿、伪原创、搬运等等,找到内容源,除了新榜微信搜索不同关键词关注行业媒体、KOL、以及大的媒体平台。包括一些视频、音频转文字,或者书籍等等。但这些所谓的假原创方式并不会带来高质量粉丝。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标题打造和开头布局。本人经验和文章组织力不足不发表太多观点。
除了内容留存外,剩下的就是用户运营和活动之类,在文章添加一些有奖互动、抽奖互动、粉丝互动行为可以增加参与度,有时候写一些个人的生活职场感悟其实可以更让自己的文章具有人格化,这一点我始终没有做太多深入。
只是偶尔做一些群内的课程和话题互动,偶尔拉一些同行站台讲课,偶尔做一些线下互动等等。好的自媒体也许是团队化,这几个方面做的更加专业些。比如社群的打造好比新生入学。选取管理员,活跃的社群成员,有大佬站台,有规律性的组织话题和课程互动。群内的规则、身份、自我介绍、分群互动等等。还有线下沙龙聚会的参与。这些方面由于经验和精力的不足始终没有做到位。
四:用户变现
细数一下自己的变现方式,包括用户打赏、广告、资料、千聊录播课、知识星球付费会员、讲课、问答咨询、以及一些营销服务单。变现只是作为证明自己打造产品闭环的能力,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产品的闭环,自己独立定位、拉新、留存、变现。并没有做的很好,也不是自己的关注点。或者可以说自己能力有限,无论是业务能力还是说持久性能力等等。
这也是三年多的独立自媒体之路,算是对新媒体这个渠道的讲解,要说是否达到当初或者后来想要达到的目的,有一些,但也并不是。认识了一些人,也被一些人认识,有点零花钱,也付出了一些费用,对于整个流程有所了解但也不是那么炉火纯青,复盘总结、文笔归纳好像好一点,但也还是拿捏不到位。不过,对于我来说,新的东西去尝试,总比一直裹足不前要好。
作者:
来源: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