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别做那80%的打杂工!

3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文章《作为一个运营,在不同的阶段到底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公司》。
 
互 联网的工种通常被分为技术、产品、运营这三类,前端后端和数据构成了技术工程师们,B端产品和C端产品算是产品的两大方向,其他所有角色打个包就叫运营。 由于入行门槛低、初期薪酬不高、工作角色时常模糊,运营就好像成了互联网鄙视链里最末端的一个角色,刚入行的同学介绍起自己的工作内容也真的只能用填坑或 打杂来形容。
 
正好工作一年,回望最初入行时的几大困惑问题,想做一次梳理:
 
如何定义运营这个角色?
运营可以分为哪些种?
不同产品下对运营的需求有何不同?
想出坑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
 
1、如何定义运营
 
有 一个观点:互联网从早期的概念驱动,到这几年的产品驱动,接下来一定会进入运营驱动的阶段。一是因为行业发展至今,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能体现出产品价 值的部分从功能创新向综合运营倾斜;二是大批互联网发展在号称“颠覆一切”后,终于明白了尊重、渗透和服务于传统行业现有经营模式,才是自身的价值点。这 种观点当然不全对,至少在toB产品和高科技创新的企业上,取胜点依然在其产品,但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与其挖掘用户更深远的需求,不如结合已有需求服 务好用户。毕竟资本逐步冷静,不再是用一份产品计划书就打江山的时代了,“有一个好结果”的说服力远大于“有一个好想法”。
 
运 营和产品都是非技术角色,常常打包出现。“产品生孩子,运营养孩子”“围绕产品周期里的一切人工干预就是运营”,这两是我早期认同的对运营定义。但现在 看,两种观点都是从产品出发,运营承担着更被动的角色。如果我们从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本质来看,运营在其中的角色是“建立最优的连接方式”,这可以是产 品、用户和商业在连接时的任意组合。黄老师有句话,“运营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的最大化”,诚实然也。
 
这么一说,运营好像是一个主题更宏大的框架,为什么大家都说运营是打杂呢?这就要从运营这阈值宽泛的分类说起。
 
2、运营如何分类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业务环境里,常见的运营角色可能有以下几类:
 
内容运营,为产出的内容数量&质量负责,需要具备相当的内容生产力(文字图片视频等);
 
新媒体运营是公司对外的门面,为话题热度或站外倒流负责,需要具备话题策划、舆论煽动及勾搭大号等功力;
 
用户运营常规分为新客&老客运营,为整体用户增长情况和留存及活跃情况负责;
 
活动运营,为特定时期内公司的运营目标负责(比如促销比如拉新比如造势),需要一定的策划、协调、执行和评估能力;
 
市场渠道运营,通过在各平台投放广告等,肩负着为公司源源不断拉来新客的职责。
 
到 这里,基本的纯运营岗位就介绍完了。可能会发现,“哎PR怎么不在里面”,“哎商业分析不也是运营么”,“哎异业合作不也是运营么”,“哎BD管理、 SKU品控、物流规划、商品类目管理这些不也是运营吗”……对,这些也是运营,但这些是特定业务在特定发展阶段才会出现的岗位。
 
如 果用服务对象来分,运营大致又可以分为B端、C端、商业分析、销售支持这四类。B端运营面向商户和商品类目,核心目标在于保证供给侧;C端运营面向用户 (即流量),除了用户管理、活动运营外,也涉及流量转化;商业分析可以分为三种,长远的战略分析关注行业趋势,想公司3-5年后要做什么,中期的经营分析 关注市场格局,想公司1年后要做什么,短期的经营分析关注竞争现状,俗称救火队,做更短期的事;销售端运营更倾向于支持类,一是BD目标制定和绩效考核, 一是解决一线的分析需求,通常不涉及具体资源的协调调度。
 
这个分类更常见于O2O公司,在经历完创业打拼后有一定发展思路但部门尚未固化,有传统公司的岗位影子,也有互联网公司的业务逻辑。
 
但就个人寻找职业定位来说,我更推荐用黄老师的分类方法:
 
1、内容生产、维护型的运营
 
这类岗位,主要的工作内容可能是某个内容板块的维护或特定内容的生产,基本上现在大量的新媒体运营都可以归到此类中去。
 
这类岗位的核心能力是要对内容敏感,对于什么样的内容容易引发点击,什么样的内容容易带来传播可以拥有八九不离十的判断,熟悉各种内容发布&内容传播渠道,并且自己至少具备可以做出70分以上内容的能力。
 
倒 推回来的话,如果我要招一个好的内容型运营,我觉得理想中ta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喜欢看书,喜欢混迹各类内容社区,喜欢在各种社区上发表言论和内容并 能够通过内容引发与其他用户间的较强互动,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喜欢各种思考琢磨,且一定要想得深,诸如人生人性这类的问题最好没少琢磨过,琢磨过后还能把 自己的思考清晰表达出来则最佳。
 
2、创意策划、创意营销型的运营
 
这类岗位,主要会涉及的工作内容可能是策划一些活动、事件、小游戏或H5的策划执行等,但策划的同时不仅要考虑需要让用户喜欢玩,往往还要能够拉动实际的运营指标增长。
 
这类岗位的核心能力基本就是创意策划能力,同时要懂传播,熟悉传统媒体的传播逻辑&传播路径,以及社会化媒体中的传播逻辑&传播路径,同时还要熟悉各种常见的线上线下活动形式以及载体(比如同一个活动,在PC端实现和在H5端实现,展现形式可能差很远)。
 
倒 推回来,如果我要招一个好的创意营销型运营,我希望ta能够具备如下特征:爱玩,脑洞大,对于新鲜事物敏感,熟悉各种热点事件,往往属于那种有啥新东西出 现一定不会错过的人,大量混迹各种线上社区,组织张罗能力比较强,至少张罗过一两次有点意思的活动,至少有一两项发烧级、能玩出点名堂来的兴趣爱好,对于 各种经典的文案营销案例会下意识去观察和学习分析。
 
3、渠道推广型的运营
 
这类岗位,主要涉及的工作内容就是推广,可能会花钱也可能没钱,但无论如何,最后的结果是唯一评价标准。
 
该类岗位的核心能力是对于各种推广渠道、推广手段的熟悉度和关系亲近程度,以及极强的执行力。
 
举例,同样做应用商店推广,别人手里只有30%的应用商店渠道,但你手中可以对于80%以上的渠道了如指掌,且你清晰地知道每个渠道下有哪些推广资源可以用,成本大概是多少,来的用户大体都是什么类型的等等,这就是差距所在。
 
说 到特质,一个好的渠道推广型运营往往是强结果导向型的,拥有极强执行力,能够一个人泰然自若的应对N多琐碎的事情,ta也应该对于各类渠道推广方式都有所 了解和熟悉,即便不太了解的推广方式,也应该基本可以在2-3小时内完全搞清楚其逻辑。另外这类运营也往往需要擅长与人打交道,能够短时间内混入一类渠道 的推广圈中,当自己缺乏资源时,能够通过主动寻找、求人介绍推荐等各种方式找到匹配的资源。
 
4、用户互动&维系型的运营
 
这类岗位,往往涉及到的工作是面向某一类或某几类用户的维护。往往关注的是对应类型用户的活跃度。(我个人最早基本就是这一类型的运营)
 
该类岗位的基础能力是比较优秀的沟通能力,善于在线上把事情讲清楚,能说服别人及赢得别人的信任,而核心能力则可能是一种“能够很快在线上让别人喜欢你”的能力,再外加上一些比较强的组织张罗能力。
 
一个优秀的用户互动&维系型的运营,往往自己泡网的时间很长,熟悉各种线上社区和最新热点事件,且在各种群组、社区、论坛中的存在感往往不弱,具备能够成为一个小圈子中心人物的特质。此外,这类运营往往不能太死板,应该是很擅长调戏与被调戏的。
 
5、销售型的运营
 
这类运营,往往涉及的工作就是某些特定用户与合作方的拓展了(典型如各类O2O公司的线下商家拓展)。
 
因而,该岗位的核心能力可能就是销售能力。
 
优 秀的销售型运营,毫无疑问也是强结果导向的,擅长迅速建立关系并取得信任,并熟悉各种商务合作谈判要点和流程。到了后期,这种核心能力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变 发展为资源整合(俗称“做局”)的能力,即是否可以通过一系列设计卷入更多的优质合作资源一起完成某个事件或项目,并最终令所有人受益。
 
6、强执行、项目推动型的运营
 
这类运营,往往涉及的工作内容可能是一些常规性、推动执行类的工作(比如站内内容的审核、打标签,站内课程文案的批量更新,某个产品模块如问答的上线推动等)。
 
该类运营往往涉及到的工作是比较杂的,所以其核心能力很可能是执行力以及事务管理、项目管理的能力。
 
优秀的执行类运营一定是执行力超强、且工作非常有条理的人,他们往往有着雷厉风行的行动力,同时也往往善于使用各类表格、工具等来辅助管理自己的各项事务,你可能经常会在他们的机器上看到各种精细牛逼的工作表格。
 
7、策略型的运营
 
策略型的运营主要工作往往是根据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问题,去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些策略(比如滴滴出行在某个地理区域内的派单策略),并推动落地后持续监测数据,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
 
该类运营的核心能力,基本就是数据分析&挖掘能力,以及超强的逻辑思维+大局观。
 
优秀的策略型运营一定有着清晰、强大的逻辑,说话和表达都有十分清晰的条理,并且他们也往往对数据非常敏感,你可能经常会在他们电脑上看到各类数据分析与比对。
 
3、不同产品运营的侧重点
 
在不同行业背景、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里,所谓运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里也有一个观点,择业时一定要优先考虑这个公司的主战场。主战场意味着更专业的业务视角、发展速度和上升机会。所以对不同产品下,运营有哪些工作要点呢:
 
● 工具类产品:推广渠道和推广事件策划;
 
● 内容类&社区类&社交类产品:内容生产,渠道推广,牵引及维护,用户划分,互动机制,系统精准推荐;
 
● 平台类产品:增长前期靠人肉+种子用户运营,中后期靠策略+业务匹配效率;
 
电商类产品:流量渠道,用户维系,品牌建设等。
 
根据自己的定位角色,找到合适的战场去战斗。
 
4、如何出坑
 
运 营是一个成长路径不那么清晰的工作,比如做产品你可能知道自己每个阶段负责的功能/模块是如何变化的,但运营不是。即便再高级的运营,也避免不了要淌入具 体业务的工作中。尤其是在一些发展没那么成熟的公司里,避免不了会是“业务逻辑没人教,产品问题没人管,分析评估没人看,发展方向没人定”的现状。过去一 年里,我就常常困在这样的情境里,一会抱怨领导没给自己划清楚方向,一会抱怨收到的支持太少,一会抱怨公司不注重复盘和沉淀。
 
如今心态发生改变以后,再回头看这些问题,有些问题大概是有解的:
 
核 心原则:无论什么时候,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公司只是平台,老板只是工具。公司不注重复盘和沉淀?没关系,也许你做的事当前并不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但把 经历沉淀成方法论,是对个人的历练。换句话说,你的发展方向如果不在公司的发展方向上,专注自己做的事就好,在变化的环境里,能把握每次变化顺势而上确实 是机遇,但对于大部分刚入行还一头雾水的新人来说,专注一个方向的事,对自己未来的帮助会更大,毕竟身量太轻时涉足变化也只是被拖着搅入,难以把控。
 
基本素质:目标导向+重视数据。
 
比 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媒体运营人员,那么你哪怕只是日常刷微博时,都会想看下热门话题、互动情况、素材来源这些信息,长期积累之下你对每一类话 题发布后的热度、哪些渠道互动会更高等,都会养成自己的判断力。这就不同于日常来活发条微博然后平日里不管不顾的人。就重视数据这点,有句话“不可被量 化,就无法被优化”。一切运营做的工作,如果最后你没办法用数据量化其结果,那么即便老板看到了你的工作成果,对你自己来说这件事大概也等于白做了。在反 复的项目中沉淀方法论,否则做一个月和重复做一年,对个人成长的作用近似。
 
至于具体的目标设立原则、目标拆分逻辑、项目管理办法、数据指标建立等等问题,展开来说都是大话。运营的工作体系,对每个人可能都不同,多听多看倒是其次,多想多做才能收获。
 
坦白讲,要摆脱80%的打杂现状,走入20%的高级运营,修炼好自身内功心法,才是最有效的,共勉。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SO优化服务  青瓜广告联盟

本文作者@脊生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111

扫一扫 微信咨询

联系我们 青瓜传媒 服务项目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本文经授权 由青瓜传媒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f-o-p.com/19001.html

《免责声明》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广告投放 找客户 找服务 蘑菇跨境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