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的联系人上限是5000人呢?
这是个开放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曾经在面试产品经理的时候多次问过类似的问题,收到的答复五花八门。最多的有两个,一个是「啊,居然有上限」,另一个是「啊,谁会有这么多联系人?」
由 于微信的用户形态和微博截然不同,你不能单方面的「关注」一个人,必须要相互「青睐有加」,才能成为联系人,比如我现在的微信签名是「加我时介绍下自己, 介绍了也不一定通过」,就是不想加太多人。最早这种定位叫做熟人社交,微信是这么设计的,用户也是这么用的。所以在那个阶段,很少有人的联系人达到 5000的上限,也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直 到后来,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平台横空出世,朋友圈可以输出碎片信息,公众平台用来建立作者和读者的强连接,好了,大小 V 们终于找到了增加联系人的捷径,就是通过公众号文章与有效读者互换微信。一时间风起云涌,那个阶段,存储微信联系人关系的数据发生了爆炸性的增 长,5000的上限开始浮出水面。
有一天冯大辉老师午觉梦醒,打开微信看到有新人申请的角标闪动,点开头像一看是个美少女,啊,冯老师仿佛看见千百双手在舞动……他老人家笑眯眯的点了「接受」按钮。咔,微信不合时宜的弹出了一句提示:「骚瑞,您已经到了联系人上限」。
从此,我们知道了微信联系人是有上限的,5000。
生活中处处有界线,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界线的存在,只是因为能力无法抵达那个上限,所以会感到自由。跳不出这个世界,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一旦知道了,你……还是没办法,因为这个界线掌握在张小龙手里。
我自己的联系人大概 4000 多人,通过两次微信公众号互动获得。加微信期间手腕脱臼三次,至今劳损。为什么没加到5000?不是因为太累,而是为了留有余地,比如现在我就可以为「卖桃者说」的订阅者留一些位置。另外,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来看,4500和5000人几乎没什么区别。
很 多人以为加了这么多联系人会信息过载,不一定,看你的使用方式。我有4500个联系人,但99%的人基本上不会通过微信和我联系,当然,生活中不认识的, 联系我一般也不会回应,哦,认识的有时也不回应。没什么急事,大家相望于朋友圈就好。对,朋友圈,这种规模的联系人,差不多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朋友圈内容 订阅关系。有人输出,有人点赞,有人评论,大家各取所需。
那 这么多联系人的信息流会不会对我造成干扰呢?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新鲜感和产品体验,我会在朋友圈消耗过多的时间。不过总有办法解决,虽然微信一直没有发 布朋友圈分组查看功能,不过有标签功能啊,我会把一些重要的朋友分类打上标签,因为有些人的内容是不容错过的,标签是个入口。这样一来,我就不会再去翻朋 友圈的时间线去寻找这些朋友的内容。而由于联系人众多,我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快速浏览信息,基本上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对于污染时间线的内容,看到随 手屏蔽就好。
这 么说来我完全可以承载5000个联系人,那为什么要设限呢?龙哥的观点一直是「不要加重用户的负担,现实里的人处理不了那么复杂的社交关系,还是简单社交 才轻松」。在原来的设想中,5000应该是个极限。可能基于这个原因,冯大辉、王淮这样的天然社交 Connector,也没能突破5000人的限制。也许,我们只是微信的专家型用户,而不是主流用户吧。
这让我想起来 Giles Colborne 在《简约至上》(英文 Simple and Usable Web,Mobile,and Interaction Design)一书中给用户的分类。他把用户分为专家型用户、随意型用户和主流用户。
专 家型用户就是我们这样的,喜欢探索产品,常常提各种靠谱不靠谱的改进意见,比如朋友圈分组查看(围笑)。这些专家型用户希望看到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功能,触 碰前所未有的技术,他们舍得把时间用在产品的探索和使用上。为了找个理由,有时候他们也会把这种行为叫做产品体验,「也许我做产品的时候会用到呢」,当 然,他们可能永远不会有自己的产品。专家型用户可以成为产品的种子用户。
随 意性用户主要的特点是「随意」。他们使用你的产品可能是被一个不经意的功能打动了,比如 UI 好看,比如 Launcher 动人,比如能轻松导入旧手机的联系人,等等。他们有兴趣使用更高级的产品,但却不愿意接触全新的东西,除非这些新功能足够简单。这类用户比你想象的要少, 用处也不大。
主 流用户是你的目标用户,也是最大的群体。他们不会因为某项技术和炫酷的界面购买或使用你的产品,使用产品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完成某些任务。他们会主动掌 握一些重要的功能,但永远不会去学所有的功能。他们不探索产品,产品越简单,越轻松,越好。这样的用户使用微信就是为了发消息,语音,视频和浏览朋友圈, 这就够了。
简单的体验,永远是主流用户所喜爱的。
这一节文章的最后,作者把「专家型用户」打翻在地,并踏上一脚。他说:「要忽略专家型的用户,因为他们会绑架厂商,顽固的想要那些对典型用户而言太过复杂的功能」。比如苹果的专家用户可能会想要一台会飞的车,而主流用户只想要一个更好的 iPhone。
看起来是这样,不过专家类的用户真的没用吗?不一定。
有 时候适度去满足一些重度用户的需求,也许会有新的创新出来呢。公众平台初期用户寥寥,相对庞大的微信用户群来说,这些早期种子用户就是「专家型」的。他们 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创作能力,迅速在微信上构建出了各种类型的生态圈,并为公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议。现在微信上有几千万写作者,这些人再次分为专 家型、随意性和主流用户,但早期专家型用户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要不要突破 5000 人的限制呢?产品特性的取舍,永远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你能把握吗?
最后推荐一下《简约至上》这本书,非常好,工程师、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都值得阅读。
豆瓣在互联网历史上是一家「独立存在」的公司,我很喜欢。2014年8月8日,豆瓣的创始人阿北说,我们今天发布了一个叫做「豆瓣」的新应用,我们希望它以后是所有人手里的「豆瓣」。
如今这个 App 的版本到了4.2,相比原来的版本,4.x 突出了更为多样性的内容,我喜欢这个版本,用它在豆瓣记录了一些书和电影的相关信息。点击原文或者长按二维码下载,在 App 里搜索池建强可以找到我。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