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的两大路线之争
先说一个我曾经服务过的案例。衡水老白干,这是河北的一家著名白酒企业。很多消费者对这个酒的一大认知就是度数高,它拥有国家法定最高的白酒度数67度,而且老白干这个名字就是从它的度数和口感而来
2006年衡水找到我们帮它做品牌策略的时候,我们就为衡水提炼了一句核心价值主张:“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这是基于中国的白酒文化得出的,因为传统酒文化之中,尤其是北方地区,能喝白酒、尤其是能喝高度白酒,还是男子汉的象征,男子气概的表现。我们用“男人味”来传达衡水老白干的感性价值,为衡水打造阳刚、硬朗的品牌形象。也基于此,衡水请了以银幕硬汉形象著称的胡军代言,塑造了鲜明的品牌个性与风格。
到了2010年,衡水老白干瞄准商政精英群体,推出中高价位的古法年份系列产品,力图实现品牌从大众品牌到中高端品牌的升级。所以我在当时为衡水又写了一句口号,叫做“时间给了男人味道”。用时间来表达古法和年份的产品价值,也用时间来传达岁月对男人的历炼与沉淀,塑造自信从容、进取担当的高端消费者形象,表达成熟圆融的男人味。
一句话,“男人味”就是我们塑造衡水老白干品牌的核心策略。
后来,衡水老白干换到定位咨询公司君智服务。君智推翻了我们先前为衡水打造的品牌路线,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品牌策略。在这个策略中,最核心的是君智提出来的一句品牌口号,叫做“喝老白干,不上头”。
君智希望将“不上头”打造成为衡水老白干的核心卖点,突出产品品质。按照定位理论的要求,一个品牌要赢得消费者信任需要打造一个信任状,那么君智找到的这个信任状就是“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奖白酒,不是酱香酒,而是老白干”。
“不上头”成为衡水老白干新的策略核心。
我这里无意评价“男人味”和“不上头”孰优孰劣,关心这个问题的童鞋可以自己去研究,看看衡水近几年的业绩表现。我想说的是,“男人味”和“不上头”同样是三个字,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文案了,但它们传达的却是一个品牌的策略核心。这三个字一改,整个品牌的策略方向都变了。
而且“男人味”和“不上头”代表的,就是中国广告几十年来的两大路线:一个叫用户路线,一个叫产品路线。
产品路线回答三个问题:
1、产品是干啥的?(主要是讲产品的基本属性和品类)
2、产品有什么功能作用?(主要是讲产品卖点)
3、相比于竞品,产品有什么优势?(主要是讲产品的差异与独特之处)
中国的本土营销公司喜欢走产品路线。
比如叶茂中,近几年的代表案例“有问题,上知乎”,和易车网的“价格全知道,买车不吃亏”。都是讲产品的功能卖点。
比如红制作,BOSS直聘的“找工作,和老板谈”,以及铂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都是在讲产品卖点。
比如华与华,代表案例如汉庭酒店“爱干净,住汉庭”、新东方“新东方,老师好”、梦百合0压床垫“压力小,睡得好”、八马茶业“认准这匹马,好茶喝八马”、新潮传媒“广告投新潮,全家都看到”、立高“烘焙找立高,款款更畅销”、莆田餐厅“掌握好食材,原味福建菜”、华莱士快餐“全鸡配汉堡,华莱士吃好”、好想你枣“一天吃三枣,好想你不老”、牛小灶“广州牛杂煲,就吃牛小灶”、轩妈蛋黄稣“没有好蛋黄,轩妈不开工”等。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华与华的策略思路主要回答前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品牌是谁?产品是干啥的?如八马是好茶、立高是烘焙服务、莆田是原味福建菜、牛小灶是广州牛杂煲。对于新品牌而言,的确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消费者知道你是谁。
第二个问题是找到产品的核心卖点,产品的功能作用。比如莆田卖“好食材”、轩妈卖“好蛋黄”、新东方卖“老师好”、汉庭卖“干净”。
还比如定位系公司,虽然定位是个国外的理论,但是定位论在国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就那样,反而在中国异常兴盛,所以我把定位系公司称为本土公司。看看定位系三家代表公司的典型案例。
特劳特中国——老乡鸡“安徽快餐领导品牌/全国800多家直营店”、香飘飘“杯装奶茶领导者/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一年12亿人次在喝”、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全国成交量遥遥领先/二手车行业领军者”、猿辅导“全国累计用户突破四亿”、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中国每卖10瓶红罐凉茶,7罐加多宝/全国销量遥遥领先”。
里斯中国——老板电器“油烟机只选大吸力,中国每卖出10台大吸力油烟机,就有6台是老板”、君乐宝“欧洲双认证,全国销量领先”、今麦郎凉白开“更适合中国人肠胃”。
君智——飞鹤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波司登“全球热销的羽绒服专家”、雅迪“更高端的电动车/全球销量遥遥领先”。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定位系公司的策略思路主要回答第三个问题,通过销量、规模、品类地位、奖项等背书,来突出产品的竞争优势。
想成为定位大师?记住这些公式照方抓药就行:
“全国/全球热销的XXX”
“销量/成交量遥遥领先”
“XX行业领导者/领军者/开创者”
“更适合中国人的XXX”
“中国每卖10个XXX,就有7个XXX”
“全国累计用户突破X亿”
“全国XX家门店/直营店”
……这就叫“战略定位”。
介绍完产品路线的套路和代表案例,再来说说其利弊。
好处嘛一目了解,那就是够直接,直截了当地回答了产品品类、表明了产品卖点与竞争优势,这一点对于初创企业、成长性品牌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品牌对公众来说还非常陌生,所以企业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一个“自我介绍”。所以,我们通常会把走产品路线的这一类打法和广告称为“有销售力”。
坏处呢,有这么两点。首先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产品路线大多是自卖自夸、自吹自擂、自说自话,其实消费者并不关心,对这一类广告和品牌传播也完全不感冒。所以企业只能对消费者进行强势硬销,利用大媒介、大预算强势对消费者进行强制洗脑,迫使消费者记住。
国内的洗脑广告,基本上都是这帮公司干的。但这很费钱,没有几个亿预算是做不到给用户洗脑成功。而且消费者就算被迫记住你也并不喜欢你,甚至非常讨厌你。正所谓:
洗脑效果好不好,全靠广告投多少。要说定位有奇效,没钱投放没人鸟。
还有一点,就是产品路线容易同质化(看看定位的套路就知道了),企业广告难以从海量信息中跳出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说完产品路线,再说说用户路线。
用户路线回答另外三个问题:
1、品牌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通过塑造用户形象,树立品牌形象)
2、用户有什么样的情感、个性与态度?(通过情感沟通,建立用户认同)
3、品牌带给消费者的体验和心理价值是什么?(塑造感性价值,从而提高品牌溢价和档次)
4A公司喜欢走用户路线。这其中,我所指的4A广告公司也包括了创意热店,热店虽然都是本土公司,但热店的创始人和核心成员基本上来自于4A体系,作业理系又与4A公司比较一致,所以我把它们都算作4A这一系。
代表作比如胜加的b站《后浪》、“我走的时候叫Timberland ,回来的时候才叫踢不烂”,W公司为New balance做的“每一步都算数”、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还有各大汽车品牌如别克英朗“与进取者共鸣”、JEEP“没有故事,不成人生”。
包括4A公司的创作理念、品牌理念都是从用户出发的,比如奥美的“品牌大理想”(the big ideaL)、萨奇的“至爱品牌”(lovemark)、李奥贝纳的“humankind”。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些理念都强调从用户心理需求出发,为广告增添人文色彩,为品牌赋予感性价值,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美好联想和情感认同。
介绍完用户路线的套路和代表案例,再来说说其利弊。
其好处是可以让消费者对号入座,比如百事说“新一代的选择”、英朗说“与进取者共鸣”、SK-II做相亲角营销,你马上就能知道这个品牌面向的目标消费者是谁。而且基于用户情感、态度的表达可以塑造出典型的消费者形象,进而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这一方式能有效赢得用户的喜爱与认同。
坏处呢,也有两点。首先是不够直接,没有直观体现产品的功能卖点。用户路线的诉求方式通常是暗示功能,比如前面的“喝出男人味”就是暗指高度酒。
奥美有一个案例,是他们服务的闪送这个客户。2018年5月,他们帮闪送提炼了一句品牌理念,叫做“闪送,用善良递送”。将“善良”作为品牌精神,也就是奥美所谓的品牌大理想。
这个理念,强调的是闪送的专业和敬业,完善的服务体验,友善的服务态度。奥美用了一系列用户着急收快递的故事,来诠释闪送这个“善良”,借此来展示品牌的温度与温情。
这是一句很棒的口号,但它确实离产品太完,表达产品利益不直观。闪送到底是干啥的,跟顺丰中通这些快递公司有啥区别,包括为什么不用同城速递达达而用这个闪送,这个品牌打法是没有讲清楚的。
所以闪送后来又换到特劳特中国服务,提出的新诉求叫“一对一急送,拒绝拼单!”,强调“着急送东西,用闪送”。这就是闪送在2019年7月官宣的新“战略定位”。
所谓战略定位说到底,它还是一句文案,一句口号,而这句口号的确比“用善良递送”直接、直观。
其次是企业之所以选择走用户路线,诉求情感、态度和个性,打造品牌形象。主因就是产品同质化,彼此之间没区隔,所以才做形象。但是讲态度讲个性这个传播方式、品牌打造方式同样也是套路满满,讲多了也容易同质化。
君不见针对年轻人诉求的品牌,文案千篇一律都是敢、燃、真我、热爱、做自己。说到“热爱”,雪佛兰说“热爱我的热爱”、361度说“多一度热爱”、京东说“不负每一份热爱”、屈臣氏蒸馏水说“105℃超越热爱”、快手说“你对生活的热爱,很可爱”。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产品路线是卖货思维,强调的是要把产品讲好,产品的功能、卖点、竞争优势。
而用户路线是获客思维,强调的是要把用户故事讲好,用户的体验、情感和心理价值。
这两种路线,当然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在营销的达成中,“人”和“货”都是基本的构成要素。
列位看客,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了,既然产品路线和用户路线都有存在的意义,又各有利弊,那么能不能两种路线结合一下呢?
没错啦,我在广告公司十几年,最怕听到的就是客户说这句话。譬如我们做品牌方案,拿出来两套思路、两套作品。客户看完之后,左瞅瞅,右想想,觉得两个方案都不错,但又觉得似乎都缺了点啥,于是便对广告公司说:你们把两个思路结合一下,再做一套方案出来吧。
得,烂广告就这么诞生了。因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相结合,势必会变成妥协的结果,使得原本方案的个性与特色被抹杀。既要理性诉求,也要感性沟通,既要讲产品也要谈用户,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肯定非常平庸。
所以产品路线和用户路线怎么结合?其实答案不在于结合,而是开辟第三条路线。那就是,场景路线。
新零售的逻辑叫做人货场。人货场,人货场,其实“场”才是连接人和货的中枢。场景对于产品和用户都意义非凡。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在特定场景下,产品的功能价值才能被消费者的清晰感知,产品价值才能有效转化成消费者的体验。正如王老吉的“怕上火”在火锅烧烤这个场景下最能被消费者感知,最有消费痛点,最能打动用户购买。场景,帮助产品在消费者生活中找到位置,没有场景就没有产品定位。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场景就可以圈人。对于营销来说,我们都知道找到消费者的重要意义,但是企业要知道自己的消费者是谁,要么靠人口统计要素,掌握用户的年龄、性别、收入、学历、区域、家庭结构等。要么靠兴趣和生活方式要素,比如企业知道自己的消费者喜欢体育,那就请体育明星代言,在体育频道和体育社区做广告。
在电商时代呢,企业还可以靠行为要素。假如我是一个卖代餐奶昔的企业,那么过去几个月在网络上搜索过减肥、浏览过减肥食品、有健身习惯的人就是我的目标人群。但是这几种方式,要么得靠市场调查,去了解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要么就得靠大数据,直接抓取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精准触达,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锁定用户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靠场景。比如我要做一款高端酒,我就锁定商务宴请场景,我也不管消费者人群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反正商务宴请下不同用户的需求是差不多的。那么在推广上,我触达用户的渠道和媒体也在这个场景上。这就是场景的价值。
所以,我在《传神文案》一书中,提出了四个品牌营销的基本概念:场景、标签、社交、流传。文案要遵循这四大商业逻辑的指引去创作。
场景我把它放在书的最前面,因为找到场景是营销的出发点。书里提出了场景的三大价值:场景造需、场景定位、场景体验。场景可以激发用户需求的产生,场景可以帮助产品在消费者生活空间找到位置,场景可以将产品功能利益和卖点变成用户可感知、可参与、可亲临其境的品牌体验。此外,还包括了将场景应用到营销和文案创作之中的四大变量:时机、场合、动作、频次。
反映到文案创作上,怎么写文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场景。广告人经常把洞察挂在嘴边,强调写文案之前先要找洞察、评价文案好不好的核心标准就是看它有没有洞察……洞察是文案人员修炼的内功心法。那到底什么是洞察呢,洞察其实就是场景对话。在特定场景下,用文案把这个和消费者的对话写出来,那么文案才可以发挥打动人心、带动销量的作用。
作者:空手
来源:空手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