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增长策略方法论!
产品策略不是基于功能来的,而是基于数据来的。产品增长策略在产品方面对To B还是To C其实差别不是很大,底层的思路也是一致的。故本篇To B或者To C的同学都可以一起进行探讨。但对应的产品运营方面会有所差距,本文也会聊到。
一、制定北极星目标
上来就是大招,制定好整个产品阶段性目标是非常不容易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比如某外卖平台他的定的北极星目标可能是【用户客单价20元】或【新增1000万新用户】或【商家地方覆盖率达到70%以上】等等,每个目标的背后代表整个公司或团队该阶段重点方向,所有的KPI都是围绕这玩意来的,定错了那就是白费力,不进则退。
那我们如何定这个目标呢?我根据实践来聊一聊我对目标的看法:
1. 一定要可衡量、可量化,不能定性
这里我只提一点,量化指的是可以拿到可以监测到的数据,不是所有的可量化指标都可以。有些可能是技术原因,拿不到数据就是不量化。
2. 每个阶段目标不一样,但最好是一个
根据产品的阶段来定此阶段的目标。没必要整一个很大的目标,想着以后就不用再改了,往往太空,没有很明确的指导性。
3. 想清该阶段对战略价值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指标,往往就是它
用户价值是产品立足之本,但此时的用户价值可以说成是战略价值,商场如战场,风云莫测,有时候一些影响可能暂时比单纯的用户价值重要,比如整个市场的影响,未来商业化战略等等。总之想的要深,把握好战略是根本。
4. 多少的问题
很多产品都是摸索阶段,对之后产品的目标根本是不清晰的,这时候只能是拍脑袋定一个,拍脑袋也得定。但也不是瞎拍,是根据之前的经验拍的,拍之前80%的目标心里要有一些方法实现了,剩下20%留给团队创新。
如果实在不好拍,那么我认为要把这个难题留给你的老板,有时间我们看老板也是拍脑袋,但最后完成真差不多是那个数。这个就是经验。
二、列公式
把目标列出公式,底层思路就是目标拆解。拆解的每一个值都一定都是可衡量、可量化的。比如电商行业常用的GMV=客单价*用户数*购买频率,这些都是行业前辈们迭代多少次形成的公式,列公式时应该注意的是:
1. 拆解到最小可量化因子
把大的目标进行拆解,拆到最后不能再拆的为止,最后的最小因子也一定是可量化的。把最小因子做成一个数据表,把相关数据进行埋点,在产品迭代阶段就盯着这些数据就ok了。
2. 不好拆怎么办
有些同学行业比较偏或者比较新,没有前人留下的比较好的拆解公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摸索,试着把等式凑起来。如果业务逻辑比较复杂,那就找到跟目标有关联,可以量化的因子,做到穷尽式列举,但无重复。然后再根据这些可量化的因子进行拆解,直到拆到最小。
三、堆积用户价值
根据拆解好的最小因子,根据该因子数据的增加,不断的增加所对应的用户价值,进行迭代和完善。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用户的真价值和数据指标之间的平衡问题。
1. 用户的真价值在哪?
找到用户最关系的点是什么,一般在业务场景中都很清楚,电商场景就是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同样的商品;招聘的场景就是企业想要看到更多的符合人才;就是这些最本质的吸引点,才能够打动我们的用户。一些小恩小惠往往都是白给。
2. 数据指标之间的平衡
我的理解是要看对北极星目标的影响大小。公式都是很理性的。在实际业务中两个指标往往就是冲突的,比如新增人数和ROI之间,一个上升往往会导致另外一个数据的下降,这时候算下北极星指标是增还是减就OK了。
四、找抓手
根据积累的产品迭代中积累的数据,要慢慢的找到一个魔法数字及一个抓手,比如某社交平台只要好友超过7个,用户的留存率就会变得很高等等,我们在数据监测中应该努力去寻找留存上自己业务的魔法数字是什么,通过这个抓手去配合我们产品功能方面或者活动方面的引导,让新流量可以留下来。
五、To B运营的增长策略
运营方面B和C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用户篇讲过,虽然对的都是人,但所在的场景不同,用户的心智模型也会变得很不同。
- 做品牌,找到差异点进行放大宣传。
- 重视内容运营,B端很典型的ABM营销,建立用户池,完事得“慢慢熏”多维度进行触达,才会获得最终的成交。
- 造概念,造模型,造最佳实战案例。To B的用户往往买的是一个新的实践策略,帮助他更好的完成业绩的。故在宣传时候,包装也要包装的高大上一些,用理论先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
- 重视1V1用户精细化运营,挨个维护,挨个触达,挨个击破。
- 重视产品运营,这是很多圈内的B端运营容易轻视的点,因为B端交易流程长导致很多公司都重视业务,但偏向营销的运营往往很难进行破圈,发现维护来维护去,还是在自己已有的用户圈中转,很难有大量的新用户过来。结合产品的运营活动也好,可以实现裂变的产品功能也好,都是互联网自带的裂变本性,所以作为To B运营或产品,想要破圈一定要往产品上来想。
本次聊的都比较偏上层方法论层面,具体落地实施,在实际业务中,一定还是要不断的去实战,还能形成自己的东西。这套方法论对我来说是一个思想的转变,我也是不断用这个方法进行产品增长方面的策略制定。
下一期我们聊一聊产品设计的策略理解,围绕着策略来做需求和排优先级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作者:忠炜
来源公众号:诠释备忘录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