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之下,能靠种草留住用户么?
汽车人群标签太多了,品牌怎么去精准圈定人群?
汽车长链路、重决策,种草能带来转化么?怎么衡量转化效果?
……
之前我对这些问题也有疑惑,但最近我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案例:通过种草笔记+IP 合作引流等方式,领克品牌小红书直播间全系整车 GMV 已突破 5000 万元。
01、汽车品牌拥抱种草
先放一个结论:汽车品牌全面种草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这是市场趋势决定的,市场潮水的方向不会骗人。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数据:从 2023 年初到 2024 年中,国内每 15 小时有一台新车上市,中国市场汽车迭代速度快到从业者都目不暇接。
于是我们看到,汽车发布会越来越密集,购物中心的汽车门店、展位越来越多,每个品牌都在用各种动作,希望能瓜分用户本就分散的注意力。
但这些方法的效果正在减弱。一个新势力品牌的高管和我说,他们把大量预算放在了新品上市前后,的确收到了很多线索和订单,但等到这波流量过去,到了平销期,竞品冲上来,自家的数据立马下滑。
那怎么办呢?很多品牌的办法就是效果广告+价格战:你出新品我降价,追加预算投流、买线索。
但价格战打到现在,消费者也回过味来:原来只要等,价格就会降。从主机厂到消费者,人人盯着价格,品牌心智被冷落。
但品牌心智恰恰是品牌摆脱价格战内卷,获得稳态销量的重要一环。理想在舆论场沉寂了很久,但奶爸宝妈们一直在买;问界售价很高,企业主就是愿意买单;蔚来最近收回了一些优惠,但销量还能稳住。
这些品牌心智能够立得住,靠的是用户口碑,这就是汽车品牌要全面种草的原因。
新能源崛起之前,也有很多优秀品牌在 C 端树立口碑的案例。比如提到沃尔沃,大家会想到安全,提到丰田,就是省油耐用,“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这就是社交媒体兴起前,品牌靠技术创新带来的体验,在用户圈层口口相传积攒的口碑。
时代变了,社交媒体兴起了,但消费者没变,他们会为发布会的新技术欢呼,但一旦进入消费决策阶段,他们还是更愿意相信真实用户的反馈。
小红书商业交通出行行业总经理昇畅告诉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消费者购车“看——选——购”三个阶段里,越接近成交,用户对车主口碑越关注。
02、人群标签多元化,车企种草思路也要迭代
这两年车企对人群的认知不断变化,从最开始默认男性买车,到重视女性乘坐体验(比如推出女王副驾),再到现在重视女性驾驶体验。
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今年有很多爆款车型,都推出了紫色、粉色外观内饰的 SKU,很多品牌开始重视小红书,并针对性调整种草的内容方向。
有一位服务商给我讲了一个案例。零跑汽车最开始在小红书发一些测评向内容,讲参数、配置、底盘,反响平平,但后来结合一些带娃、带宠出行的场景,做一些有美感的内容,效果就起来了。
昇畅还和我透露,现在小红书汽车人群大盘男女比例 4:6,新增用户是 5:5,早就脱离“只有女生用”的刻板印象了。
很多车企已经敏锐注意到了平台人群多元化带来的机会,比如上汽通用。
燃油车时代 MPV 市场有个顺口溜:“要商务买 GL8,要面子买(丰田)阿尔法。”别克 GL8 在油车时代就是 MPV 市场的标杆,是商务的代名词。
这两年面对新能源 MPV 的崛起,别克 GL8 也开始转型,推出了新能源车型 GL8 PHEV,通用也希望靠这款产品刷新产品心智,打入家用市场。
前阵子小红书在广州办了场“玩车节”活动,很多小红书博主和用户开着爱车来打卡,有上百万的法拉利、兰博基尼,也有各种价格不菲的小众车型、改装车型。
- 洞察需求&提炼差异化买点
现在很多电车产品功能趋于同质化,这就要求品牌针对目标人群的深层需求,提炼买点进行种草。像欧拉品牌很多的笔记里着重提到自动泊车、360 影像等功能,实际上很多车都标配了这些功能,但并没有洞察到这是很多女性用户的刚需,没有针对性去种草。
再比如很多车企都更新了宠物模式,关注到了带宠出行的需求,这是很多高预算消费者购车的考虑因素。
- 适配平台调性的内容表达
汽车已经从工具逐步向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演进,在小红书这个生活方式平台,就要用生活化、场景化的内容去表达,搭建起品牌和用户沟通的桥梁。
03从 KOL 到 KOS,真实感带动高转化
- 购车决策链路长,线上转化成本会不会很高?
- 转化链路是否通畅?如果交易不在平台发生,品牌就难以获得反馈,去优化平台运营策略。
小红书汽车从 KFS 到现在 KFS+KOS,通过试点优化链路,已经跑出了一条相对高效的链路:种草找到新的人群——人群渗透率提升——线索转化率提升&CPL 下降。
比如领克,通过前期种草立住了品牌产品心智,进而开始直播,通过“笔直一体”的方式,将高意向用户从笔记引流到直播间,完成成交。
分享生活,真人种草恰恰是小红书一直以来坚持的方向,也是它的护城河。在这一点上,小红书或许能给汽车品牌带来独特的价值增量。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