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微信小店发布“关于《「引导私下交易」实施细则-20250328版本》修订公示通知”,严禁【引导用户私下交易】、【引导通过非微信小店进行交易】、【发布未经允许的联系方式】等违规行为。
修订后,情节特别严重的,商家主体将永久禁止开店。并且,此规则明天起正式生效。
根据公示,此次修订重点对引导私下交易、绕过微信小店进行交易的违规行为做了细化定义。
其中,第一类的引导用户私下交易定义中,除禁止私信联系用户之外,商家通过客服联系用户指引扫码、添加微信号、互发手机号也被明令禁止,包括但不限于:
(1)引导用户添加联系方式以实施私下交易;
(2)指引用户前往线下门店进行交易;
(3)引导用户脱离平台进行私下支付部分或全部款项。
并新增“商家利用低单价、福利单为噱头吸引用户下单后引导退款(详情见微信小店严打价格造假),获取用户联系方式、收货地址私下交易”这一违规场景。
左为修订前,右为修订后
第二,在绕过微信小店交易类目下,将重点治理以下违规场景:
商家通过客服、关联的直播间等渠道发布非微信小店的第三方链接,暗示或引导用户绕过微信小店平台进行下单。
比如,教培类商品的课程内容及对应课程配套服务(如导师微信、上课群等)中发布非微信小店的第三方商品、服务链接引导用户进行交易。
其中,“0基础**体验营”的课程内容及企微导师/班级群的课程服务过程中,使用h5支付链接/小程序链接引导用户购买“**系统讲解直播正课”也被禁止。
左为修订前,右为修订后
最后,在处罚机制方面,修订后将原 “情节特别严重” 的处罚上限从冻结货款30天提升至180天,新增 “下架全量商品”、“永久禁止开店”条款,同时将“店铺客服禁言”、“封禁店铺客服消息内链接跳转能力”列入处罚当中。
上为修订前,下为修订后
对比修订前后公告内容可以发现,随着微信小店对汽车、珠宝、美妆、保健食品、生鲜、园艺、教培等类目的相继开通,治理规则随之更新的同时,微信电商生态内小店、小程序、视频号的各自定位也逐渐趋于细化,严禁私下交易是近来不可忽视的一大趋势(视频号也严禁私下或第三方交易)。
正如前不久腾讯高管在业绩报告会上所强调的一样,微信小店的定位是连接微信生态系统所有组件的统一平台,其助力商品信息在不同组件之间自由流通的介质属性会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将“指引用户前往线下门店进行交易”(此前,微信小店曾发布线下扫码交易激励政策、鼓励服务商生成小店码)、“使用h5支付链接/小程序链接引导用户购买教培课程”明确列为违规,除透露出严禁私域交易的信号外,也表明包括视频号在内的微信小店体系下带货机构、服务商、带货者的职能划分将更加严格。
作者:见实
来源公众号: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