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戏灰产深度调查:刷量成瘾“涮”了谁?

小游戏刷量 

流量越来越贵

一月一个价

 

我们随机找了一个小程序交流群,抛出一句“求买量”,不到5分钟,便有四五个陌生人要添加好友,好像盯上了肥肉。“我们最喜欢接游戏客户,这些客户都是看转化。”一番咨询后,几位流量主不约而同说出这句话。他们认为,小游戏转化效果最为明显,并且长尾流量比较可观。

 

经过我们调查,可以确定,目前时下流行的买量方式共4种,受欢迎程度依次排名为:游戏盒子、小游戏互推、微信群发、朋友圈裂变。

这4种方式里,还分为CPC和CPA两种模式。

 

CPC :只管用户点击,不管是否授权

CPA :保证每个用户都是授权用户

 

某位资深流量主称:“每个月价格都在上涨,价格变化很快的”,不同买量方式价格也不同。

游戏盒子:可以打折,不开发票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买量方式,几乎每个流量主都有游戏盒子的投放渠道。这种方式,是将小游戏/小程序接入一款游戏盒子,用户想玩不同游戏时,可以进入盒子里挑选。 

小游戏灰产深度调查:刷量成瘾“涮”了谁?
这种方式的价格在1.2~1.5元之间,500~1000起量。流量主会特意告诉你,这都是“授权”用户,能直接成为新用户。对此,一名游戏开发者对我们称:“只要新用户上去了,不但数据好看,还能有接广告的资格,所以很多人都会买”。有位流量主特意强调:“如果直接微信转账,可以便宜点,但是不能开发票”。

 

小游戏互推:多少量都不打折

这也是常用方式之一。我们刚开始很纳闷,目前小游戏还无法直接跳转小游戏,如何互推?了解后,意识到自己太天真,很多游戏的首页两边都会有“更多好玩”、“其他好玩”的小浮标,点击后即打开海报,长按后可跳转另一款小游戏。 

换言之,就是用流量高的小游戏,给流量低的小游戏带量。

“我们有1天10W日活、UV4000左右的小游戏,可以帮你带,”流量主称,但他不肯透露是哪款小游戏帮你带量。这种买量价格大约1.5元一个授权用户,不论我们说会卖多少量,他们都坚持称:“这种(小游戏互推)的形式,不打折”。

 

小游戏灰产深度调查:刷量成瘾“涮”了谁?
示例图
微信群推:纯手工推广,预付可打折
这是是个纯手工推法,而不是简单地用插件群发小游戏卡片。一位流量主说:“我们有十万个微信群,每个群有300个人左右,用纯人工分享的方式将小程序卡片分享到微信群里”。 

这么勤劳,颇有“工匠精神”,效果如何呢?针对我们的疑问,他说:“我们之前推的游戏平均一个群可以转化3~4个用户,另外还有长尾访问。”

这种方式费用为:1元左右一个群。当我们质疑如果群推没效果怎么办?他解释道:如果群推不能保证效果,会负责进行推广,保证带来曝光和展现。另外,“如果你预付5000元,可以降价到0.8元,并且还是是CPA(授权用户)的效果”。

 

朋友圈裂变:价格不透露

这种方式目前还不太多,只要做好海报,配上小程序的菊花码发给流量主就行。这种方式价位目前还不清楚,流量主没有过多提及。但他们提到一点:“海报一定要有趣,才有效果”。另外,昨天我们曾推送文章表示,小游戏支持与小程序/小游戏互跳,相信这个能力开放后,买量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

 

“被封我不管,预防我教你”
买量是否违规?万一被封怎么办?我们跟每位流量主交流时,都会问这两个问题。他们似乎有默契地统一了口径,都不正面回答,只是打太极告诉你如何预防:量别太大:日活几万没什么危险,只有那些量突然变很大的才有可能;

提前预防:他们会用矩阵的方式,各个渠道一点点汇入你的小程序,非常的不明显。

 

灰产成熟反映生态繁荣
任何一个生态里,灰色产业链的发展与生态繁荣度呈正相关,买量产业的背后,反映了小游戏生态的进一步成熟。
入局小游戏的团队越来越多
小游戏是风口,这是游戏界的共识。大到成熟的手游团队,小到只有两三人的创业团队,甚至有很多企业决心ALL IN小游戏。
 

这背后的原因,不仅有小游戏本身的红利期前景,也和外部游戏大环境的影响。“小游戏的红利期,还远远没到,其次,除了微信,现在没有更多渠道做游戏了。”在我们此前采访过的众多小游戏团队中,某头部小游戏公司的创始人曾如此表示。

事实上,微信对生态的平衡非常重视,现在的克制都是为了寻找用户体验和游戏团队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我们的观察,微信近两个月对小游戏的规则完善正在不断加速,小游戏的能量即将爆发。

 

来自广告变现的诱惑

小游戏的iOS内购还没开放,这让一些游戏团队将变现任务更多地交给了广告。一向对商业化很克制、谨慎的微信,对小游戏的商业化态度却非常支持。不久前,微信还全量开放了广告组件,意图增加小游戏变现。目前小游戏的广告方式有两种:激励视频广告和Banner广告。前不久微信还降低了广告接入门槛,UV只要达到1000,就可以申请接入。

虽然门槛很低,但许多刚起步的小游戏团队,就把算盘打到了“买量”头上。

此外,微信的广告分成比例也是很多小游戏团队买量的原因:小游戏单日广告收入流水10万元以内(包含10万元),开发者可获其中50%的分成;单日广告收入流水超过10万元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30%的分成,腾讯获得70%。

 

“这个分成比例实在太高了!”有小游戏团队表示。

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小团队是以个人名义提交小游戏产品,这类小游戏无法开通支付功能,仅能以广告模式变现。

不过这一现状将会得到解决,微信公开课已经透露,在接下来的版本中,会支持游戏账号主体的转移,包括个人转企业。

 

漂亮的成绩单才能打动投资人
“不仅是小团队在买量,头部的做得比较好的几款小游戏都在买量,不然很难获得大规模的用户增长”。一位小游戏开发者表示。和小团队不同,大团队买量一方面是想以量带量,壮大用户量,让产品更热门,另一方面,是展示给对小游戏领域看好的投资者们看。

在我们预测的小游戏下半年趋势中,“投资热”是风向标之一。截止今年4月份,整个小程序领域的投资规模差不多为70亿,而天然携带商业化基因的小游戏作为微信重视的类目,必将成为热门投资对象。除了优秀的产品设计,漂亮的成绩单是打动投资人的必备因素。

与其投机取巧、不如专注产品

但是,不管是为了变现,还是为了融资,买量卖量终究不是正道。
“水浑了,谁也没肉吃”
别看流量买卖现在红火,事实上,很多小游戏从业者对这一现象都厌恶不已。我们采访的多位小游戏团队创始人认为,买量卖量对生态是一件极其不利的事情,当大家都可以通过买量获得红利,那么将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水浑了,水都没肉吃!投资人也不是傻子,刷得了一时,能一直刷到上市吗?!”

现在关注小程序的投资人,也不在延续App时代的老观念,只看用户量。已经拿到天使轮融资的柠檬记账对此深有体会,柠檬记账联合创始人郑津东说到:“在小程序里,用户量已经不再是重点,投资人看的是日活、月活等数据。”

 

精耕细作的时代,产品为王

“精品化”,也是我们预测的小游戏下半年风向标之一。这也是众多小游戏团队的共识。去年12月份才成立的寻光游戏,今年1月份就拿到A轮融资。创始人武临风在和我们的多次交流中屡屡提到,经过今年4月份小游戏爆发到5月份大规模禁封,这一轮沉浮后,小游戏已经进入“深耕细作”的时代。在微信生态里,深耕细作意味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打磨产品。某头部小游戏创始人认为,在微信生态里创业,一定要了解微信的价值观和规则。

随着微信规则的逐步完善,投机取巧的玩法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研究如何刷量,还不如研究如何认识用户。毕竟,小游戏是眼下最好的游戏赛道。

 

作者:Miss豆教授,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Miss豆教授

扫一扫 微信咨询

联系我们 青瓜传媒 服务项目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本文经授权 由青瓜传媒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ww.f-o-p.com/91517.html

《免责声明》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广告投放 找客户 找服务 蘑菇跨境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