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Tue, 28 Nov 2023 05:49:0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公众号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2024年,公众号的危机与转机? //www.f-o-p.com/332072.html Tue, 28 Nov 2023 05:49:03 +0000 //www.f-o-p.com/?p=332072

 

公众号2024年还能起飞,你相信吗?今年肉眼可见的公众号真的太难做了,特别是对于大号。

那公众号还有机会吗?能做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把回忆进度条拉回到11年前,2012年的8月17日,公众号正式上线与微博并驾齐驱,双微运营开启了图文类博主的巅峰时刻!

然而,11年过后的今天,公众号少了很多注意力,用微信指数对比下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宠儿早已不是公众号,而是视频号。

今天想给公众号这位11年的朋友做做复盘,看还是否有起飞的机会,以及平台方是如何重新加持,如果品牌和个人要做公众号的话,可以怎么做,分为以下3个部分:

  1. 趋势面:公众号的危机与转机是什么?
  2. 平台线:三大类型公众号的模式与打法
  3. 行业点:三类公众号的运营机会

从面到线,再到点,逐一谈谈对公众号运营的挑战、策略与展望:

一、趋势面:公众号的危机与转机?

作为陪伴公众号发展从入局到今天的运营人,公众号为什么不火了?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外忧内患。

1. 外忧:新内容媒介冲击

当下内容载体迭代从图文到视频,面临内容形式的竞争和内容平台之间的竞争,在用户内容注意力争夺战上处于下风,其实也是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

(1)新内容载体冲击

短视频崛起,对以图文形式为导向公众号冲击是首当其冲的,用户对兴趣内容阈值越来越高,主要考验对单一内容的前N秒的跳出率。

而图文内容的形式,是远低于短视频的内容冲击感,曝光到阅读标题,打开到完读,在用户注意力漏斗上太多层级,没看到正文时候,跳出率早已很高。

(2)搜索型内容冲击

即使对于干货型图文内容,用户的搜索习惯和注意力都被抢走了很多。

如果想要获得专业问答,可能首先就会想到要问答就上知乎,当你有问题想问,可能早已有人在知乎上问过了,快速便可获得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回复;如果是生活经验类、商品类、购物种草类问题,那小红书就会成为常用的搜索平台;

问答有知乎,种草有小红书,另外也不要忽略老而弥坚的百度,在搜索内容上你可以发现现在百度对自媒体搜索内容的权重是越来越高,对搜索内容展示百家号、知乎、小红书内容的加持越来越高,百度搜索玩平台的整合。

所以在搜索上,用户搜索的心智也被严重的分流,对搜索内容的需求,很多时候公众号就不在首选范围内。

(3)公域推荐型冲击

对于公众号图文类型的冲击,还有这一股势力不能忽视,就是今日头条,作为同样以长图文为基底的内容模式,公域算法推荐内容的阅读模式逐渐也养成了用户新阅读习惯。

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即使微信公众号图文已经很强大了,但依然看到很多朋友还在今日头条上看各种图文内容,然后乐此不疲地在微信社群里作分享,究其原因,很多人已经养成了聊天在微信,看内容去自己熟悉或已经被你驯化的公域平台去阅读。

2. 内患:自生长步履蹒跚

外忧冲击下,也有来自平台发展下,用户与创作者的逃离,也有平台监管的进退两难等因素:

(1)平台年资已经很长,兴趣度下降,创作者艰难

公众号一直都是以深度的文章内容为主,如果玩公众号比较早的,有些粉丝都关注你好多年了,即便内容再好,用户肯定看也看烦了,兴趣度也会下降,喜新厌旧是人性的底层逻辑。

平台老化,也会带来新创作者的望而却步,特别对于新入局者,如果看到创作者们在这个平台不赚钱了,那他们动力就大大降低,变成一个阻碍新人在平台选择上的重要因素。

另外,现在公众号的广告报价整体是下降了,这是对于平台不火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广告价格下来,反作用是对于以广告为盈利模式的平台反而会发得更频繁。

我有关注的一个产品经理大V,过往内容看到可能是一周一到两条广子,但是现在每次刷进去的都是软文导流到其他跨品类的广子,整体内容价值和体验都下降很多。

从用户兴趣度下降>粉丝流量减少>创作者阅读量和新粉丝增长减少>变现收入减少>广告增多,内容价值感和质量下降>用户兴趣度下降……

所以,这内患一环扣一环,最后连内患都形成了闭环了,创作者能不自闭嘛。

(2)平台监管与限制,过于严格带来副作用

平台加强了监管与限制,一个硬币有两面,正面是让野蛮乱象逐步收归于可控,但反面对商业化的副作用也很明显:

1)对图文广告的监管力度更强了

今年微信公众号改了政策,8月以后,所有的公众号主广告要从平台走互选。

大环境让本身金主投放广告数量大减,无数公众号号主广告收入腰斩2/3以上。如果你敢顶风作案,不走互选平台私下接了广子,那你的推文推不出去或者推了也被删掉。

就算上了互选平台,很多类目或者内容在互选平台中各种严格限制,类目、标题、封面,很多类目根本就不会有金主爸爸去投,现在愿意投公众号图文广子,一般是赚钱类、教培类、成人类和一些白牌产品类,但是很多类目在平台上不了,而且对内容审核也是非常严格。

特别对20万以上粉量的大号冲击特别大,虽然是在扶持中小号,但大哥们不玩了,只剩下一帮小弟,那平台影响力肯定是被削弱。

2)对图文内容质量的要求更绿色了

如果你是做热点类+知识付费型产品的机构,你会更有感触,过往依赖抓眼球的文案标题+激发出痛点和爽点的情绪内容,做商品和服务的导流转化,现在还想用这种方法分一杯羹也愈发变得艰难。

敏感词的机制触发,标题审核不通过,内容涉及与产品不符都通通送你一个违规删文,重则以涉及使用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的判定结果来给你一个封号处理。

那标题更绿色,内容更健康,产品效果陈述更客观,可以看得到的是,转化率是断崖式下跌。

平台加强监管的两面性,留给过往活在公众号里的各类型机构的商业化打法变得更单一,旧有逐利者退出,内容洗牌和新商业模式已经开始。

所以,总结完外忧内患,公众号整体大盘流量趋势向下,核心在于用户流量与注意力不在公众号,而信息流推荐模式目前也拼不过今日头条,看内容还得是在其他平台上。

二、平台线:三大类型公众号的模式与打法

微信平台从今年看,做了很多对公众号加持的能力和动作,我认为公众号作为微信生态的重要组件,而且公众号粉丝基本盘也还在,微信还是会持续迭代,我们来看看公众号这个产品今年的一些迭代动作:

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更新策略,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洞察:

1. 公众号的图片消息功能,昵称又名为“小绿书”

显而易见,小绿书的图文形式,明显就是“偷师”小绿书,排版高度相似,都以展示图片为主,标题在图片下方,用户头像和名称在图文卡片的左下角,点赞数在右下角。

这也很明显看出微信意图,在拓展图文短内容形式,向小红书和抖音看起,以22年的一个数据报告显示,抖音图文的平均互动率是视频的1.32倍,而图文的收藏率更是视频的1.47倍,重图片种草的图片消息显然有这短小精悍的内容潜力,微信补齐图片种草能力,降低公众号创作者们的内容生产门槛,进一步完善内容生态。

2. 公域流量推荐的相关功能

一个是升级了发布功能,订阅号每天一次群发,升级为发布,即群发一次,但可发布多次,且发布内容虽不推送给订阅用户,但在主页展示,且有机会能进入公域流量推荐给合适用户。

另外一个是公众号文章公域流量入口增多,文章尾部的看一看、订阅号信息里的看一看,把过往闭环公众号文章打开了新的公域推荐机制,被更多同类阅读兴趣标签的用户会作推荐发现。

我认为,公众号后续开放和完善公域信息推荐,打破产品局限的动作会越来越多,但问题是在社交聊天为主的微信上,留给公众号打开流量同时,并且要保证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克制会越来越大。

3. 公众号与问一问的互通互联

所以在自身功能推荐可做的动作天花板有限的情况下,打开与微信生态内其他组件打通变得很重要,而微信平台作为去中心化平台,微信生态内各组件的互联互通是其重要能力体现,这也是强化问一问的回答背书能力,同时也增加问一问与公众号之间的内容引流。

现在在问一问通过与公众号联动导流,并且实现每天几十上百的涨粉已经是有人拿到结果,并且通过后续的流量主和导流到项目里实现变现。

总结下,当然上述这些变化,有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交互,但通过今年公众号的重要能力更新与加持来看,会释放两大运营上的信号:

(1)公众号持续会打开“内容”流量口子,公域推荐机制对公众号内容做流量推荐的能力加持;

(2)公众号作为微信生态里的连接器,这个重要定位依然不会变,小程序、视频号、问一问、看一看、搜索、带货等等,依然是运营的万能连接器。

三、行业点:三类型公众号的运营机会

我们看到公众号当下面临的挑战,也关注到微信平台今年对公众号的能力加持和态度,那么回过头来回答我们一开始的提问,公众号还有机会吗?能做吗?

我的答案是有的,但要顺应平台规则,以用户举手投票的优质内容为核心,带动粉丝体量的增长,获得下次推送更多粉丝阅读和互动,进入到公域推荐流量池:

内容涨粉

通常应用在订阅号(当然服务号也合适,但订阅号效果更佳),整体逻辑是涨粉数=文章阅读数(推文曝光总数x点击转化率) X 关注转化率,提升推广曝光数是扩大口子关键,而公众号关注率则是交给文章内容与引导解决。

所以内容涨粉下推荐、搜索、分享、关联导流,四大方式组成你能获取多少内容粉的重要方式,内容粉的特点是对你内容感兴趣的,是高精准且相对来说主要来自内容制作成本,成本相对低。

但缺点是如果没有产出爆文的话,涨粉速度慢,主打内容长尾涨粉。

推广涨粉

通常适用于服务号(同样订阅号也适合,但主要建议服务号做推广涨粉),整体逻辑目前还能玩的裂变涨粉、投放涨粉,但现在裂变用户质量也差了,且投放费用持续上涨,所以做这两类涨粉方式,需要跟后续粉丝添加公众号后的变现销售做投产比的关注,如果投产比小于1,那就需要调整优化,或不能选该模式涨粉了。

同样门店涨粉,也要考虑投产比,此外门店引流到转化购买,目前更主流是导流到企微个微的私域池子,用户触达的价值会更高。

公众号虽然产品形态形式不变,但可以预见定位、目标、策略在运营上都会有一些不同,我总结了三大类型的公众号,当前应该如何进行运营:

1. 品牌型公众号

(1)公众号选型,是要做服务号还是订阅号?

商品型的企业公众号,比如大快消、大健康、耐用消费品等货架型企业,过往会纠结要做服务号还是订阅号,在当下的流量环境,让用户好友列表里看见你就是最好的选择,服务号是必选项。

在品效合一的要求越来越高,发挥服务号的服务接口能力,承接商品销售和服务才是重要的核心,如果是内容服务型的公司,比如设计公司、媒体公司、金融公司,除非你有丰富大量优质内容,能提供专业内容价值,不然我还是建议服务号做到周更即可。

(2)不要再做单一账号运营,要串联私域经营

前面已经提及到,公众号现在已然是微信生态的组建之一,而且内容权重下降下,做好业务连接器的角色:

公众号+小程序+私域,是围绕公众号的私域运营铁三角,把这三块触点打通,是私域发售的基础建设;

公众号+视频号,则是利用公众号存量粉丝对视频号公域拓展更多用户的加成,无论是直播、短视频,关注过你公众号的用户,都有可能会刷到你的视频号,对于视频号起号有重要的流量起盘价值。

(3)品牌型的公众号怎么做内容?

把你的公众号内容,分成两个大类来做:

品牌内容,即提升用户对你品牌和商品认知,精美配图设计+故事感内容文案+品牌活动,把这些内容作为你们企业名片内容来打造,用于品宣、销售、商务介绍等等;

销售内容,让用户在微信里找到如何找你购买全平台有哪些最新活动或新品:按品类日、上新日、节点销售去好好策划公众号内的发售型内容,并把公众号内容作为反哺给各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的导流平台为重点,公众号内销售为辅助。

年度内容标签+月度灵感关键词+N个主题话题,构建你的内容信息屋,合理规划品牌内容和销售内容比例。

2. 流量变现型公众号

什么是流量变现型公众号呢?我定义为通过公众号存量流量或拉新流量,通过内容进行变现的类型,统称为流量型公众号。

首先,我们要知道公众号有这么几种变现模式:流量主变现、接广告变现、文章带货变现、付费文章与打赏、公众号销售产品/服务、导入私域销售变现。

流量变现型公众号的打法对比品牌型公众号,我认为最大差异是运营手法更“野”,做规模变现的目的性更强,主要方法:

(1)利用存量公众号矩阵,用游走于违规边缘的标题党和比较夸张的产品效果等,来做销售导流,教培类的行业较为常见;

(2)通过做号积累粉丝体量,通过一些任务平台,例如新榜有赚接广告投放任务等等;或者是给别的平台导流按照CPC或者CPS来做销售分成;

(3)也有通过AIGC方式,生产批量内容冲爆文,打出一个类目之后快速复制到多个号,实现涨粉后开通流量主,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主广告,读者点击一次,可以有三毛钱到八毛钱的收入。

如果文章有一万阅读量,那一篇流量主收入就有三四十块钱,十万阅读量有五六百元。

现在一些短剧内容比较火,比如有创作者通过AIGC方式生产大量内容,然后进行日更内容,粉丝涨得快内容粘性高,通过流量主模式进行变现。

在平台加强监管下,对一些带擦边游走平台规则的打法还是会监控较严格,所以合理顺应平台规则,迭代获取引流到变现的路径,才能做到流量变现。

3. IP型公众号

现在很多个人IP的打造是一条腿走路,在短视频领域做出来,然后再拓展到其他平台,本质上思路是没错的,但如果你是做专业型的IP,我认为公众号图文内容是不可或缺,我认为原因有三:

(1)公众号的内容可以作为品牌背书的名片,特别中长专业内容的分享,可以帮助你打开用户获客和破冰沟通的案例,短视频虽然直观但不容易留下对知识的印象记忆。

(2)粉丝的沉淀,并与你私域联动起来。短视频的粉丝关注后,由于平台强算法推荐,有时候不易推送直达,但目前公众号还是关注推荐主导结合公域推荐机制,所以用户找回关注公众号和常读公众号还是比较方便,此外公众号更适合沉淀粉丝,并且引导到私域路径体验会更好。

(3)公众号图文内容也适合帮助你在自媒体矩阵里做一鱼N吃的内容创作方式,帮助你内容复用最大化:

  1. 作为你的公众号推文,此为第一吃;
  2. 作为你的短视频提供内容脚本,此为第二吃;
  3. 作为你的小红书笔记内容,取其精华,制成笔记,此为第三吃;
  4. 作为你的音频类播客的逐字稿,此为第四吃;
  5. 作为你的微信问一问,知乎问答的答案,此为第五吃;
  6. 各类主流自媒体平台图文分发,此为第六吃。

所以可见作为IP型的公众号,它承担内容发起点、发售主阵地、用户连接器,对IP搭长期价值的累积来说,依然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无论是品牌还是普通个人,我认为公众号在2024年都依旧值得做,但做的方式方法都不同了,而且不只做公众号,内容形式组合+多平台内容,搭配一鱼N吃的内容生产方式提升效率,那么公众号的运营玩法依然值得期待。

 

作者:晓峰的运营增长

来源:晓峰的运营增长

]]>
一文全面解读公众号流量推荐机制! //www.f-o-p.com/329724.html Wed, 01 Nov 2023 09:34:44 +0000 //www.f-o-p.com/?p=329724

 

微信现在已经不是私域的代名词了,从订阅号信息折叠、推送逻辑、已订阅的号不能直接看到等等信息说明,它已经在公域的边缘不断地摩擦,这也说明,官方的推流变的很重要,用户的喜爱权重更高。

今天,我们就用一篇文章来深入的解读下公众号流量推荐机制,让你更懂公众号,更懂流量,本文主要会从6个方面进行分享:

一、什么是公众号流量推荐?

当我们被动的获取信息,这种方式就是推荐,平台会根据用户过去的【行为】和【兴趣】偏好,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分发,将信息主动推送到用户面前,这种方式不需要用户主动去搜索,信息会自动来到用户面前。

当然还有一种场景就是,我们主动的去获取信息,比如搜索,通过特定的【关键词】搜索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结果,这种方式需要用户主动操作,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去寻找信息。

不管是【推荐】还是【搜索】,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就好比,用户经常搜索获取相关内容,系统会判定你喜欢这一些内容,从而不断地给你推荐相似内容给你。

二、公众号流量来源有哪些?

目前公众号的流量来源主要分为:公众号消息、聊天会话、朋友圈、朋友在看、推荐、搜一搜、公众号主页、其他这8大类。

这8大类代表什么意思这里就不多解释了,按照字面的解释即可。

三、如何知道公众号文章是否推荐?

刚才在第2点我们已经知道,运营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篇文章的流量来源。

如果你的文章被平台推荐,那么“推荐”部分的占比会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后台的分析工具来辅助日常运营是至关重要的。

(账号一)

(账号二)

从上面2个账号可以看出,每个账号的推荐流量是不一样的。

四、公众号文章流量推荐入口有哪些?

1. 公众号文章底部推荐

当用户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看完之后在最底部的位置,会出现“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的字段,这个就是公众号文章底部推荐,如下图:

2. 移动端订阅号信息流

我们进入【订阅号消息】里面就会发现,会不时的蹦出一些推文,这个就是移动端订阅号信息流推荐。

3. PC端订阅号信息流

主要分为几个部分:常读的订阅号、最近更新优先推送的公众号、更多订阅消息。

4. 看一看入口

目前移动端和PC端都有看一看的入口,这个的逻辑主要是微信好友看过的文章点了【在看】所触发的内容,会优先展示。

此部分也是流量推荐的核心入口,用户的打开频率相对较高。

这其实对于中小号的号主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推荐算法带来的公域流量是起号最好的杠杆。

其实,我们还可以简单的总结一下公众号推荐的节点就是:

  1. 关注的公众号
  2. 看过的公众号
  3. 朋友关注的公众号
  4. 朋友看过的文章/短视频
  5. 朋友分享的文章/短视频
  6. 阅读量特别大的文章/短视频
  7. 官方认为你感兴趣的文章/短视频

五、如何提升公众号流量推荐?

从现在微信公众号订阅号来看,现日活量在3亿左右,推荐的改版,意味着官方有了流量分发的能力,打破了「私域订阅」的呈现方式。

而提升公众号流量推荐也是目前公众号运营者的核心抓手,从更底层的逻辑来分析,推荐的逻辑无非包含三点:账号维度、内容维度、运营维度

1. 账号维度

账号名字相关度、账号的注册时间、账号的认证与否、账号的领域标签等等。

2. 内容维度

  1. 标题和封面密跟随热点,俗称“标题党”,文章的在看数与“看一看”的推荐概率直接相关,在看数越高,被推荐的概率就越大。
  2. 原创文章占比高,有数据显示,被系统推荐的文章中,80%以上都是原创文章(其实现在很多用AI洗稿的,并不影响原创标签)。
  3. 话题合集标签也往往能“蹭”到热点。
  4. 用户的停留时间、完读率等数据也会影响文章的推荐概率。

从公众号推荐算法调整之后,对于很多没有粉丝的新老账号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有很多人说,开始有“特权了”,而在新号期间发布的文章更容易得到大量推荐,但一旦过了某个时期,推荐量就会下降,有点像“新手保护期”。

虽然“看一看”能带来大量的公域流量,但能转化为创作者私域流量的比例却不高,也就是说,这些流量的精准度不够,涨粉难度较大。

尽管如此,谁能拒绝10万+的阅读量呢?

毕竟流量代表着机会,只要有流量,就有运营和变现的可能。

持续的内容输出,任何平台对于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创作者是非常友好的,所以,不要因为流量而去焦虑,要不断去优化内容,让用户感受到对应的价值才是根本。

3. 运营维度

1) 搜索关键词优化

搜一搜是微信生态里面一个庞大的公域流量池,所以做好「搜索关键词优化」,可以让更多的潜在用户找到你。

举个例子,在搜一搜输入关键词【副业】,会出现视频号、文章、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百科、表情、新闻等不同类型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公众号起名、标题、视频号同账号绑定方面需要更多的曝光。

偷偷告诉大家一点,我们在推文内容里面可以借用SEO优化逻辑,在植入关键词密度控制在1%到3%之间,比如800字的文章中,可以使用8到24次关键词,这样对于搜索的流量推荐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公众号后台也上线了「微信搜一搜」功能,在这里能看到用户是通过什么关键词搜到你的文章和账号的,这些可以为我们后面的内容优化提供方向。

2) 利用好朋友圈这个属性

公众号的推流逻辑是基于微信通讯录的用户行为来进行推荐的。

这种基于关系链的流量推送方式,可以为创作者带来高效获取用户的红利,同时也让用户能够更精准地找到所需的内容。

对于号主而言,想要增加流量,无论是在公众号还是短视频平台上,都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 提升私域通讯录中目标人群的含量,所以要不断倒流精准的粉丝到个人微信。
  2. 增加内容在朋友圈和相关社群的曝光量,简单理解就是,多发发朋友圈。
  3. 内容应尽量垂直,越细分越好。

3) 利用好新的功能入口,细心的人应该已经发现,在【发现】入口,多了一个【附近】,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下,这里就不多说了。

六、如何从推荐机制看公众号生态变化?

从微信公众号不断调整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传统分发方式很难扭转公众号生态的颓势。微信公众号在过去的11年里屡次刷新纪录,彰显了其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如同所有互联网产品,它也面临着生命周期的挑战,微信团队当前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延长公众号的生命周期。

过去的5年经验表明,微小的改革无法带来显著的效果,想要这款王牌产品焕发新的生机,更为激进的变革是必要的,其中最核心的一环就是内容分发方式的重塑,也就是从私域的流量转变到公域。因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基于用户兴趣的内容分发方式显然更具优势。

但是,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存在了11年的成熟产品,其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由内容创作者、消费者和商业用户构建的自循环体系,这让微信官方在推动变革时,既要打破旧有格局,又要确保不破坏这个自循环体系。

对于官方而言,希望流量能够更加精准地分配给核心用户所需的信息,但随着算法的发展,人为干预的效果会逐渐减弱,算法终究是要迎合人性的,这也导致无论算法如何迭代,最终的结果都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失衡。

 

作者:大仁哥

来源公众号:大仁哥

]]>
公众号流量新逻辑 //www.f-o-p.com/323881.html Thu, 24 Aug 2023 07:15:45 +0000 //www.f-o-p.com/?p=323881

 

过去几年,微信官方一直在提升兴趣分发在公众号分发机制中的占比,为此订阅号信息流反复改版,看一看页面也是频繁调整。但是像近期这样在后台公然强调兴趣分发的,应该还是头一次。

之所以会在这个时间点拿出来讲,我推测可能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兴趣分发已经非常成熟

早在2020年,我曾看过一篇微信看一看技术团队发布的文章《微信看一看内容召回》,在这篇文章中,微信官方详细披露了平台兴趣分发的逻辑,按照文章的介绍,当时微信兴趣分发的逻辑就已经非常清晰,但是当时微信看一看的分发表现却非常糟糕,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分发模型的数据量太小。

如今已经过去了3年,从微信看一看的呈现效果来看,微信的兴趣分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推荐的颗粒度非常之细,对低质内容也有非常有效的排除。

对于微信官方而言,已经有十足的自信将兴趣分发作为公众号的主要分发方式,甚至可以成为最重要的分发方式。

二、传统分发方式很难扭转公众号生态的颓势

作为中文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内容产品,微信公众号在过去11年时间已经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伟绩。

但是任何互联网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按照查尔斯-汉迪的说法,产品S型曲线的衰退是无可避免的,人工干预只能减缓其衰退的速度。

对于微信团队而言,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去减缓微信公众号的衰退速度。

过去5年时间的经验说明了一点,温和的改革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价值不大,想要让这款王牌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就必须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内容平台最核心的逻辑就是内容分发方式,所以,微信必须改变公众号的内容分发方式。

在大数据时代,兴趣分发无疑是最佳的内容分发方式。

虽然微信官方已然下定决心断臂求生,但是毕竟微信公众号是一款存活了11年的超级产品,其内部早已形成了一种由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以及商业用户共同搭构建起的良性自循环体系,即便官方下场,也很难从根本上破坏微信公众号的这种自循环体系。

这就导致了,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呈现出了一种自我矛盾的局面。

三、平台被迫以一敌三,涨粉在左流量在右

按理说,任何一项改革,必然会有人利益受损,也会有人获益。

但是如今呈现的局面是,公众号分发机制的改革,似乎让三方利益同时受损,也让微信公众号官方团队陷入以一敌三的尴尬局面。

1. 于内容生产者

大部分仍然在公众号平台坚守的内容生产者,都是因为公众号订阅式分发机制下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所存在的强黏性关系。这部分内容生产者,是自循环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对微信公众号的信任并不是无条件的,当强黏性关系消失的时候,坚守就会变为逃离。

2. 于内容消费者

表面看,兴趣分发更有利于用户高效获取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受限于图文内容的传播形态,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内容消费者,阅读公众号内容的目的极度单一化,他们渴求个人成长,需求的内容就是知识类。然而知识类内容,在兴趣分发中的优势通常不明显。所以呈现的局面就是,微信公众号的深度内容消费者对兴趣分发这件事几乎是怨声载道。

3. 于商业用户

微信公众号的商业化一直都是所有内容平台中最成功的,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台对商业化的行为足够包容。这种包容,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商业内容不会被限流,但是不限流的前提是订阅式分发。当订阅式分发占比越来越低的时候,包容性就降低了,商业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度自然就降低。

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以及商业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割裂局面。这也导致,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流量和内容端呈现一种“涨粉在左,流量在右”的趋势。

4. 为何说涨粉在左?

现阶段微信公众号生态下,能够依靠内容实现粉丝增长的,无外乎职场、个人成长、副业、赚钱等主题的内容(核心就是必须让用户有获得感)。

以往公众号平台流量优势最大的类目,早就被短视频平台所抢占。

无论是职场、个人成长、副业还是赚钱,都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大面积的传播,所以这些类目涨粉的过程会非常缓慢。

5. 为何说流量在右?

另外一方面,泛娱乐内容仍然是兴趣分发下最容易获得流量的类目。

无论是看一看还是订阅号信息流中的分发,出现频次最高的仍然是影视、娱乐、社会、资讯等泛娱乐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用户而言缺乏获得感,因而很难带来粉丝的增长。

对于微信公众号官方而言,他们肯定是希望把更多的流量分配给核心用户所需要的类目,但是人工对算法的干预永远都只能存在于早期。算法发展越成熟,人性的本质在算法中的价值就会越大,因而算法永远都只能迎合人性。所以,无论如何迭代算法逻辑,最终呈现的结果都会是一种极端的割裂。

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订阅式分发曾经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是他们能够稳定发展数十年的基础。如今,订阅式分发却成为了他们想摆脱也摆脱不了的宿命。

 

作者:蔡钊

来源公众号:我就是蔡钊

]]>
公众号从0-1运营策略 //www.f-o-p.com/319918.html Thu, 13 Jul 2023 08:34:14 +0000 //www.f-o-p.com/?p=319918

 

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发展至今,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作为私域流量获客渠道之一,微信公众号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外部各大媒介平台的出现,公众号遇到了发展瓶颈,文章触达率不高。那么,该如何破局,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呢?

一、公众号要做好定位

首先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行业来确定公众号定位,比如你是美妆行业,那么你的定位就是美妆相关的资讯。根据行业定位来锁定自己的受众,拿美妆行业的受众群体来说,主要集中在18-44岁的年龄段,一线城市会偏多,基于这样的用户属性,在做内容输出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平替粉底、性价比、超贴合底妆等关键词。

注:案例图,来源:自制

二、公众号要输出优质内容

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或者视频,一定都得是对用户有用的,这点非常重要,在内容创作上花费的心思一定要比内容产出来得多。有时候我们会很疑惑,同样的文章主题,核心观点基本一样,为什么别人的文章阅读量很高,能爆,而自己的浏览量就很惨淡,其实答案都在细节里。

1.文字要有代入感

在描述产品功能、产品优惠时,不要仅仅表达有这个功能,可以实现优惠,这个起到的只是告知的作用。我们要用文字创造出使用场景,让受众处在那一场景下想要拥有产品的错觉,这就是文字代入感,从侧面描写来告诉用户产品优惠及优惠力度,可以刺激用户的消费心理,更能推动他们参与进来。比如写一个防晒霜产品介绍,我们可以这样写:这款防晒霜真的被低估了,虽然小众但真的巨巨实用,全年365天晒不黑!!涂上之后轻松实现伪素颜,简直是把牛奶皮直接焊脸上了!

2.学习同行,做竞品分析

同行即是对手也是学习的帮手,新手在运营时,找不到运营思路,选题和内容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候做个竞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同行优秀的地方,有发现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在后面的运营中不要出现同样的问题。做竞品分析时至少选择3个,包括账号类型、功能介绍、菜单栏设置、内容类型、活动类型、文章特点、更新频率、涨粉及引流形式等,可以做成一张表格,更便于分析和总结。

3.做栏目规划

公众号菜单栏可以做内容分类,做同一类内容集合,将内容模块分为不同的方向,固定化运营。还是以美妆行业为例,可以分为种草类、拔草类、化妆干货类等内容,定期更新,也便于受众查看相关的内容。

4.确定内容风格

公众号做好内容定位后,需要确认自己的写作风格,体现自己的特色,打造专属的人格化属性。同类的公众号越来越多,包括选题、定位、推广都可能撞上,但是,选题和内容可以一样,写出来的风格是很难相同的,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让公众号具有人格化属性,不仅仅只是文字输出。这点对账号运营人要求是比较大的,需要多去探索,多去寻找自己的写作风格。

5.建立自己的选题库

文章选题是很重要的,在选题上就能吸引用户注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候我们想主题都是临时想的或者借鉴别人的,最多库存个七八天,等把这几个选题都写完之后再重新想别的选题,需要频繁反复去做,所以建立一个选题库是很有必要的。针对选题库,建议可以先提炼出自己的核心关键词,比如:美妆、粉底液、粉底推荐、口红推荐等,再用这些关键词做为搜索词,去各个平台搜索。如用“美妆”这个关键词,打开知乎或者小红书搜索,就会出现很多内容,选择数据较好的或者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做参考。

小技巧:

1、如果是在浏览器搜索的话,将页面往下拉会看到多个推荐词,把这些关键词记下来做优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选题。

2、可以创建自己的选题分类库,如下图,确定方向后,再细化选题内容,进行标题雕琢。

注:总结图,来源:自制

三、公众号做好内容排版

内容排版最主要的就是耐心问题,很多人刚接触到内容排版时,没有耐心,写完文章稍微排一下就直接发布出去了,忽视了排版问题。建议写完文章后再集中排版,成果会更好,注意字号、字间距、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排版完之后可以先预览看一下,有不合适的地方再进行细调。如果刚开始排版,不太懂的话,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排版的标准,是比较适用于大部分手机型号观看的:

1、正文字号:建议使用14-16字号。

2、字间距:建议设置为1px或1.5px,不要超过2px;适当的字间距会使排版看起来更轻松。

3、文章字体颜色:一般是黑色(正文)+灰色(标注)+品牌色。

4、色号建议:标题选用#000000,正文用#444444,标注用#888888。

5、行距设置成1.5px、1.75px、2px即可,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增加空行。

注意事项:

★标题要突出,和正文形成比较大的对比,颜色尽量不要相同,可以把标题加粗。

★可以把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划出来,用不同的颜色标记,让受众可以一眼看到。

★用图文搭配的形式,尽量避免一大段一大段的话堆积在一起,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注意:图片要与文章内容有关,不能是无关的照片。

★可以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固定插入一段自我介绍的话,比如我是xx,专注于xx行业已有x年,有不懂的问题欢迎提问。

四、公众号要做好涨粉规划

公众号是私域平台,是封闭的,如果不去推广,单纯用文字来吸引受众的话,涨粉是很困难的,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涨粉方法:

1.推资料包实现涨粉

可以写一篇关于资料包的文章,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备注:在公众号后台回复xx即可免费领取,提前在公众号后台设置好关键词,后面还能看到通过这篇文章来的会有多少人。

2.和同行业的公众号互相推广

找几个同行业差不多级别的公众号,达成共识,在文章中相互推荐彼此公众号的优势和特点,帮忙宣传一下。

3.蹭热点,提前布局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也是有排名机制的,一般来说,账号权重越大,抓的热点越快,在热点的加持下,排名会更靠前。所以在我们得到一个热点信息后,先提炼出和我们相关的内容,及时发布,布下关键词,当用户搜索相关词语时,我们的文章会出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也比较容易涨粉。

4.公域平台引流

公域平台主要是知乎、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等等,可以用资料包、干货包做引导,引到公众号来。结合各大平台的属性来推广,比如知乎可以直接在个人简介中写一些引导关注公众号领取资料的字眼,感兴趣的用户会直接去搜索。

5.活动涨粉

可以发布文章来描写活动优惠,刺激用户参与进来做裂变,比如我们做一个很简单的裂变形式:只要拉15个新用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就可以免费得到新品口红一只,活动限时3天。如果有人看到这个活动并且想要免费得到新品口红的话,就需要拉15个好友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就会实现涨粉。同时,可以让业务号转发活动推文,扩大用户范围,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五、及时做总结

新手在运营过程中,要经常做复盘做总结,看看自己哪一类别的文章浏览量最高,原因是什么,是选题?是热点?亦或是排版方式,后面的内容可以借鉴好的方面;总结涨粉比较高效的方式,在下一次引流时继续这个方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运营过程得到的宝贵财富。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

]]>
“看一看”能盘活公众号流量吗? //www.f-o-p.com/317457.html Mon, 19 Jun 2023 03:44:46 +0000 //www.f-o-p.com/?p=317457

 

微信公众号可能还有流量红利。

最近,不少公众号运营者被“看一看”的流量推荐“撞到了腰”,迎来一小波爆款激增。

6月12日,和菜头在个人公众号“槽边往事”发文《被流量撞了一下》,提到当月热度最高的一篇推文阅读量超48万,其中“看一看”的流量占比达到60%。

他判断,“看一看”可能会是“微信内部一条难能可贵的内容曝光和传播渠道”,不可小觑。

新榜编辑部对此也有相似体验。近期,新榜旗下专注研究AI的新号“头号AI玩家”推文《中国高考题,难倒ChatGPT》,该账号从零开始运营至今大约2个月时间,这篇文章在仅几千自然粉的情况下,阅读量冲到10万+。关键是,“看一看”为这篇文章贡献了98%的流量。

无独有偶,“新榜”公众号于6月8日发布的推文《那个带火“多巴胺穿搭”的00后女孩,一个月涨粉300万》也在发布第二天达到阅读10万+,“看一看”同样是主要流量来源,占比达到70%。

接连多个案例的佐证,让我们感到这波流量波动并非偶然。我们询问了多位公众号创作者,更多人反馈曾被“看一看”流量击中。

比如品牌公关圈垂类账号“万能的大叔”今年有两篇阅读10万+文章,就是受到来自“看一看”的助推;漫画号“不会画出版社”近期一篇60万阅读的推送,也归功于“看一看”。

尽管“看一看”助推公众号流量的现象早在2019年就有苗头,但在微信公众号生态进入平台期、打开率整体下滑的当下,“看一看”的强劲表现还是给很多坚持在一线的公众号创作者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还有几位同行向我们问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如何借鉴?能复制吗?为此,我们与多位公众号创作者进行交流,希望可以找到答案。

01 “看一看”带来天降10万+,但不一定是精准流量

先从“看一看”聊起。2017年5月,微信首次在发现页推出“看一看”功能,其内容聚合的展现形式曾被业内视作是微信试水内容分发赛道的信号。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在2019年初微信公开课表示,“看一看”的“好看”和“推荐”两个内容板块各自代表社交和机器推荐。他认为,机器推荐其实遇到了瓶颈,只能尝试社交推荐的模式打破信息茧房,帮用户“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同年3月,公众号文章底部和“看一看”中的“好看”功能统一改名为更加中性的“在看”。不久后,“看一看”灰度测试“朋友在看”列表功能,当用户点击文章底部的“在看”按钮,该内容就会被推送到用户好友的“朋友在看”列表中,进一步加强社交推荐的存在感。

因此,公众号文章的在看数与“看一看”直接挂钩,是重要筛选标准之一。

据了解,除了在看数外,兴趣标签、读者停留时间、完读率等多维度数据都可能会影响文章能否进入“看一看”精选。

现在,“看一看”已经从原先“好看”和“推荐”两个板块,增加至“在看”“热点”“视频”三个板块:“在看”页包括图文和视频两种内容形式,内容底部显示朋友读过、在看、关注等数据信息;“热点”页显示近期公众讨论度较高的话题;“视频”页以视频号内容为主。

微信还在持续加码“看一看”的流量比重,其中一个依据是订阅号信息流的内测改版。

改版后,用户能在订阅号信息流中直接刷到“看一看”内容,下拉查看可不断加载出更多新内容,原先留给已关注订阅号的位置则被折叠,用“展开更早的消息”的方式呈现。

订阅号信息流的改版更早就有,不同的是,最近我们发现“看一看”在订阅号消息中的出现位置更高了,占比也更高了。不过还不稳定,时隐时现,退出刷新再进入可能又有不同内容出现。

对于不感兴趣的“看一看”内容可以勾选原因后删除

据观察,订阅号信息流中的“看一看”内容主要来自:我关注的号、我常看的号、X个好友分享、近期X个好友关注、X个好友读过等维度。

关于“看一看”的推荐算法,目前很多创作者只能从个人经验出发推测。

因“看一看”收获爆款的“万能的大叔”,公众号粉丝有25万,“几乎都是品牌公关圈内人关注”,但他指出“看一看”算法核心在于串联起私域和公域共同关注的内容,“如果我们只是垂直地聊品牌公关,可能很难进入公域流量池”。

据了解,“万能的大叔”今年两篇10万+文章都与近年关注度提升的女性议题有关,分别是某奶茶品牌包装图中女性旗袍开叉的讨论,以及女神节品牌营销翻车的案例盘点。

不过他也发现,一旦内容进入“看一看”的公域推荐后,读者的精准度和圈层效应会相应降低:“一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中,可能一半读者都不是品牌公关圈人,虽然有矛盾的地方,但谁会讨厌10万+呢?”

02 写公共热点话题,或将提高成为“看一看”爆款概率

摸不清“看一看”推荐逻辑,让不少创作者将这波流量视作一种玄学,为什么来、怎么来的,都很难说清楚。

“视觉志”主编李小胖透露,近期某篇穿搭图文次条的阅读量远高于往常同期,主要流量来源就是“看一看”,但该篇图文的在看数并不高,内容也没有尤为特别之处。

“不会画出版社”的条漫推文《“避嫌,懂吗。”》,阅读量超过60万,“看一看”流量占比最大,话题并非热点,也没有蹭上其他热点,而且这条内容在其他平台热度一般,主编王泽鹏也有点无法分析具体原因,只说偶然性比较大。

他表示:“看一看推荐的规律很难说,但是我见过最有效的一次推荐了,从业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新的爆款渠道在微信上。”

这也是很多创作者的心态,即使无法获取核心算法思路,还是希望从目前这些“看一看”爆款中汲取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结合多位公众号创作者的分享,我们发现,要想被“看一看”流量击中,内容可以从这三个维度上下功夫:C端话题、公共热点事件、抓人眼球的头图。

“差评”主编面线认为这就像是“看热闹”,比起财经商业科技类B端内容,To C的主流议题更容易被推荐。

“感觉看一看的推荐逻辑和我们选题逻辑差不多,热点更容易撞上,有点像是针对热点的曝光位”,“小声比比”创始人梓泉表示。

换句话说,也需要有技巧地“蹭热点”。比如“头号AI玩家”的《中国高考题,难倒ChatGPT》,很大概率是撞上了高考这样的全民热点,并与当下最热的AI话题进行了结合。

不过,据多位公众号创作者反馈,“看一看”推荐流量能带来的涨粉率并不高,也不能帮账号定向获得更多垂类读者的青睐。

此外,相对于日常10万+的头部大号而言,他们更在意涨粉率、完读率等数据。梓泉表示,无论是否有“看一看”引流,“小声比比”的阅读量基本都能达到10万+,所以自己跟团队更关注常读用户的涨跌情况。

因此,有公众号主表示暂时不考虑设置专门的“看一看”运营岗,“规则还没搞懂,怎么玩”。

“万能的大叔”认为,垂类账号关键在于坚持写垂类内容,不要一味跟风热点,“因为粉丝和受众要看的就是私域,要先解决私域的问题”。

和菜头也在文章中指出,《裸露在人群》一文可能是因为文章头图与当时全网热议的“牵手门”相关,“看一看”读者被头图所吸引,再加上算法的错误推荐,导致流量源源不断涌入。但由于正文与“牵手门”事件关联不大,文章完读率不到25%,互动量没有随着阅读量同步提升,用户点进来并没有真正读完。

他在文中还为公众号创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1. 如果创作者觉得自己的哪篇文章很满意,有阅读价值,想要增加曝光率,最好在文章结尾请求和鼓励读者帮自己点击一下“在看”,这样会让文章有更多机会在微信看一看露出;
  2. 看一看的架构类似杂志封面,页面由大量图片和视频组成瀑布流,微信选择什么点开主要的依据还是视觉冲击。创作者优先考虑的应该是题图,尤其是故事性的题图,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简洁有力的标题,结构上最好考虑倒装,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引文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
  3. 花一点时间建设一下文章内部链接。当流量潮水一般涌来的时候,除了单篇文章之外,最好还有其它文章可以继续拦截一部分流量下来。比如单篇文章里做的相关文章链接、热门文章链接,再比如你设置的精选文章库、文章合集库等等,拦截下来的新读者阅读文章越多,关注公众号的可能也就会越高。

“槽边往事”《裸露在人群》头图

不过,相比死磕传统公众号流量,已经有不少创作者计划用更新鲜的内容形式来吸引关注。比如2月微信推出的图文消息功能,顶部可以添加多张图片,底部可以写上1000字的描述,酷似小红书图文笔记。

“小声比比”正在试图通过这类内容形式获取更多流量。梓泉称,图文消息创作更简单,曝光面积也更大,如果能用它说明白的事情就不使用长图文。

“小声比比”经常穿插发布图文消息和长图文

回顾上线11年来微信公众号的无数次改版,打乱了时间,加码看一看、搜一搜等去中心化分发渠道,对原有流量分发逻辑多次迭代,都是为了给这个成熟平台注入更多新鲜血液,促活微信内容生态。

现在来看,“看一看”的流量露出确实带给不少创作者惊喜,毕竟多了曝光渠道。但也需要意识到,比起一时的热闹,看完后愿意驻足的那部分读者,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者:松露,小八;编辑:张洁;校对:小八

来源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

]]>
微信搜一搜广告位置、价格及优势! //www.f-o-p.com/312849.html Wed, 26 Apr 2023 08:26:05 +0000 //www.f-o-p.com/?p=312849

 

信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随着信息的完善和成熟,消费者对于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主动咨询的积极性也大幅度增长。因此,腾讯在2022年11月推出“微信搜一搜”广告,便于消费者能快速找到匹配的商家。那么微信搜一搜广告平台情况是怎么样的,又合适哪些商家呢?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微信搜一搜是微信广告的一种,目前用户数量有7亿+,是目前腾讯最大的搜索广告之一,主要呈现在微信搜索页上。

广告位置

全局搜一搜。直接打开微信最上方的搜索,可以根据用户搜索关键字匹配相应的广告。大部分用户主要通过这种方式搜索信息。

发现搜一搜。选择微信里面的“发现”,可以直接找到搜索入口。每个用户默认这个位置都有搜一搜入口的,但是也有极少数用户是主动设置关闭的。

tap搜索。在微信用户聊天会话、朋友圈聊天框都可以通过点击带有#关键字进入微信搜一搜。这个位置主要在分享类信息中会频繁出现,例如好友发布的朋友圈、聊天话题等。

指尖搜索。微信用户在微信用户聊天会话、朋友圈聊天框通过长按关键字、句子可以找到搜一搜入口。这个位置用户使用数量相对较少,但是这种操作方式比较灵活便捷,用户使用量在大幅度增加。

基础形态

标题。广告核心信息、主题。内容应简洁直接、容易理解,不能超过50个字符。

描述文案信息。广告标题的进一步阐述,便于消费者能更清楚理解。建议不超过50个字符。

广告图片。广告形象外显图片,便于快速吸引消费者眼球。图片尺寸规格是800*800。

品牌信息。一般是直接展示商家品牌、主体或业务等信息,支持2-12个字符。

推广目标

销售线索。收集目标客户的联系方式。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自定义、蹊径网页、原生推广页小程序版、原生推广页、蹊径性能版和微信小程序。

应用推广。推广app应用。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应用推广Android、蹊径Android下载页、自定义和原生推广页。

商品推广。专门推广某个产品、服务。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自定义、蹊径网页、原生推广页小程序版、原生推广页、蹊径性能版和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推广。可以绑定已认证的公众号。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原生推广页。

品牌活动推广。专门推广一个主题活动。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自定义、蹊径网页、原生推广页小程序版、原生推广页、蹊径性能版和微信小程序。

小游戏推广。可以绑定网页小游戏或小程序小游戏。适合的落地页类型有蹊径网页、原生推广页和蹊径性能版

扣费标准

可以选择按cpc或Ocpc,商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人群匹配

微信搜一搜主要是根据关键字进行人群匹配,商家可以根据所属行业、产品或服务特点,选择不同的关键字。其中主要分为系统拓词和手动填词两种买词方式。

系统托词。又分以词拓词和行业托词,这类关键字都是系统已经进行归类的词语。根据商家输入的词根,拓展包含该词根的长尾词及其他相关词语。商家可以按自身产品、服务业务、行业属性等关键字进行设置。

手动填词。这类关键字,商家可以直接手动输入。

优势

用户量庞大。基于微信体系生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目前用户量是7亿+,用户量还在持续增加中,基本包含了各种企业所需要的目标客户。

灵活的关键词匹配。商家可以基于关键字搜索可以匹配精准用户,除了系统已经进行归类的词语,还可以手动输入相关关键字,最大化过滤无效客户。

广告样式丰富。区别于传统搜索广告,搜一搜除了常规图文广告样式,还有视频样式。可以根据商家需求自主选择合适的广告样式。

劣势

广告位置数量比较少。目前搜一搜广告主要是展示在搜索页第一、二个位置,后续可能还会增加展示数量。

用户习惯还在上升期。目前搜索类广告主要以百度、360、搜狗等搜索平台为主,大部分用户的搜索习惯还是保持这些专门的搜索平台。

判定是否适合搜一搜广告的行业标准

用户类型。信息搜索主要以问题解答、信息拓展为主,所以搜一搜平台主要的用户群体偏向于B端或侧重个人服务的c端用户。例如化妆品加工、商务管理咨询服务、西服定制等行业,提供倾向于一对一商家。

投放目的。搜一搜广告主要有号码收集、小程序推广、企业微信吸粉、公众号吸粉等路径,都是偏向于个人或某一种类型的客户群体,所以广告对投放范围、投放时间等条件有一定要求。因此,搜一搜广告合适投放有服务类需求的商家,尤其是能提供线上服务的商家。类似餐饮门店、超市、电商等有具体产品的行业就不太适合了。

客户类型

目前主要合作搜一搜广告的行业如下:

西服定制、美容服务、财税服务、商务咨询、化妆品加工、家具定制、装饰、线上教育、招商加盟、房地产、交通物流、工程工业等等。

微信搜一搜是腾讯最大的搜索类广告之一,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的全局搜一搜、发现搜一搜、tap搜索、指尖搜索直接进行信息搜索,找到合适的商家进行业务咨询。

了解清楚搜一搜广告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判断它适合哪些行业,应该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基于搜一搜的用户类型、商家的投放目的,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它更适合服务类商家,而且因为客户群整体基数较小,投放范围也不适合服务范围小的商家。目前搜一搜广告虽然起步时间比较短,但是成长速度比较快,竞争环境相对良好,市场潜力巨大。

]]>
微信搜索广告投放指南 //www.f-o-p.com/312739.html Tue, 25 Apr 2023 08:45:59 +0000 //www.f-o-p.com/?p=312739

 

微信在全量开通微信搜一搜广告后,很多广告主希望抓住微信搜索的第一波红利,但是又担心或者会遇到上线之后效果不好、账户不起量等等的问题。

今天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教大家如何提升微信搜一搜广告的效果及流量。

一、清晰的账户结构

账户搭建没有统一的标准,这里依照行业经验推荐一种较为高效账户搭建结构,但实际操作需根据业务线、产品线灵活调整账户结构,便于后续调整出价、物料、关键词,有助于快速回收效果数据。

搜一搜广告账户层级:一个账户结构下包含了推广计划、广告、关键词、创意四个层级,广告下的创意和关键词可以任意组合。我们以教育行业为例,建议单账户仅投放一个课程,如有多个课程,多开账户进行投放。

①推广计划:建议将表达含义相同的关键词放在同一计划下,利用计划层级将不同用户搜索诉求做划分,如涵盖品牌词、产品词、通用词、人群词做划分,这样有利于我们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做差异化的物料/课程设计/出价等。

②广告层级:建议将相近的营销卖点的物料放在同一广告下,利用广告层级区分营销卖点,有助于后续拆分营销卖点数据,制定后续营销计划。

如:1元体验课vs免费体验课、降价促销vs没有降价促销等。

优秀案例

某汽车广告主,将“品牌词”(XX品牌名称)、“通用词” (打车、打出租车..)、“竞品词”、“长尾词”(打车多少钱、打车接单快)等关键词进行词性拆分,分别搭建广告进行投放,并结合不同关键词配置对应适配文案,验证不同词性词包的转化效果,针对性进行优化。

二、关键词选词思路

不同用户所处的阶段不同,其搜索内容不同,满足的营销目的也不同,根据推广需求和营销目的来选词,关键词通常涵盖:品牌词、产品词、通用词、人群词、活动词、竞品词。

a、高转化必买词:品牌词、产品词(这类词建议高出价争夺曝光)

b、流量拓展可选词:活动词、竞品词、人群词、通用词(这类词着重优化物料,吸引用户点击)

c、数量建议:单广告建议购买1000个关键词,提升可触达人群

d、词量拓展:可利用投放端后台行业拓词“以词拓词”能力,快速扩充备选词汇,扩大可触达人群

 

三、外层创意匹配搜索意图

1、文案匹配关键词词性

按网民搜索意图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物料促进转化。如:品牌词、产品词的外层文案突出价格优惠,利用促销引导高意向用户转化;通用词、人群词突出课程利益点,激发用户需求,培养潜在用户。

2、利用关键词通配符提升文案&搜索词相关性

搜索广告以用户搜索行为触发广告位,要求展现的广告文案需要与用户搜索词有较高的关联性,否则广告将不会展现。所以在标题中利用关键词通配符能有效提升标题与网民搜索词的相关性,从而提升起量概率。

注:关键词通配符是如何被替换的?

如果广告主填写了“北京同城{鲜花}配送”,且购买了“玫瑰花”这个关键词,当用户搜索“北京哪里可以送玫瑰花”时,广告创意可能以“北京同城玫瑰花配送”展示给用户。即默认关键词“鲜花”被替换成用户搜索词中包含的关键词“玫瑰花”。

优秀案例(利用关键通配符减少相关性过滤,提升起量概率)

错误案例(错误使用关键词通配符导致语义不通)

案例一:

原标题:多亏了XX{阅读},孩子10分钟就能写1篇{作文}

用户搜索词:提升孩子写作能力

购买关键词:写作

最终展示文案:多亏了XX写作,孩子10分钟就能写1篇写作

错误点: XX阅读的品牌名称被改为XX写作;短语”写1篇写作”中含有两个动词,语义不通

标题修改建议:多亏了XX阅读,孩子{阅读}能力提升,识字量超过同龄人

案例二:

原标题:找{副业}?学{视频剪辑},专业教程,0基础可学,仅需1元

用户搜索词:兼职

购买关键词:兼职

最终展示文案:找兼职?学兼职,专业教程,0基础可学,仅需1元

错误点:关键词通配符会将关键词替换掉文案中所有的关键词通配符,导致标题成为病句

标题修改建议:找{副业}?学视频剪辑,专业教程,0基础可学,仅需1元

错误案例 (产品没有地域通配符能力,却加上地域通配符,导致语义不通)

原标题:在{city},学烹饪技术需要多少学费?

最终展示文案:在{city} ,学烹饪技术需要多少学费?

错误点:因产品不具备地域通配符能力,导致文案出现错句。

修改建议:去除{city}

3、多文案/多描述提升起量概率

搜索广告文案需与网民搜索词有强相关性,在广告里上传多文案/多描述,有利于触达更多流量。

优秀案例(标题多描述,降低相关性过滤)

4、图片原生化提升ctr

搜一搜竞价广告外层素材图片规格较小,建议优先使用品牌LOGO、凸显卖点的大字、学习场景图,在有限的图片规格里快速抓住用户眼球,尽可能避免在小图里堆叠大文字。

四、降低转化门槛

1、搜索广告特点

常规信息流广告常常通过低价体验课筛选出高意向用户,从而提升后链路转化效率,但在搜索广告中,用户发生了搜索行为即代表用户对于课程有一定意向,若增设转化门槛(如支付费用),则可能流失一部分意向用户。

2、典型案例

从搜一搜总体数据来看,浅层优化目标的CPM以及两率(ctr*cvr),均不同程度优于下单优化目标,建议结合后链路运营能力,酌情选择优化目标。

上面通过账户结构、关键词、创意、转化门槛四个方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账户提升流量的思路,也希望大家能够利用上面介绍的方法优化出更好的账户效果。

]]>
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最大3点变化 //www.f-o-p.com/307241.html Thu, 16 Feb 2023 01:11:09 +0000 //www.f-o-p.com/?p=307241

 

阅读本文之前,想要先问你三个问题:

第一,你有多久没关注新的公众号了?

第二,你还会花多长时间,用在阅读公众号文章上?

第三,你有没有注意到,微信公众号推文无法按照时间排序了?

公众号推行“公平式”迭代,反而进入乱纪元

如果你已经很久没有关注新的公众号,也不会花太多时间来阅读微信文章,那么你就不会发现,微信公众号文章在近期无法通过点击右上角图标,实现一键时间排序了。

更重要的是,微信公众号信息流会自动将用户不常阅读的公众号头图折叠为小图,只保留少数几个用户常读公众号的完整头图,且不论折叠还是不折叠,公众号都只能外显二条推送,二条之后的推文在信息流中要再次点击才能查看……

再加上公众号从2018年起就开始普及的时间打乱、兴趣推荐的信息流模式,那些坚持创作、但用户关注了却不经常阅读的账号,也就越来越容易被公众号的迭代“隐入尘烟”了。

更值得公众号生态创作者们焦虑的是,当年公众号推出打乱时间顺序改版的举措,还引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大讨论;而在今天,即便是互联网从业者圈层,似乎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一话题。微信公众号创作者,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一、时代变了

概括起来,微信公众号信息流近年来的最大变化主要有三点——视频化、兴趣化和“公平”化。

先说视频化:自微信推出视频号和视频号直播以来,公众号信息流从产品上就开始向视频和直播大幅度转型、倾斜资源。

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号信息流中:只要用户下滑几屏,用户就能看到视频内容;再往下滑,视频内容还会不断出现。不仅如此,用户在点击进入公众号名片中,相当一部分时候会直接进入公众号的视频号页面,直接展示公众号的视频内容。

公众号信息流中也出现了直播内容。用户常读的几个被置顶的公众号,如果正在直播便会排在首屏最左侧,也就是整个微信公众号信息流中最好的位置。于是我们能看见,有不少公众号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开直播,就为了“卷”这个公众号信息流生态中最佳的曝光位。

公众号推行“公平式”迭代,反而进入乱纪元

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从用户规模上看,是即时通讯之外的第一大用户群体。

同时,短视频也是我国网民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形态,最近几个季度稳定在33%左右,“断层式”高于即时通讯等产品。

没有产品会选择和短视频对着干。微信作为视频领域的后起之秀,“全村的希望”不能只靠发现页和朋友圈的入口来供养,必须要吃夜草、赚外快,视频号想要进一步加速,必须“薅公众号的羊毛”,借势公众号信息流的入口来增加曝光和流量。

不仅如此,曾经只能搜到微信文章微信搜索,其大部分搜索结果同样以视频号的形式展现。

有些视频号内容调性一般甚至与搜索关键词不甚匹配,但仍然被放在了比制作更精良、结果更匹配的微信文章更靠前的位置。微信公众号文章长尾传播的重要入口微信搜索,也因此被视频号占去了相当大比重的曝光量。

被微信视频号逼上做短视频和做直播的梁山,成了微信公众号创作者的新常态。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刺猬公社发现,一些曾经被认为只能做图文的条漫类公号,硬是让图片动了起来,做起了短视频,还把短视频传播到了微信公众号之外的视频平台。比如职场公众号“槽逻辑”,就用自制解说配漫画的形式,实现了图文到短视频的转型。

而停留在微信公众号1.0——也就是只做图文的创作者,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少的微信流量了。而内容一旦离开用户,也将失去其商业价值。

订阅号信息流的第二大重大变化是兴趣化。

目前,公众号的时间顺序已经被完全打乱:刺猬公社发现,有时,公众号信息流中三天前发布的文章和十几个小时之前发布的文章紧挨着;常读的公众号,即使一天多次发布文章,用户刷几屏就会多次读到,不常读的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用户可能要下滑很久才会发现——原来我还关注了这么一个号。

如何应对兴趣推荐,很多公众号和当年的做法别无二致——发一个标题是“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见到我们”“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我们”之类的文章,然后在文章里恳求读者“加个星标”等等。

算法的一颗灰,落在不习惯算法的创作者身上就是一座山。如何适应推荐规则的改变,对于创作者来说更是一个难解之题——这不是凭创作者单方面的努力就能解决的,更要结合算法、热点和内容的天时地利人和。

最后要说的是“公平”化。这是最近微信信息流发生的变化:不论是用户常读的还是不常读的,头图被折叠的还是不被折叠的,都“众生平等”,只能展示最多两条推送内容,剩余的推送内容被折叠,用户只能点击之后再查看。

一些机构化的公众号创作者,也就是“大号”,往往内容产能相对旺盛,可以同时推送多条内容,少则4、5条,长则7、8条。对于用户来说,长篇推送占据了大半个屏幕,带来了不好的体验。

出于优化用户体验的考虑,微信信息流对公众号生态来了一次“众生平等”式的调整,一律只能展示两条推送。

在刺猬公社看来,这对于中小公众号、中小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利好:每次推送2条左右的创作者,几乎不会收到折叠政策的影响,反倒因为推送多条的“大号”被折叠,获得了更加平等的用户关注度。

与此同时,刺猬公社还观察到,以微信公众号为主业的内容团队大多分为内容为本、账号为本、流量为本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导向了创作者、运营者、生意人三种公司生存模式。

判断它们最明晰的第一条标准是:哪种类型员工的人数量更多;第二条标准是:哪类员工最能给公司挣钱。‍

在“公平式”变动下,公众号运营团队更需要考虑用户想要看什么内容,但也是因为产品更迭频繁和无法猜到的产品形态,让他们对内容传播范围、图文阅读量、图文转载与转发等数据更迷茫了。

因此,公众号信息流的这一次“平等化”改革,对于不同创作者而言有喜有忧。那些善于通过多条推送“排列组合”、借助推送头图传递信息的微信大号,也必须转变运营思路,想办法适应“平等”时代中的游戏规则。

二、做把公众号做好的三点方法

尽管公众号图文内容形态正在被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侵蚀流量,视频号、看一看等产品功能分掉订阅号的受众人群,但不可否认,公众号仍是传递资讯、知识和观点最有力、高效的内容平台之一。

只要微信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地位不可撼动,那么公众号的地位同样不会改变。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不论对于新锐品牌还是达人,一旦走红后,往往会在微信上也开设公众号,在微信生态中进行内容传播。

现在就开始谈“留给公众号的时间不多了”,显然为时过早。但留在或者新加入公众号生态的创作者们,仍要面临图文流量要和短视频、直播抢蛋糕、推送规则越来越偏向算法和兴趣推荐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公众号创作者在未来,还有机会吗?

在刺猬公社看来,除了顺势而为,“打不过就加入”,依托自身现有内容能力、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反哺”图文内容之外,还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出改变:

一是进一步做好社群和朋友圈运营。

尽管公众号信息流的规则总在变,但微信社群和朋友圈的内容规则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做好社群运营,通过社群分享的形式为推文增加曝光量,在当下就显得更有必要。

刺猬公社发现,最近不少公众号的用户社群都在想办法激活用户联系、增加讨论度。

当然,目前大部分社群想要激起用户讨论,还是以人工运营的“笨办法”为主。如果能在之后接入chatGPT等AI生成问答内容的群聊机器人,想必能为社群运营提升效率,也能大幅提升社群运营的质量。

公众号推行“公平式”迭代,反而进入乱纪元

注:果壳公众号近期推送只推两条的比重增加

二是适度做减法,更加重视头条和二条内容的质量,减少一次过多的文章推送。

在微信公众号信息流的“公平”原则之下,不论公众号是否为用户常读,都只能被直接显示两条,再想看下面的,就要点击展开。

互联网行业有个“70%”定律,大意是,每给用户增加一次操作,用户就要流失大约70%。过多的推送条数,因此显得性价比不高,不如把精力放在直接被展示在信息流的头条和二条内容上。

此外,公众号内容二条的位置也变得相当重要。一旦公众号被信息流认定为用户不常读的状态,公众号的头条和二条就会变成同样的小图显示模式,在信息流中变成了短短的两条。

这种情况下,不常读用户看来,头条和二条的差别并不明显,相当平等。这就让公众号二条更需要重视,不论是内容质量还是小图制作,都要更加精细化。

三是继续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

刺猬公社发现,那些稳定更新的公众号,往往比更新不规律的公众号更容易被认定为用户常读公号。这也就“逼迫”一些公众号创作者不得不告别想更久更、想断就断的佛系状态,变得更加狼性起来。

但在算法面前,永远是“人算不如算法算”,再高明的创作者,也只能跟随平台亦步亦趋,不停追赶,也不停迟到。

只有一个事情是肯定的:此次公众号悄悄更新之后,犹如房间里挤进了一只大象,创作者们想要有更多生存空间,只能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挑战更多的从零到一,或者痛苦地从一归零。

 

作者:园长,编辑:石灿

来源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 //www.f-o-p.com/303443.html Mon, 26 Dec 2022 02:22:32 +0000 //www.f-o-p.com/?p=303443

回二线发展1年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也是从一线回来的小伙伴(L),他来我在的公司面试产品岗位。在面试互相了解的过程中我俩有很多共情的地方。

  • 我俩都是一线工作回来的,无法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和状态
  • 在这个地方同样遭遇了工作、社交不同频、圈子封闭、甚是孤立无援
  • 渴望找到一点一线氛围,或有一个同频的交际圈
  • 在这里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我们都想能做点什么出来

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俩决定建立一个属于我们的圈子,搭建一个平台供类似我俩这样的人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从决定做这件事情至今已1年多,在这期间也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坎坷曲折,甚至中途几次放弃,后来在断断续续的坚持中走到了今天。

复盘做这件事经历的3个重要的起承转合的阶段,每个阶段都给了不同的思考并推着我一步步往前。

第一阶段:创建产品社区核心人员——3人

1. 创建产品社区

我们都是行动派,由L负责把idea梳理出来,约下一个见面时间碰齐想法后立即付诸行动。

我记得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新加入了一个新伙伴(T),在一家咖啡厅里3个还不太熟的人在畅聊一下午后达成了共识并快速地定位了我们要做的内容——做一个本地的产品经理圈,为本地产品经理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愉快地决定后,一条官宣朋友圈宣告以L为核心的团队正式成立了。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 运行方式

产品圈的运行方式主要为三块内容:线下主题沙龙,社群运营、公众号。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产品圈的运行模型如上图所示,完整的业务链是通过外部引流—>关注公众号和进社群—>通过公众号和社群了解和参与线下活动—>线下活动为公众号提供内容。

这套模式已经有其他产品社区玩的很成熟了,在这套模式下与其他社区做对比后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当前拥有的人脉中无法产生kol
  • 能提供的价值有限
  • 唯有的是本地还未有这样的平台,占了起首优势

在跟其他社区做完对比后,确定了重线下、平等交流模式为起点,这个决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当时的窘境下比较乐观的想法是做总比不做好,至少试了才知道哪里错。

线下沙龙采用活动咖啡会谈形式(conversation coffee)其实就是定一个主题在咖啡环境中,大家一边喝咖啡,一边放松地聊产品。

由于我们三人都有正职工作,把产品沙龙就定在了每周六。场地上征用了L的办公场地,L是自己创业,他租了个公寓办公,当然了,茶水、咖啡、水电也一并由他赞助。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一期产品沙龙)

第一期沙龙顺利地就安排上了,第一场活动作为演练没有对外公开,只邀请了身边感兴趣的朋友加入。第一期活动起势比较高,参与了一场同频交流后,大家对产品圈反馈了支持的态度,这种正向反馈也刺激了我们积极准备下一场。

从第二期就开始对外宣传造势,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线下活动。可能大家出于猎奇的心态,活动放开后有不少人报名参与了线下活动。

活动开始对外后出现了一个问题,来参与线下活动的不止产品经理,有开发、测试、售前等等的小伙伴也加入,所以活动的主题就不能聚焦到产品上,尽管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主题,进行交流引导,未能参与交流的人也不是这个话题的受众,最终一场活动只能围绕本地的就业环境、各自的工作情况展开,既延展不开也不具备持久性。

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退一步的想法是抛开主题的限制,我们至少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参加活动至少认识了一些人,可以拓展人脉。

用这个无力的说辞我们也硬着头皮组织了6场线下活动,但每多组织一期活动我们的无力感就越明显。就对这个事情的新鲜劲过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又不甘心放手不做,就变成形式化去做这个事情,但彼此之间也不说破,大家有心无力地维持着平静的现状。

在进行到第6期后,我们决定把线下活动停止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形式前,线下这块只能先搁置着。

把重心转移到线上社群。社群维护主要为两块内容:每天发送互联网资讯、主题讨论。

社群维护这块一早就知道是没有着力点的,一互联网咨询内容提供不到了价值,二缺少kol的存在,群内的讨论要么是被问题终结要么就是被闲聊代替。

公众号板块是没有内容输出的。

3. 启动阶段的复盘

产品圈这个平台在草草进行6期线下活动后就进入了沉寂状态。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一开始说做的时候大家热情满满,充满干劲。但为爱发电这种事情终会有电量耗尽的时候。本来做这件事的出发点和形式没错,在这阶段做不下去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1)没有想清楚核心问题

  • 产品圈缺少核心价值,不管以什么主题去组织活动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 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力点,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往下做都徒然的

2)团队问题

  • 分工不明确,导致大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目前是靠各自自驱,内耗
  • 社群缺乏主心骨,三个人中没有出现领头羊的作用
  • 缺少规划和计划,目前的工作大多是顺势而为
  • 缺少deadline,每次定完想法之后不定具体的时间和落实到位,也没有把成员的效力发挥到最大

启动阶段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想清楚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虽然一开始定好了目标,但那个目标也是长期的。短期需要怎么去做是没有想好的。在整个平台的运行模式上,我们也只是依葫芦画瓢,市场面的社区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也这么做。但是我们和别人的核心势力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没有搞清楚的。所以一试就错。

第二阶段:重启社区——4个人

线下沙龙暂停后。核心成员之间也开始沉寂了。除了还在行尸走肉般管理社群外,都不再关注社区这件事了。我跟L是做这个事情最初的发起人,也从来没觉得这个事情到走不下去的地步了。

于是我俩把这个事情重新梳理了一遍。前一阶段我们碰到的核心问题是:

  1. 找不到社区的价值
  2. 目标人群(产品经理)太垂直,而本地的受众少在重定向时,想法就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展开。

首先在社区价值上先从我们自身出发,做这个社区我们能提供什么价值。

我的价值:

  • 我算是个起步阶段的知识付费者,能提供面试、简历以及产品转行服务
  • 我了解本地互联网环境、公司,能提供求职避坑、人脉链接

L的价值:

  • L是创业者,提供创业知识分享
  • L创业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可提供人脉资源互联

共同的价值:

  • 我们都是产品,能输出产品解决方案

在目标人群上,解决办法也是把目标范围 扩大,不只针对产品,而是针对整个行业的人。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梳理清楚价值点后,我们也串通了一个点就是把我俩已经在做的事情规模化,并且做成一个平台。确认了这个思路以后,我们又重新着手社区的事宜。

第一步还是得先有人就是流量,找到人才知道要提供什么服务。在扩大目标人群上,我们与一个本地it交流群合作。这个社群人数达150+,群主也一直想尝试线下+线上的方式,我们决定联手一起做这个平台。

也是从线下主题沙龙开始,他有人,我们有线下活动的失败经验。所以一起合作之后举办的第一场活动我们都格外重视,把之前活动出现的问题全部扫了一遍,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提前踩点,制定活动流程等。

这次活动是人数报名最多的一次活动,但活动当天也有一部分人鸽了,串场的主持人在当天因为出差没来,换另一个人撑场,这场活动开始按方向走,后来变成吐槽大会,大家都是从一线回来的,对本地的环境有太多的不满意的地方,越吐槽越激烈。主持人写的稿也没全程没有拿出口袋。

这次活动进行基本是年前了,对于这一次的重启肯定是不满意,完全达不到预期。我们4人也决定年后回来又重新开始,好好地把线下活动举办起来。

结果没等来年后的好好重启,等来的是过完年团队没了。L**选择去上海投奔他的前领导,T因为工作调动去了隔壁市,群主的工作本身就有出差性质,过年后他也出差常驻了。从3人4人,最后只剩我1人了。突然散伙,我也不把精力放在这里了,社区宣布失败。

重启阶段的复盘:

1)方向上

  • 在这个阶段,找到一点方向,能从实际出发寻找价值点
  • 以线下起步还是很难,以多次活动结果来看,大家来线下更偏于社交,但社交与定好的方向不一致

2)团队上

  • 团队里没有领袖存在,思想涣散,更像搭伙做事

再次重启阶段虽是因为团队散伙没做起来,但团队不散,按照定好的方向也会走不下去。我和L都在做知识付费,都是想通过平台把蛋糕变大。就当前时机而言我跟L的成绩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平台,都只是一个知识付费的个体,两个个体结合还不足产生效应。

第三阶段:再次重启——1个人

散伙2个月后,我打算重启社区。更多的是因为不甘心吧。团队虽然散伙了,并没有证明这件事情做不了。

这一次的重启就只有我一个人。这次的心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团队中做事情和1个人做事情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之前团队一起做时,需要兼顾大局,需要妥协达成想法上的一致,而1个人做事情就需要决定做还是不做。

再次重启也是站在前两次的肩旁上,之前的经验和当前的人力给我做了决策:

  • 线下部分必须抛掉
  • 核心点就是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 社群不是重点,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公众号的内容才是
  • 内容要精准匹配到目标人群

1)重新定位自身价值

从我自身找IP,我的人设是二线互联网知识博主。我有一线、二线的工作经历,了解一线到二线的工作落差,对二线互联网环境、招聘情况、互联网公司足够理解,我能做的就是为从一线回二线的人提供服务。

  • 求职避坑
  • 本地人脉资源链接、共享
  • 互联网环境,人才就业政策解读

这些信息差才是内容的根本来源。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重定目标目标用户

前两个阶段一直在提供价值、受众窄等问题中煎熬,把用户圈定为本地的用户以致于一直陷入不敢成为kol的误区,深怕提供的信息满足不了用户所需。也导致了我们的价值和提供的服务不匹配。这一次,目标用户不再是已经回来的人,真正的目标用户是那些准备要回来的人,他们没有渠道了解信息。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信息。

3)重内容的新运营模式

重启后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输出内容:本地的互联网公司、招聘信息、互联网环境等,把内容放到知乎、百度等渠道,用户通过内容关注公众号,再由公众号进入社群。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流量应用:进入社群之前对每个人的信息做基本了解,做资源匹配。

  • 把合适的人推hr、或者猎头
  • 资源链接,为部分公司对接商务
  • 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在重启阶段成果:22年3月开始运营公众号的数据。

复盘从0开始做公众号,盲目做一件事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次重启阶段复盘:

  • 带入了产品思维,从需求本身出发找到了发力点——内容
  • 用数据验证了需求和转化路径
  • 算是找到了可持续发展方向

得到的好处:

  1. 社群把本地这个小的互联网圈串起来了,人脉、资源互联为公司提供了商务合作
  2. 通过社群结识了很多在自主创业的人,获得邀请加入资格
  3. 获得了更多的offer机会 ,也为公司提供了人才输送
  4. 为副业引流,接了更多产品私单
  5. 多个内容平台账号价值上升,获得更多变现机会

再次重启方向选在了风口上 ,疫情、大厂裁员以及互联网寒冬情况之下,大部分人都选择回乡发展,而了解本地工作环境的信息是鲜有的,而我刚好做了风头上的猪。

总结

回顾做这件事关键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好似懵懵懂懂地就过去了,等到再回头时才会觉得当时的做法有多愚蠢,明明每一步都有更好的选择,我想这就是经历增长了认知,认知成熟了心智,心智决定了成长。尽管当时的做法很不成熟,但很庆幸但是盲目地去做了,不然今天我也没有机会在这里做复盘。

自己从0到1去做一个产品和在公司环境下去做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应该就是创业者和工作者身份、心态的区别。尽管在公司里能独挡一面,去一个属于自己0到1的产品时还是跟个嫩头青一样。

尽管这个平台还没有取得很亮眼的成绩,但他切切实实地给很多人提供了帮助,回顾做这件事以来的历程,除了利益上的获得,我从中得到了做产品的成就感。看着自己想法一步步实现的踏实感和喜悦感,而这种情绪会给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以前我总以为做什么事情好似冥冥注定一样,但现在我清楚的认识到这是穷极思变,你不走到这一步就不会有可以转变的选择。

来源:努力努力再努力的PM

作者:努力努力再努力的PM

]]>
七夕节公众号活动策划方法 //www.f-o-p.com/287699.html Wed, 20 Jul 2022 05:47:52 +0000 //www.f-o-p.com/?p=287699

 

现如今,七夕将至,各大电商品牌,心态大都变稳了,弯道超车、爆款营销的思路慢慢收了起来,把原来只有在直播间的优惠活动,悄悄给放到了店铺主页、自播间,聚划算、百亿补贴里,就像是轮回一般,意识到了把流量和带货能力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性,回归初心,自谋出路。

毕竟这年头,网红、明星、大主播再厉害,也不可能长久依赖,都不如练好自己基本功来得更实在、长久。

回归到公众号运营。早些年疯狂获取流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即便不是因为疫情,也会有其他新的问题出现,浪潮不会永远存在,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不确定才是运营人每天要面对的“常态”,沉淀下来唯一行之有效的运营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内容创作能力和流量获取能力。

内容创作需要大量的输入、学习和时间的积淀,是个慢功夫,只要付出,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

而流量获取能力,是可以运用技巧来快速实现的。

比如海报通裂变。

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出现在运营圈里,到现在7年过去了,但凡懂运营的人,要说涨粉什么方式最好,毫无例外,都会建议你试下裂变活动。

让粉丝在你的公众号里生成一张带头像昵称的专属海报图,好友通过其专属海报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绑定为上下级关系。以此类推,拉新人数达标,可收到公众号自动推送的奖品链接。

↑海报通裂变流程图↑

一张海报图+一份礼品,就可以作为活动的杠杆,撬动粉丝帮你自主拉新,层层裂变,涨粉效率可想而知。

七夕将至,作为一个年轻人的节日,全网都充斥着分享、送礼的氛围,天然的节日热点绝对算是个绝佳的活动契机了。

那么公众号七夕节的裂变活动具体应该怎么做?接下来从海报设计到活动思路,手把手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操作流程,不管你是什么行业类型的账号,都能找到是适配自己的方式。

一、先设计一张海报图

如果你的运营团队有专业设计最好,没有的话也没关系,可以到一些第三方设计网站上找素材,图片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创可贴、稿定设计等。

当然,图片本身除了精美高级以外,也别忽视了图片的内容本身。

把海报图给设计精美,只能打及格分,但把海报内容给打磨精准,才是真正能帮你实现活动效果加乘的关键。

确保一定要能戳中用户的痛点,代入一下用户思维,最好是用户看到之后,立刻就有冲动想要去转发分享的。

从我自己做裂变活动的经验来看,一张能戳中用户痛点的海报图离不开以下这三点:

  1. 奖品图直观展现;
  2. 活动规则简要描述;
  3. 有名人头像或发言,增加活动信任度。

拆解开来看,其实并不难。把这些元素用恰到好处地放在海报图上,精美的同时又能突出重点就行了。

二、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方案要结合活动礼品和活动门槛来设计。

简单来讲就是,粉丝要想获得该礼品,需要拉新多少人。

活动门槛设计的原则就是:跟奖品的市面价格保持一致。

比如30元的奖品可设置为拉新30人;50元的奖品可设置为拉新50人。

如果你们的活动预算不足,可以适当把这个门槛调高一些;同理,如果你们的活动预算充足,想要拉新效果最大化,也可以把这个门槛调低一些。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活动方案怎么做?给大家4个思路,可以照搬操作的那种。

1. 邀请30人,得七夕节告白礼一份

具体用户端的操作流程就是:

  1.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XX,生成带自己头像和昵称的专属二维码海报;
  2. 把这张海报图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到好友群里;
  3. 每有一个好友通过其海报关注,即可获得1个人气值,以此类推;
  4. 人气值达标,公众号自动推送奖品链接,粉丝点击填写收货信息即可。

这样的活动方案很适合自己有货的品牌卖家,选择一些自己常年在卖的爆款单品,也可以选择一些新品,用它做礼品,吸引过来的粉丝相对也会更精准一些,成本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2. 邀请5人,得50元商城优惠券一张

具体用户端的操作流程就是:

  1.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XX,生成带自己头像和昵称的专属二维码海报;
  2. 把这张海报图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到好友群里;
  3. 每有一个好友通过其海报关注,即可获得1个人气值,以此类推;
  4. 人气值达标,公众号自动推送优惠券链接或专属兑换码,粉丝点击领取后,即可到商城消费抵扣。

这样设计活动,能极大降低活动成本。虽然拉新速度不会太快,但是能顺带提升一下商城销量,拉新的粉丝也会非常精准。

期间可以在活动提示语等各类文案中植入客服微信号,引导粉丝添加,后续把他们单独建群维护,也是相当优质的一批推广资源。

3. 邀请58人,得线下七夕套餐一份

具体用户端的操作流程就是:

  1.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XX,生成带自己头像和昵称的专属二维码海报;
  2. 把这张海报图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到好友群里;
  3. 每有一个好友通过其海报关注,即可获得1个人气值,以此类推;
  4. 人气值达标,公众号自动推
  5. 送奖品链接,点击可获得核销码,到店向店员出示该核销码,核销成功后即可使用。

强烈建议所有有门店的商家,一定要试一下,【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没有什么路径比这个更完美的了!

把原本在某团、某音上的套餐活动,扣除掉平台提成之后,核算出一个恰好的拉新门槛,把扎扎实实的优惠用在用户身上,顺带做一波拉新活动,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营销方式。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把用户转移到自己的公众号里,算是把用户给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了,后续不管是遇到经营困境,还是推其他任何活动,都能轻松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无需次次花钱去找网红推广,或者做地推广告等,从流量到转化的路径,也就盘活了。

4. 活动结束后,排行榜第一名可获得价值888的七夕大礼包

用户端的操作路径:

  1. 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XX,生成带自己头像和昵称的专属二维码海报,正式参与活动;
  2. 把这张海报图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到好友群里;
  3. 每有一个好友通过其海报关注,即可获得1个人气值,以此类推;
  4. 期间可随时点击排行榜链接,查看自己的实时排名,持续拉新,冲刺最高奖项;
  5. 活动结束后,排名第一的粉丝,可联系客服领奖。

如果你的奖品金额很高,但是数量又不太多的话,这个形式就非常适合了。

只靠少量的一两份礼品,搭配排行榜这个强刺激性的玩法,粉丝在攀比和冲刺的过程中,能极大拉低你的单个粉丝获取成本,实现效果最大化。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预算高且奖品种类多的话,把这些奖品设置成多阶梯任务,搭配着做活动,让活动更有趣味性,把用户参与度给调动起来。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 邀请5人,得50元商城优惠券一张;
  • 邀请30人,得价值66元的七夕节告白礼一份;
  • 邀请77人,得价值100元的项链一条;
  • 排行榜第一名,得价值888的七夕大礼包一份。

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不管你的用户群体是什么,以上这4个裂变思路是可以完全套用的。

作为一个有7年经验的运营老司机,我策划过的涨粉活动不下50场,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公众号想要实现涨粉效果最大化,海报裂变绝对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了,还在为涨粉KPI苦恼的话,真心建议你试下,一定能帮你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相关文章:

活动策划方案详细模板

活动策划的流程全梳理

活动策划方案书写指南

活动策划方案(附思维导图)

 

作者:铸新

来源: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