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的新的APP产品进入市场,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起自己的第一批种子用户,相信这是每一个运营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工作。今天我是想利用我自己做过的项目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如何把一个产品在三个月的时间集累到30万用户。
16年的11月份,我加入了现在所在的项目组,项目名称叫【一键生成】,我是运营部门第二个入职的员工,把我招进来的是一键生成的 前运营总监 赵继兴(他经历了多个创业公司的开荒阶段,对于渠道挖掘和品牌运营有着独到的见解,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他微信号:zhaojixinghaha)
在16年11月的时候,我们的注册用户还不到100万人, 我们开始定制推广策略和推广方式,经过我们三个月的努力,在17年1月底的时候 ,通过我们免费渠道带入的用户,就已经增加了30万人,目前我们产品用户总数已超过180万人。
我们的推广方式也并不复杂,简单点说就是以应用市场为主,以媒体报道、测评平台、KOL合作 作为爆发点,通过不同方式多种渠道共同发力,达到产品曝光的效果。
先从应用市场来讲吧,应用市场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
应用市场的活动也有很多,我把它们大致归纳为5种:
1、新品推荐(适用于上线时间<6个月的新应用),一共有6个主流渠道可以申请:
①360手机助手–新品推荐
http://dev.360.cn/html/zhuanti/pgyindex.html
②腾讯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http://wiki.open.qq.com/wiki/优秀新应用规则#3._.E6.8A.A5.E5.90.8D.E6.A0.87.E5.87.86?|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86?|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86
http://aliapp.open.uc.cn/plan/seed/act
④联想乐商店–新品推荐
http://open.lenovo.com/developer/gotoRecommend.jspx
⑤魅族应用市场–新品自荐
http://open-wiki.flyme.cn/index.php?title=%E6%96%B0%E5%93%81%E8%87%AA%E8%8D%90
⑥搜狗应用市场–搜狗好应用
http://zhushou.sogou.com/open/content/goodapp.html
新品推荐活动的效果一般,【一键生成】参与过360手助、魅族应用市场、搜狗应用市场三个渠道的新品推荐活动,在参与之后的一个月里,每个三个平台都增加了2000左右的下载用户,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算明显。
2、首发合作(产品有版本迭代时,可以申请首发合作),大多数平台都有可以进行首发:
①腾讯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http://wiki.open.qq.com/wiki/优秀新应用规则#3._.E6.8A.A5.E5.90.8D.E6.A0.87.E5.87.86?|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86?|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86
②小米开放平台–首发合作
http://dev.xiaomi.com/docs/appsmarket/distribution/first_release/
③魅族开放平台–应用首发
http://open-wiki.flyme.cn/index.php?title=%E5%BA%94%E7%94%A8%E9%A6%96%E5%8F%91
④阿里应用平台–应用首发
http://aliapp.open.uc.cn/plan/first/act
⑤OPPO手机助手–首发申请
http://open.oppomobile.com/app/starter
⑥安智市场–首发申请(要求:下载量>10万)
http://dev.anzhi.com/help.php?type=help&id=66
⑦百度手机助手–首发合作
http://app.baidu.com/docs?id=10&frompos=401022
⑧华为应用市场–首发申请
http://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wiki/index.php?title=首发申请操作流程
⑨金立易用汇–首发申请
http://open.appgionee.com/cp/manage/service/appStarterApply
⑩联想乐商店–首发申请
http://open.lenovo.com/developer/appApply.jspx
首发平台小米的效果最好,但需要提前7天提交apk包体,而且审核相对严格。但如果审核通过的话,可以获得3-5天的推荐位展示。【一键生成】3.1版本是在小米进行首发的,在首发之后两个月,小米商店给我们产品带来了接近5万的用户。
其次是腾讯应用宝,普通的首发,基本上只要提交都能通过。但如果产品有重大更新,且产品足够优秀时,是有机会可获得首页推荐的机会的。【一键生成】5.0版本在腾讯应用宝获得了首页推荐的首发,首发前5天,就带来了超过1万的用户。首发之后的一个月内,带入下载超过5万
3、专题活动,也有6家主流渠道可以申请:
①OPPO应用平台–至美应用
http://open.oppomobile.com/app/beauty?|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
②阿里应用平台–专题自荐
http://aliapp.open.uc.cn/wiki/?p=516#shbz
③华为应用市场–启蒙计划(暂时停止)
http://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evunion/ui/activity/futureActivity.html?activityID=511&template=1&type=1
④金立易用汇–专题申请(不定时更新专题)
http://open.appgionee.com/cp/manage/service/specialApply
⑤联想乐商店–专题收录申请(平台专题、自荐专题收录申请、自荐专题创建)
http://open.lenovo.com/developer/applyTopic.jspx
⑥搜狗手机助手–专题活动(论坛内申请)
http://bbs.zhushou.sogo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4002&extra=page%3D1
搜狗手机助手活动效果一般,活动上线一个月左右,带入用户在1000人左右。
专题活动中OPPO的至美应用的效果最好,当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非常高。
华为应用市场的专题活动优势在于活动周期长。【一键生成】参与过华为的【周一见】和【启蒙计划】这两项活动,活动周期为2个月,前前后后共计为我们带来的用户有7万人左右。
4、官方版本申请(添加官方标识),还是有6家主流媒体可以申请:
①360手机助手–官方正版 http://dev.360.cn/mod3/mobileapp/?qid=2723359194&appid=203142586
②百度手机助手–官方认证 http://app.baidu.com/apps/appdetail/7102376?frompos=500074#
③金立易用汇–官标申请 http://open.appgionee.com/cp/manage/service/appAuthenticationApply
④乐视手机助手–官方认证 http://open.le.com/guide/?page_id=1990
⑤搜狗手机助手–官方认证 http://zhushou.sogou.com/open/user/app/index.html
⑥腾讯应用宝–官方标签 http://wiki.open.qq.com/wiki/mobile/官方标签申请流程规范#2._.E7.94.B3.E8.AF.B7.E8.A7.84.E5.88.99
官方版本的申请,更主要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对于带入用户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各个平台的官方版本申请都不难,只需要按要求提交资质就可以。
5、福利活动申请(需要提供优惠券或者实物奖品),我在各平台整理了15种活动:
①360手机助手–福利专区 http://dev.360.cn/pricode/list#?|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
②OPPO应用市场–活动推荐 http://open.oppomobile.com/app/activity
③阿里应用–福利专区 http://aliapp.open.uc.cn/plan/prize/act
④安智市场–发布礼包 http://dev.anzhi.com/help.php?type=help&id=71
⑤百度手机助手–发布优惠 http://app.baidu.com/docs?id=806
⑥百度手机助手–周六九点档 http://app.baidu.com/index/act/2?frompos=300053
⑦百度手机助手–应用秀 http://app.baidu.com/task/applist?frompos=720201
⑧金立易用汇–活动申请 http://open.appgionee.com/cp/manage/service/appActivityApply
⑨金立易用汇–精彩内空 http://open.appgionee.com/cp/manage/service/wonderfulContent
⑩乐视应用商店–特权福利活动 http://open.letv.com/guide/?page_id=1994
⑪联想乐商店–福利发布 http://open.lenovo.com/developer/gotoWelfarePublish.jspx
⑫腾讯应用宝–礼包特权
http://wiki.open.qq.com/wiki/%E7%A4%BC%E5%8C%85%E7%89%B9%E6%9D%83
⑬搜狗应用市场–礼包&活动申请 http://zhushou.sogou.com/open/content/activity.html
⑭腾讯应用宝–优惠活动
http://op.open.qq.com/mobile_appinfov2/ability?type=preferential&appid=1105525384
⑮魅族应用市场–福利推广
http://open-wiki.flyme.cn/index.php?title=%E7%A6%8F%E5%88%A9%E6%8E%A8%E5%B9%BF
以上5种是为大家介绍的安卓应用市场的各种活动的玩法。福利活动的奖品越好,活动越吸引人,效果越佳。(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文末会有本人的联系方式)除了应用市场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玩法,效果也很好。
1、媒体报道
比如我们产品在有重大更新,或者公司有融资动态,再或者是创始人有创业心得时,都会在一些媒体网站进行申请报道。比较好的媒体我整理了11家。
① 虎嗅 https://www.huxiu.com
② 爱范儿 http://www.ifanr.com/?|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com
③ 亿欧网 http://www.iyiou.com/hezuo
④ i黑马 http://www.iheima.com/user/seek-report
⑤ 品途网 http://www.pintu360.com/seekReport.html
⑥ 创客100 http://www.100tmt.com/project/story
⑦ 钛媒体 http://www.tmtpost.com/report
⑧ 氢网 http://www.iamqing.cn/xqbd/
⑨ 新芽 http://newseed.pedaily.cn/project/create/0
⑩ 铅笔道 https://www.pencilnews.cn/
⑪ 猎云网 http://www.lieyunwang.com/
【一键生成】曾获得了爱范儿、亿欧网、创客100、铅笔道、猎云网 这5家媒体的6次独家采访报道。其中猎云网对我们报道过两次。每次的报道效果都很不错,爱范儿报道当天下载用户超过7000人;亿欧网报道当天下载用户超过5000人; 16年12月到17年1月之间,我们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带入的用户已经超过5万人。
2、评测平台
如果你们家的产品比较不错的话,除了媒体报道平台,还有一些评测平台,也一定不能放过。
① 最美应用 http://zuimeia.com/?|imageMogr2/strip/interlace/1/quality/85/format/com
② 数字尾巴 http://app.dgtle.com/
③ 36kr http://next.36kr.com/posts
④ 爱屁屁 http://www.appnz.com
⑤ 少数派 http://sspai.com/
16年的11月【一键生成】获得了最美应用的测评推荐,在推荐之后的1个月内,为我们带来的下载用户超过2万人。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3、KOL合作
这些玩儿法除了福利活动,有可能需要一定的费用支撑,其它的活动都是免费的。当然免费渠道的玩儿法不止如此,我们还可以找到行业内的大咖、KOL来代发微信推文。不管是自媒体还是个人号都可以。费用需要自己谈,我们找的第一个KOL 秋叶PPT是帮我们免费推广的。效果也很不错,一篇推广就带来了4000+的下载。
缺点:寻找KOL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可以保证。
优点:优质的KOL,粉丝的忠诚度很高,他们的推文可以迅速为你转化为用户下载量。
以上是我在【一键生成】这个项目中所整理出来的一些渠道的玩儿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些许帮助。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汇总的所有活动的表格,如果有对渠道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随时来找我来进行交流。
本文作者@朱成功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事情最开始来自于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看着沉默,运营听了流泪。
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付费转化率变化相比上个月变化都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后来仔细看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能不能在之前没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做些动作,获得流量和用户。
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
(1)信息更新不及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章,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像专题推荐这块,目前大多数主流应用市场已经差不多基本放弃了,没放弃的基本也是编辑人工手选(比如应用宝、小米),无法由开发者主动申请。
(2)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
比如首发、福利专区是应用市场免费渠道的基本标配,但大大小小几十个应用市场,该重点维护哪些应用市场,哪些应用市场的免费推广方式下载量高、效果较好,这些都是没有提及到的。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玩流量飞起的老司机以及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正反身份证照这个几乎是必备,有的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
这个是重点!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产品加上【官方】标签(百度、360、PP、应用宝都有该机制),显得更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
(PS:正好那段时间看新闻说华为和VIVO+OPPO手机出货量TOP3了,在等软著审批下来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感觉错过了好几个亿。)
所以,没有软著的赶紧提前去申请吧!
比如官网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
PS: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社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风险。
在接手渠道之前,0经验的我表示一脸懵。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青瓜传媒等网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家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实践,整理的重点应用渠道和免费推广方式如下。
重点渠道: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
先说百度,百度的首发比较严格、规则很多, 包括SDK接入开发者中心、应用下载量在百度市场超过20W、申请官方正版等各种规则,后来一看太复杂了,包括有些条件无法达标,我干脆选择放弃。
360应用市场反而会有些宽松,基本上申请都能过并且给推荐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像是“全民首发”。首发专区每天更新2、30个应用推广位来瓜分流量,实际下载量并不大可观。
应用宝有首发,但现在表示已经变成首发升级2.0版,叫做【优秀新应用】,也是有不少限制要求的。
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
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
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邮件申请。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申请了PP和360的首发,后来统计两家效果差不多。从数据看,联合首发和首发的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个人建议多家应用市场联合首发。
重点渠道: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
阿里应用福利专区申请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只是最好提前申请,因为有时候可能排期满了,上线时间可能要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如果有微博和公众号帮忙宣传,是加分项。
至于360应用市场,福利专区仅限企业开发者申请。福利申请范围为14—60天,本身没有下载量等要求。
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也可以是长期活动。
百度的福利专区申请也是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20W以上,我们没达到要求,所以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叫做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有推广位,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推广,我们有申请但没通过。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做了360、阿里2家的福利专区,从效果来看,阿里>360。
可选渠道: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
(1)360蒲公英奖
3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W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软件类应用。
(2)百度金熊掌
百度金熊掌创立于2015.7月份,也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60W流量资源位。
(3)华为启蒙计划和周一见
华为有2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
一是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鲜品专辑及小编推荐除外);
二是周一见专题。
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每周一安排推荐位置,展示约2天)。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4个。会在下一期报名的同时,公布上一期入选名单。
(4)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申请首发的优秀应用可获得首发【优质新品】位的推荐。要求:周下载量必须达到7000,否则无法通过初审。
由于我接手时已经过了上线6个月这个点了,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
(5)小米:金米奖
金米奖评选的应用都是近2周内最佳的应用和游戏。和专题一样,是由编辑自行推选,暂不对外进行应申请。
(6)OPPO:至美应用
至美应用是OPPO推出不久的免费渠道,每周一上午 8:00 开放申请,每周限量 30 份申请。申请应用标签需为A级。
(7)阿里应用:青藤计划
在收购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UC、神马搜索等后,新的阿里应用推出了号称10亿流量共享的青藤计划。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号前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先说专题推荐。
另外像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由于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考虑申请。
此外,像应用宝、小米商店这些,专题都是编辑人工手选,连开发者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们家产品亮点不多,就不要太奢望这块了。
10多块一个用户,我们是花不起这个钱的,但安卓市场刷量和评论,我们也有付费投入试水了下(转化效果好的几个渠道),但从实际下载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当然,可能需要长期持久才能见效也不一定。另外,我们还发动自家主播主动给应用好评,从后续下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之前找资料时看知乎有个高票回答,答主的做法是:覆盖所有大中小应用市场渠道,当然从他的后台数据图片反馈也不错,做到了日新增2000+。
但我个人建议,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渠道即可。一是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回报的正比;另一方面实践中,我发现像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包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大市场前1秒更新,它下1秒就抓包自动更新了。维护和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
拿我们产品来说,最初只有4-5个没怎么维护的渠道,我接手后,前期大概选了20+比较有名气的渠道,接着通过不断反馈(主要是看有没有量)慢慢筛选出7、8个左右做重点维护;比如版本更新时首发或者联合首发,我们有新用户福利,又去申请了几大市场的【福利专区】带量等。
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5大巨头):360、小米、应用宝、百度、阿里。
那天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量变少了,我表示有些委屈。因为渠道交到我手上时,其实大半年都没怎么维护了(只是有版本更新的时候更新下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付费推广一毛钱也没做,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钱,可以做付费渠道;没钱,首发、活动、福利专区、等这些免费渠道,有量的应用市场,一个都不落;还有什么各应用市场的玩法(比如百度应用秀和搜索词优化、腾讯优秀新应用、PP集分宝计划等)都尝试下。做了这些动作,都是能给你的产品加分的。(像360、阿里、百度等还有开发者评级,这些因素估计都会考虑进去)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做了这些维护动作后至少一周内,下载量比起之前都会有小幅增长。
这里要举出我们做阿里应用的例子。
活动上线第1天,我们家产品排名还在第6位,活动结束前2天拿到非常好的推广位置(星期天排名第2位,星期一第1位),带来的可观的下载量,光是一天下载量,就是之前在另外一个应用市场首发效果的10倍。
后来想想估计是应该平时在群里发言比较活跃,包括活动前上线当天都有在微博@PP助手官方有加分,所以给的推广位还不错把。
在应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你的产品做的好,是能给应用推广省下很多力气的。
举个例子,之前ZERO有篇“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 ”的文章在网上火了一大把,ZERO运营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因为上过最美应用和少数派,应用市场真的是一帆风顺。
然后又可以继续拿着“被AppStore推荐”再去各大安卓市场要推荐位,同时自己稍加宣传一下,各个应用推荐平台也不会吝啬再推荐你一遍。
但是,所有基于这些免费流量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应用)够好,不然人家凭啥给你免费帮你宣传,给你推荐位? 就拿AppStore推荐来说,每年就10个名额,而App store的应用总量,早就突破了100W+了。
就说我们产品,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还以“产品亮点较少”为理由拒绝了,当时我表示很心塞。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情况,大概是市面上90%的产品推广现状吧。
综上所述,首先必须得承认目前应用市场还是有一些免费的渠道的,比如首发、福利、好应用推荐等。但这些免费渠道在缩紧(比如专题推荐),效果也没有以前好了。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做社交产品的来说,根据艾瑞网的一份研究报告,2016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增速低于10%,加上用户本身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显然早已没有前几年火热的情景。
而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后,并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其实主流应用市场基本已经定局,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和应用宝、360等跻身应用商店分发第一梯队。
由于大市场基本定局,应用市场平台开始更多考虑盈利,更多资源偏向于付费推广,而不是免费推荐资源。一次首发能带来几十万用户的,那种日子已经可能不复存在了吧。
既然应用市场整体情况这样,加强打磨自身产品以获得更好留存是必须的,另外向创业媒体投稿宣传自家产品,产品内带分享链接或邀请奖励机制以老带新,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分发内容获得有效转化,BD合作双方互换流量等方式,就得多多考虑和实践了。
最后,附赠一张自己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吧。
]]>
事情最开始来自于我们某个月末的一次平台流水统计,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悲伤的事实:平台本月的流水不但没有稳步提升,反而下降了10%。产品看着沉默,运营听了流泪。
但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用户留存率、付费转化率变化相比上个月变化都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后来仔细看才发现,本月新增用户数竟然只有上月的1/2多一点,在之前已有渠道新增下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能不能在之前没怎么维护的应用市场做些动作,获得流量和用户。
因为涉及到渠道ASO,我搜索过woshipm以及知乎的大多数文章和回答,但这些资料有两个比较要命的缺点:
(1)信息更新不及时
比如很多文章都还是一年前甚至两年前的文章,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像专题推荐这块,目前大多数主流应用市场已经差不多基本放弃了,没放弃的基本也是编辑人工手选(比如应用宝、小米),无法由开发者主动申请。
(2)只有理论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
比如首发、福利专区是应用市场免费渠道的基本标配,但大大小小几十个应用市场,该重点维护哪些应用市场,哪些应用市场的免费推广方式下载量高、效果较好,这些都是没有提及到的。
由于我在渠道推广也是新手,所以这篇文章可能并不大适合玩流量飞起的老司机以及主打IOS用户的产品。
应用市场需要准备的必备资料,我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
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运营者)正反身份证照这个几乎是必备,有的应用市场可能还需要公司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照片或者法人(运营者)手持身份证等资料。
这个是重点!首先它能让在各大应用市场给自己产品加上【官方】标签(百度、360、PP、应用宝都有该机制),显得更权威。最重要的是,像华为、VIVO和OPPO等一些应用市场,没有软件著作权是不能发布应用的!
(PS:正好那段时间看新闻说华为和VIVO+OPPO手机出货量TOP3了,在等软著审批下来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感觉错过了好几个亿。)
所以,没有软著的赶紧提前去申请吧!
比如官网ICP备案截图;商标著作权(主要是防止冒牌应用,可投诉下线);签名空包(可联系开发,用于认领应用)。
PS:部分市场对企业开发者更友好,比如360应用市场的福利专区只限企业开发者申请;此外,360的个人开发者是无法申请社交类应用的,有应用下架风险。
在接手渠道之前,0经验的我表示一脸懵。只能先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青瓜传媒等网站搜索了大量关于安卓ASO(我们家产品主打安卓)的资料和文章,然后自己通过脑图慢慢整理,最后结合应用市场具体情况来做。通过5个月实践,整理的重点应用渠道和免费推广方式如下。
重点渠道:百度、360、应用宝、PP(以下统称为:阿里应用)、小米、华为等。
先说百度,百度的首发比较严格、规则很多, 包括SDK接入开发者中心、应用下载量在百度市场超过20W、申请官方正版等各种规则,后来一看太复杂了,包括有些条件无法达标,我干脆选择放弃。
360应用市场反而会有些宽松,基本上申请都能过并且给推荐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像是“全民首发”。首发专区每天更新2、30个应用推广位来瓜分流量,实际下载量并不大可观。
应用宝有首发,但现在表示已经变成首发升级2.0版,叫做【优秀新应用】,也是有不少限制要求的。
适合全新应用(上线6个月内)和成熟应用完全新版本。
根据应用评级,S/A级应用可申请24/48小时,B/C级应用只可申请24小时。
小米需要下载官方表格,邮件申请。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申请了PP和360的首发,后来统计两家效果差不多。从数据看,联合首发和首发的效果并没有多大差别,个人建议多家应用市场联合首发。
重点渠道:阿里应用、360、应用宝、百度、小米等。
阿里应用福利专区申请还是比较容易过的,只是最好提前申请,因为有时候可能排期满了,上线时间可能要推迟一周甚至更久;如果有微博和公众号帮忙宣传,是加分项。
至于360应用市场,福利专区仅限企业开发者申请。福利申请范围为14—60天,本身没有下载量等要求。
应用宝的活动时间不限,也可以是长期活动。
百度的福利专区申请也是需要在本市场下载量20W以上,我们没达到要求,所以没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福利专区叫做小米卡包,但并没有在小米的应用商店有推广位,而是在系统自带的【小米钱包】-【优惠券】中推广,我们有申请但没通过。
数据情况反馈:我们做了360、阿里2家的福利专区,从效果来看,阿里>360。
可选渠道:360应用市场、百度、应用宝、华为、阿里等。
(1)360蒲公英奖
3通过新品自荐,然后优质产品有计划入选蒲公英计划,官方称是不低于50W广告价值的专属推广资源。申请规则是新上线6个月以内软件类应用。
(2)百度金熊掌
百度金熊掌创立于2015.7月份,也是针对创业者的扶持计划,官方称60W流量资源位。
(3)华为启蒙计划和周一见
华为有2个优秀应用推荐的活动。
一是启蒙计划。要求开通华为应用者联盟3个月内,并且提交的应用3个月以内在华为应用市场未参加过任何专题活动(鲜品专辑及小编推荐除外);
二是周一见专题。
每周精选优质应用,不特别限制主题。给予首页四叶草位置展示推荐(每周一安排推荐位置,展示约2天)。一般情况下入选名单4个。会在下一期报名的同时,公布上一期入选名单。
(4)应用宝:优秀新应用
申请首发的优秀应用可获得首发【优质新品】位的推荐。要求:周下载量必须达到7000,否则无法通过初审。
由于我接手时已经过了上线6个月这个点了,所以也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
(5)小米:金米奖
金米奖评选的应用都是近2周内最佳的应用和游戏。和专题一样,是由编辑自行推选,暂不对外进行应申请。
(6)OPPO:至美应用
至美应用是OPPO推出不久的免费渠道,每周一上午 8:00 开放申请,每周限量 30 份申请。申请应用标签需为A级。
(7)阿里应用:青藤计划
在收购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UC、神马搜索等后,新的阿里应用推出了号称10亿流量共享的青藤计划。仅限企业开发者,每个月15号前提交申请,具体要求如下:
先说专题推荐。
另外像搜狗、机锋、联想等每周都有专题推荐,由于我们产品在这几个应用市场每天下载量不多,所以没考虑申请。
此外,像应用宝、小米商店这些,专题都是编辑人工手选,连开发者申请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你们家产品亮点不多,就不要太奢望这块了。
10多块一个用户,我们是花不起这个钱的,但安卓市场刷量和评论,我们也有付费投入试水了下(转化效果好的几个渠道),但从实际下载情况来看,收效甚微;当然,可能需要长期持久才能见效也不一定。另外,我们还发动自家主播主动给应用好评,从后续下载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之前找资料时看知乎有个高票回答,答主的做法是:覆盖所有大中小应用市场渠道,当然从他的后台数据图片反馈也不错,做到了日新增2000+。
但我个人建议,先覆盖一批筛选,维护主流和有量渠道即可。一是考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回报的正比;另一方面实践中,我发现像一些小应用市场会自动抓包主流市场的安装包,大市场前1秒更新,它下1秒就抓包自动更新了。维护和不维护,其实区别不大。
拿我们产品来说,最初只有4-5个没怎么维护的渠道,我接手后,前期大概选了20+比较有名气的渠道,接着通过不断反馈(主要是看有没有量)慢慢筛选出7、8个左右做重点维护;比如版本更新时首发或者联合首发,我们有新用户福利,又去申请了几大市场的【福利专区】带量等。
个人认为必须覆盖的重点渠道(5大巨头):360、小米、应用宝、百度、阿里。
那天产品经理找到我,说最近几个大的应用市场量变少了,我表示有些委屈。因为渠道交到我手上时,其实大半年都没怎么维护了(只是有版本更新的时候更新下安装包和版本说明),加上付费推广一毛钱也没做,所以下载量一直在下降。
我的看法是:如果有钱,可以做付费渠道;没钱,首发、活动、福利专区、等这些免费渠道,有量的应用市场,一个都不落;还有什么各应用市场的玩法(比如百度应用秀和搜索词优化、腾讯优秀新应用、PP集分宝计划等)都尝试下。做了这些动作,都是能给你的产品加分的。(像360、阿里、百度等还有开发者评级,这些因素估计都会考虑进去)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做了这些维护动作后至少一周内,下载量比起之前都会有小幅增长。
这里要举出我们做阿里应用的例子。
活动上线第1天,我们家产品排名还在第6位,活动结束前2天拿到非常好的推广位置(星期天排名第2位,星期一第1位),带来的可观的下载量,光是一天下载量,就是之前在另外一个应用市场首发效果的10倍。
后来想想估计是应该平时在群里发言比较活跃,包括活动前上线当天都有在微博@PP助手官方有加分,所以给的推广位还不错把。
在应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其实你的产品做的好,是能给应用推广省下很多力气的。
举个例子,之前ZERO有篇“4个月的时间,花费5000元,注册用户83W ”的文章在网上火了一大把,ZERO运营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因为上过最美应用和少数派,应用市场真的是一帆风顺。
然后又可以继续拿着“被AppStore推荐”再去各大安卓市场要推荐位,同时自己稍加宣传一下,各个应用推荐平台也不会吝啬再推荐你一遍。
但是,所有基于这些免费流量的前提是:你的产品(应用)够好,不然人家凭啥给你免费帮你宣传,给你推荐位? 就拿AppStore推荐来说,每年就10个名额,而App store的应用总量,早就突破了100W+了。
就说我们产品,申请了一个二流应用市场的优秀应用,结果还以“产品亮点较少”为理由拒绝了,当时我表示很心塞。现在想想,我的这种情况,大概是市面上90%的产品推广现状吧。
综上所述,首先必须得承认目前应用市场还是有一些免费的渠道的,比如首发、福利、好应用推荐等。但这些免费渠道在缩紧(比如专题推荐),效果也没有以前好了。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移动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做社交产品的来说,根据艾瑞网的一份研究报告,2016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增速低于10%,加上用户本身下载热情在减少,应用市场显然早已没有前几年火热的情景。
而在我看来,阿里收购了PP、豌豆荚,整合了原来的淘宝手机助手、神马搜索、UC后,并统一为阿里应用市场,其实主流应用市场基本已经定局,新的阿里应用市场和应用宝、360等跻身应用商店分发第一梯队。
由于大市场基本定局,应用市场平台开始更多考虑盈利,更多资源偏向于付费推广,而不是免费推荐资源。一次首发能带来几十万用户的,那种日子已经可能不复存在了吧。
既然应用市场整体情况这样,加强打磨自身产品以获得更好留存是必须的,另外向创业媒体投稿宣传自家产品,产品内带分享链接或邀请奖励机制以老带新,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分发内容获得有效转化,BD合作双方互换流量等方式,就得多多考虑和实践了。
最后,附赠一张自己总结的主流渠道的免费推广方式和常用工具吧。
]]>
IOS加速审核点击链接://www.f-o-p.com/8854.html
APP顶尖推广(www.f-o-p.com)是国内最顶尖的移动APP推广干货平台。欢迎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ppganhuo
【扫描APP顶尖推广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干货爆料】
本文作者@鸟哥 由(APP顶尖推广)整理发布,转载本文须经顶尖推广同意,并请附上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