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Prime会员日,你的促销策略、广告投放计划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怎么投放才能精准又高效?1块钱能否花出10块钱的效果?
想要提升展示量、点击率、销售额,到底怎么实操才更有效?
今年Prime Day定在7月份!会员日前期,也是卖家备战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规划,可能会白白浪费难得的流量高峰和预算。
今天的内容,小G分享的是亚马逊广告培训高级项目经理解答卖家们对Prime Day广告的问题和迷思,包括怎么投放才能精准又高效,非大卖要如何在旺季前的时间捡流量的漏?一起来看看!
把整个Prime Day的季节分成三个阶段:准备期 → 旺季期 → 收尾期,让投放更有规划。
Prime会员日是不是只适合给老卖家的热卖Asin带货?如果我是新手卖家、店铺想要上新品,适合在Prime Day期间投入吗?
Prime会员日并不是老卖家热卖Asin的专属舞台,而是所有卖家上新、促销的perfect time!
所以,旺季是所有卖家的舞台,同时也是上新的绝佳机会,抓住时机,通过提前4-8周投放广告,提升曝光度,必能在旺季有所收获。
我已经提报了Prime Day的促销,既然旺季的时候促销商品会有流量,是不是我就不用投放广告了?
促销和广告,1+1>2!
有些人认为只要商品打折促销,就可以吸引购买,广告投放没那么重要。却因此错失了旺季的真正商机,因为促销虽然会有流量,但流量的多与少并没有办法控制。数据显示,与仅在旺季提供折扣的品牌相比,折扣与展示广告结合使用的品牌吸引的 NTB(New-to-Brand,首次在亚马逊上购买该品牌商品的订单)顾客分别增加了 57% 和 13%。
所以想要更好的效果,旺季促销+广告缺一不可,两者需要打组合拳。
在促销商品投放广告过程中,有以下几点诀窍提醒:
📍 针对高绩效关键词进行投放,可以添加季节、促销相关的关键词,提升精准度。
*关键词=表现好的品类词+季节性关键词(例如:Prime会员日等)+促销关键词(例如:Promotion,Discount,xx% off等)
📍 为广告活动选择较为激进的竞价
*广告主的竞价可以参考建议竞价进行设置,或是将竞价设定为比建议竞价稍微高一点的竞价,为促销商品争取更多曝光。
📍 为广告活动设置结束日期
*请注意,促销活动是有期限的,如有针对促销活动特别设定的关键词或创意素材,请务必添加结束时间,以免促销结束后导入无效流量。
📍 Today’s Deal页面自动投放
*Today’s Deal页面,在Prime会员日是非常高流量的入口,卖家可以设置自动投放广告获得更多曝光。
旺季的广告都很贵吗? 有没有便宜、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可以试试水?
很多卖家都误以为旺季广告一定非常高价,但其实善加操作,小预算也可能在旺季前投放出超值效果,并且替ASIN积累一定的数据。下面这波小预算捡漏的操作实例就可作为参考!
可以看到在北美站点的投放,花费17.26美金,获得了6个有效订单,卖出了347.04美金的销售额,ACOS为4.97%。不仅是有效转化高,而且通过自动低价等有效广告组合,他的建议竞价为1.38美金,实际扣费仅0.29美金。
而在日本站点,他仅花了26元的投放费用,就卖出了2599元的高额订单产品,仅2次点击,就达成了1个有效订单,单次点击实际扣费仅13元,ACOS为1%。
这位卖家的操作方法如下:
1. 竞价策略调整
低价钓鱼小广告的竞价策略,测试对比动态竞价-提高和降低、固定竞价的效果;基于小预算的背景,不管是在进行动态竞价提高亦降低,还是固定竞价的自动投放广告,对于最终的竞价波动都不会太大,所以不妨以小博大的心态,不断尝试。
2. 匹配类型和出价调整
做捡漏广告的原理就是控制竞价和预算,但不控制流量匹配的入口,尽量低成本广撒网,所以四种匹配方式全开,每一种竞价给$0.10,以最小的竞价金额,获得更多的出价机会,同时确保不会出价过高。观察不同匹配方式下,能否博取尽可能多的低成本流量机会。
针对提升展示量、点击率、销售额的不同投放需求,实际的操作建议是什么?
以下是基于不同广告主在旺季期间的广告投放策略和实际操作,通过数据* 进行比对,得出3个不同需求精准投放广告的操作建议:
广泛匹配关键词并且添加7个以上关键词;(关键词匹配更多,则展示效果越精准,越能帮你把商品推荐给想要目标用户)
动态竞价(只降低) ,精准匹配关键词,添加4个以上关键词;(通过动态竞价,可以有效的控制单个点击的成本,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多的点击率)
组合拳投放。精准匹配关键词,添加6个以上关键词,同时定向进行特定商品投放。(如何提升销售额?通过组合拳投放+特定商品的组合投放,可以让用户一次购买多个不同的商品,从而提升你的销售额。)
作者:积加ERP
来源:积加ERP
]]>
由于亚马逊流量成本很高,CPC广告的关键词也越来越贵,所以免费流量和低成本流量就成了所有卖家希望找到的资源。TikTok正好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在用户数量不断上升的同时,流量能够为卖家所用,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就可以达到营销的目的:
一,免费流量:养号玩法,前期发布二次剪辑(可以通过矩阵化操作批量下载素材并合成)的视频吸粉,然后在主页放独立站网址,通过回复客户评论的方式往独立站导流。或积累粉丝后有购物车功能,可直接放入亚马逊链接,让老外直接购买。这种方式只需前期花点时间运营就可以达到,不需要资金投入。
通过TikTok为亚马逊卖家shua dan
(1)免费shua dan:和免费流量一样,第一阶段还是要养号,需要吸引到对应的followers关注,这时再发视频说有免费测评产品或者放折扣,才会有效果;
(2)付费shua dan:TikTok shua dan 的套路和Facebook投广告shua dan基本一致,但是相比之下,在TikTok投广告会比Facebook费用低,且前期竞争小。
TikTok ADS是一种便捷的付费流量,可以实现最大化曝光率和转化率,通过该玩法,可以直接跳转至广告主页、站内页面等外部链接;
网红玩法
亚马逊卖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可以选择匹配合适的网红,通过网红的宣传推广,可以引流至产品链接,也可以增加品牌的知名度,为品牌的活动预热。
(1)创作内容视频:暂时没有TikTok账号卖家,可以先通过多个网红打造原创视频,软性融入产品进行营销推广
(2)结合ADS:通过网红+In-Feed,通过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既提升了品牌效应又提高了产品转化率。
(3)直播带货:相对于内容营销带货,直播带货的互动性更佳,刺激用户消费的目的性更强。
社媒矩阵
亚马逊卖家可以借助TikTok平台,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在账号主页挂上购买链接引流至产品页面。在发布软性营销视频时,也可以在Whatsapp等社交app进行私域引流。
作者:tk芊芊
来源:tk芊芊
]]>
亚马逊卖家要注重店铺自然流量的这个指标,因为这个流量说明了产品的排名情况,利用好这个流量,就能让产品得到更多的关注。不过,首先我们得知道怎么查询自然流量,来看看操作方法吧。
自然流量与广告流量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流量与广告流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而无论是自然流量,还是广告流量,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搜索结果的排名,以增加产品的流量和销量;且两者之间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并且两者的CVR一般是同趋势变动;
查询亚马逊自然流量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情就是,首页的流量和销售转化率可以达到70% ,第二页以及后面无数页的商品也不会平分那剩余的30%的流量,其实卖家朋友们可以关注’下平台的二次推算,比如说我们输入一个关键词之后,假设第一页呈现的数据是1万个.到第六或者第七的时候, 这个数据会被放大。
广告流量和自然流量
比如你先投一段时间站内广告,后台有advertising report可以看统计数据,统计下你的流量数据。再去做站外,比如你平时站内就是50流量左右,你做了站外能达到每天100个,大概就可以估计到你站外来了多少,具体精确到几个是不可能的,亚马逊不提供接口,独立站的话可以用工具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新店前期还是靠广告来获取搜索流量。
自然搜索的结果排名最主要的就是按照点击量和销量来排名了,但对于新店或者新产品来说.点击量和销量不多的话.排名排不到前面.因此广告流量一般是大于亚马逊自然流量的。
在新品推广的过程中,广告在不同的推广阶段具有不同的推广方法,就广告方面来说,在推广前期,及排名上升期,广告的助力不可小觑;
推广前期,广告主要是用来反馈产品的listing上的一些问题,以协助更好的优化listing;以及摸清产品的市场情况比如这个产品的CVR情况,市场接受度等数据的;对于协助优化listing方面,
常见的广告层面问题及对应解决方案比如:
排名上升期 由于自然流量位置很难在新品时期就推到前排去,这个时候广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理论上只要出得起价,广告可以“指哪儿打哪儿”;
在这个时间段,广告的主要作用是将抢占位置,增加展示量,促进出单,带动产品总单量的增长,来弥补由于自然位置上不去,曝光量不够的缺陷;
这个时期的广告主要策略就是“火力全开”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想办法优化自然排名,通过广告助力把自然排名推起来,并稳定产品的自然排名;否则广告的花费太高,后期又收不下来,产品即便推上去也有点得不偿失了;
但是当产品的排名已经稳定的时候,广告作为付费流量,就可以尝试开始稍作收缩了,毕竟卖一款产品是为了赚钱;这个时候,广告的主要方针政策就是“小幅高频往回收”了;“小幅高频”,顾名思义,就是“小幅度,高频率”,
那为什么是“小幅高频”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判断产品稳定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确认,广告收缩下来之后是否会影响产品的订单量,从而对产品的排名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好不容易推上去的产品,如果因为急着控利润而导致排名下掉,那这个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刚开始收缩广告的时候,我们需要密切的关注小幅度的收缩之后,对产品总单量的影响大不大,是否在我们的接受范围内,确认可行之后再继续收缩,观察,如此循环,直到广告花费占比在我们的利润允许范围内为止;
卖家需要在运营中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流量
1、搜索关键词流量
关键词排名情况主要是由关键词匹配、产品销量、review、点击、物流等因素决定。所以关键词的设置,一定要符合用户需求和常搜习惯。
运营者需要不时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消费者,你需要买这个产品,会搜索怎样的关键词,才能够得到与自己需求匹配的产品?
同时,关键词要包含产品属性、特质,带上相关促销优惠信息,以便让用户更精准地查找到。物流最好是FBA(排名会普遍比自发靠前,用户会更乐于选择平台物流)
2、类目流量
选择产品所在类目要有一定搜索热度,相当于自带一层流量,类目产品一定要细分,自己要清楚自己买什么,亚马逊才知道你在卖什么。你所在的类目,单量越多,类目排名越高。
3.关联流量
想办法让产品产生关联,也是提升流量的重要手段。
买了又买(Bought Also Bought)和 看了又看(Viewed Also Viewed),是亚马逊后台根据用户消费习惯、大数据而设置的推荐功能,卖家可充分利用这个功能,形成关联流量。在选择的时候,最好能够带到其他产品,实现最大化选品,或组合销售,或采用购买当前产品再购买其他类别产品后可以优惠让利等措施,从而让产品形成关联。
4、活动流量
多参加活动有助于提升流量。参加活动后,需要优化自己的listing和相关信息,若被选中推广就积极配合宣传,不要错过免费的自然流量。
5、排行榜流量
通常来说,用户在犯“选择困难症”的时候,会查看榜单。若卖家的产品能上排行榜,吸引更多用户,无疑又增加一个流量渠道。
作者:啊你绝对不知道
来源:啊你绝对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