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06 Aug 2021 03:23:1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产品生命周期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解析! //www.f-o-p.com/251683.html Fri, 06 Aug 2021 03:23:12 +0000 //www.f-o-p.com/?p=251683

 

如何看待产品生命周期?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洞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落地产品规划,并对市场和自身都有更深刻的把控。而具体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本篇文章里,作者对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各个阶段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在罗振宇的2019跨年演讲上,他说,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节点,从电梯模式切换为攀岩模式。

为什么?坐电梯多轻松,为什么要去辛苦的攀岩,一不小心还可能跌落山底。

那是因为过去40年,我们的GDP高速增长,每年平均增速9.5%左右,甚至一段时间10%以上。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谁抢得快”之争。

抢得快的,多拿一些;抢得慢的,少拿一些。满地黄金,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可是现在呢?2019年的GDP可能是百分之六点几。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过去都是增量生意,没有关心存量。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可能是存量里面的产品之争。

那么想改变,想在这场新的竞争中找到抓手,攀岩成功,怎么办?

我建议你,做产品的时候,要加上时间轴这个概念。

一旦你加入时间轴,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变迁,就会发现,世界永远都在进化,从不停歇。

这时你的产品,就像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一样,也有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一、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什么呢?

我们把它分为四个阶段: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 投入期

有一天,你觉得你洞察了用户的需求,决定投入时间、资源,并开始做一款产品。

但是在这个时期,你是不赚钱的,因为你还没有用户。

用户不会为你的梦想买单,用户只会为他们的需求买单。

这个时期,叫投入期。

2. 成长期

等你终于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成长期。

那么,恭喜你,你的产品是真的满足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停留在“你觉得”阶段。

其实,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倒在了投入期。那对进入成长期的你,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要快速的获得市场,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3. 成熟期

通过扩大市场规模,让更多的用户认可你,认可你的产品价值,你就进入了成熟期。

到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终于赚钱了,你的利润开始稳定了。

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优化你的供应链、优化你的生产结构、优化产品功能。

4. 衰退期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产品一定会进入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衰退期。

不要奢望这样一种可能性,你做一款产品,可以吃100年。可口可乐这种极少数的个例可以,你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决定做一款产品的第1天,你就要想清楚,你的产品最终将怎么死去。

这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你也看到了,在这个模型图上,除了这4个周期,还有几条彩色的、实的、虚的线。

为什么要加上这些线呢?

那是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对不同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我在上面画了6条特别重要的线,希望能够更清晰地解释这个模型。

这6条线分别是: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

我们先说价格这条线。产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它的特点就是,一旦你的产品生产出来,那么价格就是一路向下。你可能会说:

“不是吧。你看华为手机价格这两年价格越来越高。”

确实,华为手机这两年,价格越来越高。那是华为的新手机比老款手机贵了。

它的每一款新手机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往下走的。

所以这是价格的特点,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一路向下的。

我们再说竞争对手这条线。

你一定发现了,这条线是在成长期才开始有的,到了成熟期达到顶峰。

为什么?难道投入期没有竞争吗?

对,确实没有人跟你竞争,因为你不赚钱。很多人就在旁边看着你,看你花钱在教育市场,在摸索模式。所以这个时期也叫垄断期。

可一旦你的产品开始赚钱,进入成长期,到了成熟期,那么竞争对手一定纷至沓来。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感觉不到竞争对手的,因为你总是在挑战别人。

可是等你一旦赚钱,你就变成了被挑战者,你就变成了帮人花很多钱在试商业模式、试产品形态,帮别人省掉所有东西。

结果竞争对手直接拿着你试出来的结果,和你打。

听起来有点残酷,但这就是残酷的商业竞争。

那销售、成本、创新能力、利润这几条线又是什么意思呢?

不着急,这几条线,我想在下面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时再细说。

作为企业家,作为创业者,当我们加上时间轴,用俯视的眼光看产品变迁,在不同阶段的时候,我们的重心又该是什么呢?

这才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聊一聊哪条线最重要。

二、投入期什么最重要?

投入期什么最重要?

在投入期,价格、销售、成本、创新能力、利润哪条线最重要?

创新能力。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在这个时期,创新能力对一家创业公司是最重要的。

经常有创业者朋友会说,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那是需要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储备的,那是大公司才能做的事。

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如果你仔细思考并追求极致,你会发现,你身边的每一个行业,每一样产品,其实都值得被重做一遍。

就以最简单的笔记本为例。

我每年都会收到各个机构赠送的各种纸质笔记本。

我自己不怎么用纸质笔记本,所以都放在书架上或者分给办公室的同学们了。

但是今天的这本,让我有用的冲动。

1)笔记本的背页,是一个充电宝,有三种接口,藏的完全看不出来。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2)笔记本的扣子,是一个超薄的U盘。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3)封面居然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有没有一种007的感觉?

这个笔记本说明了什么?

我们常说,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你心中装的是产品,还是用户?

只有产品的人,终将被淘汰;关注用户的人,始终在迭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

所有的创新,都是因为成本降低了30%以上。

所有的产品,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便宜。便宜是因为效率更高,而不是牺牲利润。德鲁克这句话可能有朋友不认可。

“怎么可能?我做的是全新的产品,市场上从没有过。”

“成本降低30%,那是那些追求性价比公司做的事。”

“我们这全新的产品,靠的是新创意、新技术。”

但其实这些朋友所说的全新的产品,如果用户认可,那本质上也有30%的成本降低。

比如,人类发明汽车。之前没有汽车,坐的是马车。那这种创新是降低了30%成本吗?

是的。

所有的产品,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问题,都是有定价的。

比如,汽车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是把人从A送到B。过去是怎么去的?马车。我坐马车,从A到B的各种成本(费用,时间,舒适度,自豪感,等等)之和,就是这件事的总成本。

过去坐马车去,比如花了10元钱。但如果把隐形成本都加上(时间,舒适度,自豪感,等等)都加上,其实可能一共价值100元钱。

注意,这是关键:很多人只看到了10元,但是看不到100元。这100元,才是用户的真正成本。

然后呢?

汽车定价只要在70元以下,大家会趋之若鹜。汽车这项创新,本质上不就是降低了30%成本吗?

在投入期,在创业的时候,起点一定是想让消费者获益。

同样满足消费者一个需求的东西,你能更赚钱,还能把成本降低30%。这样子的企业,令人敬佩。

这样子的创业者,值得尊敬。新时代,所有东西,都值得被重做一遍。

当然在投入期,创新的方法还有很多,无论如何,作为创业者你做出了一款消费者认可的创新产品。

这时对你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那就是建立壁垒,打造无形资产护城河。

什么是壁垒?

就是你的产品做得再好,别人有没有可能做得跟你一样好?如果别人也可以,那你就没有壁垒,你的用户就会被别人抢走。

那怎么样才能拥有壁垒呢?

就需要你就在投入期,打造你的无形资产护城河,让别人做不出你的产品,抢不走你的客户。

比如,在一个海边沙滩上,很多人日光浴、游泳。

有人很聪明,卖冰镇可乐,进价2元,卖10元,买的人特别多,很赚钱。

但是好景不长,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来卖,慢慢的,竞争越来越多,大家都不赚钱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第一个卖冰镇可乐的人没有壁垒,没有护城河。

可假如,有人发明了个东西,像个叉子一样能够托起可乐并插在沙子里,这样隔离了热沙子,虽然冰可乐也会变热,但是会慢很多。

有了这个东西,很多人就会买带这个叉子的可乐。

这个东西特别受欢迎,别人也想跟随,觉得不就做个叉子吗,简单。

但是等真有人开始做,却发现,做不了,为什么?

因为第一个发明叉子的人,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

这就是无形资产护城河。

所以,在投入期什么最重要?

创新能力最重要,为自己挖无形资产护城河,形成壁垒最重要。

听到很多人说,在投入期,先做出来产品有先发优势。

确实,先发有优势,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先发优势不是护城河,先发优势只是帮你争取到了挖护城河的时间。

三、成长期什么最重要?

说完投入期,那进入成长期什么最重要?

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这6条线哪条线最重要?

销售最重要。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为什么?

因为你的企业到了成长期,你的产品已经得到了一些用户的认可,这时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通过销售扩大市场规模。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你还能不断地降低成本。

这都将给你带来巨大优势。

所以,在成长期,销售这条线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那在成长期,我们该如何提高销售量呢?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他没有解答别人的疑惑,而是留下了另一个经典的回答:

很少有人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在接下来10年里,什么是不变的?

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消费者永远想要什么?

消费者永远想要更低价格的产品,想要更快速度的物流,想要更多品类的商品选择,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所以亚马逊把精力放在了这些不变的东西上——给客户最多的利益。

所以如何提高销售、扩大市场规模这个问题,也就变成了,我们到底该如何降低我们商品成本。

一件商品的成本,我们可以简单把它简单说成是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和。

比如,你的一件商品,成本是10元。那10元中,假设有7元的交易成本,3元生产成本。

那么在成长期,从3元的生产成本里降低2元容易,还是从交易成本那7元里降低2元更容易?

自然是从7块的交易成本里省出来更容易。

降低商品成本,不要把眼睛只放在生产成本上,更要放在交易成本上。

交易成本是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科斯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在宏观角度来说,你要时刻关注一些新生产关系的变化。

新技术、新生产力的出现,主要来优化那个“3”;而一些新生产关系的出现,主要是来优化那个“7”。

铁路、公路、电报、电话、手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不断提高效率的连接工具,不断刷新生产关系。这个“7”,有望变为“5”,甚至“3”。

当然,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直播、网红带货,大幅降低了消费者信任成本;比如,高铁、以及今年被热炒的北极航道可能会降低物流成本;等等,等等。

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做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用户获益,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好品质的商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扩大市场规模。

当你的规模足够大时,这时你会发现,你不知不觉已经为你的企业挖了第二条护城河——规模效应。

贝索斯的亚马逊成立后一直亏钱、一直亏钱,为什么?

因为他要给消费者更低的价格。

但是他却成为过世界首富,为什么?

因为更低的价格能提升亚马逊更大的销售规模。直到2015年,亚马逊的规模已经大到,其他竞争对手没办法进来,没办法做的比亚马逊的价格更便宜。

因为这个规模效应护城河,从此之后,亚马逊的股价也一飞冲天。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四、成熟期什么最重要?

企业走过了成长期,到了成熟期。

那这时,销售、成本、价格、创新能力、竞争对手、利润这6条线哪条线最重要?

是利润,利润最重要。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你走过了成长期,你的产品已经有了规模、流量,你建立了壁垒,有了品牌,这时你是不是要开始赚钱了。

那怎么赚钱呢?

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来赚钱。

什么意思?

在投入期、成长期,我们很多企业都用爆品战略,集中公司所有资源打造一两款极致单品,扩大市场规模。

但是到了成熟期,这些单品通常都是引流品,我们要生产其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去赚取利润。

雷军曾经说过,大概意思是很多手机厂商每年要花很多精力研发多款手机,小米要集中全部力量做一款手机。

可为什么现在小米有这么多产品,除了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还做毛巾、床垫等高品质日用品。

为什么?

我曾经专门为这个问题和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请教。

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什么意思?

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巨大的用户流量。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

所以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耗散掉,不如利用这些流量来转化一些营业额。

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

这就是小米“烤红薯生意”,本质上其实是多元化战略。

再比如宝洁公司,宝洁旗下曾经有200多个品牌,是个超级多元化的公司。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再比如,苹果,乔布斯曾经说,苹果只做一张桌子可以放得下的产品。

但是现在,苹果的产品一张桌子已经早就放不下了。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再比如,谷歌。谷歌公司前几年把母公司改名为Alphabet,Alphabet在英文里是字母表的意思。

所以,我们看Alphabet下面的公司。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在成熟期,最核心的是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来赚取利润,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持续打造什么护城河呢?

答案是,网络效应和品牌这两个护城河。

品牌是什么,品牌其实是企业递给消费者的一把刀子,说如果我敢骗你,你用这把刀捅死我。

企业打造一个品牌,每年投入大量的成本打广告,都是在这个品牌上存储价值。

万一这个品牌出现了一些问题,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网络曝光、12315投诉等等方式举报这个品牌。

那这个品牌这些年不断往里存的这些价值都荡然无存了。

所以品牌是递给消费者的一把刀。

真正让你获得竞争优势的永远都不会是产品,而会是通过产品不断沉淀下来的品牌。

产品的最终归宿是品牌。

那网络效应呢,网络效应是指,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比如微信。

一旦微信的规模突破一个临界点形成网络效应后,其他在想做类似于微信的社交产品就几乎没有机会了。

因为作为一款社交工具,即使新工具更好用,但是上面没有我的朋友,我也不会使用。

这就是网络效应。在成熟期,你要在不断赚取利润同时,持续打造你的网络效应和品牌这两个护城河。

五、衰退期什么最重要?

走过成熟期,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的产品终将来到了它的衰退期。

那么在衰退期,这6条线中什么最重要?

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生意越来越难:改变,从通过时间轴看产品开始

因为在这个时期,你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可以让产品衰退得更慢一点。

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的时候,为什么会说只做一张桌子放得下的产品?

那是因为,乔布斯说这句话的时候,苹果账面上的资金已经不够支持苹果活三个月了。

所以苹果必须收缩不赚钱的产品线,降低成本。

再比如,曾经的PC巨头IBM,在IBM的PC业务进入衰退期之后,IBM做了什么?卖给了联想。

拥有200多个品牌的宝洁,到了衰退期,已经砍掉了100多个品牌。

那在衰退期,我们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延缓衰退,这时我们需要什么护城河能让产品的衰退更慢一些呢?

就需要迁移成本护城河。

什么是迁移成本护城河?

比如A、B两家公司同时提供服务。

你用的是A公司服务,服务假设是7。而B能提供8的服务。

如果迁移非常平滑,没有成本,那你当然会用B的服务。但一旦你迁移过去有成本,你怕麻烦,假设这个成本是2的话。

那你就不会转过去了。毕竟B给你的价值是8,而你转过去所花成本是7+2=9>8。

算了,不转了。你就会这样想。

这就是迁移成本护城河。

用户不用你产品所花的时间/精力成本、损失的资产成本、关系转换成本都可以让你挖出一条护城河,让用户缓慢的离开你。

六、最后的话

产品和人、企业一样,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 投入期,创新能力最重要,这时要考虑打造专利护城河;
  • 成长期,销售最重要,持续打造规模效应护城河;
  • 成熟期,利润最重要,持续打造网络效应和品牌护城河;
  • 衰退期,成本最重要,用迁移成本减缓产品的衰退。

在我们决定做一款产品的第1天,我们就要想清楚,我们的产品最终是怎么死的。

比如,苹果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品iPhone,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生了个儿子,但是他推出这款iPhone的同时,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上一款iPhone就被他自己干掉了。

这就像,苹果每年不断得生儿子,然后再干掉一个儿子。

听起来特别残酷,但这就是残酷的商业世界。

如果这个儿子不是被苹果自己干掉,而是被竞争对手干掉,那结果只会更糟。

最后我想说,虽然生意越来越难,从电梯模式变为攀岩模式。但当我们把时间轴加进来后,你就知道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这就好像,即使你身在起点,但你的心早已达到彼岸。

祝你成功!

 

作者:刘润  整理:程志

来源:刘润

]]>
从AARRR模型看京东双12赏金大作战 //www.f-o-p.com/109513.html Fri, 07 Dec 2018 09:51:30 +0000 //www.f-o-p.com/?p=109513

 

本篇文章从AARRR模型的角度对今年京东双12的活动进行了一个全面分析。

今天早上起床打开微信,好多个群上都在刷屏着同样的消息:【京东12.12】赏金之路已开启,朋友请助我一臂之力

加之昨天有好几个同学也来找我帮点京东的红包,让我对京东今年双12的活动有了些兴趣,便打算体验和分析一下,主要从AARRR模型的角度思考。

一、AARRR模型

首先还是介绍下AARRR模型,AARRR模型是Acquisition(获取)、Activation(活跃)、Retention(留存)、Revenue(收入)、Refer(传播)的缩写,对应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而无论是那个阶段,都是围绕着中间的用户展开,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1. Acquisition(获取):对于一款产品而言,首先是要获取用户,也就是拉新,如果没有用户,产品的诞生就没有了意义。
  2. Activation(活跃):产品有用户使用之后需要考虑如何让用户活跃起来,也就是促活。一款日活&月活低的产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就像一些社群一样,一开始大家进群的时候都很活跃,但久而久之没有人说话了,偶尔发的也都是广告,这样的社群就是死群了,很难去进行下一步的运营动作。
  3. Retention(留存):产品在获得用户之后不仅需要考虑用户的活跃问题,还需要考虑留存问题,对于一款产品而言,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要远高于维护好一个老用户的成本,因此需要做好用户的留存,提高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4. Revenue(收入):也就是转化,做产品并不是做公益,盈利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也需要考虑对用户的转化,为产品带来收入,转化也分为一次性转化和长期转化。一次性转化可以较少考虑用户的感受,有一个用户来了,想方设法让他付费就OK了,之后这个用户是留存还是流失都无所谓,只注重一次性转化的产品往往难以在用户心中留下什么好印象(除非那一次的转化能提供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的服务);长期转化则是现在大多数产品需要考虑的,在每一次的转化中尽量不损害用户利益,给用户占便宜的感觉,让用户能够持续为这个产品带来价值。
  5. Refer(传播):传播分享是为了让产品得到更多的曝光,不断为产品注入新的用户和流量。现在的产品更加注重的是自传播,让用户自发进行推荐分享,利用社交网络的关系链传播,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曝光。

二、京东双12赏金大作战活动形式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赏金大作战的玩法形式:

玩法:通过完成规定任务,获取积分,积分每日24点自动清零。获取的积分可用来开启宝箱,积分值达到门槛才能开启宝箱,每个等级的宝箱每天只能开启一次。赏金大作战一共四个门槛,通过签到可以获得2积分,逛好物和逛会场最多可以分别获得10积分,邀请好友助力最多可以获得46积分,开通会员每天还可以再领1积分。

活动时间:

  1. 活动阶段:2018年12月6日-2018年12月12日
  2. 赏金使用时间:2018年12月6日-2018年12月13日

另外还有其他规则,在这里我只选取几条比较有特色的规则:

  1. 活动期间每个用户每天能为其他用户助力5次,但每天只能为同一用户助力1次(有助于引进不同的流量)。
  2. 一共有四级宝箱,第四级宝箱最高可以开出1212元赏金,宝箱数量有限,四级宝箱(165600个)中1212元只有一个(足够大的金额刺激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用户对于中奖概率的考虑)。
  3. 赏金无使用门槛,可与其他资产叠加使用,但不抵减运费(无使用门槛更能提高对用户的吸引)。
  4. 赏金可以在京东主站、手机京东v7.2.0及以上版本、M版京东、微信京东购物、手机QQ京东购物等渠道使用。

三、通过AARRR模型分析

  1. 获取用户&传播

在这里我把用户获取和传播放在了一起进行分析,因为这次活动基本是需要用户进行分享传播的,而分享传播又能带动其他用户,达到获取用户的目的,因此放在一起分析。

通过签到、逛商品、逛会场最多只能拿到22积分(第二个宝箱要25积分),而要达到开启第四个宝箱的门槛则需要68积分,因此用户要获得更多的奖励就必须邀请好友助力,否则只能拿到第一个宝箱的奖励(我开出来的是1.94元,好少),让好友点击助力的过程中也形成活动的二次传播曝光,进而为活动引入流量。

每个用户只能为5个用户进行助力,每次助力所获得的积分是浮动的,我助力了5次,每次助力的积分分别为2.6、2.8、7.6、7、7.4。

我并不知道助力的积分最高能达到多少,假设按照我这5次的平均值来取,大概是5.5,如果要达到68分则至少需要有12个人进行助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用户想要达到68分,他就需邀请12个人进行点击, 1带12的这种传播拉人效果不可谓不高。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次活动只能通过微信好友(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进行分享,从分享路径来看:

  1. 微信好友:点击率高,获取流量效果好;
  2. 微信群:曝光效果好,点击率比微信好友低,容易在群上刷屏,对部分用户造成骚扰;
  3. 朋友圈:曝光效果好,但涉及到朋友圈形象问题,预计通过朋友圈分享的人数比不上通过好友和群分享的人数。

因此我认为用户的选择顺序是:微信群>微信好友>朋友圈,这里也涉及到了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的分析,此次活动只能通过微信渠道分享,一方面有利于流量的集中和效果的监测,减少其他渠道的资源投入,并且单一的渠道维护起来更为的简便;另一方面对于微信而言,也能够提高其打开率和使用时长。

但减少活动的曝光渠道一般来说是不利于活动更广泛传播的,因此我猜测此次仅仅通过微信渠道进行传播分享也许是京东察觉到其他渠道的引流和转化效果并不如微信,从而把重点放在了微信上。

此外,好友点击需要绑定京东账号,之前没有京东账号的需要先注册,也间接为京东引入了新用户。

  1. 激活用户

其实我挺久没有打开过京东了,但这次是通过朋友的分享和群上的刷屏知道了这次活动,用户的分享传播其实也可以定义为激活,只不过是通过A用户来进行对B用户进行激活。

活动的分享标题是【京东12.12】赏金之路已开启,朋友助我一臂之力;分享文案是最高1212元,疯狂回血继续买买买。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用户的刚需便是购物,与购物直接挂钩的便是消费的金额,因此采用金钱和折扣的刺激更能提高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这里文案用了较高的利益点“最高1212元”刺激用户点击,相较于某某商品打多少折,1212元的数字刺激更能引起用户的注意,加之文案中的“朋友”祝我一臂之力,相信一般通过微信私发好友的途径,用户还是会点击的。

  1. 用户留存

赏金大作战时间从12月6日-12月13日,一连七天,相信很少有用户能够坚持七天都凑够68积分,这样的活动流量走势应该是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

由于积分每天清零,所以对于参与过的用户而言,除非是一开始就从活动中获得了足以打动他的赏金,否则是很难进行多次的活动参与的。

若想是要提高活动的留存,一是要给予参与活动的用户足够的利益刺激,也就是打开宝箱之后获得足以打动用户的赏金;二是取消积分每日清零的规定,这样有助于提高用户打开活动的次数,用户可以通过多天多次的分享来攒够积分。

但若是取消积分每日清零的规定,则相应的需要提高每个宝箱内的赏金数额,让金额达到能促使用户进行多次动作的程度,但这对于京东来说无疑是加大了活动的投入,同时由于用户行动周期的延长,效果也比较难检验。因此在我看来,积分每日清零是有必要的,也能促使用户加快进行分享动作。

  1. 用户转化

赏金只能通过京东购物进行抵扣,因此只要用户参与了活动并获得了一定的赏金(今天我身边的同学通过活动大多能得到十来块的赏金,他们也都表示愿意进行消费),大部分用户应该是会愿意通过消费来使用赏金抵扣的。从这点来看,这次活动对于用户消费率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这次活动本质上还是利用了纯粹的利益刺激来促使用户进行转化动作,至于最终的转化效果如何还是有待后续的观察。

一点小思考:

  1. AARRR模式是一种运营的思考模式,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可以从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用户留存、用户转化、传播分享的角度进行考虑,让活动对用户产生足够的价值;
  2. 活动越来越注重流量的自传播,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让用户去进行传播,这一点可以在玩法形式上进行规则设定;
  3. 对于用户而言,金钱等利益点的刺激并不会过时,并且纯粹的金钱刺激更能提高活动对用户的吸引力,做活动要找到能契合用户利益点的地方(赏金大作战契合的就是让用户占便宜,薅羊毛的心理),才能让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

谢谢大家耐着性子看完,欢迎指正交流~

 

作者:Wow,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Wow

]]>
位居社交榜第一的ZEPETO,如何用“捏脸”做陌生人社交? //www.f-o-p.com/108897.html Wed, 05 Dec 2018 06:52:03 +0000 //www.f-o-p.com/?p=108897

 

ZEPETO 以卡通形象定制为切入点,用户以生产的优质内容(人物)在熟人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引入大量用户进入,从而进行陌生人社交探索。那这款软件又会在市场上活跃多久呢?

最近突然有一款捏脸 App 火了起来,叫做 ZEPETO,可以制作可爱的 3D 形象。

ZEPETO 于今年 3 月 1 日发布,9 月出现在中国区榜单,从 10 月 20 日至今连续数天位列免费社交榜前 10 。11 月 30日开始,其位列免费社交榜单第一,当日其下载量达 21 万。

Zepeto排名趋势 数据来源App Annie

Zepeto下载量趋势 数据来源:App Annie

与此同时,ZEPETO 的潮流弥漫至全球,尤其在亚洲多个国家受到较高关注(中国、日本、韩国、泰国社交榜前 10)。

在 ZEPETO 上,用户可以通过“捏”出个人立体卡通形象、装扮个人空间的方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以此呈现个人的兴趣和品味,实现陌生人交友。

ZEPETO 并不是“捏”脸的唯一玩家。

苹果的“Memoji”表情功能也采用类似的玩法,其在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正式公布该功能。用户可以借助 Memoji ,从一个光头卤蛋开始制作自己的形象,然而,只有拥有 iPhone X ,且系统升级到 iOS 12 的用户才能享受此功能。

曾经,在抖音上类似 Memoji 形象的“囧架架”漫画脸也红极一时,该条短视频获得超过 34 万点赞、1.5 万条评论。

从抖音这条较火的短视频来看,3D 卡通虚拟形象具备爆款体质。如今,ZEPETO 将捏脸用于社交。它呈现出哪些新玩法?

捏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形象

打开 ZEPETO ,会看到这样的画风:

用户完成性别选择动作(FEMALE/MALE)之后,可通过实时拍照或上传本地图片的方式,帮助 ZEPETO 完成快速识别个人面部特征。其中,发型和脸型是提高辨认度的重要特质,用户在拍照时选择的范围和角度十分重要,需要露出发型和面部特征方便提升辨识度。

经过多次测试,ZEPETO 识别图片后所生成的虚拟形象,不论在脸型还是表情以及发色等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还原度。可见,ZEPETO 具备较成熟的技术团队。

创建好个人虚拟形象之后,用户可以针对面部进行更细致地打磨。

用户可以对包含发型、脸型、眼镜、睫毛等 14 种面部特征进行细化编辑,且大部分特征可以选择颜色(如发型、脸型、眉毛等)。

此外,ZEPETO 还具备面部特征定制功能,以“嘴”举例,用户可以通过 ZEPETO 提供的变形工具去 DIY“捏”出个性化地嘴型,只要控制 4 个变形节点,用户便能制作出任何他们想要的特征。

ZEPETO 还提供女生最喜欢的美妆功能,她们可以为自己的虚拟形象画上眼影、腮红、口红等妆容。

定制完成虚拟形象后,属于用户自己的虚拟形象会以全身形态出现在屏幕当中。

对于虚拟形象所处的空间环境,ZEPETO 的购物商城也提供了装扮方案,包含服饰和家装产品。

对于空间的装扮 ZEPETO 的体验也做得较为流畅,一共有 7 个品类,其中:

  • 2 个是选择地板和墙壁的装潢;
  • 2 个是地上的摆件;
  • 2 个墙上的挂饰以及灯饰的选择。

有些装饰被默认锁住,但用户可通过看广告进行解锁。

总体来看,装饰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回忆起曾经的 QQ 空间。

ZEPETO 如何做社区?

作为一款人物形象定制产品,制造虚拟形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ZEPETO 在分享传播和社交方面都有动作。

记录与分享

在 ZEPETO 上,用户可以将自己与虚拟形象的互动行为,通过图片或视频记录和分享。

当用户使用视频记录时,可以自由旋转虚拟形象,点击虚拟形象还能实现互动,做出各种姿势,这给虚拟形象赋予了真实人格属性,加强了社交的传播性:毕竟,一个充满创意的虚拟形象互动视频,会增加用户在社交网络的关注度。

表情制作

表情包也是社交网络中的交流神器,ZEPETO 提供了两种创作表情的功能:个人定制和套用模板。

以个人或者朋友形象做表情包合集,会给用户交流带来更多乐趣,这也是 ZEPETO 能快速火爆的原因之一。

陌生人社交

ZEPETO 在做创作类工具产品的同时,也试水探索社交属性。

在 Discover 版块,ZEPETO 会为用户推荐其他玩家,进入对方页面后,可以根据对方的形象、装扮来判断对方的喜好和品位,从而决定是否要产生社交行为,可以选择关注对方,或发送私信聊天。

在陌生人分发上面,一共有 4 种分发逻辑:

  • 第一种是“人气飙升”,这里的人物都是关注度上升比较快的虚拟形象,平均受关注数在 100-200 之间;
  • 第二种叫“ZEPETO PICK”,是精选形象,关注度和点赞数均超过 1000;
  • 第三种是“为你推荐”,地域或许是这类推荐的重要维度之一,比如,亚裔注册用户,在该板块会被推荐大量亚洲昵称(中文、日语、韩语言)的虚拟形象;
  • 第四种是沉浸式推荐,交互方式类似抖音,主页面是人物形象,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快速选择关注其喜欢的形象。

游戏化方式激励用户互动

ZEPETO 用户可以用金币装扮个人虚拟形象:购买服饰和虚拟家装产品。

金币也是 ZEPETO 用户激励体系的重要介质。ZEPETO 用游戏化的方式设计了积分体系,在 ZEPETO 的首页会派发给用户很多简单的小任务,比如:“拜访一个其他玩家”,“填写你的个性签名”等,完成任务即可免费获取一定数量的金币。

激励体系既可以平滑地完成新用户引导,也可以促进用户不停地装扮虚拟形象提升用户活跃度,其最大价值在于通过完成任务促进玩家之家的社交行为。

陌生人社交之路

ZEPETO 以卡通形象定制为切入点,用户以生产的优质内容(人物)在熟人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引入大量用户进入,从而进行陌生人社交探索。

如纯粹从生产工具角度去看待 ZEPETO,产品生命周期不会太长,用户的新鲜感消退后,内容便会失去吸引力,就如多年前的“脸萌”。

陌生人社交或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卡通形象的设计天然具备较强的分享属性,可以快速带来用户增长,同时卡通形象可以作为筛选器去匹配用户,但同时也会有以下困境:

(1)匹配效率低

陌生人社交本质是在解决人的匹配效率问题,一个是匹配人(同地域、同年龄、同爱好、反性别) ,一个是匹配时间(同时在线用户),匹配效率越高,用户体验越佳,对于新用户而言,一次的匹配失败就足以让用户流失,但一方面, ZEPETO 分发逻辑较为混乱;另一方面,用户成功匹配后互动率较低,这会对用户带来较大的伤害。

(2)工具属性过强

用户对 ZEPETO 的定位会先入为主,认为是个制作形象的工具,主要应用场景是在第三方社交网络分享,但停留在 ZEPETO 阵地进行社交是不是第一需求。

如果想在陌生人社交之路走得更远,用户的社交匹配必然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外,通过游戏化机制去催化破冰,并刺激用户生产个性化内容,可以促进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ZEPETO vs Memoji

作为一款形象制作工具,ZEPETO 与苹果的 Memoji 十分相似,然而 ZEPETO 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了Memoji,虽然苹果影响力极大,但受制于 iPhone X 和 iOS 12的版本限制,影响的用户群体有限,削弱了传播力度。

从产品功能来说,Memoji 仅仅是个表情制作工具,ZEPETO 已经可以打造立体的人物形象,趣味性更高。

 

作者:蒙克,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腾讯创业(ID:qqchuangye)

]]>
复盘:如何做一场完整的裂变活动? //www.f-o-p.com/108737.html Tue, 04 Dec 2018 03:57:29 +0000 //www.f-o-p.com/?p=108737

 

这是一篇很干的干货,请慎点!标题可能稍微有点夸张,但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断断续续花了总共5天时间,并且刷完了我的百度网盘搜集的所有用户裂变的案例,最后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一、裂变的由来

裂变在国外的叫法是:用户增长,并且是由产品经理主导,主要表现在产品功能实现上,传到国内演变成了一个大部分由运营主导,如今行业内盛传的用户裂变新玩法,它们之间其实是一个用户增长包含用户裂变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分支。

其实,两者之间不同之处就是国内外互联网大环境本质上的区别所在,在国外是没有运营这个工作岗位的,由于消费习惯和文化差异等才延伸出了运营的工种和叫法,现在主要存在于微信生态内,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所以不展开叙述了。

二、裂变活动的优缺点

在我看来,不管是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阴阳两面,优点和缺点,裂变同样如此。

2.1 裂变的优点

裂变活动的优点有很多,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用户增长愈发困难,获客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这里我主要总结了两点:

  1. 成功的裂变活动能够大大降低用户获取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个刚启动的项目或者小公司来说,高昂的推广费用效果姑且不论,成本就能让人望而却步,而通过裂变这种另辟蹊径方式显然能帮助企业大大节约获客成本;
  2. 成功的用户裂变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用户资源,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2.2 裂变的缺点

  1. 裂变活动操作不当,使得用户对产品产生了反感情绪,随之而来可能就面临着弃用的风险;
  2. 裂变活动在快速获取大量用户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产品被快速消费,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数据后回归平淡甚至走向终结,所以需要结合具体业务和产品生命周期考虑。

三、裂变的本质

在展开裂变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裂变的本质是什么?用户为什么要参与你的裂变活动?

以及一个成功的裂变活动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要素?

3.1 裂变的本质

通过用户调查等手段找到或发现某个行业内的用户痛点,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根据解决方案设计一个或多个由人拉人来完成用户增长的手段,这就是裂变。

3.2 给用户一个裂变理由

因为微信生生态比较封闭,所以要想在微信生态圈内达到裂变的效果,就需要引导用户把活动分享出去,可以是用户的朋友圈,也可以是用户微信群,某种程度上自然越多越好。

在这里我把用户分享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主动分享,另一块是被动分享,无论是哪一种,显然我们都要给用户创造足够的分享理由。

而这些需要我们更多的去考虑人性,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列举了3个方向,更多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去测试调整。

(1)如果活动偏向传播,那我觉得可能需要更多地去考虑马斯洛需求理论,比如网易很多爆火的H5;

(2)如果偏向与引导用户转发以此达到转化目的,那可能就会偏向于考虑“利益驱动”,比如课程分销等。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给用户足够的利益,用户自然会为你去传播;

(3)另外,这里引用一下李叫兽的5种社交货币理论,在社交传播中也能处处看到这样的例子。

以上3种就是我个人认为能在裂变中产生分享动力的理由,在大部分裂变活动中都能用得上。

四、裂变活动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裂变活动背后一定是付出大量的努力,必然也会存在一些关键因素,也许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与用户失之交臂,做出来反响平平的活动,以下是我认为一些会对裂变活动产生影响的9大因素。

五、常见的一些裂变活动

5.1 免费

  • 资料领取
  • 课程领取
  • 软件领取
  • 书本领取
  • 其他物品领取
  • 邀请好友助力

5.2 付费

  • 砍价
  • 拼团
  • 众筹

5.3 赚钱

分销代理

六、如何从零开始策划裂变活动

不涉及具体业务,主要讲一些通用路径和可复用的SOP,外加我自己最近刷了上100个裂变活动的一些思考总结。

我理解的裂变活动的生命周期是如下这样的:

6.1 提出需求

如果你是在一个乙方营销公司,你的甲方公司可能这时候会先想你提出一个需求。不过正常来说,一般都是自己公司的领导或者老板向你提出需求。

这时候可能需要做出一些预判,是否可行?有无必要?时间是否足够?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拍脑袋的需求,类似于做产品的需求评估。

6.2 立项,调查分析

立项后,就证明这个业务可以上了,然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工作来不断验证,可能会包含且不限于以下几种。

用过用户画像产品分析,找到用户痛点并结合具体产品或者业务找到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并列举出资源分布情况。

6.3 策划准备

6.3.1 策划方案撰写

拿到调查结果后,就要着手撰写活动策划方案,把活动雏形的思路大概理一理,然后写出来并完善和修改,进行评估完成后形成最终方案。

需要根据用户画像和竞品分析结果,结合我们所能的提供的,预测活动规模,确定活动奖励,以及活动开展形式。你不能提供一个与产品无关的或者超出承受价格的东西,也不能拿出来用户完全提不起兴趣的。

用户画像也是决定海报及文案的重要因素,不同年龄阶段对文案的理解能力和审美的眼光还是有挺大差别的,这点也需要提前跟设计同事沟通好,为了保证效果提供效率,可以提前画一个大概的原型或找一些参考给到设计。

关于海报设计等问题可参考上文中影响裂变活动的9个要素。

6.3.2 项目管理

活动策划案通过后,还有一个流程,就是把和相关责任人碰个面,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以及时间节点。可以用甘特图形成一个可视化的文档,看起来更加直观,也方便进行项目管理。

如图所示,每个人的职责和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项目管理就很方便了。

6.3.3 推广渠道

推广渠道这块其实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付费、免费、自有。

付费渠道就是通过寻找一些行业内KOL或者大型社区等,进行广告投放

免费渠道着重就是寻找一些目标用户聚集地,比如微信群、贴吧、QQ群、知乎社区等等,当然也可以和别人进行资源互换,这就看具体沟通了;

自有渠道其实在立项时就要总结出来的,包括自己的公众号社群,客户微信等。

6.3.4 成本预估

成本预估很重要,直接影响到活动效果。我们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所以得控制竞品的投入、推广渠道预算这两个最花钱的。另外一个就是人力投入的成本了,在某个环节需要投入多少人,这样既能保证人力不会过剩,也能把事情做好。

6.3.5 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这块上文中也已提到,总而言之就是针对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最好提前准备好Play B,发现问题就是及时处理,做到大损失降到最小。

6.4 活动预演

活动预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很重要。可以先找少量用户完整的走一遍活动流程,一方面做到自己对活动的全貌有更清晰的认知,也便于通过预演找到容易发生风险的节点;另一方面通过预演可以再来优化一遍活动,包括参与门槛、流程、海报等,使得活动效果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6.5 活动上线

首先是活动上线时间,你不能在用户睡觉时上线活动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活动宣发前期的势能积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正常来说,我们都是在晚上19点~21点发布,但也不排除其它时间段,还是要看目标用户的作息时间。

其次是活动预热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来说,2~3天左右比较容易被人接受。时间过短,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传播。时间过长,就会面临用户不耐烦等负面情绪和竞争对手的捣乱。

6.6 活动过程监控

活动监控的作用其实主要还是风险防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出现更大是问题或损失。

另外因为活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某些不稳定因素,实时监控也能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当然也希望尽量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6.7 活动完成,进行收尾工作

活动完成后,可能我们需要尽快安排奖励的发放,有必要的话可能还会给用户进行反馈,回答用户疑问。

活动社群的维护,引入强有力的运营手段进行社群管理,避免沦为死群或影响用户体验,产品形象等。

公众号维护,总不能吸了很多粉丝进来,就放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吧。

七、复盘

最后就是对整个活动进行复盘,为什么我要单独拿出来讲,因为复盘真的很重要,这是价值体现的时刻。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一个就是活动各项关键数据统计分析,另一个是对整个活动流程以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通过复盘,我们能直观看到本次活动的效果,而效果往往与金钱有直接关系。

复盘也是最快的成长方式,找到本次活动遇到的坑,下次就能很好地避免;找到本次活动的亮点,下次可以选择性复用;找到可以优化的环节,下次活动争取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对用户裂变的一些认知和个人理解,可能还不够成熟,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你有任何好的见解和意见,欢迎与我联系!

 

作者:小钻风,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小钻风

]]>
案例复盘:3天获取10万用户,这次拉新活动是怎么做的? //www.f-o-p.com/104932.html Fri, 02 Nov 2018 10:10:26 +0000 //www.f-o-p.com/?p=104932

 

想知道通过活动三天获取十万用户的秘诀是什么吗?本篇文章将为你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活动流程、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创意特点、以及执行方案等。相信看完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 我们为什么要在1024这个活动

1. 蹭1024程序员活动热点

随着节日的到来,微信指数日环比增长了644.05%,要抓住这波增长红利。

2. 蹭网上吐槽互联网穿衣指南的热点

吓脑湿公众号的《互联网公司时尚穿搭指南》引爆朋友圈,阅读数10万+,点赞20656。

二、1024活动的目标和关键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目标,根据活动目标来制定我们的数据指标;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我们处于1-10的成长阶段,需要进行新用户拉新。故我们的目标是拉新。

2.1 关键数据指标

目标:通过邀请的用户数达到3万。

实际:通过邀请的用户数达到10万。

2.2 过程数据指标

三、活动方案设计

主要讲解我们如何设计一个裂变活动。

3.1 1024程序员活动玩法概述

3.1.1 目标用户

25-40岁职场人士,主要用户以程序员为主/次要用户为程序员身边的设计/产品/……

3.1.2 活动玩法

参与动机:

由于网上对程序员的印象是木讷、呆板、衣品不好,而程序员内心是不服的,活动利用广大程序员想要击破外部对自己的误解的心理,设计了一个程序员换装游戏,以期在互联网圈引起讨论转发。

活动流程:

用户通过活动页扫码/直接打开“五险一金工具”参加活动——设计自己心中的程序员形象——发送朋友圈以证明自己一点不土/给身边的程序员设计——发送查询公积金消息

活动亮点:

  1. 迎合所有人的表达欲望,谁都可以程序流程流致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程序员形象;
  2. 使用时下最流行的像素风进行设计想技术流,超级玛丽元素+复古蒸汽波色调,覆盖范围广,能更易在众多手绘风游戏中脱颖而出;
  3. 用特殊道具解锁进行分享
  4. 游戏受众与公积金目标用户不谋而合;

活动玩法:

程序员可以通过性别+头发+衣服+裤子+鞋+道具给自己设计形象,除程序员以外的人可以给周围的人设计形象;通过分享给朋友授权解锁得到特殊道具红桃公主。根据大家选择的道具计算出分值,根据分值自动判断你属于哪种类型和随机的一个文案,引导用户传播。

3.2 3天获取十万用户的秘密

3.2.1 研究市面上裂变活动的玩法

我们研究市场上比较火的100+个活动总结出裂变活动火的核心六大因素和8大裂变常见玩法。活动要裂变,最重要裂变关键因素是裂变诱饵(影响推荐人转化率),下面详细讲解:

裂变六大因素

八大常见裂变活动玩法:

常见诱变诱饵总结:

根据常见诱变诱饵思考我们的活动-1024程序员变装活动引爆点:

我们主要靠A99种随意创造程序员形象的像素风设计(有程序员众包平台抄袭我们),俏皮的文案(看到朋友圈转发文案有趣)以及魔性的背景音乐(朋友圈吐槽音乐)裂变成功的。

3.3 利用BJ Fogg模型完善脑中碎片创意

我们将详细讲解BJ Fogg中的动力、能力和触发。

3.3.1 动力的定义与举例

动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参见游戏化核心驱动力模型,活动方案里八大因素在活动方案里占比越多,裂变效果越好,分享率和裂变系数越大。

游戏化八大核心驱动力模型

  1. 使命:利他。
  2. 成就(攀比/挑战):我们取得进展、学习技能、掌握精通和克服挑战的内在驱动力。“挑战”尤为重要。e.g:等级制度/勋章制度(PBL系统);王者荣耀群排名/2018淘宝双十一组队PK。
  3. 创造(UGC):驱动玩家全身心投入创造性的过程,不断找出新事物,并尝试不同组合。人们不仅需要表达创造力的途经,还要能看到创造的结果,获得反馈并及时调整。e.g:网易睡姿大比拼,用户创造各种污图分享。
  4. 拥有(贪婪):免费吃外卖/免费打车,各种便宜各种占。e.g:美团1分钱打车活动/集碎片。
  5. 社交:激励人们的所有社交因素的集合体,包括师徒关系、社会认同、社交反馈、伙伴关系、甚至是嫉妒和竞争。e.g:网易戏精课程分销。
  6. 未知(好奇/窥探):人们会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一直被吸引。e.g:好奇彩蛋/随机抽奖的概率/翻倍卡/隐藏道具/未知神秘礼物/没见过的活动形式。窥探匿名信箱/测测两个人了解程度。
  7. 稀缺:想要获取个别东西不一定是真的想要,只因为太罕见或者不易得到。第一名只有一个,奖品只有5个。e.g:内测名额有限,限时领赛季皮肤
  8. 逃避(亏损):e.g:特别优惠,限时抢购。

各种组合玩法:

小程序“keep打卡助手”围绕健身社群的运动同伴环境需求而设计,用户可点击小程序首页的“运动打卡群”或“跑步打卡群”,创建相关群组。随后可以邀请群友加入小程序,尝试社群力量,共同冲击排行榜首位。

3.3.2 1024程序员变装活动动力分析

3.3.3 能力设计

能力设计主要取决于产品路径设计单一,流程简单易懂。

四、活动执行

4.1 活动设计阶段

4.1.1 设计工作

前期调研:

设计:如何低成本快速完成99个衣服+裤子+道具的设计像素风。

方案确定:衣服用PIEXMASH,头像用Ps描(突然间心疼设计1s)。

做好海报A/B test工作:

核心:把海报内容打碎了进行A/B test。

高模板海报特点:

  1. 维码一定要显眼;
  2. 覆盖搜索关键词
  3. 海报元素一定要拆解进行A/B TEST优化;
  4. 海报文案一定要简洁。

4.1.2 运营工作

根据目标用户选择投放渠道

提前根据渠道特性造话题搞气氛:

4.2 MVP测试

总共活动设计+开发才3天,缺少了MVP测试,也导致了保存形象转化率偏低。

4.3预热

距离活动只有3天,所以这块我们缺失了..不过以创意驱动的裂变这块没那么重要;利益驱动裂变预热比较。

4.3 活动进行

活动已经开始了,产品经理要根据数据情况不断优化打磨产品运营要做好话题制造工作,持续给活动带来流量

4.3.1 观察核心漏斗数据不断优化

发现问题:

朋友反馈:苹果6手机保存形象按钮看不见,故我们看不同像素比的漏斗转化率。

数据:像素比宽360以下占比为58%(占大部分用户) ,转化率仅为为60%。

评估我们优化保存形象按钮:

策略:保存形象按钮上移。

未优化前vs优化后保存形象按钮转化率提高16.52%从(60.59%提高到77.11%)。

备注:漏斗设置的方法。

优化由于时间紧埋的坑,可以直接保存相册分享而不是以前需要截图再分享:

原因:测试类的活动大家已经养成保存图片分享的习惯。

未优化前vs 优化后 分享按钮转化率提高9.48%从(30.11%提高到39.59%)。

裂变等级也从平均3级提升到6级。

4.3.1 时刻观察是否达到PV500万以免被封

下面讲三个防封技巧:

  1. 消息通知随时取消;
  2. 隐藏详情页分享相关的按钮;
  3. 类似小程序路由,一个被封立刻换一个跳转。

4.3.2 不断优化渠道

看哪个渠道引流效果好,加大这个渠道的精力投入,搞氛围

五、用1024程序员变装活动设计的我们组形象

作者:异次元,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异次元

 

]]>
一文读懂快手商业化的前途与顾虑! //www.f-o-p.com/104480.html Wed, 31 Oct 2018 06:21:29 +0000 //www.f-o-p.com/?p=104480

 

“譬如卖水,有的人只挖井,有的人要修好渠再卖水。如今快手商业化的渠道修好了。”

一向被认为商业化进程缓慢的快手,在1024程序员节这一天终于宣布加速。

快手公司创始人兼CEO宿华表示:“经过一年多摸索,快手商业化提速,即将推出快手营销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提供商业能力,让用户在快手社区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实现更大的价值。”

常刷快手的老铁会感受到一个显著的变化:9月之前,用户在快手上不容易刷到广告。近期,快手上广告出现的频率增加,不但可刷出游戏电商、本地服务等信息流广告,还有品牌参与的标签页广告。

据快手提供的数据:

2018年初,约有10%的用户可以在快手看到广告,现在这个比例是60%,预计年底会进一步增加。

事实上,快手在过去两年已经陆续推出了很多商业化的尝试:“每2个月就有迭代出新”,已经推出信息流广告、粉丝头条、“快接单”平台、商业号、快手小店等等。而宿华所说的“快手营销平台”实际上是一个将过去两年的商业化尝试整合起来的平台。

快手正式举剑致意,要杀入互联网广告的战场。“土味”快手的下沉属性曾经会是品牌在投放广告时的担忧。

不过随着拼多多、趣头条的上市,四五线居民的消费潜力正在引起更多关注。此前哈尔滨啤酒、荣威汽车百雀羚、酷我音乐、《碟中谍6》、联合利华旗下家乐辣鲜露等品牌在快手的投放都获得了超出预期额的广告效果。而据快手透露:天猫今年把短视频营销最大的预算放在了快手。

快手也进行了一次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完成了商业化技术中台系统的建设。而这个商业化中台,让快手能够在不损害用户体验的同时实现商业诉求,并在未来能够继续为A站等的商业化提供支持。

快手终于快了起来。事实上:这个时间节点上,短视频整体的用户增长进入了瓶颈期,新的短视频平台又来势汹汹,快手正在与时间赛跑。

一、快手商业化要怎么做

要从百度、今日头条领地里切下互联网广告的肥肉,快手有哪些准备?

快手与目前互联网广告市场中几大玩家的共同优势是:流量(快手DAU达到1.3亿,每天上传的视频1500余万)+大数据(快手以普惠原则的数据分发机制著称,精准推荐技术有深厚积累)。

除此之外,快手有两个特色:

  1. 区域渗透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趋于尾声的时候,快手能覆盖到“5环外”的流量红利地区。
  2. 有较强的社交属性:主播与粉丝共同成长,彼此之间有信任度、忠诚度,“老铁关系”可以明显提高转化率、复购率。

据快手商业化副总裁严强介绍:即将推出的快手营销平台定位于“社交商业引擎”。包括两个体系:快手广告和快手商业开放平台两大类。

两者的区别在于:快手广告的目标是让广告更高效、更精准;快手商业开放平台则以“长期效果”为导向,主要目标是将这些商业能力开放给商家和主播网红们。

快手商业化生态营销负责人潘兵伟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广告体系的信息流广告、话题标签页和粉丝头条,是在公域流量中提高广告的效力;而快手商业平台则进入私域流量领域,基于快手高粘性、高信任度、高忠诚度的社交生态——快手定义其为“老铁生态”

据快手商业化负责人严强介绍:快手目前的广告可以实现99.9%的预期达成率,未达成则会进行赔付。

在快手战略部负责人看来:“话题标签页”相当于快手内部的“热搜”。开放给商业合作之后,品牌能够获得全平台范围的曝光机会。粉丝头条,是面对C端用户的信息流产品,帮助用户的作品登上头条,具体玩法类似微博的粉丝头条。

而信息流广告早在2017年3月就开始公测,但一直比较克制。据快手提供的数据,2018年初,约有10%的用户可以在快手看到广告,现在这个比例是60%,预计年底会进一步增加。

而在长效营销部分,快手从两条路径出发:

(1)社交生态

围绕“老铁经济”,通过快接单红人与广告主,通过快手小店满足用户强烈的电商需求。

快接单2017年9月就已上线,是帮助商家和网红匹配投放的自主交易平台,类似于抖音的星图平台。目前用户的快接单权限只能由官方审核开放。

快手小店刚开通时,外界一度将其解读为快手商业化的重要一步。目前来看快手小店可以接入淘宝、有赞(提供H5界面直接在快手中完成购买)和魔筷TV(跳转到小程序,帮助完成完成裂变和粉丝沉淀)第三方平台。

而在此次的商业化战略布局中,作为电商并没有作为盈利的重点,而只是广告营销体系的补全。

而对于像友商自建电商平台的策略,快手表示拒绝:将电商功能开放,初衷是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推动合规化,降低交易互动门槛,让交易双方的利益更有保障。

(2)内容生态

开放品牌商业号与矩阵号。

尚品宅配、魅蓝、小米、京东淘票票滴滴、蒙牛、小鹏汽车等都已入驻。其中小米各地的线下店更是形成了账号矩阵,线上线下联动获客。

据快手介绍:平台专门成立了工作室,帮助账号打造人格化的、更适合快手平台的内容。

事实上:平台做广告营销业务门槛并不高,但是要做到规模化、高ROI并且吸引足够体量的广告主则有难度。

快手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商业化探索,而今才宣布“2018是商业化元年”,高调切入社交广告这一千亿级大市场。

快手对其商业化节奏的回应是“慢思考、快行动”,让用户体验和广告营销良好共生,是快手做商业化追求的方向。快手花了很多时间自建了一套“用户体验量化体系“,围绕这一机制,快手让用户体验成为衡量营销行为效果和价值的重要指标。

二、快手商业化视野:从直播出发,拥抱To B

时间轴再拉长。

快手的前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

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视频社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后迎来增长风口。2015年6月到次年2月,快手用户从1亿涨到3亿。2017年1月,MAU突破1.5亿,DAU突破5000万。

而今快手有70多亿条库存短视频,每天有1500多万条短视频上传,精准推送给1.3亿日活用户。快手的用户增长,事实上头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增长,都进入到了瓶颈期。

快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2016年初就开始了。快手上线直播功能,并将直播低调地放在“关注”栏里。一时间,快手初代网红的名利场进入到大众视野,天佑成为全网Top流量网红。快手的营收也随之爆发。直到今年,快手又上线游戏直播。

宿华去年对外接受采访时说过:当时快手平台有三种变现模式,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分别为信息流、粉丝头条和直播,理由是“排在前面的更加普惠,可以与更多商业伙伴一同受益。”这传达出快手最高层对商业化路径的方向规划,但实际上,直播当时才是快手的现金奶牛。

事实上,除了近几年兴起的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化模式基本已被框定。

魏武挥之前断言:“中国互联网,合法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三个半:游戏、广告、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快手不差钱,其商业化的焦虑是发展直播之外的变现模式。毕竟直播并未将其流量优势充分利用,并不进入快手信息流,只是在私域流量中做生意。

在快手的“实验室”栏目中,除了直播、电商还有知识付费项目,课程内容已相当丰富。快手正在多方出击进行商业化探索。

快手自己非常愿意与Instagram做类比,都是孵育社区,从而让玩法更多元。快手战略部负责人认为,增速最快的是2B的广告业务,一定是快手营收中增长最快的一点。

为了更好地用技术赋能广告营销能力,在推进商业化的过程中,快手也进行了一次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用快手PR部门负责人何华峰的话:是逐步“迭代”完成了中台系统的建设。这个技术中台以及整个快手商业化机制尽力在确保用户体验和商业需求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未来,这一商业化中台机制还将被用于支持更多快手系产品的商业化,包括A站等。

而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快手始终在强调,用户体验和商业诉求的平衡:用户体验、平台创作者的收入、商业客户的目标达成,用户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何实现呢?

快手曾经表示:平台用户对广告抵触度远没有一线城市用户那么高。而现在,快手表示:技术解决问题。“用户体验量化体系”下,单条推广播放时长、点赞、评论等更活跃,推荐机制和竞价机制会进行倾斜,好的商业内容是要能够融入快手生态的,是快手用户喜闻乐见的。

社交广告是一个互联网巨头都在争夺的千亿级大市场。

易观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年度综合分析2018》预计:

2018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3509亿元,到2020年增长到6600亿元。其中社交广告2018年市场规模为502亿元,到2020年将增长到838亿元。

快手要成为互联网社交广告的新玩家,有AI和社交生态两大优势。可以想见,短视频平台对中国广告市场秩序的重建力度将非常之大。

三、快手最大的敌人

尽管快手的用户下沉属性显著,但在商业化过程中,快手并不打算大规模“下沉”到一线的地推销售。

有媒体曾报道去年9月,快手开始招聘销售岗位。不过至少目前看来,快手并不打算建立起庞大的销售团队。

快手商业化负责人严强表示:快手做任何事永远会选择最轻的模式,现在针对一些本地的商户,主要是提供自助的广告平台服务;针对品牌客户则主要依靠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来服务。

这样的模式确实够轻,但代理商模式有一个问题是:其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公司的战略目标,仍是要用巨大的利益进行驱动。

百度有庞大的遍布全国的销售部门,阿里有中供铁军,美团也有地推铁军,今日头条也有规模不小的SMB(小型客户直销团队)。所以,快手的“轻”能否取胜,仍待观察。

而除了已公布的商业化探索,快手在其他已有的行业动向方面还未见大动作。

比如热搜,快手将“话题标签”视为平台内的热搜体系,但后续是否会走向真正的热搜榜,仍要在其普惠原则与商业诉求间做平衡;LBS目前只是基于本地广告投放,而后续是否会、何时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商业化空间,仍是未知。

快手在商业化战略分享会上多次说到“慢思考、快行动”,驱使快手商业化步伐向前的不是财务或外界批评的压力。

但在关注快手的许多行业人士看来,时间是快手商业化最大的敌人。

迷恋算法的今日头条在广告市场撕下一个大口子,收入爆炸式增长,而加入短视频武器矩阵后,势头更猛。老牌广告营收巨头百度加码“AI+信息流”后,营收再次获强力驱动。

而随着腾讯、百度、微博等在短视频领域持续加码,快手的流量和广告存量优势面临被蚕食的风险。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短视频领域,不快就是慢。

此外,短视频用户在上半年爆发式增长后,也进入了迫切需要对存量进行精细化运营、价值挖掘的时期。快手亦然。

字节跳动最新完成了Pre-IPO轮的融资,估值已达到750亿美元。“没有财务和批评”压力的快手,当然还面临着投资人的压力。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缓慢、谨慎的商业化背后,也是快手始终在坚持普惠、用户为先的原则。此前在快手用户增长和商业化进程均陷入瓶颈时,有文章《快手宿华交出半条命》称:快手正在遭遇自己的生死时刻。

快手或许是只有半条命,另外半条命宿华把它交给了记录各自生活的曾经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快手的“别扭”难能可贵。

 

作者:程序社,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程序社

]]>
AARRR流量漏斗模型|喜马拉雅FM分析报告! //www.f-o-p.com/104023.html Sat, 27 Oct 2018 01:39:50 +0000 //www.f-o-p.com/?p=104023

 

本文利用AARRR流量漏斗模型,对喜马拉雅FM用户获取、留存、获取收入、自传播的产品,以及其一系列运营动作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最终给出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背景与调研目的:

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音频付费作为零碎时间充电放松的又一火热形式,2017年喜马拉雅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之下完成了当日1.96亿的销售额,2018年正处于改产品业务发展的关键阶段,用户需求日益增长并趋于多样化。

本调研的目的是以提升该产品的用户增长为主线,结合调整后的AARRR模型进行喜马拉雅APP用户获取、用户留存、获取收入和自传播的产品和运营动作的梳理,指出其中薄弱环节并给予优化建议。

调研思路:

  1. 产品功能架构与产业架构;
  2. 产品重点运营时间时间轴梳理;
  3. 结合AARRR模型进行梳理;
  4. 可优化环节梳理。

一、产品功能架构与产业架构

  1. 产品简述

Slogan:随时随地,听我想听。

喜马拉雅FM作为专业的音频分享平台,汇聚了有声内容涵盖小说、故事、课程、访谈等亿条音频,被认为是零碎时间的最佳充电与放松FM之一。

根据以下(近一年内)百度指数关键字搜索初步确定目标用户为上班族、车载用户、学生、家庭主妇等。以PGCUGC运营模式为主,致力于打通互联网和物联网音频市场,被戏称为知识音频付费版淘宝

  1. 产品逻辑与功能架构

  1. 产业架构与产品生命周期

结合喜马拉雅FM版本正式投入市场至今,从酷传(20141101-20180820)收集的安卓端数据可以初步看出该产品目前主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 引入探索阶段 ( 2014/11/01-2015/10/16):该阶段产品经历探索完成了互联网FM的基本功能并考虑车载功能等为稳定成长阶段打下基本基础。
  2. 稳定成长阶段 (2015/10/16-2017/01/07 ):产品在此期间经历了多个版本迭代的更新,音频功能完善,微博微信打赏与知识付费意识逐渐形成。
  3. 高速成长阶段 (2017/01/07-2018/08/22 ):根据艾瑞咨询的行业报告可知,该阶段正适逢中国文创产业结构转型以及2017知识付费的大潮。 根据2018年喜马拉雅研究院官方数据,喜马拉雅目前持有73%行业占有率,4.7亿激活用户量,成为中国第一音频知识付费独角兽,以知识付费平台思路运作。

小结:从产品三个阶段的增长可以看出喜马拉雅以“PGC和UGC”内容模式的运营为主的同时,不断深化平台化思维,向硬件物联市场进行业务拓展。

二、产品重点运营梳理

  1. 运营关键事件与版本梳理

结合喜马拉雅研究院、IT桔子、酷传迭代记录、喜马拉雅官方微博数据与信息整理所得以下2014年12月12日至2018年8月17日期间的关键运营事件和版本迭代要点:

  1. 产品里程碑事件梳理:

根据1.1和1.2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在针对产品不同阶段作出的运营目的和手段也有所区别。

  1. 在产品探索阶段,主要的运营目的为拉新推广,从运营事件可以看出产品在该阶段主要以线下场景和硬件市场打入为主,比如品牌汽车发布/展览、坚果pro手机发布会、热门话题明星演唱会、滴滴代驾送随身听、截止2015年10月拥有高达两百万的硬件使用用户等,从迭代要点记录可以看出在该阶段产品更新的要点主要集中在注册、登录、播放、发现页等基本功能的优化,并初步尝试加入打赏、圈子的社交和商业需求,为下一稳步增长阶段巩固PGC基础的同时播撒下商业变现的种子。
  2. 在产品稳定成长阶段,主要的运营目的为持续拉新与促活,从运营事件可以看出产品在该阶段主要以线上场景推动和大咖精品课程、优质音频内容版权为切入点,比如拥有70%畅销书的有声版权、携手奇葩团队打造精品课“好好说话”的全网独播、123知识狂欢节等。从迭代要点记录可以看出该阶段产品更新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优化支付、优化个人主页、搭建会员体系、拓展听友与发现等社交圈子,为下一步高速成长的用户留存、变现作准备。
  3. 在产品高速成长阶段,主要的运营目的为活跃、留存与变现,从运营事件可梳理出产品在该阶段在保持精品内容的前提下主要以跨界场景、会员体系平台化、UGC为切入点,比如与中国电信推出听卡、公益IP、会说话的月饼以及万人十亿新声孵化计划等。同时从里程碑事件梳理上注意到继123知识狂欢节兴起后喜马拉雅有意识培养用户形成423听书日的了解知识、消费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意识,从迭代记录课看出在高速成长的阶段迭代极其频繁,主要集中在直播、主播工作台、个人后台、内容分类与推荐等精细运营与创作功能,为未来的个性化UGC、平台化、用户体系化进行规划。

三、AARRR模型梳理

在进行AARRR模型分析之前,先进行产品、运营和营销动作三者之间的区分。

根据《运营之光》一书的定义,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并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主要包括用户转化、使用和付费等。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根据维基百科可知,营销指某一组织为满足顾客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持续创造传递和管理产品无形价值,其终极使命为利益最大化。

简言之,运营着重短期价值,产品着重长期价值,营销着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价值。

通过以上的关键运营、产品生命周期、以及酷传总下载量梳理,可以简单看出该产品的用户主要增长阶段筛选主要在稳定增长和高速成长两段期间,即2015年末至2018年中,该期间的总增长量到12亿下载量,经历15个月翻倍、9一个月翻倍、6个月翻倍增长,增长速率(2千万/月、3.3亿/月、5亿/月)逐年提升。

和时间速率可得上图,由此可见在产品在该30个月内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增长,并作为AARRR流量漏斗模型的时间标准。

  1. Acquisition 用户获取:

用户获取的方式主要分为产品产品(内容)获取、运营获取和营销获取。

使用各种推广手段,如地推广告投放KOL 推广、APP 应用商店分发等途径,目的是获取新用户,运营黑话「拉新」。

产品与内容获取:

从产品内容制作和内容推荐上奠定用户获取的根本:

  1. 喜马拉雅从2013年开始精耕细作的产品内容,与行业大咖合作打造精品课程,保证内容的品质和丰富度,其中大咖精品课程的大咖多数自带流量,一定程度直接获取主讲者的粉丝,如郭德纲、蔡康永的情商课和脱口秀等大咖课程,同时内容涵盖娱乐、广播、社科、人文等,基于长短尾的用户群体,为其多样化的垂直需求获取打下基础。
  • 免费内容:有声书、音乐、相声、广播剧、主播电台、听头条(部分);
  • 付费内容大师课、精品小课、直播微课、喜马讲书、有声书(付费版);

2. 产品内容分类清晰,推荐体系完善度较高,涵盖经典必听、付费精品、每日必听、一键听,方便新晋用户的内容的选择和推荐,首页和发现上的搜索和分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对内容消费时无从下手的情况。

运营动作:

从KOL拉新和UCG主播推广进行运营动作:

KOL拉新:大部分KOL本身自带流量,直接为平台带来新的流量和粉丝。

比如2017年末咪蒙团队在喜马拉雅FM上线的付费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5万》中承诺“3年后薪水涨幅不超过50%,课程费用将双倍退款”。

这个承诺是个引流的噱头,成功帮喜马拉雅引入了一批(质量中等偏上)付费客户。

UGC+PGC拉新:喜马拉雅从B端和C端招募主播、搭建喜马拉雅大学,完善主播培训升级体系,不仅仅为专业/非职业主播提供培训、展示、变现的机会,还为平台联结多个直播家族的资源。

在主播培训、万人十亿新声计划、年度主播投票评选和分享中大大增加了曝光度,起到显著的推广宣传效果,也间接拉动了产品用户增长量。

营销动作:

线下推广(城市代理地推+线下广告):城市服务商招募主要将产品推广渠道下沉,通过当地的人脉资源和活动组织等带来用户流量,为线上推广作为补充。

同时在核心城市的地铁广告中进行推广,下图为123知识狂欢节的地推。

线上推广(冠名大型活动/节目+跨平台合作):2018年跨年之际,喜马拉雅与浙江卫视合作组织“思想跨年活动”让各大KOL如马东、高晓松等围绕年轻人关注的七大热点关键词进行脱口秀讨论直播。

同时在2018年初冠名湖南卫视高收视综艺“声临其境”,一定程度上提升国民认知,并获取电视用户流量,拉动了产品增长。

通过2016和2017年的知识狂欢节,达到收入破2亿,并通过发放会优惠劵,前期在地铁、各大平台广告页如下图UC浏览器投入大屏幕广告宣传,很大程度上在用户心中形成了“知识付费版的淘宝”的印象,进而达到拉新增长的目的。

同时从关键运营梳理可知,喜马拉雅通过硬件市场分发产品推广渠道,在音响、车载、手机等硬件设施高达2000家品牌已经接入喜马拉雅的内容。

并在车载市场通过2016年上海国际车展进行车载应用冠名使用的宣传,在2015年末与滴滴代驾达成合作尝试,凡使用滴滴代驾的车主均有机会获得免费的“随车听”与喜马拉雅提供的专属代驾代金券,这间接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1. Activation用户活跃:

为帮助用户体验到AHA moment,喜马拉雅在“千人千面”的产品推荐定制界面、运营(会员权益和新人优惠)、营销(硬件产品)上下了不少功夫。

产品活跃:

产品活跃主要体现在个性化推荐定制和每日定制推荐两个栏目上。

个性化推荐定制:

比如作为新用户注册完成后为了更好在推荐页上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栏目、音频内容会进入到个性化主题、热词和性别年龄的甄选。同时作为老用户同样也可以从账号中心的设置进入到收听偏好设置中,但该入口设计较为隐蔽,存在不方便老用户重新个性化设置的问题(如下图)。

每日定制推荐:

从首页的每日必听和一键听可以梳理初根据用户平日收听习惯和喜好进行一键听的分类推荐和必听展示,并在每日必听上注明“根据你的口味生成,收听越多推荐越准”等字眼。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首页入口外,还在“我听”上可进入每日定制推荐的界面中,由此可见喜马拉雅自从2014年宣传大量投入大数据个性化需求的策略正在产品迭代中一步步完善和实现。

运营活跃:

运营活跃主要体现在会员权益升级、新人优惠劵、积分兑换好礼机制等上面。

在会员权益上可以享有免费试用7天并可在免费期内随时取消,用户可先体验会员权益直接感受到是否为会员前后的差异,并具备足够缓冲期,七天可培养一个新习惯,让用户体验到平台内容的质量以及会员购买课程的折上折,一定程度上让用户拥有尝鲜之后继续续费(正式购买)会员的冲动。

在新人优惠券上满足了用户注册成功后进行购课,如下图,发现还有新人/节日专享优惠劵,让用户产生“还不错”的感觉。

在积分兑换机制上设计上让用户产生一种“汲取知识、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有礼物/代金券送”,有点出乎意料的感觉,让用户看到自己积分增加的同时感到一种小小的奖励成就感。

同时随着使用时长的增长,付出了较大的机会成本,用户更大可能性不愿离开平台。如下图,并且在积分商城界面中注意到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话题讨论和种红包进行赚钱,让用户产生把知识输出有所奖励的满足与成就感,但在入口上设置得不够明显,较难被用户发现,存在大部分用户未体验该功能的可能性。

营销活跃:

通过策划一系列小雅AI音箱的故事,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对小雅的音频内容有所区别又能同时得到满足,解决了孩子的文化娱乐需求。

同时在成人工作、休息场景中均有智能应用,让用户为该硬件产品的接入感到兴奋,从该硬件衍生产品间接拉动喜马拉雅的用户量。

  1. Retention留存

留存主要从产品(直播、硬件智能设备联结等)留存、运营留存(等级与积分机制)、营销(66会员日)方面进行梳理:

产品留存:

从硬件智能设备上来看,产品联结硬件设备,为用户留存提供了另一种留存方式,不停留在使用移动端听音频,还可使用智能设备进行连接使用,一定程度上会增长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导致无法离开该平台。

从直播功能以及主播后台管理功能来看:直播互动是一种让主播与听友建立亲密关系的功能,并且即时评论、反馈、提问和打赏会让用户在互动过程中有一种真实且比收到评论更愉悦的感觉。

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将直播主要定位在互动性情感性较强的主题下,较大程度能提升用户留存率。

结合主播后台可以发现:主播后台数据趋势变化明显,且群管理功能丰富,可推测直播和主播后台管理是为了提升用户与主播之间的亲密程度,提升用户在平台的留存程度。

相比较之下,课程的圈子功能较为正式些,ta的核心重点在于精品内容的讨论和精华干货置顶,同时注意到发现的动态功能有倾向地更新自己在个性推荐的感兴趣内容。

简言之,推测直播和圈子是区别于PGC和UGC音频内容两种亲密程度有所不同的社群功能,对应不同音频内容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进而促进用户的留存使用。

运营留存:

采用用户等级成长制度,让用户看到自己的时间和升级记录均被可视化,来得很直接,同时参照古代科举制度给每个等级分类和分可换取的礼品,利用人性的风险损失厌恶性(不愿放弃自己已付出的听书时间与记录等机会成本)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黏性。

另一方面,老用户可通过邀请新用户注册/购买会员的成交数量获得相应的优惠劵或者佣金,让老用户更愿意将音频内容分享出来,不仅仅让自己获得福利,进而在平台进行消费抵用而继续留存使用该产品,也让他人在社交渠道上看到,利用弱关系和强关系拓展新用户,达到用户增长的目的。

 

 

营销留存:

在66会员日会员5折解锁攻略上通过三部曲、分享免费领会员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营销,用“限量6666、0元秒杀、分享即可得xx月会员+xx张券+xx礼物抽奖”让用户产生稀缺心里,需要快速参与进来收取福利等心理。

该活动火速在全网得到宣传推广,不仅仅让老用户产生继续使用产品的心理,还直接促进拉新,提升用户增长量。

  1. Revenue获取收入:

从产品(会员费用与课程费用、硬件)、运营(社交与社群)、营销(广告)三个方面梳理变现收入:

产品收入:

主要来自于付费课程(大师课、精品小课、直播微课),1年(包月包年)会员畅听套餐且具有自动续费功能,以及一些商城内部的智能硬件产品,拉动用户消费。

运营收入:

从2012年至今喜马拉雅平台累计引入的大咖课程属于精品课,入大咖课程客户讨论群之前先“缴费之后有主播陪伴粉丝。

从销售数字来看,2016年第一届获得5百万左右的消除掉的。

首届获得5000万的销售额与淘宝第一年的双十一营业额差不多,到了第二届销售额直接翻4倍,2016第一届的66会员日销售额也达到6100万,因此通过造节的形式将无形的知识产品大规模地变现。

营销收入:

通过位置广告、音频广告,电台等进行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分析。

  1. Referral自传播:

自传播主要分为产品、运营和销售三个方面。在营销获取收入,喜马拉雅举办了两届123知识狂欢节,通过造节的方式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快速变现的极佳方式。

产品:

可通过分享课程赚取佣金,分享课程打卡分享出来拉新可得20元不等的优惠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赠送好友听书,免费领取福利。

 

运营:

可通过免费分享课程给朋友,分享课程打卡分享出来拉新可得20元不等的优惠劵。同时利用喜马拉雅听小程序进行课程的免费派送。

总福利干货驱使我们立刻动起来一,定程度上推动用户之间的互相传播,产品的收入还是有所局限的。

 

营销动作:

123知识狂欢节、66会员日、423听书日,通过培养用户创节日的意识和习惯,让用户形成节日买买买的上瘾认知,形成自传播气氛,同时在此期间实现下载量翻2-3倍,可见到成了用户增长的目的并进行了商业变现。

小结:通过以上的关键运营与产品生命周期梳理,可以简单看出产品在以上三个阶段均涉及AARRR模型中的各个要素,但并未按照模型的传统顺序进行用户的增长与筛选,而是在产品成长过程中并列或者同时出现留存、转化、收入,自传播整理过程。

优化环节梳理

从以上简单分析和归纳总结可得:梳理的过程中均在每个环节能看到产品、运营和营销三大块头的身影,可见喜马拉雅本身的发展是符合AARRR模型,但在流量漏斗下的走向在不同阶段总体垂直向下,不同阶段漏斗模型有所不同。

经盘点和梳理,考虑产品总下载量和未来走势,个人倾向于认为在用户活跃与用户留存上还有所欠缺。

建议1: 精细化区分用户的偏好进行推荐,以帮助用户更快上手使用产品并进行持续使用

大部分注册用户仅在首次注册的时候进行偏好设置。

“如若后期随着年纪和经验的增长,需要进行偏好调整,否则就相当于长期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之中,只能看到自己有所偏好的”,进而影响用户的增长和而在基础上完善推荐算法,可以尝试研发如何以“每日偏好+选题话题相关”的组合进行全面整合,减少过多内容的重复性,做到内容的精简和原创性,尽量做到偏好与新奇的内容界面整合,间接促进用户拉新与留存,最终实现用户增长。

建议2: 鼓励更多的UGC内容的创作,前提中/和未来的驱使高质量的用户慢慢转化为主播

首先,顺势而为,喜马拉雅的C端和B端内容制作、主播培训体系等目前处于攀升状态,涵盖万人十亿新声计划、喜马拉雅大学的学员。

结合马斯洛需求的自我实现需求,鼓励用户多创作,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间接让用户与平台产生无形的黏性,达到较好的用户留存效果,最终实现用户增长。

 

作者:Meinnnn,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Meinnnn

]]>
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www.f-o-p.com/103960.html Sat, 27 Oct 2018 01:36:39 +0000 //www.f-o-p.com/?p=103960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拼就要就要拼多多。每天随时随地拼多多,拼多多……”最近是不是被这首洗脑神曲刷屏了。

这段时间,互联网运营圈的朋友们讨论得最多的,莫过于“拼多多上市”这个话题。

一方面是“创立不到三年就上市、跻身互联网新贵”,另一方面则是网友们对其“假货”、“山寨”、“低劣”的口诛笔伐。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今天,我们先抛开这些争议,尝试从运营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运营新手,我们能从拼多多身上学到什么呢?

下面,我从平台定位、用户留存活动运营三个维度,一起聊聊“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一、平台定位:消费+娱乐+社交=新电商

拼多多官网这样描述自身的定位——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

简单来说,拼多多的定位是:拼团、低价、注重社交属性的网络购物平台。·

得到APP讲师、“中关村第一才女”——梁宁在《除了“假货”,拼多多还有什么?》一文里,将用户分为三大类:大明用户、笨笨用户和小闲用户。

大明用户是:我知道我要买什么,我知道哪里买东西性价比最高、买了就走;

笨笨用户是:我想买东西、但不知道买什么,所以我随便逛逛就好;

小闲用户是:我不想买东西,就是无聊出来走走,突然看到这个商品不错、还打折呢!那就买吧。

而拼多多针对的,主要就是梁宁笔下的“小闲用户”。

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今天比较无聊,刷完朋友圈没什么新鲜的东西,打开京东淘宝也不知道买什么,然后随手打开了拼多多。这时候,你眼前出现的就是大量具有诱惑力的关键词——限时秒杀、品牌清仓、天天领现金……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没有任何需求,不想买任何东西,但突然得到这么一个东西,打开拼多多还是可以干点事情。”

后来,在京东市场部的一场内部演讲中,梁宁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在三、四线城市,“低龄、低线、高龄人群平均好友数130,在微信里啥都干不了,然后类似拼多多的让他们乐此不疲,不是特指只要拼多多啊,而是满足这些人在微信场景里面发生社交行为的产品…..”

处在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们,可能不能理解:每天这么忙,我哪有时间逛购物平台呢?而且,要买东西也得买有保障的吧,宁可多花点钱……

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或者经济受限、时间相对宽松的人,他们却抱着不一样的想法——省钱、送货速度快、选择物品多、优惠力度大……

而拼多多针对的,正是这一类用户。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二、用户留存:独特的产品属性

新媒体运营人每天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指标——用户留存率

如何拉进更多的新用户?如何留存、活跃老用户?如何促进新老用户的转化(变现)?

作为电商类产品,淘宝是依靠“大而全”的商品供给、唯品会则是在某一垂直领域深耕,那么,拼多多靠的是什么呢?

互联网在线教育网站——三节课内容运营张成翼认为:拼多多依靠的是产品功能的独特性,驱动产品的增长。

这种独特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游戏化设计和社交关系。

1.拼团的游戏化设计

“拼团”这个词并不新鲜,多年前就出现过“团购”的低价购买方式;但拼多多在其中掺入了游戏的成分——“你不知道拼团能否成功,你也不知道拼团什么时候成功,但是,你知道一旦成功就能够获得很大的收益,这个时候你会有很大的兴趣持续参与其中。”

这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和投机心理。

2.社交关系带来的信任背书

前面我们提到过:拼多多的定位主要是三四线城市,以及经济限制较大、时间相对宽裕的用户(比如学生、孕妇、经常购物的人、节俭持家的中老年人),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是——熟人之间的社交关系。

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峥说:“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你可以说我low,说我初级,但你无法忽视我。他们争的是地盘,我要的是错位。”

试想:如果你的生活节奏比较慢、经济限制比较大、时间又相对宽裕,这时候,你的朋友推给你一个购物平台的链接、里面有很多低价商品,即使不动心、你也忍不住想多浏览一下吧?

这就是拼多多独特的产品属性。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秘籍三、活动运营:从产品的视角拆分运营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life cycle)。理论提到: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周期。

作为新媒体运营,我们也可以借助产品的视角来分析、不同阶段产品的运营方式。

形成期

运营目标:吸引商家入驻平台,扩从平台品类及业务量

活动运营:

1.推出“1元购”活动,用户注册拼多多、交1元钱参加活动。如果未能中奖则进行退款并且赠送平台代金券

2.周年庆大促,每天9:00~24:00每个小时放出三款秒杀商品,共计432场秒杀,每场两款商品低于五折,一款商品0.1元秒杀

3.“拼团”概念的拼图有奖活动,用户只要在“周年庆大转盘”活动中凑齐五种碎片,即可获得一台iPhone7

活动效果:为拼多多大量引流、APP下载量激增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成长期

运营目标:更多的用户量及平台交易额

活动运营:

1.集12生肖平分1亿红包、约会女神节等优惠活动

2.6.18“狂抢1亿红包”活动,每位用户需要额外找寻2名好友帮忙才能获得,促成大量用户分享、吸引新用户注册

其他运营策略:在北京部分地区投入地铁和公交广告,并且同步推出「洗脑神曲」——《拼多多》

活动效果:月GMV已超过100亿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成熟期

运营目标:树立正向的品牌形象

活动运营:

1.拼单卡收藏:用户通过完善资料、发起拼团、好友索要、参与拼团、购物评论等行为可获得不同的拼单卡,通过拼单卡组合可以兑换优惠券用于购物

2.双十一“5亿红包大放送”:10:11、12:11、16:11、18:11、21:11整点抢红包

3.双十一系列活动:抢先购、1折抢、1元秒杀、红包翻倍……

从创业到上市:拼多多传授给新媒体运营的三大“秘籍”

衰退期

运营目标:促进用户活跃、转化用户价值

由于拼多多还没进入衰退期,难以找到相关案例。做运营的朋友不妨观察一下近期ofo共享单车的动态,从而获得一些启发。

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陪你一起成长。

 

作者:宇枫sai,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简书

]]>
为什么早期产品需要种子用户? //www.f-o-p.com/103381.html Tue, 23 Oct 2018 09:04:41 +0000 //www.f-o-p.com/?p=103381 种子用户

 

提到种子用户这样一个概念,我相信只要大家但凡是平常经常会泡一些互联网论坛社区,或者经常关注互联网一些资讯的,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因为在很多地方都会有人提到。最近会写关于种子用户的系列文章,包括如何理解、带来什么价值?如何找种子用户的方法和思路、如何去扩展这些用户?找到种子用户如何运营、应该关注什么样的事情、如何执行?

这是第一篇,主要是了解其价值与必要性,即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种子用户是什么?可具体的给你带在哪些地方带来价值。

目录:

  1. 什么是种子用户?
  2. 为什么早期产品需要种子用户?

一、什么是种子用户?

所谓的种子用户就好比什么?

这就是可能你找了一群人,这群人对于你的意义就好比,你现在把他们当做一个种子去播种到了土地一面儿将来他们能够逐渐的发芽,能够逐渐的生长,能够逐渐地开花结果。也就是说这一群人他是能帮助你的产品去慢慢的长大的,去帮助你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好的,基本上可以这么来理解种子用户这样一个概念。

所以种子用户的拓展和运营在互联网世界里面是非常常见的,它是互联网产品发展早期的时候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这样的一种运营手段,对,这是关于种子用户我们先简单的做一点点铺垫。

我们前面抽象地理解了一下,对我们说种子用户是可以帮助一款产品长大的这样的一群人对吗?到底符合什么样特征的人能够起到这个作用,能够帮助我们的产品去长大。

大概是这样的,对所谓的种子用户,他应该就是在产品发展的早期非常的积极,愿意以这个产品的负责人去互动,对于这个产品非常的有热情,非常的认可,这样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对产品有热情,因为他们愿意积极的去跟你互动,愿意给到你反馈。

所以他们才能在产品发展的早期对这款产品的完善,包括后续的推广,后续的成长等等起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是关于种子用户它的一个定义。

二、为什么早期产品需要种子用户?

对,为什么我们早期的产品会需要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为什么早期的产品需要有种子用户的存在?其实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2.1 早期产品的体验往往是无法保障,甚至一堆BUG

首先第一个原因叫做早期产品,我们的产品体验往往是无法保障,甚至是很多产品它的第一个版本,甚至可能是第前五六个版本都是可能一堆bug一堆人吐槽。所以因为你早期产品通俗来讲就很烂了,对吧?

所以你肯定不能把这种很烂的产品去一下子就丢给大量的用户,那样的话大量用户就对你的评价就非常差,而且基本上你可能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去挽回他们的心。所以在早期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有这样一群比较的认可你比较有热情,比较愿意跟你互动反馈的这样一群人,对他们先来使用你的产品。

因为它他们比较积极,他们可以持续的帮助你去改进产品,可以容忍bug,容忍你的不良体验,对,所以这是其一。

我们来看举个例子:很多外卖平台,如饿了么美团外卖。其实在它的1.0版本上线的时候,应用商店里边存在的最早期的评价,可以发现这些评价里面你就可以看到早期第一个版本体验是多么的糟糕。评价基本说外卖几个小时没有人送,还有一些评价说定了十次餐,有六次各种理由不送…

所以像早期产品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对,甚至我觉得是很合理的。因为你早期第一个版本你肯定你内部的流程各方面协作肯定都是有很多问题的,包括最滴滴打车它第一个版本时候的评价也甚多吐槽,甚至连注册连手机验证码都没有办法收到这样的提案,你说多差对吗?

所以我们在早期的时候,这个产品的体验会是非常糟糕的,所以我们需要种子用户,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理由。

2.2 新产品直接推广的成本高,积累种子用户的口碑能帮助推广,效果更佳

那么第二个理由是什么呢?

第二个理由就是:新产品直接花钱做推广的成本可能是比较的高的,这样的产品它如果能有了种子,用户有了一些口碑的这种积累和一些势能的积累之后,我们再去做推广的话,效果可能是更好的。

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们从两个角度也来分析一下:

(1)首先和大家先简单提个概念“产品生命周期背后的运营规律”,也就是市场上面的用户大概是可以分成这么几类的,而前面有两类人叫做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

这两类人可能对一些新的新兴的产品是比较敏感的,他们比较愿意在一些新产品出现的时候去很积极得去尝试去使用这些产品。这是这两类人,但是中间的这两类人是大众型的用户分为早期大众和晚期大众,那么这两类人他们可能往往比如说有一款新产品出现了。我要接受这个新产品的前提可能就是说,我必须得在我身边的朋友圈里面听到有人也在用这款产品,那我才敢去用它。

例子:就好比像滴滴打车或者像什么百度外卖这样的产品一样,可能很多的大众型用户他都是因为听到我身边开始有大量的人在用这个东西了,这时候我才敢于去尝试,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逻辑。

这个逻辑其实可以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的,假如一款产品你连早期的创新者和早期采纳者这部分人都没有搞定的话,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去直接接触到大众用户市场,因为早期时候我直接用花钱这样的方式我去拉入大众用户成本是非常高的,我的推广成本然后各方面的成本都会非常高,而且用户的这种流失率可能也会很高。

所以更稳妥一点的做法就是,我们先有了前边这两类人这两类人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种子用户了,对所以从立场上来讲,有了种子用户之后是更加有利于我们产品的一个增长,一个产品获取用户的成本本能够降到足够低的这是一个角度。

(2)另外还有一个角度是什么?就是我们直接用这种图广告的方式去拉入新用户,说服一个用户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相对比较低的方式是什么?相对比较低的方式就是我们让已有的用户去帮助我们说服其他的人,这样的成本更可能会更低。

我举个例子:好比像大家现在在屏幕看到的这个东西可能很有很多人都很熟悉,现在很多的外卖很多的这种打车的产品,包括很多的O2O的产品,其实都在用类似这样的红包的机制,对吧?假设比如像你要是从来没有听过一款产品。

这个时候你试想一下两种场景:

  1. 一种就是有一天你看到了产品的一个广告,或者看到介绍他的文章,但之前你从来没有听过他也不知道他是干嘛的。
  2. 另外一种就是有一天你朋友给你发了一个产品的一个红包,而且你朋友可能会告诉你说我在这个产品上面订了餐,或者我在这个产品上面我买了一个什么东西,我觉得体验还不错。

假想一下这两种场景,哪一种场景更有可能让你真正成为这样一个产品的用户,毫无疑问一定是后者,就是有朋友给你介绍,因为人总是很倾向于去相信我身边的人的这种推荐和来自我朋友的这样的一种信息的传递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假如你已经有了一批种子用户的话,他们也是能够帮助你去做推广,也拉入新用户的成本是比你直接投广告直接去买用户这样的成本要来的更低的,这是第二个维度。

好了,所以这是有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种子用户的第二个理由,就是有了种子用户之后,我们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的产品去做用户的增长,就是通俗的可以这么理解了。

2.3 平台类、社区类产品的必要条件

第三个理由是什么?

第三个理由是有一部分互联网产品,比如:像平台类的产品,社区类的产品等等,这些产品天然就需要先有一部分用户来做好他们的价值供给和氛围打造的。

例子:对这个东西怎么理解?我来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探探,这款产品很多人可能都用过或者是见过,对大家都知道探探其实是一个怎么说看脸社交的这样的一款社交产品。所以其实我作为一个用户,我早期最初使用这款产品的时候,我在上面比如说我是一个男性,我在上边我能刷到多少漂亮妹子的照片,或者能刷到什么样的照片,直接决定了我对这款产品的一个认知。

比如说我上来刷到的全都是这种美女的这种图片,我就会认为这就是一个美女的聚集地;如果上来刷到的全都是这种就是很文艺范的或者很潮的这样的人的一些照片,我就会认为说这是一个文青的聚集地或者是一个潮人的聚集地。

理解吗?所以很大意义上这款产品它到他给到用户的认知本身就是依赖于我之前最早的这批用户,他在里面他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他上传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所以这个时候假,探探他试图要传递给用户的是我这就是来找美女帅哥的,我第一批用户就一定像有一些美女帅哥,甚至是我运营人员自己就先要找到一批这样的人,他们的照片把他给灌进去,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这款产品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启动起来。

同样地,第二个例子产品叫秘蜂,这里产品边有一个模块叫做匿名八卦,对,那这个模块里面其实现在就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各种各样的这种八卦信息。其实这个板块里面最早的时候,它里边是什么内容都没有的,所以最早我们也需要有一部分人对吧?所以他必须先在里面去设产出一些特定的内容。

比如说,他们生产的如果都是有关于这种互联网公司的这种什么战略方向的变动、内部的这种八卦人士新闻等等,后面的人进再进来这看到这种东西,他们可能也会倾向于在这儿去发出这样的内容。这件事情就叫做早期产品的氛围塑造,也是符合产品的定位和内容前期生产。

比如说,像pp租车这样的产品也是一样的。你登陆会发现因为站内会显示各个车主的信息,包括资料和各种清晰头像照片等,而这些东西是由种车主的用户他们来去上传的,他们在里边上传什么样的照片,直接决定了我其他用户进来之后对这个平台的感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知。

如果大家上传照片如果都很清晰很明亮的话,OK那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平台它是一个还比较正向的比较能让人信任的一个平台,但大家如果上传照片都很模糊很看,就是各种歪歪扭扭的,然后照片的色调也都偏暗的话,那我们对这个平台上来第一印象可能就不会特别好。

所以像类似这样的产品,就是早期天然需要有一部分用户来完成我产品的一个初始化的话,这样的产品它是必须要有种子用户的,绝对不可能一上来什么都没有,就把一堆用户往里去引。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什么是种子用户、为什么需要种子用户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在种子用户上有所启发,谢谢。

 

作者:凤城狂客,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凤城狂客

]]>
运营的 AARRR 模型,了解一下? //www.f-o-p.com/102812.html Thu, 18 Oct 2018 07:45:57 +0000 //www.f-o-p.com/?p=102812

 

当我们辛辛苦苦打造出了一款产品之后,自然希望可以将这款产品推向市场,获得大众的认可,并能从中获得回报。而运营正是关注产品上线后的一系列环节。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运营里的 AARRR 模型。AARRR是 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ral,这个五个单词的缩写,分别对应产品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

运营的 AARRR 模型

image.png

获取用户(Acquisition)

运营的 AARRR 模型

image.png

产品上市后的第一步,就是获取用户,如果没有用户,后面的环节就无从谈起了。获取用户的方式有很多种,传统方式是掷钱投放大量广告,通过高覆盖率让目标用户知道产品的存在;

 

互联网时代,我们会自建网站,SEO优化,写官方博客,投放广告邮件,开通社交网络账号,以自媒体方式传播等等手段获取用户。

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用户开始使用产品后,怎样才能让用户保持活跃,这是产品运营的第二步。我们一般通过监测用户的日活跃率,周活跃率,月活跃率等数据来观察用户的活跃度。

 

因此,这一阶段的运营活动均围绕这些数据来开展。为了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可以通过签到获取积分、抽奖、每天推送用户关心的资讯等等方式,来吸引用户继续使用产品,但前提是产品的确是对用户有价值的。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新用户首次使用产品后,以后还会不会继续使用呢?这就是留存率数据要反映的问题。一般我们会比较关心次日留存率和7日留存率,用来反映通过某个渠道获取到的用户是否能转化成长期用户。

 

为了提高留存率,我们可以通过派送定期优惠券,发送问候电子邮件或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回来继续使用我们的产品。

获取收入(Revenue)

我们做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收入,收入的指标通常较关心 ARPU(平均每用户收入)值。但不同的产品策略,对收入的指标定义也不相同。

 

比如用免费版本吸引海量用户,然后靠付费版本获取收入,这时候要关心的是免费版本转为付费版本的转化率

自传播(Referral)

自传播是指用户在体验过产品后,自发地传播产品。通常是由于产品给用户提供了某些价值,或提供了某些槽点刺激到用户的好奇心或优越感。

 

又或者能给用户带来利益,使得用户主动传播,达到病毒式营销的效果。像最近的“中国锦鲤”活动,以及拼多多的砍价,趣头条的收徒模式等等,都能引起用户的主动分享传播。

总结

不管是 app 应用还是互联网服务,又或是线下的传统产品或服务,都需要深挖用户痛点,理解人性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控用户生命周期,为我们的产品服务。

 

因此,对 AARRR 模型的深入研究是做好运营的必要基本功,学以至用,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及应用场景,运用对应的策略,定能赢得用户,实现产品目标。

 

作者: 码语生活,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码语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