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Mon, 13 Jan 2020 07:10:5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刷爆朋友圈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www.f-o-p.com/107390.html Wed, 21 Nov 2018 09:28:50 +0000 //www.f-o-p.com/?p=107390

 

如今,年轻人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要人群。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各大品牌营销使出浑身解数,玩儿法层出不穷,甚至不惜“妖魔化”,只为“搏君一笑”。当然,除了在自身阵地做营销,很多品牌开始扩展边界,玩儿起了“跨界营销”。

“跨界“本身在品牌营销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能发挥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但有些品牌误认为跨界联合就是造个噱头,出个联名款,圈圈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没有将合作双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结果活生生把一个人的自嗨变成了两个的狂欢。

有人说,玩儿social不就是通过话题事件去引发些自传播吗?是,没错。但是噱头造得再足,和核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无关,那只能是作秀。跨界联合也得考虑是否适配核心诉求,你难道想要我在喝鸡尾酒的同时想起昨夜那只被熏死的蚊子也喝了同样的液体?之前王兴在接受访谈时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虽然是说运营层面,但放在营销同样适用。“跨界是必须的,但太多人关注边界,而忽视了核心也同样重要”。意思是你看我做产品四处跨界,但实际上是有一个insight在里面的,能用一根绳串联起来。

对于跨界营销来说,什么是核心?

这就要回归到我们为什么要跨界的问题。

我不太喜欢现在很多文章都在提什么IP跨界、渠道跨界、产品跨界、资源跨界等概念,其实这都是手段。手段千千万,理解起来太混乱。

跨界营销的本质是在解决品牌现阶段的问题,可能是品牌年轻化的问题,可能是用户量的问题,也可能是应用场景不足的问题。当一个品牌或产品难以满足客户的闭环需求,就需要引入跨界合作伙伴提升用户体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用户。

按“跨”的动机不同,跨界营销大致可以分为这四类:跨品牌的界、跨用户的界、跨场景的界、跨产品利益点的界。

每次跨界营销,一定会有一种诉求作为主导,其他只是辅助。而检验跨界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看是否满足跨界开始时的诉求。比如,你一开始跨界就是想拉产品销量,结果跨完了用户关注度是较高,但月销量为5,还都是差评。这就不是一次成功的跨界。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1、跨品牌的界

为什么要跨品牌的界?

因为企业现阶段需要强化或优化某一个品牌形象,需要借其他品牌之力去产生形象溢价。

跨界合作后必须让原有品牌形象有所加强或改善,这是核心诉求。

比如蒙牛作为乳制品供应商,为何选择成为2018 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NBA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因为这些跨界合作能让它“专注于研发生产适合国人的乳制品”、“打造国家品牌”“品质、品牌、创新、健康”等品牌发展目标更加深入人心。

2017年6月,“小黄人工厂”的H5刷爆朋友圈。这是一次ofo和小黄人IP的跨界营销。此前,ofo品牌升级从“ofo共享单车”更名为“ofo小黄车”,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快乐、更轻松的骑行体验,打造年轻、好玩的品牌形象。

鉴于强化这一品牌形象,在《神偷奶爸 3》上映前夕,共享单车 ofo 联合环球影业推出了这款“小黄人”定制款单车“ofo 大眼车”,还请了搞怪的大张伟站台。毋庸置疑, “小黄人”调皮捣蛋的形象为ofo品牌锦上添花,拉足了年轻人的好感。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近一两年,很多传统品牌开始尝试“跨品牌的界”这一玩儿法。

面对主导市场的年轻消费群体,如何年轻化,打破消费者原有的刻板认知成为众多传统品牌头疼的一件事。

而与年轻品牌做Co-branding似乎成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也许是因为还处于初步探索期,大部分传统品牌只算得上“有点想法”。我比较钦佩的是“故宫”的各种跨界营销,简直是“博物院”这三个字盘活了,是“跨品牌的界”的典型。

你也许会想,故宫跨界各种品牌应该是想拉新用户吧?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可能是没去过故宫。故宫什么时候缺过流量?故宫可是每年接待游客超千万的博物馆,不信你问问来北京的亲戚朋友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那么,是什么让“故宫突然很忙”?

事实上,故宫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是一种严肃、古板的形象,而突破这种刻板印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和年轻人爱玩儿的品牌“在一起”。无论是与腾讯 NEXT IDEA、QQ 音乐携手打造音乐创新大赛还是与网易新闻推出“奉旨看球”的H5、还是与抖音联合推出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既增加了故宫自身在年轻人的影响力,又顺势推广了故宫藏品。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2、跨用户的界

所谓跨用户的界,就是想通过合作方的粉丝群体、渠道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用户。

手段可以体现为跨一个比较火的KOL,比如工商银行跨界Papi酱;跨一个比较火的娱乐IP,比如丝芙兰携手漫威推出系列合作款潮流美物以及当下比较流行的各式各样的影视剧植入等;或者跨合作方的渠道,比如网易云音乐和农夫山泉推出“乐瓶”等,其实手段多种多样,但核心是——“圈粉”

“乐瓶”跨界营销为例,这是网易云音乐宣布品牌升级为“音乐的力量”后所做的首次大规模营销。面对QQ音乐背后有腾讯,虾米音乐背后有阿里的危机感下,网易云音乐此次跨界妇孺皆知的快消品牌农夫山泉,使其快速渗透到了农夫山泉的线上线下渠道。音乐的力量蔓延了农夫山泉庞大的用户群体。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近些年还有一个酒店行业的品牌也“比较忙”——亚朵酒店。它致力于创造一个住宿品牌并形成一种生活方式。面对汉庭如家们的围堵,如何拓宽中端酒店拓宽盈利渠道?亚朵创始人耶律胤曾经说过,“现如今的经济型快捷酒店已经无法满足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IP化可以让整体酒店增值。”但酒店终归玩儿的还是客流量,IP跨界背后隐藏的是对流量的渴求。在这一诉求下,亚朵一口气联合同道大叔果壳网、穷游、网易漫画、腾讯QQ超级会员、虎扑、FlowerPlus、日食记、差评等众多一线超级IP打造“亚朵奇妙夜”主题快闪房。要明白,每一个房间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


3、跨场景的界

对于跨场景的界,核心就是看跨界后能否延伸或强化用户使用场景记忆。

如之前腾讯视频跨界吉野家。因为很多人喜欢在用餐时看剧。腾讯视频洞察到这一用户习惯后,在京、津、冀、东北地区300多家吉野家线下门店,打造“在吉野家,看腾讯视频”场景记忆点,并提供“嗨乐季专属手机支架”服务用户。

相信大家还记得今年得到App跨界三源里菜市场推出的#菜市场遇见经济学#。当时是得到为推广薛兆丰老师的新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而做的新书发布会。把菜市场中像鸡鸭鱼肉讨价还价之间的具体场景与书本中的经济学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得到用户有了更强的场景记忆,深入感受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4、跨产品利益点的界

什么是跨产品利益点的界?

简言之,就是通过跨界合作能放大产品功能点。

如荣耀品牌牵手游泳健将孙杨,将其作为“速度特使”。孙杨用惊人的速度打破一项项纪录,荣耀则用技术革新用户的畅快体验。速度是二者之间最直接的共同点,荣耀手机等产品通过与孙杨的合作,放大“快”的优势。此外,Uber“一键呼叫系列”体验营销也是将产品利益点放大的跨界营销,如一键呼叫舞狮队、一键呼叫佟大为、一键呼叫 CEO、一键呼叫直升机、一键呼叫冰淇淋等。

跨界营销,到底在跨什么?

除了明确这些诉求,在跨界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注意的是跨界双方“门当户对”。

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企业体量要有匹配,调性也要相符。不然对于实力强的一方来说,会拉低自己在公众中的品牌形象。对于实力弱的一方来说,很容易就沦为实力强的一方的嫁衣。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企业愿意望自己脸上“贴金”。

其次,要主要找准双方的核心共通点。

比如ofo和小黄人除了“黄”色的基因天然匹配,年轻、好玩、有趣也是合体的共通点。网易云音乐和农夫山泉的品牌跨界当时也有一句话阐释了农夫山泉与音乐故事的关联,“创造宇宙生命的,不仅是水,还有故事。有水的星球不孤独,有故事的星球才完整”。双方只有找到了核心点共通点,才能基于各自的诉求,通过创意最大程度上吸引用户眼球,创造双赢。

此外,跨界营销是品牌的“毒液”。

操盘者一定要有风险预估能力,时刻明确跨界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如果顺利,能达到1+1>2的效果,但与诉求点不匹配的合作方或创意表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得品牌陷入泥潭。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没有一种跨界营销能一劳永逸。

无论是广告还是公关,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跨界营销的原因,其实就是解决现阶段的企业问题。通过一个跨界合作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企业只有通过长期定向地、成体系地去做,才能让用户感受到立体感、纵深感,最终让品牌及产品焕发生命力,解决营销诉求,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客户。

 

作者:西蒙书生,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西蒙书生

]]>
网易爆款刷屏秘籍: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 //www.f-o-p.com/107226.html Wed, 21 Nov 2018 02:10:56 +0000 //www.f-o-p.com/?p=107226

 

隔三差五刷爆朋友圈的网易H5又刷屏了,最近真的是到处看到网易团队的案例。

这次是网易新闻×哒哒推出的一款名为《哲学气质测试》的H5,可以测你的哲学气质。

这个H5依旧是以问答的形式,一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2-4个答案不等,根据用户每个问题的选择,会生成出自己的哲学性格图。同时,用户也可点击详情页查看23 种哲学性格的含义。

 

 

目前这个已无法访问,还好笔者是提前测了我的哲学气质:

不得不说,网易现在玩H5真的厉害,好像一年到头都在刷屏,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流量,特别是测试类H5,越做越牛,听到哪家测试H5火了,我第一反应都想到网易。

同样是做H5,网易做一个火一个。

就在前不久,网易就推出了一个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人格测试H5,点击进去通过回答几个有趣的题目,就能测试出你的外在人格和内在人格是什么,并生成属于你的人格卡片,看起来非常专业。

 

这个H5一经推出,马上就取得了刷爆朋友圈的好成绩,又是一个典型的测试类H5案例。跟那些常见的性格测试、星座测试、个人卡片定制等H5都比较类似。

同样是在今年,网易云音乐还推出《你的使用说明书》H5,点击进去就可以根据你对几段音乐的感知,制作出属于你的使用说明书,同样是跟那些个人性格测试H5比较类似。

网易云音乐《你的使用说明书》

要说这两年刷屏率较高的H5,测试类H5绝对当属佼佼者了,而网易又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那说到底,看了这么多网易刷屏的H5,我们可以学什么为我所用呢?

H5要轻松好玩、与用户相关、能勾起好奇心、参与门槛低等等,这些都是必须的,就不多说了。

学习借鉴一定是互联网上的常态,但是如果只是模仿其表面形式,很难成功,甚至完全不可能,因为有些影响因素并不在H5本身。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网易的那些爆款H5,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

1、选题受众人群广

不管是《哲学气质测试》H5、《荣格人格测试》H5,还是《你的使用说明书》H5,基本上只要经常上网的人都可能是覆盖人群,可能就是有男女区别吧。

一个H5案例如果想获得火爆刷屏效果,它肯定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小圈层里面,换句话说就是它的覆盖人群要足够广泛。

你需要保证你的H5主题能从一个一个圈子轻松的渗透到另一个圈子,想要刷屏传播中间就要不受阻碍。

比如星座测试、心理测试、热剧人物测试、职场能力报告这些都是受众人群非常广的,而选题受众人群广,这一点难就难在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品牌调性、价值观等和大众人群结合起来。如果仅仅是让H5大众化很简单,结合自己才是最核心的。

所以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清楚,你是想通过H5直接展现自己产品还是通过传播增加品牌曝光,最终展现自己的品牌调性和个性?很明显,前者覆盖的人群会更小。

特别是如果你的品牌或产品本就很小众,你也没有想到好的结合方式,那从产品出发大规模刷屏也就不太可能了。

网易H5的选题这块是我们可以重点学的,包括如何从选题上拓宽覆盖人群、什么样的选题更有趣、哪些选题参与性更强、什么选题话题性更强、如何在选题中增加品牌元素等,我们在看这些H5时可以重点思考。

网易《测测你的欢乐颂人设》H5

2、能快速建立信任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在看到是网易H5会更愿意打开?反正我是这样。

虽然说现在朋友圈这个传播路径一直在减弱,但是我们天生对熟悉信任的东西会更加有兴趣。

很多在朋友圈石沉大海的H5,不是因为它不好,很大一个原因是不能在众多信息中快速建立信任,结果就湮没在众多朋友圈信息中。而最简单粗暴建立信任的方法就是靠品牌力,一个品牌本身就是大品牌且有非常多精品案例,那它就是自带信任的,这是品牌长期积累下来的优势。

毫无疑问,网易就有这样的品牌力优势,能够在朋友圈快速建立信任,因为他们已经有超多的刷屏案例,一个接连一个的强化品牌力。

网易《睡姿大比拼》H5

网易《测测你的合群指数》H5

网易《时光迪士高》H5

网易《一分钟漫游港珠澳大桥》H5

一次刷屏或许不会转化为品牌力,但是短时间内频繁刷屏必然会让网易品牌力骤升。所以,在看到它的H5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信任感,好感度倍增,也就更愿意点开、更愿意分享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大品牌案例更容易形成刷屏,因为强大的品牌力不仅带来了信任,还带来了更大的用户人群基数。

不过,网易品牌力这个点我们学不来,毕竟不是每一个品牌都是网易。

3、有专业成熟的团队

一二次刷屏或许是幸运,但成为口碑逆天的H5爆款收割机,那必然是有一个成熟专业的可持续运营团队。

这一点,网易的运营策划团队从没让人失望。

你可能想到了同样的创意、同样的选题、同样的玩法、同样的交互形式,但在这样一个拼颜值拼内容拼品质拼技术的时代,肯定还不够。

专业的内容策划、庞大的文案资源、最新的交互形式、领先的技术玩法等等,会让同一个创意天差地别。

网易《来,用5笔画一个你的爱吧》H5

网易《自白》H5

大家可能不知道,网易做的这些爆款H5,平均制作周期都在1-2个月,不断的策划推翻、打磨内容、优化表现形式……用做产品的方式去做H5,并不是谁都消耗得起。

就拿这次的《测测你的哲学气质》H5来说,对二十多个哲学名词解释得非常专业,有理有据,还组合出上百个测试结果。本来只是一个娱乐的测试,但是你仍然会觉得非常专业非常靠谱,能不转发吗。

而这一点,说实在的,专业成熟团队不是我们想学就能学,也学不来。不过由这个团队表现出来的东西可以学,比如他们的标题写法、文案表达、内容逻辑、交互方式、视觉形式……等等。

4、有制造超强分享点

每一个想要更多传播的H5,都需要有一个关键分享点,刺激用户去分享。而很多H5确实做得比较炫酷,门槛也低,但却没有形成大量转发,就是因为没有设置好的分享点,哪怕利益诱使转发都没有。

网易这些测试H5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本身测试类的东西就是“与我相关”的。另外,除了H5本身有趣,有创意,形式非常酷之外,他们还一直在用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就是把测试结果生成有趣的带个人标签的图片,成为个人符号。

当然,有了这个传播载体还不够,我们的用户可没忠诚到你给他什么他就会分享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社交属性的,在朋友圈分享一个信息肯定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又或者对我自身形象是否有影响。

谁都想展现一个“更理想的自我”,不是吗?

再看网易的这些一套套测试结果图片,他们会精心写了一组组文案,尽量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保持有趣而不失个性化。另外,这些描述都很正面,放谁身上都会窃喜,还有小小的得意感。

平常我们肯定不好意思自己在朋友圈使劲夸自己,而借着这样一个H5,它给你塑造了一个更好的形象,你自己觉得也很符合,那还不赶紧分享嘚瑟一波?

网易《测测你的欢乐颂人设》H5

这种基于“巴纳姆效应”的描述,老贼之前也专门说起过: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都会有同感。而且会自动脑补各种场景为它找到支持的证据。

所以这种笼统的赞扬,又有谁会打心底拒绝?特别它还是一个大品牌H5通过专业的知识系统测试出来的。

这种分享点的设置同样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网易那么多爆款H5,涉及各种分享点,从社交货币理论来说,提供谈资的、表达观点的、有益他人的、巩固自我形象的、参与社交PK的应有尽有,值得借鉴。

5、H5目的很明确

网易这些刷爆的H5,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营销感很弱,你不会一下看到一个广告,一下又是一个卖货入口。它的目的性很明显,主要就是为了不同产品板块的品牌曝光,以及品牌调性的表达。

 

网易《告别2017,这可能是最酷的方式》H5

游戏类、测试类、新闻类、公益类H5在用户接受度和传播度上,相比营销类H5肯定是有本质的优势。当然,不是说产品介绍以及卖货营销类H5不行,肯定是可以的。只是一点,你的H5目的要清晰明确。

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这个H5你要有所取舍,如果你是卖产品、卖服务、搞活动、做促销的H5,你想要实际的转化,那重点就是转化;如果你是想做品牌曝光传播类的,那就更多的思考体验、传播机制,不要又在里面各种打广告。

这一个点我们也可以学,关键在于想不想学。毕竟,大多数品牌都是一旦有曝光就像趁机卖个货。

如果要学,一定要搞清楚你的H5目的,做出相应的取舍。卖货就好好卖货,传播就好好传播。目的越集中,策略和打法也就越统一,效果也就自然越好。一样都没做好,就想同时两样全要,那网易都该学你了。

6、有钱

最后一点,网易有钱玩创意、玩内容、玩技术、玩传播……最重要是,经得起失败,可以不断尝试想法,总结规律,形成方法论。

这一点,真学不来!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网易连续不断的打造爆款H5,这其中它们对的年轻人的洞察、对人性的理解、选题策略、创新创意形式、文案底层逻辑、H5交互形式、视觉呈现、技术手段、分享点包装、对H5的认真态度等这些是可以好好去提炼总结和借鉴的。

而网易的品牌力、专业成熟的团队、对于H5的庞大资源投入、产品本身的热度、组织调控能力等等却是不太能学的。

做运营做营销,一直需要借鉴与学习。但是不能只看表面,好像生搬硬套,这里套一套那里改一改就能成功。

最关键的还是取其精华,结合自身,反复打磨,对症下药。

 

作者:木木老贼,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木木老贼(ID:mumuseo)

]]>
刷爆朋友圈的锦鲤,如何挑动用户心理? //www.f-o-p.com/105069.html Mon, 05 Nov 2018 07:52:44 +0000 //www.f-o-p.com/?p=105069

 

10月下旬,一篇以《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下文简称《锦鲤》)为题的文章横空出世,随后迅速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间文章收到的打赏便达到了上限,新媒体圈的朋友称,别家一年的指标,她家靠这篇文章就达到了。

打开文章,可以发现全篇讲的只是作者从小到大的光辉“幸运史”:中考低分飘过;高考前随手翻到第二天的考题;公务员面试,排在前面的人刚好缺席;一毕业家里就被划分到雄安新区…..

这个自称福娃的作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通篇都是玄而又玄的巧合。客观的讲,作者的故事禁不起推敲,而她也没拿出什么像点样子的证据证明她的故事。

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买账,给她转发、给她点赞、给她打赏呢?

文章的作者是不是福娃,我并不想讨论,我想说的是,她绝对是一个挑动用户心理的高手。

一、好文章如同好产品,用户定位一样很重要

纵观《锦鲤》全篇,作者引用的事例包括了:中考、高考、六级、求职… 从文章选用的例子就可以发现,在读者受众的选择上,作者一开始就明确地把目标锁定在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身上。

对这些目标读者来说,作者所讲的经历,都是他们刚经历不久记忆尤新的,或几经艰辛深深地烙在脑海的,因而读者能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对于学生党来说,繁重的考试压力是生活主要的忧虑,在目睹作者说讲的神奇考试经历之后必然会心生向往。

试想一个为了升学,为了考试已经屡败屡战、艰苦奋斗的大学生,在考试的重压之下,任何看起来能给考试结果提供一点帮助的方法,再不靠谱也会试一试。毕竟考试除了努力,本来就有运气的成分,运气自己控制不了,就只能试着求助“锦鲤”了,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对于职场新人,他们初出茅庐,开始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残酷;毕业前的美好憧憬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使他们失落而迷茫。而“锦鲤”恰好是她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速效救心丸”。

一篇《锦鲤》的出现仿佛给了职场新人们一个情感的发泄口,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艰辛以及对轻松生活的向往。

选择这些读者,是因为作者就是读者群的一员,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而他们,刚好需要”锦鲤”。

或许会有人疑问,这些读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锦鲤”是多么荒诞的事情。

可以很明确地说:他们不能!

《乌合之众》中指出,当一群人有了共同目标,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在群体中,人们趋向于本能行动、依靠情感来做决策而不是理性思考,这就是群体心理。构成群体的人们,不管他们来自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着怎么不同的背景,一旦形成群体,就都会拥有共同的群体心理:他们不会观察,不会思辨,只会认定自己相信的东西。

《锦鲤》的读者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二、影响用户的心理手法

之所以说《锦鲤》的作者是位挑动用户心理的高手,除了她能准确找到目标群体外,更重要的是她深谙影响群体的手法。

我们来分析一下,《锦鲤》中用来挑动用户心理的手法:

1. 竖立鲜明的形象

前文中我们已经说到,《锦鲤》文中所用的事例,包括了升学、考试、就业等一些几乎每个读者都会经历的事情。

作者的这些经历几乎与每个人一样,但最后的幸运结果却和普通人截然不同,这样的反差一出现,就将“幸运儿”这一鲜明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里。

鲜明形象的作用是为了加深读者的认知和记忆,确保读者能接受收到作者的意图。

2. 刻意营造巧合

在《锦鲤》中,作者从小到大几乎所有重要的事件,都有好运气出现。这种反常规的巧合一次一次的出现,就将事件从巧合变成了事实,让读者更加笃信确有其事。而这个“事实”又刚好是读者们希望看到的样子。

几千年前,陈胜在鱼肚子里塞上写着“陈胜王”的字条,吴广装神弄鬼地躲在篝火后叫着“大楚兴”,借此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农民起义,不也是用了“营造巧合”这个方法吗?可见“营造巧合”这一手法对群众心理有着极大的煽动性。

3. 巧用暗示

《锦鲤》中作者提到自己因为幸运而被家乡邻里所熟知,甚至有学弟把作者的名字剪下来夹在书里,祈求占点运气,而最后这个学弟也如愿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种本没什么必然联系的事件,在作者的描述下具备了很强的暗示性,仿佛是在告诉读者们:“只要膜拜我,和我扯上一点关系的都能沾染一些好运”。读者看完之后自然也就会有“转发膜拜一下求个好运”的想法。

暗示的作用是通过极具倾向性的现象,让读者自己推导出显而易见的结论,因为这个结论来自于读者自己。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对此深信不疑,殊不知这个结论只是作者刻意让他们推导出的。

4. 制造传染

在这篇《锦鲤》的底下,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一位读者声称转发了这篇文章之后就如愿收到面试邀请了,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条评论的出现是否是作者营造的又一个巧合。

三人成虎,多个人一起发生这样的好运巧合,事情的可信度就高了。其他人一旦相信,就会开始模仿,就形成了传染。所以,制造传染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供一个可模仿的对象,并且模仿的成本不能太高。

我们常见的网红店雇一批假顾客来排队,或者刻意减少店内座位,营造一种门庭若市的想象,就是一种制造传染的行为。

总的来说,《锦鲤》挑动读者心理的手法,是一个从建立形象,到提高可信度,再到推动读者行动的神奇过程。这个过程不动声色,却能让读者如提线木偶一样随着作者的意图行动,不可谓不高明。

三、锦鲤的塑造

网络上有人将《锦鲤》事件形容为“像邪教一样”。其实,与其说是邪教,倒不如说作者是在塑造某种意义上的偶像崇拜。

不单是写作,对于商业产品等领域来说,塑造偶像都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境界。

以前我们总说,用户就是上帝,产品服务于用户。但现在我们知道,其实用户更需要的是一个满足他们情感需要,给予他们希望和方向的偶像。像苹果与果粉、小米与米粉、索尼与索尼党、又或者是抖音、微博上的网红与粉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一种成功的偶像与信徒的关系。

产品从特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情感诉求,向他们传递了某种价值观、生活理念或是品味追求,用户的内心潜意识里一旦接受了这些,便成为了产品的信徒。

当产品与用户形成了偶像与信徒的关系之后,这层关系牢靠且会不断壮大。信徒不但对偶像绝对忠诚,还会将偶像传播给其他人,雷军说的口碑传播,其实也是这种信徒间的传染。

总结

《锦鲤》一文所传递的价值观,我们并不认同,但不可否认,《锦鲤》中塑造“偶像”的手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作者:宫田,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宫田

]]>
公众号的罗曼蒂克兴衰史 //www.f-o-p.com/104220.html Tue, 30 Oct 2018 01:44:42 +0000 //www.f-o-p.com/?p=104220

 

前传

2012年7月21日,鲜有雨水的北京迎来了一场61年来的最强暴雨,导致79人死亡,这个结果在微博上是不可理喻的。网友和公知的各种段子、批评、谩骂和吐槽像洪水一样汹涌澎湃,差点把微博服务器给弄宕机。第二天,为加强与大家的沟通,@人民日报 官网微博正式上线,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官媒入驻社交媒体的序幕。

在此之前,微博被称为草根和大V的王国,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社交媒体的话语权。@薛蛮子、@作业本、@李开复、@任志强、@冷笑话精选 等大号如日中天,无数人把他们当偶像一样看待,并想与其合作。一年之后,薛蛮子在监狱里回忆道:“每天醒来有上千条私信和微博求@你,就像皇帝在批奏折!”

那时候很多没有品尝过巨大话语权滋味的理科男还忙着躲在实验室里搞科研,没有像今天这样稍微杀过鱼的人都敢出来开科普课搞知识付费。所以微博会不时出现谣言的内容,即使是薛蛮子、任志强和李开复这种大V也难以分辨,偶尔也会一不小心中招,成了谣言的最大传播节点。

在经历了北京那场最强暴雨之后,圈内明显感觉到,微博开始走下坡路。

此时,早在一年多以前就提出要包装50个KOL并成立了独立新媒的前创业家主编申音还没想好自媒体到底应该怎么做。虽然,他已经签下了薛蛮子、罗振宇、程苓峰、金错刀等人,其中薛蛮子的《蛮子文摘》已经运营了近一年,在业内的名气相当于今天的虎嗅,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自媒体,但是,第二个项目@罗辑思维 虽然招来了团队,却一直迟迟未开动。

一个月后,微信公众号内测,最早拿到公众号内测权之一的独立新媒,利用薛蛮子在微博上的影响力,率先让@蛮子文摘 公众号的粉丝达到3万。对行业未来敏感的申音很快就感觉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可能来临。两个月后,在经历了一次公关风波之后,罗辑思维自媒体视频项目正式上线。很快,这个节目便通过优酷推荐引流了大量粉丝,并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通过不断的豹变成为内容创业的龙头标杆。

嗅到金矿的可不只是申音,还有活跃在一线的科技媒体人和草根博主,比如青龙老贼、陈中、程苓峰、管鹏等。此时青龙老贼还在浙报传媒的传媒梦工厂担任战略发展部总监,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对媒体人来说不可多得的大机会。随后,他迅速利用职务之便,联合了一线的科技媒体人,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公众号自媒体联盟@WeMedia联盟,虽然那时候每个自媒体的粉丝都是千把八百的,但因为人数众多,在科技圈内成为一股推动公众号自媒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间来到了2013年,传统市场化媒体已经走了几年的下坡路,但引爆它的,是著名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这个事件给原本就过得不好的市场化传统媒体送来一股强大的冷空气。一些前卫的媒体人开始把目光瞄在了公众号,操盘过《起底王立军》的石扉客开通了@石扉客—法政观察 ,虽然后面不断的被封禁,但让他尝试到了技术给传播带来的甜头和经验。另一个媒体人陈鸣开通了@滤镜菲林 ,专门探讨新媒体的走向,在传统媒体圈引起巨大的冲击波。

年初,同在浙报传媒工作,加入了@WeMedia联盟 的记者潘越飞,因为在过年的时候写了几篇小爆文,一下子在科技圈内走红,其中有一篇叫《微博暗黑简史》,历数了微博的问题和生态,引起圈内的极大震动,进一步促使大批微博草根向公众号转移,而在前后一系列探讨趋势的文章中,也为他本人赢得了巨大的名气,很快,他被挖到搜狐IT当主编。

尽管科技圈一时闹哄哄的看好公众号新媒体,但它到底怎么盈利谁也没有数。到了一月底,几乎垄断当时科技圈的爆文小能手程苓峰,在其只有2万多粉丝的公众号@云科技 上开始尝试开价一天一万叫卖贴片广告,吸引了搜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广告主。程苓峰的小试牛刀,让当时一众的自媒体人多多少少看到了希望,不久,三表也对外放话靠自媒体赚了10万。

尽管一切推进得似乎轰轰烈烈,但在2013年的上半年,微博依然是最主要的社交媒体,@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凭着豪华的运营团队和高质量的鸡汤内容,很快成了微博的一个著名成功案例,并得到其他官微的仿效学习。与此同时,微博内外对谣言的声讨之声也越来越强烈。

到了八月,网络推手“秦火火”等人被捕,薛蛮子因为嫖娼被抓,当着央视的观众交代了自己嫖娼过程的同时,也反思了作为一个大V的不谨慎,承认自己可能转发了部分谣言。随后,新华社刊发评论《谨防大V变大谣》,《求是》杂志子刊《红旗文稿》发表评论:“整治网络谣言必须出重拳,要敢于打‘老虎’、管网站。”

一时风声鹤唳,还没被封号的@任志强 在微博上发出感叹:“微博无限好,大V近黄昏?”他的好友,拥有1600万粉丝的地产大V潘石屹在央视《对话—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哆嗦的说,他的微博只代表个人,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另一个知名大V李开复,赶紧请了两家微博爬虫公司,监测了一遍自己的一万三千条微博,几个月后,他对外宣布得了癌症,回到台湾养病,微博几乎停更。

新旧阵地的大迁移,对传统媒体来说,似乎还没有太大的警觉。跟申音同一栋楼办公,时任博雅天下传播机构副总裁,《博客天下》杂志出版人的郭光东博士,对传统媒体依然信心满满,在这一年的上半年,他正忙着大力从南方系挖人,打算把手头的几本杂志打造成最牛逼的杂志之一,所以挖来了石扉客、陈鸣、张伟、郑艳琼等人。这些人并没有改变杂志的颓势,却在无意中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爆发

2013年8月,已经积累了几十万粉丝,一直面临巨大商业模式压力、已经成为行业第一头部大号的@罗辑思维 决定尝试一个酝酿已久的商业化计划,面向他的粉丝推出了“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一共5500个会员,不到半天就售罄,赚了160万,震动了整个行业。随后,申音团队包装的第三个项目@凯叔讲故事 也初露头角,几年之后,锐变成母婴行业的超级大号。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公众号迎来了第一波红利爆发期,几乎在微博上赚了钱的自媒体,都同时开通了公众号,但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内容,跟微博的套路差不多,大多数都是黏贴复制,这个境况持续到了年底,随着不断加入的传统媒体人才逐渐有所好转。

传统媒体的加入,玩法也带了太多传统的味道,没有今天的那些小编这么活灵活现,动不动就卖萌撒娇犯贱,传统媒体的很多官方公众号,内容都是跟之前的差不多,完全没有运营和用户意识,因为根子还在传统的纸媒上。知名媒体人林楚方很早嗅到了内容行业的方向,所以做《壹读》杂志时,走的是“轻幽默、有情趣”路线。

《壹读》杂志的内容,天生跟自媒体风格吻合,加上林楚方本人非常重视新媒体,在2013年的下半年,它轻松的风格和更接近年轻人的内容成了圈内的当红辣子鸡,其公众号自媒体矩阵也是当时传统媒体里,粉丝最多的新媒体矩阵,但这个地位很快就被他的师兄石扉客执掌的《博客天下》取代。

2013年9月,《蛮子文摘》内容主编吴小明跳槽加入了《博客天下》杂志,跟着陈鸣等人一起负责新媒体。这个完全新媒体出身的媒体人没有任何的传统思想包袱,给杂志带来了全新的用户、策划、运营甚至商业思维。分管新媒体的陈鸣为抛开此前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团队工作的影响,决定从杂志栏目里独立出来一个公众号,名字叫@咋整。

@咋整 的玩法完全互联网,在陈鸣的充分信任和帮助下,吴小明与团队其他成员在短短几个月里推出了数十篇刷爆朋友圈的爆文,成为自媒体领域的一匹黑马。随后通过整合杂志资源,纵横捭阖,说服@南方周末、@凤凰网、@微信路况 等大号互推,一夜之间,粉丝涨了13万,远远超过了《壹读》的用户。

至此,《博客天下》杂志社很快成为了公众号自媒体的重镇,除了@咋整,还有石扉客的个人公众号@石扉客—法政观察;陈鸣的@滤镜菲林 ;张伟的个人公众号@世相 等。在文艺圈颇有影响力,负责《博客天下》杂志生活方式板块的郑艳琼后来还说服媒体圈内的几十个文艺类公众号,成立了@文艺联萌,@文艺联萌 里有一个大号叫@读首诗再睡觉 ,是《新知客》主编范志行联动一群文艺老炮创办,虽然影响很大,但并没有什么商业思路,到了2014年年底,范志行选择离开北京去了上海,跟前《外滩画报》的总编徐沪生做了一个现象级自媒体大号@一条 ,这是后话。

《博客天下》作为新媒体重镇并没有存在多久,很快,咋整原班团队因为股权和管理问题选择离开,杂志社的高管也因为个人原因纷纷跳槽,张伟去了GQ杂志做主笔,其他人做公关的做公关,做自媒体的做自媒体。虽然昙花一现,博雅新媒体矩阵刺激了无数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优质公众号的爆发。

当然,刺激公众号爆发的最大动力还是真金白银。2013年12月27日,@罗辑思维进行第二次社群招募,一天之内轻松募集800万,使得其估值达到了一个亿,创投媒体@B座12楼评论道:这为2014年定了一个基调——自媒体全面商业化时代开始了。意气风发的自媒体人们,俨然一副“枪已经上了膛,给我一颗资本的子弹,就可以翻江倒海!”的豪情。

几乎与@咋整 同时,从《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辞职,去了一趟新疆旅行回来后,黄章晋在大望路的一个居民楼式办公室注册了@大象公会 ,以“知识,见识,见闻,最好的饭桌谈资”为标签提供原创知识性内容,几经艰难,到了2014年10月,粉丝达到了20万,尽管商业模式还不明确,但黄章晋的底气也足起来,面对采访,他说“我是来洗牌的!”随后的几年,@大象公会 成了传统媒体人从事新媒体创业的典型案例,也是中产阶级最爱读的公众号之一。

进入2014年,公众号突破了580万个,经过此前一年多的普及,国内的主流企业,几乎都开通了专属的官方公众号,草根号也继续在爆发中。在这一年,圈内最多的事情,就是传统媒体人的离职声明,不是加入了互联网企业做公关,就是自己创业,做起公众号来。

同年,将阳春白雪的世界绘画艺术讲述得很是“无厘头”的顾爷也开始走红,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爷 成为图文策划类公众号的标杆,它在公众号自媒体早期,它是十万级最多的贡献者,其幽默风趣,又高质量的内容,对后面上来的自媒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杭州,一个梦想成为自由撰稿人的胖子注册了一个叫@王五四 的公众号,他的内容是带着强烈个人风格的辛辣时评,部分网友惊呼鲁迅回来了,疯狂的帮他转发,使得他很快就积累大批忠实粉丝,文章几乎篇篇十万加。不过他的路走得并不顺,因为你懂的原因,他的公众号不断的被封,到了后来,几乎是做一个号火一个号被封一个号的状态。他被大家公认为“被微信伤得最重的男人!”尽管他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大号,但作为公众号自媒体的一个奇葩,他现在成了唯一一个在朋友圈贴个图文也能十万加的IP。

这一年,各种自媒体联盟也多了起来,除了此前提到的@WeMedia联盟、@文艺联萌,还有各行业的垂直联盟,比如财经自媒体联盟,微媒体联盟、碉堡新媒体联盟等等。新媒体联盟的成立,跟广告主的大规模进入有关,在这一年,海尔第一个宣布,停止向杂志投放硬广,把钱转移到新媒体广告上。

2014年下半年,公众号文章开始显示阅读量,这对广告主的投放,起到极大的催化剂作用的。在此之前,大家对投放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后台数据和整体感知,所以比较有顾虑,但阅读量显示功能出现后,基本可以知道效果去到什么程度了。因此,从这一年开始,公众号媒体进入影响力可量化时代。

阅读量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优质自媒体收入的同时,催生了不少第三方评判公司。2014年8月,原来在FT中文网写媒体札记的专栏作家徐达内,在关键点抓住了榜单的机遇,成立了新榜,很快就发展成一个独角兽型内容创业服务平台。随后,清华大学教授沈阳针对政府、国企和官媒等机构的需求,推出了新媒体指数平台服务,生意也做得非常大。

从2014年开始,资本开始意识到微信公众号的价值,并尝试投资。包括@潘幸知、@玩车教授、@Feekr旅行等一系列公众号都对外宣布拿了融资资本的进入,再一次刺激了在传统媒体拿着苦逼微薄薪水的传统媒体人,第二波内容创业浪潮即将开启。

井喷

在2015年之前,大家在谈论公众号自媒体的时候,都喜欢用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毕竟,这也应了微信“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口号。但是,从2015年开始,资本大规模进场之后,去中心化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如果说2014年是资本的小试牛刀,融资事件才几起,那么到了2015年,则是大刀阔斧了,融资事件一下子飙升到了42个。资本的跑步进入,使得自媒体内容整体优质化、团队化和专业化,从这一年开始,优质的自媒体得以井喷,为后来的江湖格局奠定了大方向的基础。

2015年最开始的几个月,多个此前就运营的公众号拿到风投,包括@清单、@馒头商学院、@接招、@坏男孩学院 等,都是比较前瞻性的自媒体,很早就开始运营,粉丝和质量都比较平稳,商业模式也相对清晰。同时,一些自媒体中介项目,比如熊猫自媒体联盟和淘公号,也纷纷拿到风投。

1月,汽车设计师陈磊和师兄罗润州筹备已久的“娱乐化阅读”公众号@混子曰 正式上线,通过生动搞笑的图文俘获了大量的关注,短短几个月粉丝激增30万,很快拿到了央视名嘴张泉灵等人的150万天使投资,资本的加持确保了内容的质量,不到半年,估值就过亿。

从2015年开始,优质的公众号开始深度垂直化,基本每个大领域都出现几个充满想象力的大号。这一年互联网圈开春最大的风口是互联网金融。因为大多数的借贷平台都是通过公众号来获得用户,所以大量的热钱涌入,催生了无数个P2P垂直号。

3月,刘侠风的小铜人科技开始以公司的形式正式运营,很快就成为互金领域的头部号,赚得盘满钵满的同时,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单单天使轮,就融了1000万。在同一年,已经运营了半年多的@年糕妈妈 开始有了10+的文章,巨大的母婴投放市场,使得原来是小职员的创始人李丹阳拥有了自己的母婴服务工作室并拿到了融资,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短短几年成为母婴行业的超级服务平台。

紧接着,各种自媒体融资额消息满天飞,单单吴晓波牵头成立的狮享家新媒体投资基金就注资多个垂直自媒体大号,其中给了@餐饮老板内存 2000万、给了@酒业家 1000万,给了@12缸汽车 数千万。对于垂直号,其他资本也在抢夺,比如真格自己入股了@军武次位面,,道彤资本投了@医学界。

4月,在南方报业新媒体部实习的暨南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徐妍敏锐感觉到,自己可能可以通过写公众号赚钱,于是选择辞职,做了一个叫@深夜发媸 的公众号,到了夏天粉丝就突破了40万,短短几个月成了案例级的网红大号,徐妍的人生轨迹也得以迅速改变,从打工新手一跃成为无数90后女孩心目中的人生赢家。

2015年6月的第四天,被圈内称为文艺教主,还在GQ杂志社做主笔的张伟,发现自己那个48万粉丝的文艺大号@世相 被封了,从《博客天下》工作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怎么内容创业的他,沉默了4个月之后,在朋友圈丢出了一个叫@新世相 的公众号二维码,大家争相奔走呼告,粉丝很快就过万。

接下来的几年,拿了风投的@新世相 将改变行业的潮水方向,在踩了一个APP的坑之后,回到自身擅长的优势上来。通过策划“逃离北上广”、“地铁丢书”等爆炸性营销事件,成了广告商争先合作的对象。赚了钱之后的新世相,开始横向发展,以广告和卖书作为基底,积极探索影视方向,大大拓宽了自媒体的商业维度。

在上海,徐沪生和范志行做的@一条 短视频自媒体已经家喻户晓,粉丝也涨到了1000万,成了传统媒体下海做新媒体的创业标杆。两年之后,涉足社交电商的@一条 ,在电商板块就聚集了1500多个设计品牌,10万件优质良品,覆盖生活、家居、电子、美妆、服饰、美食、图书等20多个领域,年营收接近10个亿。

受到罗辑思维知识付费的影响,2015年的知识付费开始大规模爆发,这种简单直接没有成本的变现方式最早发生在文艺圈。这一年八月,林少的@十点读书 获得了狮享家新媒体基金的天使投资,开始探索知识付费。而早在2013年上线的公众号@樊登读书会,在这一年融了数百万,迅速在全国铺开无数读书分会,到了2017年,已经发展成200多万正式付费会员的超级知识服务平台。

同样在8月,已嫁做人妇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生姜逸磊,因为整天无所事事在社交媒体上玩起了各种自导自拍的小视频,其中一个叫《男性生存法则第一弹》的独特吐槽风格短视频在微博上获得了2万多的转发和3万多的点赞,从此以后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便注册了公众号@Papi酱

借着短视频的风口,@Papi酱 在短短几个月成了中国网红史上少有的现象级昙花式网红,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在围观她的吐槽,深挖她的八卦,甚至吸引了过气自媒体平台@罗辑思维 的注资和参与炒作,首次广告被拍卖出2200万元,尽管Papi酱后来以同样的速度过气,但这个事件直接在接下来的2016年把网红这个风口给引爆。

受到行业的刺激,已经兼职运营了两年,粉丝积累了30万粉丝的六神磊磊,在2015年10月开始决定从新华社辞职,正式投入到新媒体行业浪潮中来,很快,他的单篇文章广告收入,就超过他之前在新华社一年的工资。

当然,2015年的故事太多,其中有一个怎么也忽略不了。

2015年9月,第一次创业失败,做影视公司耗尽了四百万投资,一度考虑卖掉在深圳房产的老媒体人马凌,在居民楼里吃完一顿口味很重的红油冒菜饭后,决定尝试做一个公众号自媒体,于是便注册了@咪蒙。多年在媒体圈摸爬打滚,深谙人性的她通过走毒鸡汤路线,开始赢得一大波粉丝的注意。

从《致贱人》刷爆朋友圈开始,@咪蒙 开始成为朋友圈现象级的流量收割机,不定期在社交媒体上推出引发大家争议的爆文,成为自媒体史上最短时间内从0到1000万粉丝的头部大号,广告的价格也秒杀同行几条街。赚了大钱之后的咪蒙虽然没有减肥成功,但摸索出一套独家“PS减肥法”,通过月薪5万的助理用强大的PS技术让自己顺利减掉了30斤,并成功恢复了单身状态。

整个2015年,可以说是公众号自媒体的井喷期,无论是头部号还是营销号,都因为大批广告主的涌入成了印钞机。这是自中国互联网诞生以来,造就最多成功创业者的一年。从文艺圈到鸡汤圈,从娱乐圈到科普圈,从吃货圈到旅游圈,一个个自媒体山头开始林立起来。

高潮

从2016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格局逐渐呈现的自媒体行业迎来它最辉煌的巅峰期。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深圳的大批营销号博主开始购置自己的房产,头部的大号更是银行大客户部门里的印钞机,一般想投放他们,都要提前预约,尤其是一些现象级的大号,甚至要排队两个月才排得上。

在2016年,P2P网贷行业开始了白热化的投放战争,获客成本从之前的几十元一路飙升,到了2017年上半年,获取一个新客户的人均花费已经达千元。这意味着,对符合群体的公众号来说,赚钱赚到手软。除此之外,非金融类的大品牌已经把公众号投放当做不可忽略的标配,投放预算相当一部分流向自媒体运营者的腰包。

这一年融资的自媒体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25个项目获得了融资。但历史往往这样,任何一个行业,一旦到了顶端,就意味着接下来开始走下坡路,到了2017年,融资数额已经锐减到只有22个。空缺繁荣的背后,是格局的尘埃落定,头部号的内容很优质,营销号的内容依然低劣,资本和流量的把持,个人进场的大门只留下一条缝隙。

大环境上,无论是新兴的平台还是类似网易搜狐这种古典平台,都面向自媒体人抛出了入驻的橄榄枝。今日头条已经成为了和腾讯客户端抗衡的独角兽,在过去的2015年,靠今日头条火起来,并把粉丝引流到公众号的时尚大号@石榴婆报告 被作价6000万卖掉。而在内容运营和扶持日臻成熟的情况下,头条开始推出短视频从另一个赛道搏杀腾讯。

主流的互联网创投圈,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几乎是被前沿技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占据着,尽管也有很多产业媒体涌入,但毕竟是偏门行业,变现能力没那么强,反倒一些更加适普的可视化项目发展得空前迅猛。受到Papi酱走红的影响,网红一词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关注,一时掀起了全民造网红的运动,长得好看的90后都想去做网红,长得不好看的则忙着催高整容行业的股价。

随着科技改变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理科男开始大面积登上自媒体舞台,他们虽然有点刻板,但大多数人产生的内容认真扎实,至少表面上,让你觉得挖得很深,在圈内外掀起了一股科普浪潮。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亲自撮合扶持起来的《知识分子》,到了2016年已经是科普类头部大号,开始进军知识付费。

在科技领域,一个在2015年年底上线,通过整合、挖掘、洗稿的完美融合,名字叫@差评 的公众号逐渐在朋友圈声明鹊起,看似深度又不失幽默的图文风格,深受那些已经对各种套路耳熟能详的都市白领喜爱,尽管这个号备受争议,但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加入了科技领域的头部大号俱乐部。

远在大西洋彼岸,一群年轻人在硅谷街头走街串巷,采访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公司,写了一篇篇关于硅谷和海外的科技报道,文章里附加了大量高质量的图文和内容,满足了圈内人士对“互联网圣城”硅谷的猎奇之心,很快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资本的青睐,迅速在自媒体江湖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而作为科普文化的重镇,知乎在这一年上线了机构号,大量苦于找不到存在感的机构号小编开始了自己的狂奔模式,最为典型的是@丁香医生 ,天天在知乎上给大家科普男生到底该不该建议女生喝热水的知识,顺便为广大都市白领提供打压家族群老亲戚乱转发养生鸡汤谣言的理论依据。一些在知乎上走红的大号,也开始在公众号里深受大家喜爱。

除了科普,另外一个新的刺激点是故事。

36氪的前编辑张豫宏在考虑着创业的想法,对比了传统媒体时代销量最好的三本杂志:《读者》、《知音》和《故事会》,他发现对标《读者》和《知音》的浅文艺和鸡汤类的公众号已经无数,但讲故事的公众号寥寥无几。于是他注册了@老道消息 ,slogan是“互联网冷知识、故事会、黑话大全”。这个用了大量政治话术讲优质故事的公众号,是2016年公号界跑出来的一匹黑马,也是马化腾为数不多打赏过的公众号之一。

2016年6月,前《南方周末》地产行业记者张育群注册了一个叫@兽楼处 的公众号,以兽爷自称,一开始写地产故事,后来扩大到泛财经领域,文章虽然不多,但篇篇都是精品。深谙地产行业的兽爷此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两年之后他的一篇关于问题疫苗的文章在中国舆论界捅翻天,刷新了作为自媒体的一个全新高度。

7月,媒体人雷磊筹备已久的项目@真实故事计划 开始推出第一篇故事《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24小时内超过100万人阅读,这坚实了他在非虚构故事领域的信心。一年后,它的粉丝突破70万,并拿到了宸铭传媒的1200万A轮,并开始尝试涉足影视行业。

进入2016年的下半年,大的格局基本稳定,公众号江湖的阶层也开始固化,刷爆朋友圈的现象级文章主要被@咪蒙 和@新世相 等大号垄断,营销号虽然没有什么声息,却忙着向二三线城市布局和渗透,闷声发大财。新入局的个人,如果没有拿到天使,有好的想法也很难卡位进来。直到第二年三月,才再出现一个现象级大大号,名字叫@局座召忠 ,完全靠张召忠个人的影响力和资源推起来的。

江湖阶层的固化,对于实际上没有那么大流量的号来说,可能会被广告主忽略,所以出于市场的考虑,一些在圈内小有名气,但又没有那么大能量的号,通过刷阅读量作价来吸引客户的投放。与此同时,由于头部价格奇高,一些作为客户和自媒体之间的第三方中介——公关公司,为了赚钱高利润的差价,往往也喜欢给客户推荐一些名不经传的小号,然后通过刷阅读量满足客户的KPI,这种情况自公众号显示阅读量以来,变逐渐形成了一条利益巨大的黑色产业。

9月,“腾讯科技” 爆出部分大 V 刷阅读事件,引发了自媒体圈一波强烈的地震,不少裸泳的大号被部分晒了出来,引发广告圈、营销圈、自媒体圈对刷阅读背后整个灰色产业链的深度探讨。这让那个专门吐槽甲方乙方和营销圈文案、已经运营一年多的@姜茶茶 在圈内外得到更广泛认可,很快发展成为文案领域的标杆大号之一。

11月,深圳媒体人罗尔因为女儿得了白血病尝试在公众号上争取大家的帮助,推送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被无数网友同情转发。两天后,他的朋友刘侠风在自己的大号@P2P观察 追加了一篇《耶稣,请别让我做你的别人》的文章,用了一种营销的口吻在里面提到:他的公司小铜人愿意在 11 月 30 日凌晨之前,文章转发一次,小铜人向罗尔捐款一元用于救治罗一笑小朋友的白血病,保底捐赠两万元,上限五十万元。结果,被网友怀疑是罗尔借女儿来炒作,剧情迅速反转,罗尔和刘侠风一下子被推到了风浪口,谩骂声像潮水一样涌来。关于新媒体营销策划,再一次引起了圈内外的强烈反思。

2016年的最后两个月,两个巨额的收购案印证了这个行业有多疯狂。一个是同道大叔蔡跃栋套现了1.78亿,另一个是创办才一年多一点的@李叫兽 及其团队被百度作价近一个亿收购,两起时间点隔得很近的大并购,再一次对外宣示了自媒体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暗示这个行业差不多到了顶点,因为几乎同时,曾经红得发紫的@Papi酱 传出@罗辑思维的撤资风波。

进入2017年,张小龙一直念念不忘的小程序上线,很多人奔走呼告,说移动互联网最后的一个大风口来了。但由于小程序并没有开放朋友圈,很多人浅尝辄止。随后有人发现,与公众号结合,才是绝配,小程序不可能颠覆公众号,但却补充了公众号想往社交电商发展的短板。一大批不满足于广告收入的文艺时尚大号上线了小程序,涉足社交电商,包括@胡辛束、@于小戈 等大号,赚的盘满钵满,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方向。

2017年的上半年,继续延续了2016年的繁荣,但除了偶尔一些咪蒙个人的花边新闻,鲜少出现刷爆朋友圈的大事件了。从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公众号自媒体迎来了它的黄金18个月,同时也面临着多平台化和多样化的自媒体形式冲击,固有的格局和生态也开始显露出其弊病,鼎盛过后,开始式微。

黄昏

2017年下半年,今日头条的第二个核武器产品@抖音 已经运营了一年,各方面日臻成熟,不时地从抖音平台弹出几个在微信群里疯传的短视频。尽管腾讯积极努力反击,但由于缺乏强大的运营基因,旗下的微视团队在这方面显得特别无力,大局已经形成。抖音很快就发展成一个全新的生态,内容形式也跟以往不一样,更加简单明了,不用费脑,粉丝只需要躺在沙发上就可以奶头乐。

在这段时间里,采访了罗振宇引发极大争议的老牌重量级媒体人许知远又采访了《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他们讨论了娱乐至死,讨论了互联网文化以及受众群体的特点,又引发了圈内的热议。甚至有一些评论认为,许知远不过是个不懂新媒体的老不死。在这一期节目里,《奇葩说》的辩手如晶跟许知远解析:“我们其实是思想上的演员。”这句话也解答了很多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为什么火爆的困惑,因为大多数自媒体本质就是演员,也可以说是内容的翻译者,而不是产生者。

采访完马东,因为后续又推出多期极大争议的对话视频,许知远也莫名的火了起来。但这个行业也中了许知远的一个预测,很多内容无法沉淀,每天都要寻找新的刺激点。

2017年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出来的大号越来越少。2017年3月15日,@GQ中国正式更名为@GQ实验室 ,采用了可视化的脑洞图文方式,一跃成为十万+收割机,一年多后,这个公众号的广告价格在市场上的标价已经是130万一次。@GQ实验室 的成功背后,意味着新媒体内容的消费升级,劣质内容进一步淘汰,漫画式内容越来越多,不久,连@咪蒙 等多个一线大号也引入了漫画形式。

在2017年,行业大环境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关于自媒体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

第一波地震发生在六月份,6月1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试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6月7日,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风行工作室等八卦类帐号被封,微博、今日头条、腾讯被约谈;6月8日,@毒舌电影、@关爱八卦成长协会等25个微信公众号被封;6月20日,《二龙湖浩哥》等40多部网大被下架;6月22日,广电总局要求新浪微博、A站等关停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进行全面整改。这次地震直接波及头部大号,连公众号之王@咪蒙 也被禁言。

8月,自媒体营销大号@酷玩实验室 遭到百度的起诉,要求其立即删除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发布的侵权内容,并以公开、书面的形式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同时索赔因侵权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1500万元。该新闻在圈内引发极大的争议,但舆论几乎一边倒向百度,认为@酷玩实验室 的小编太自以为是,乱用话语权。

11月,因为被相关媒体挖出此前的视频存在侮辱英烈董存瑞问题,估值40个亿的知名IP自媒体节目《暴走大事件》从优酷上全线下架,主持人王尼玛发微博表示节目需要“进行整改”,暂时停更。这个事件持续到第二年五月,以“暴走漫画”联合创始人带领团队到董存瑞烈士陵园向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和公开道歉结束。

在此期间,拥有上千万粉丝的@二更食堂 因为发布了不尊重被司机杀害的空姐而引起网络哗然,最后被迫永久关闭。另一个网红大号@ayawawa 因为在线下的活动中发表了对慰安妇不当的言论,引起极大的众怒,最后微博管理员发布公告:由于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对ayawawa账号进行禁言禁关注6个月处理,其公众号也跟随着停更。

针对这一系列事件,北京市网信办等相关部门责令网站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抵制网上歪曲、丑化、侮辱英烈形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年初,科技圈迎来了史上最大的风口区块链革命。尽管区块链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应用,但其可以自己发币相当于印钞机的ICO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热钱涌入,媒体和交易所被认为是区块链行业最赚钱又最没有政策风险的形式,疯狂的捞钱神话吸引了无数找不到工作的90后,短短半年出现了5000多个区块链行业公众号,获得融资的也有上百个,这是任何一个行业没有遇到的殊荣。

但是,大家很快发现,这个行业在目前唯一的价值就是发币买币,因此,几乎所有的区块链行业自媒体,都参与到了直接或者间接收割韭菜的浪潮之中,粉丝还不超过一千的公众号,发一个快讯就收5000,发个头条就收10000。在早期的红利中,的确有部分发币方买单,但随着捞钱运动越演越烈,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以自称名下有N个上市公司不差钱的土豪老板玉红的XMX币破发,跌了1500倍为标志,区块链行业经历了疯狂的半年后,迅速进入寒冬。那些刚刚对外宣布自己是区块链媒体人的小编,也纷纷开始重新找工作。

5月,曾经陷入抄袭洗稿风波的自媒体@差评 对外宣布,获得了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云启资本等跟投的3000万元A轮融资。这个消息被不少科技圈的媒体人认为是非常无耻,@三表龙门阵 发布了《腾讯大如藏獒,说到底还是狗》,表示对此次投资的极度不满。@ Keso怎么看 则写了《给腾讯一个差评》,点名指出腾讯的价值观有问题。其他科技KOL也纷纷跟进,经不起舆论压力的腾讯很快回应了《一则声明》: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腾讯将协商退股。

从6月开始,到10月中旬,曾经风光无限土豪成堆的P2P网贷平台突然出现暴雷潮,短短的几个月里,已有2000多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或者失联等问题。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同时,也致使一大批金融财经类营销号业务大减,头部号的营收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同样在六月,微信升级了 6.7.0 版本,对公众号入口做了全面的改变,由原来的名字罗列模式改为feed流模式,点击“订阅号”进去可以直接看到内容,所有订阅号的内容会集中展示。这个改变引发了圈内的热议,大家都担心阅读量会下降,为此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朋友圈解析对阅读量没啥影响,但一个月之后,媒体发现安卓版6.7.2版内测时这个功能又改了回去。

2018年7月21日,北京那场大雨六年之后,公众号@售楼处 发表了一篇叫《疫苗之王》的文章,曝光了问题疫苗企业的发迹史,惹怒了无数的网民。尽管这篇文章后来被删除了,但却唤起了几乎全网的媒体跟进,愤怒的情绪像洪水猛兽般在社交媒体狂刷,不亚于当年大家吐槽北京那场大雨的舆论盛况。

这件事在短短48小时内惊动了国家高层,总理和主席都为此做了批示,很快,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对长春长生立案,各地的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查处问题疫苗,地方疾控中心公众号纷纷同步排查消息。事件的结果是相关责任人被批捕,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罚款91个亿。

影响巨大的“问题疫苗事件”似乎是自媒体走向衰落时一个强烈的回光返照。关于公众号自媒体的负面新闻,在接下来并没有停止。

8月,网络大V陈杰人利用自媒体以及网络炒作和夸大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负面,以此为要挟进行大肆敲诈勒索被抓,网上一片唏嘘。在同一个月,包括“火币资讯”、“金色财经网”、“币世界快讯服务”、“深链财经”、“大炮评级”、“每日币读”、“TokenClub”、“吴解区块链”等多个区块链公众号被封,行业进入寒冬加剧。

9月,国家版权局约谈了13家主流的网络媒体平台,要求他们加强版权建设,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未经授权不得直接转载他人作品;依法转载他人作品时,要主动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来源,不歪曲篡改标题和作品原意;要积极与权利人及相关版权组织开展版权合作,完善授权许可机制,遏制网络侵权盗版。这意味着,那些靠抄袭和洗稿活着的营销号,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10月,在疫苗事件过去2个月之后。22日,《新民周刊》发文:自媒体黑幕背后”连锁反应“远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第二天,人民网发文四评自媒体乱象: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新华社刊文:千字10元,靠改头换面做成大号——揭秘自媒体地下”洗稿“产业链;《新民周刊》继续刊文: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号年入千万;26日,央视新闻:这些自媒体太坑人,赶紧转给家人看看!10月27日,人民网:重拳出击才能遏制自媒体黑恶化。

这种集体一致的声音,让人想起了2013年薛蛮子被抓前各大官媒对微博谣言的声讨,自媒体圈一时风声鹤唳,纷纷出来表态。随后,被官媒点名的@地产大哥、@上海好白相 等多个大号被封。

对此,自媒体行业观察者魏武挥在公众号@扯淡集 上发表了一篇叫《但说到自媒体 你想到什么》的反思文;@三表龙门阵 则用《自媒体的至暗时刻?》作为标题跟进这件事。

 

作者:刘主任,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刘主任

]]>
最全公众号变现方式,3大类8种方式! //www.f-o-p.com/103698.html Thu, 25 Oct 2018 03:06:12 +0000 //www.f-o-p.com/?p=103698
一个成功的新媒体人,可能加班到凌晨三点,默默心酸,但是,至少他有钱……
运营公众号的闭环环节是变现,很多人内容好文章质量好,标题也是10W+的架势,但是却挣不到钱。可能是因为做内容的不一定会运营,做运营的又不一定有商业思维。
今天这篇文章总结了三大类8种公众号变现方式,你可以从里面选一种合适你的,然后坚持去做。希望能帮助你在公众号这条路上,收获财富。

自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红海,资本的助推使得自媒体市场精彩纷呈。

 

内容创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2016年,毒舌电影估值达3亿元。

2017年,同道大叔以2亿元的价格被上市公司收购。

2018年,上市公司瀚叶股份花38亿元收购深圳量子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981个微信公众号

最近,腾讯投资差评”的相关新闻也没少刷屏。

你可能也听说过,某某通过给公众号投稿,满世界晃悠,靠着一根网线就能月入过万。95后成立公司成功拿千万融资;00后少女课余运营公众号,月入10万。

头部账号赚得盆满钵满,新手运营人还在观望?其实不论是个人号还是企业号,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营方式,都有可能通过公众号赚钱。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通过自媒体变现。

一、广告变现

自媒体人最想接广告接到手抽筋了,广告变现最常见也比较容易操作。

广告变现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开通流量主,另一个是接商业广告。

01 广点通

广点通,一般指微信公众号末尾的Banner。卖广告的公众号主被称为流量主,品牌主称为广告主。

流量主变现是微信公众号最常见的盈利方式,流量主和广告主在公众号官方平台上开通,按照广告点击次数计费。主要推广产品(广告主)为品牌官方公众号,比如锤子手机一条公众号等所谓高逼格品牌。以竞价排名的形式定价,目前获得单个粉丝的成本已经从早期的1毛、1元上升到5元左右。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微信官方规定,粉丝超过5000的公众号,即可申请开通流量主。和以往2万粉丝才能开通流量主相比,现在的门槛降低了很多,新手努力冲一冲,开通流量主并不难。

这种投放方式非常精准,点击一次生效一次,广告投入基本上没有浪费。目前有三种形式:底部广告、互选广告和文中广告。

  1. 底部广告

在开通流量主后,文章底部会自带微信社交广告分配的广告,并参与流量分成,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关注图片、下载卡片、图片、图文、大图、卡券等等。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底部广告示例

当粉丝点击文末的广告后,流量主(即公众号)就会有一笔收入。

点一下大概收入三毛钱,如果你的文章平均阅读量有1万,按照行业标准1%的点开率计算,就有100个人点开广告主,这样你的收入就是30块。

如果你的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一篇文章的收入就很有可能超过300块。公众号每天最多能推8篇推文,如果首篇10万+,其余7篇平均按5万计算的话,一共就是1350块。

2. 互选广告

公众号互选广告,是广告主和流量主通过微信广告平台双向互选、自由达成广告合作的一种投放模式,流量主放出报价,同时承诺完成多少曝光,由广告主衡量是否愿意投放。广告创意呈现在公众号文章末尾,并将成为文章内容长期保留。

2016年10月20日,在“有车以后”、“一条”、“微信路况”、“占豪”、“一起去SUV”等公众号推送的图文底部,出现了同一条梅赛德斯奔驰的广告。这是全国第一个公众号Banner硬广,点击大图banner可直接跳转到广告页面。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互选广告示例

互选广告的计费方式基本是以CPM为主,但是采用的是和KPI捆绑的形式,有上限无下限。

3. 文中广告

“文中广告”具体位置由流量主在编辑文章内容时设置,相比底部广告,不仅在位置上可以随意设置,呈现形式上也更丰富。

目前“文中广告”的广告形式主要有5种:公众号推广、移动应用推广品牌活动推广微信卡券推广以及电商推广。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文中广告示例

据了解,文中广告的点击均价在4到6毛之间。

现在比较常见的是在公众号文章中间插入小程序广告。在公众号文章中植入小程序广告 banner,点击 banner 即可去到指定的小程序页面。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文中广告案例

小结

超过5000粉丝的公众号就可以开通流量主了,但是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虽然有些账号有资格开通流量主,但文章底部却没有显示广告。

一方面,流量主广告会影响到用户体验,因为你无法选择公众号下方展示的是什么广告。

另一方面,这些账号有其他的盈利方式,而那些盈利方式的收入远远超过流量主收入,比较可观的就是商业广告了。

02 商业广告

商业广告也是目前绝大多数有实力自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

1. 硬广

你平常熟悉的电商品牌,比如每日优鲜、爱鲜蜂、沱沱工社等等,基本上发的都是硬广。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还有一种硬广是由甲方提供一篇文章,在乙方的账号上推送。

比较常见的是P2P金融产品、化妆品、外语学习类等。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硬广推广案例

硬广有点简单粗暴,广告费用也最为低廉。缺点就是影响阅读体验,转发率会很低,而且容易伤粉。

粉丝对广告有天然的排斥,强硬粗暴的广告植入,在影响阅读量的同时也会伤害用户体验,想要高转化,又不想伤害用户,软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推广方式。

  1. 软广

对于有内容创作能力的公众号来说,大部分接的广告都是软文性质的,需要甲乙方双方深度沟通后才能落实。

和硬广相比,软文对文章质量要求非常高,精妙之处在于把产品卖点和有料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在讲故事的同时顺利过渡到了产品上,不伤害用户,黏性比较高,所以推广效果好。

这其中的代表比如:顾爷、深夜发媸咪蒙新世相等优质公众号。

优质神文案如顾爷的《一亿元》、王中左右的《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埋了这么大个伏笔!》,中海御道路一号的《真相,梅长苏还活着!》、故宫淘宝的《最悲催的皇帝》,阅读突破10万+可谓屡试不爽。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软广案例

那软广的报价是什么样的呢?早期的公众号广告报价以“万粉”为基本单位,例如:公众号A报价为500元/万粉,如果是30万粉丝,报价就是1.5万元。

当然头部账号不适用,由于数据惊人,他们有自己的收费标准。比如咪蒙的公众号广告费一路水涨船高,头条报价80万,价格是省级卫视黄金时段15秒广告均价的7倍。

小结

小号也不是没有接软文的机会,只要粉丝粘性高,一样能收到品牌方的青睐。有的小号在几千粉丝的情况下都接到了甲方的合作邀请。小号虽然粉丝少,但是胜在精准,可能一个小号带来几十个订单,10个小号就是几百个。

因为粉丝多的大号也有缺点,比如价格昂贵投放效果却一般。连咪蒙都曾经有过几十万的广告费没带来几个订单,基本打水漂的情况。

相比较以往甲方愿意拿5万预算投一个大号,现在很多公司其实更想5000甚至更少的钱投10个甚至更多的小号。而且,由于投放的数量较多,类型和体量不一样,风险要比大号少很多。

但是为了保证粉丝体验,切记不要接黑五类广告(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五类),微信对黑五类广告的打压越来越严格,一经推出就会立马被删除,而且严重破坏公众号形象。

在有选择的前提下,优先和大品牌广告主合作,经济效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品牌广告也能有效提升公众号的品牌形象。

二、知识变现

大部分公众号都依托于内容,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内容付费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形式。

03 付费课程

2016年是知识付费元年。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平台,如:唯库、千聊荔枝微课、知乎live、喜马拉雅FM课程变现非常适合专业度比较强的公众号,目前有微课模式、专栏收费模式。

 

得到上李笑来的《通往财务自由之路》创造了几千万的销售额。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李笑来的课程

彪悍一只猫的课程《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用了10天做推广,订购人数超过7万人,包括现场直播打赏收益共126107元,每天还在不断增加。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彪悍一只猫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Angie

Angie是85鸡血妈,前互联网运营总监,【在行】全国排名第一行家、linkedin等多个平台专栏作家、时间管理达人。

2016年Angie只有1.8w粉丝,却创造了通过公众号变现年入200万的奇迹。现在Angie已经成为在行的第一行家。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咪蒙教你月入五万

咪蒙的付费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五万》上线第1天就销量破5万,上线第4天卖出了10万份

如果要做付费课程,号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1、选择自己擅长的垂直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先打造影响力。只有自己做出成绩之后,才能入付费的读者信服。

2、后打磨产品。打磨精品,1个好的答疑远比10个差的答疑有效得多。从框架到每节课的内容,都要有实实在在可复制的内容,只有这样,用户才会觉得买得值,销量也会一路飙升。

04 粉丝赞赏

除了专栏和微课,还有一些知识付费平台也值得入驻。比如知乎、微博问答、分答(改名为在行一点)等等都是很常见的付费问答平台,分答还可以设置付费问答和免费两种模式。

着重说说悟空问答,也就是之前的头条问答,是今日头条推出的问答类社区。2017年6月,头条问答正式更名悟空问答。悟空问答的收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答题得现金。

让已经开通此功能的人邀请你回答问题,只要答案足够优质,就能获得红包奖励。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悟空问答

2、平台奖励。

每个月会评选100个优质回答,给到1000元奖金。每个作者最多可入选两条,最高月入2000元。其次还有新手奖,排行奖,总体来说奖励还是很丰厚的。

3、平台签约。

如果你坚持每天给平台带来2-3个优质回答,系统就会根据你的内容情况给你发签约邀请,签约之后,你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会获得奖励。签约作者每个月要求有20个以上回答,每个回答在500字以上,每个月保底给到10000元。

小结

那么新人还有机会吗?

小号要想做付费课程,也不是不可能的。据笔者了解,简书上某个签约作者,公众号的平均阅读量也就几百左右,同样开了写作课,目前已经做了两期,收入也不算低。

微信公众号、简书、微博头条文章打赏、知乎专栏文章赞赏都是可以获得赞赏的平台。

你肯定知道凤姐一篇文章赞赏过20万、罗尔一篇文章赞赏过百万的消息。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爆朋友圈,阅读量接近1亿。赞赏总额超过200万元。

赞赏的特点是金额少、不稳定。而且对原创内容有一定的要求,具备持续创作优质内容、个人特色明显的号主来说,赞赏还是能获得一些额外收入的。

虽然微信下架了IOS版赞赏,但是依旧可以使用微信自带的赞赏码。

05 粉丝付费社群、圈子

付费社群就是需要经过付费才能进入的微信群,这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号主通过付费社群的形式来筛选优质粉丝用户成为会员,并重点服务好这些优质用户。

这种类型的社群一般都会提供固定的权益,比如免费课程、定期的知识分享,邀请大咖来上课或者答疑解惑,甚至赠送各类资料等等。

罗辑思维」早年做过会员制社群,第一期的会员就卖出5500个名额,轻松入账160万元。公众号「彬彬有理」也是以付费社群盈利,铂金会员每年539元、钻石会员1599元一年。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饭团

付费圈子,比如知识星球、饭团等,这类付费圈子比起付费社群,更容易沉淀内容,学习起来也更方便。现在普遍的运营方式是,在文案中体现足够的价值,然后坐等用户付费,完成交易。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操做呢?

只有服务项目实用性强、运营者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强,用户才会买单。简单来说,付费社群和圈子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提供的服务对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

比如你对特定领域很有研究,文章写得好,有很多人都想认识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一个私密的社群,分享你的实操经验。给群设置一些门槛,然后再定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比如399/年。这样的话,如果能招募100个人,你一年光报名费就可以赚4万块。

06 IP变现

做内容做的最高端的,莫过于孵化出一个IP,走IP拓展路线,包括不限于出版、改编、专业咨询等形式。下面着重说说出书。

「咪蒙」出版了新书《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江湖人称艾掌门」的《嘿,三十岁》,「琦殿」的《请说我美》都是典型范例。

图书出版的门槛正在降低,只有拥有不错的文笔或者漫画创作能力,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粉丝,就会有出版社找上门来。

出书有三种方式:

1、稿酬制:即出版社买断版权,一次性付清稿费。

2、版税制:按照销量分成,一般在5%-10%。如果一本书标价35元,每卖出去一本书,可以挣3元。如果被改编成影视剧,又是一部分收入。这也是最推荐的方式。

3、自费出书:出版社给你一部分印刷好的书当做报酬,然后自己卖书。

普通人该怎么做呢?

坚持高质量原创内容的产出,将公众号的历史文章做成精华的内容,然后出版。如果一本书卖出一百万册,每本书盈利可以达到百万元级别。

三、电商变现

除了广告,我们还可以自己卖货。按货品的不同,目前市场上的电商主要有两类:内容电商和服务电商。

07 内容电商

如果说淘宝、京东是交易电商,那么另一种电商模式——内容电商也正以井喷之势开始崛起。越来越多人在看帖子、看公众号文章、看视频的过程中产生购买行为。

内容电商主要是通过情景化的方式引出产品,以内容作为流量入口,顺势将流量导入有赞、微店等电商平台,以及小程序,刺激消费行为。

比如“小小包麻麻”20万粉丝开始做电商,现在月流水300万。

papi酱的淘宝店开张36分钟后,店里唯一的产品——3款共297件魔兽主题印花短袖T恤全部售罄。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papi酱定制T恤

黎贝卡推广一款围巾,文章刚发送一分钟,该围巾品牌网站就崩溃了。甚至3天后,还有粉丝在排队购买。

新世相在2016年底推出了一本青春版《红楼梦》,宣称是「《红楼梦》225年出版史上的最优质版本」。为了满足女生外出携带和拍照晒朋友圈的习惯,书是按照最容易携带和拍照的尺寸来设计。甚至为了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为它配了首主题曲,名叫《戏台》,还专门开发了一个「红楼」 APP。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新世相

这对内容电商从业者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1、找到你的核心用户

不要做针对大众的产品,抓住对你的平台最有价值的一批用户。

比如小小包麻麻做的是母婴电商,但是的用户以 0-3 岁宝宝的家长为主,主要集中在一线二线城市,女性占 90% 以上。

2、要在团队优势和用户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用户的需求有时候是伪需求,要在不断的测试做用户画像的过程中,找到用户最真实的需求。

3、在粉丝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变现

这就要严格测评和选品了。

做电商,很大程度上来说非常考验运营者的人格魅力。用户关注你,买你的东西,就是想过上你那种生活,或者是过上你所描述的那种生活。这点跟偶像很相似,你的公众号的品牌形象,就是这些商品的信任背书。

08 服务电商

与内容电商卖商品不同的是,服务电商售卖的是一种服务,其公众号更多的是承载一个APP的功能,以服务号形式居多,比如嗒嗒出行、小猪短租等。

内容运营,新媒体营销,转化,公众号

服务电商,小猪短租

最后说几句

通过以上分析,如果要把三大类8种自媒体盈利的途径做一个排序,从难到易排个序大概是这样(仅供参考):

粉丝赞赏

商业广告

付费课程

广点通

付费社群、圈子

IP变现

内容电商

服务电商

总计了这么多变现方式,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变现的基础,做内容、做商品、做服务,除了有高质量的图片、极具特色的排版、差异化人格表达的文字,等等用来塑造品牌,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打造公众号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即使在如今微信已有10亿用户的情况下,公众号红海的下半场,好的内容和商品品质依然是非常稀缺的。

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也许下一个靠自媒体月入10w的人就是你。

 

作者:坤龙老师,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坤龙老师

]]>
如何成为一个牛掰的运营?给你2个方法 //www.f-o-p.com/102357.html Tue, 16 Oct 2018 02:34:46 +0000 //www.f-o-p.com/?p=102357

 

牛掰的运营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都有自己的思维体系,他们的逻辑框架是清晰的。

有方法有套路,总结出来不过是以下2点。

是不是很简单,只要大家不傻,按此方法执行,不出50年,也一定能成为牛掰的运营,这里笔者向大家承诺,如果到时候成不了牛掰的运营,可以来找我茬。

  1. 让脑力活动行成肌肉记忆
  2. 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框架

一、让脑力活动形成肌肉记忆

1. 肌肉记忆的优点是省时省力

肌肉记忆指的是什么呢?

在没有主动意识的情况下,不由自主的完成某项活动,起作用的就是肌肉记忆。举个例子:早上起来穿衣服,系纽扣这个动作,前前后后做了几千次后,再次系纽扣时,根本不需要过大脑,就可以完成系纽扣的动作。这个时候如果某个扣子掉了,系纽扣的中途出现了状况,才有可能意识到,怎么进行不下去了,才会再次进入脑力活动。

形成肌肉记忆后,通过条件反射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动作,条件反射我们在学校时就学过,是不受大脑控制的行为,也就是最省心的行为了。比如:足球运动员,当足球滚到脚下时,厉害的球员不过大脑,就能轻松把球踢进球门。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思考、权衡,早就错过了射门的最佳时机。

2. 肌肉记忆的形成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

一旦形成了肌肉记忆,可以大大的提升个人的能力水平。好处这么大,为什么没有多少人愿意掌握呢?

因为这个过程很辛苦的。LOL这个游戏大家都玩过,有没有这种时刻,在很紧要的关头,根本来不及细想,回首一掏,鬼刀一开,看不见,走位走位,这一套犀利的动作就完成了。游戏的练习给人是愉悦的感觉,所以大家可以废寝忘食的去练习各种酷炫屌炸天的技术,而谋生技能的练习就是一种让人生不如死的感受了。

拿足球的肌肉记忆来说,若不是有极大的毅力,对足球有无限的热爱,谁会每天花上个把小时去练习踢球呢。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躺在沙发上,喝着肥宅快乐水煲剧来的舒服。没有几年或者十几年的训练,像足球这种很微妙的运动,是不可能形成肌肉记忆的。所以你要是说一只白斩鸡能把足球踢好,呵呵呵,严肃点好不好。

3. 脑力活动是可以形成肌肉记忆的

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大家在电视上有看过速算比赛的节目吧,里面的小屁孩分分钟就把十位以上的数字的加减乘除结果给出来了。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的目瞪口呆,那么短的时间不要说算出答案,恐怕连题目我们都还没读完。你要说他们算出来是靠的什么呢?答案是肌肉记忆。几乎不用过多思考,因为平时的刻苦训练,当看到题目时,答案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眼前。

运营工作里的写软文、做活动方案、数据分析等,做久了也是可以形成肌肉记忆的。比如:数据统计,在什么后台,如何导出数据,如何汇总,如何筛选,这一系列动作在做了几十次后,我反正是不需要动脑了,每次在动脑分析前一看,哎呀,数据已经被整理好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没有的话赶紧去面壁去。

最强的肌肉记忆是,经手过几个项目,对项目的每个环节了如指掌,假如出现了状况,通过肌肉记忆,可以迅速的定位症结所在。

二、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框架

1. 逻辑思维框架就是你的顶层设计

有个词叫金字塔原理,指的是公司的形态,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顶部的设计决定了下层建筑。我们自己的逻辑思维框架有点像倒立的金字塔,逻辑思维框架是做事的底层逻辑,是浮在海面冰山之下最核心、最重的一块。因为有底层逻辑在,才可以形成一座座冰山。

逻辑思维框架看不见,摸不着,表现形式是我们产出的内容,做的方案,设计的活动。拿裂变活动来举例,我们看行业内做裂变活动厉害的团队,好像不管操盘什么项目,都能做到刷爆朋友圈。当自己按照别人的套路,照搬过来去做事,发现根本就裂变不了,最终画虎不成反类犬。

原因很简单,别人是在一个正确的逻辑思维框架下做的裂变方案,不论形式如何,底层逻辑是不变的。我们照搬的只是形式,不知道还有底层逻辑这一说,结果可想而知。

2. 逻辑思维框架的有的人天生就有

这里不是吹,像我四岁学会走路,五岁学会说话,六岁就有了逻辑思维能力,这个真的是天生的,么得办法。我最开始做游戏运营时,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一天之内就把游戏里的系统、玩法、成长、商城用树状图画了出来,和策划的原型图一比,简直是如出一辙。这个是因人而异了,有的人天生就有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有这个能力的人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有这个能力,就好些有些人明明懂的很多,却总感觉自己啥都不懂一样。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学霸,反正我不是,之前有个学霸曾对我们说:这么简单的题,你们怎么都不会呢?

真让人捉急。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是,学霸眼中的哈姆雷特更加饱满。

3. 逻辑思维框架更多的是后天养成

没有先天优势,那怎么办呢?

后天培养咯。为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曾经创下过一周阅读5本讲逻辑思维能力的书籍,看完之后的感觉是,天好蓝,海真深,银河真大。有一本书叫《思考的快与慢》里面有提到系统1和系统2,和我前面说的肌肉肌肉差不多,大家可以学习下。

后天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除了看书,还有找行业大牛取经。大家仔细听时,会发现大牛在讲课前会先讲大纲,这个大纲就是做事的逻辑了,后面讲的实操都是丰满这个逻辑,就像是先造船的龙骨,然后再搭建细枝末节。逻

辑思维的养成和肌肉记忆的形成有很多相似点,都需要时间、需要练习,都不容易掌握的。

综上

上面两点大家只要能做到,成为一个牛掰的运营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越简单的事情,往往越难做,肌肉记忆和逻辑思维随便一个养成都是按年为单位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那么不要说50年,即使500年也成不了牛掰的运营的。

 

作者:老虎,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老虎讲运营

]]>
9个角度,让你也能写出爆款文章! //www.f-o-p.com/102117.html Sat, 13 Oct 2018 01:38:12 +0000 //www.f-o-p.com/?p=102117

 

我将从下面这9个角度,告诉大家如何做到人人都能写出爆款文。

一、什么是爆款文

二、怎么找爆款点

三、角度决胜负

四、标题定乾坤

五、开头俘获人心

六、善用万能框架

七、活用行文走笔

八、结尾刺激转发

九、找准发布时间

一、什么是爆款文

首先,对于爆款文这个说法,必须有自己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每个人对爆款文的定义不一样。对我来说,我心里有大爆款文和小爆款文之分。

大爆款文是阅读量超百万级的,比如《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你和头等舱之间,差的不只是钱》。几百万阅读量意味着文章发表后那一两天,你的朋友圈,你朋友的朋友圈,都是你的文章。一天能够涨粉5万、10万,这个叫大爆款文。我一直认为,这种现象级的出现,有太多偶然的因素。

还有一种是小爆款文,就是比你平时的阅读量高出三五倍的那种文章。

每个公众号的体量不一样,比如平时只有100阅读量的,突然阅读量到了1万,这就是爆款文。

接下来,我就详细地讲讲这种小爆款文应该如何操刀,如何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让我们的文章一看就具有爆款的气质。

二、怎么找爆款点

爆款点有两类,一是突发热点,二是永恒痛点。

突发热点就是我们常说的热点事件。寻找这样的热点需要很强的敏感度,风口是有时效性的,越早进入越有竞争力。

先人一步发现热点之后,你还要有超强的行动力。比如2016年的王宝强离婚事件。深夜12点微博消息发出。当时我一个朋友12点爬起来写热点,写到凌晨3点,早上7点发文,当天涨粉3万。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蹭热点有抵触心理。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如果我可以借助热点,让我写的有价值的东西更好地传播出去,远比我一味死守不蹭热点要强。

但是热点不常有,公众号却不能中断更新。怎么办?痛点永恒。与之相关的话题,文章传播性都不会太差

我一个好朋友,是自媒体大号“剽悍一只猫”的主理人,曾经举办过一场重磅分享会。这场分享会的标题叫作“普通人快速崛起的十大狠招”。你看这个标题,字字直击痛点:普通人,快速,崛起,十大狠招。这样的标题想不火都难。

事实上,找爆款点的底层逻辑是提高对人对事的敏感度,底层逻辑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写作,对大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记住,文章的外延是生活,是人性。

讲完爆款文认知层面的要素,下面讲寻找爆款点的具体方法。

跟风口:有风来,跟进就能带来一定势能

2016年7月上旬,北上广百万人上演“4小时逃离北上广”。根据新世相的后台统计,发布活动3小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突破100万大关,评论5200多条,增粉将近10万。

3个小时后,领英邀请我写了一篇关于逃离北上广的文章,名为《你逃离不了的北上广》,全文从“北京也许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起笔,写到了北京的好,也写到了北京的不足,再由北京这个点拓宽到整个“北上广”,将大城市的两面性写得清清楚楚,利弊得失一眼就可以看出。文末指出,就算身体可以逃离,但是多年在城市里沾染的气质是融进生命里的。

当天晚上发布的这篇文章,不出意外地火了。毕竟真正拿到机票的人是少数,能真正逃离“北上广”的人是极少数,我这篇文章火了正是因为追到了这个风口。

成为风口:做厉害的事情,成为带风的人

我们不能一直被动地跟随,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主动出击,去成为风口,去做厉害的事情,成为带风的人。

在自媒体圈里,虽然靠蹭热点跟风来出爆款文、涨粉不失为一条捷径。如果影响力超过了自身的实力,在注意力如此短缺的时代,被人们抛之脑后恐怕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如果有这个实力,加上运气不错有这个机会,倒不妨迎难而上,让自己成为热点。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新世相做得很好,除了“北上广”,还有“丢书大作战”,一次又一次地刷爆朋友圈,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寻找情绪能量汇集的点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老板和下属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老板和下属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是,我洞察到这种关系其实并不是一种让人舒服的关系,这种对立关系中积蓄了很强的情绪能量。

有情绪就会有观点,有高能的情绪就会有强势观点,这样的强势观点就是自媒体人所喜闻乐见的爆款点。

正向打消解情绪,反向打引爆情绪

找到爆款点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

爆款的打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正向的,去消解矛盾;一个是反向的,去引爆矛盾。以老板和员工的关系这个爆款点为例,我选择从正向去打,所以写了篇文章叫《老板和下属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

咪蒙也写过这个主题,是从逆向打的,叫《你看老板是傻逼,老板看你亦如是》。这一篇就是典型的反向引爆情绪。咪蒙非常擅长在文中找到一个共情点,在字里行间让你不经意就把自己的愤怒和共鸣放大。

你怎么选,就要看你公众号的调性和价值观了。一个简单原则,干货号偏消解情绪,娱乐号偏引爆情绪。

虽然这两篇文章的阅读量都是10万+,但咪蒙的阅读量比我的高,并不只是因为粉丝基数比我大,真正的原因在于:逆向爆款点天然更容易激发情绪化转发。

文章的输出,实质上是价值观的输出。那么价值观在爆款点处理上的作用是什么呢?价值观决定整个文章的方向,特别是职场写作,你是在用价值观影响别人,文字只是载体。你之所以喜欢一个作者或者一个公众号,很大的原因是你认同他的价值观。所以要记住,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采用什么写作方式。

观点中庸,等于平庸

新媒体写作,特别是写热点文章时,一定要立场鲜明。你可能说得不都对,但是不可以没有立场,大多数时候,观点的中庸等同于平庸。

立场就像一面旗帜,想要举这面旗帜的人便会大概率转发你的文章。但也别乱站队,站队的底线是政治正确。独特的观点,并不意味着要哗众取宠,故意跟别人对着干。

站队还要赶早,越早立旗帜,也越有可能成为影响力最大的那个。我们大多会关注第一个,而第二个、第三个怎么样可能就不太关心了。

总结一下,寻找爆款点是要刻意训练的。需要培养对人的敏感,要对生活敏感,要善于发现。很多素材和灵感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要能够把它挖掘出来,为自己所用,有输入才有输出。

三、角度决胜负

接下来我要拆解的这篇文章,标题是《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首先声明,我讲的全都是我自己第一手的经验,并不保证全部正确,只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我总结过人类的四个永恒痛点,还记得是什么吗?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第一个,事业上的激进与保守,典型的例子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矛盾和博弈。

第二个,生活上的稳定与冒险,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痛点。

第三个,认知成长的思维升级,成长是每一个人的刚需。

第四个,能力与平台的相互博弈和补充。

体制内外这个主题肯定是一个不太差的主题,那么我该选取什么角度呢?大家在选角度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记住这么一句话:“你有没有在帮助读者实现他自己?”

很多人只写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读者的情绪和代入体验。这几乎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在台上演讲分享的时候,讲到自己的经历时讲得很深情,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在下面听的我们呢,面无表情,比较尴尬。

此时观众的内心戏是:你说得很好,但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有些人太容易无视别人的感受,陷入自我陶醉的状态。而另一些人,也是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们听着就很感动,很有代入感。

好的演讲者,一定会让观众觉得演讲的内容跟自己有关,甚至感觉讲的就是自己。

写作也是一样。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抽身出来,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不断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在帮助读者实现他自己?

帮读者表达想法

假设有一个读者正在考虑离开体制,但是身边的人都不支持他,这个时候,他想要解释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无奈的是自己没有办法服别人。此时我正好选取了这个主题,理性客观地来描述一些人离开体制的原因,以及在体制外的收获。这样的文章一经发出,就说出了这个读者内心的东西,和他不谋而合。

接下来这篇文章只要文笔和逻辑不是太差,有很大的可能性他会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发给身边最亲近并且正在试图说服他的朋友。

让读者塑造自己的形象

每个人都希望阅读一些文章,来寻求自己的形象认同感。为什么我那篇《罗永浩,我们再给你十年》能引起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给了一群喜爱老罗的读者一种身份认同感。

助读者进行比较,哪怕是晒优越

2017年我的第一期写作课上线后,出乎意料得火爆。读者的热情让我有点儿受宠若惊,也很开心,便写了一篇《第一次出来卖,卖了100万》。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就是无比骄傲,甚至有点儿小膨胀,于是想写一篇文章装腔。

结果很多认可我的读者和第一期写作课的学员,觉得自己能参与这次知识付费的现象级黑天鹅事件,也很自豪。然后我就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转发推荐,说这次写作课很牛,有幸参与,好不容易报上名,等等等等,于是我们就一起愉快地“装腔”了。

文章本身就能帮助别人

一些跟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干货文,尤其是颠覆认知或列出实用提示的,很容易获得转发率。这也就是像《别点这些菜啦!餐馆老板最不想告诉你的 3 个点菜秘诀》《黄瓜竟有这个功能!早知道每天吃一根了》这样的文章横扫咱们父母朋友圈的原因。

虽然其中不乏标题党,甚至误导人的文章,但从内容和传播的角度讲,这些文章的流行给我们一个启示:写作时要考虑这篇文章能否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回到我们拆解的文章上来。

那些离开体制的人,在外面精彩而无奈的世界打拼的时候,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候,问自己的内心:“我会不会后悔离开稳定的体制?”

如果混得好,比如像我这样,我肯定很感动地对自己说,我不后悔。而对于那些在体制外混得有可能不太好的人来说,也没有失败,只是暂时还没有混出来,对不对?

请记住,我们所有在朋友圈晒的内容、转发的文章,大部分是希望让别人看到一个更厉害,哪怕是装作很厉害的自己。

所以,当我想明白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一部分离开体制的人的情感共鸣,表达没有进入体制内的人的骄傲,我就确定好了文章的角度。

四、标题定乾坤

接下来要思考:你起的文章标题,能不能打动你自己?

我本来想写的标题是《我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或者是《当年离开体制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了》。甚至想过一个很浮夸的标题:《我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我的收入增长了100倍》。

你觉得这些标题怎么样?还算中规中矩吧,确实能引发好奇,但是,不具有话题性。

最后我选的是这样一个标题:《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

当读者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心里会有两层波澜。离开体制为什么不后悔呢?这是第一层。但更多的是第二层波澜:真的吗,离开体制,没有后悔的?不一定吧,我不相信。于是他们带着好奇、怀疑,打开了这篇文章。

很多人喜欢看美剧。美剧为什么好看?你有没有发现在每一集末尾将要发生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就结束了,这时你好奇的种子就被种下了,迫不及待地想要追剧。

什么是一篇顶级的文章?就是你想一口气看完,又不忍心一口气看完的文章。

五、开头俘获人心

对于公众号文章来说,最困难也最有风险的地方就在于开头和结尾。开头写得不好,读者就不会往下读;结尾写得不好,读者就不会转发。

2017年有篇热文《我是范雨素》,还记得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吗?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如此有画面感的一句表达,读者的内心戏一定是:她的生命是有多悲惨,命运怎么捉弄她了?再加上巧妙的修辞,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范雨素生命被装订的疼痛。这就是好的文章开头造成的刺激,它会让我们的眼睛被钉住,迫不及待想要读下去。

文章的开头跟标题一样,一定要吸引人,要在读者心里种下种子。具体说就是要达到以下四个效果:

  • 立画面

道理是没有画面感的,但故事有。讲故事,立画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咪蒙写文章,开头总喜欢说“我有一个表哥”,“我有一个同学”,或者“我有一个实习生”。

  • 有代入

你的故事所表达的场景一定要是读者熟悉的场景,这样读者才有代入感,才能引起读者思考。

  • 表情绪

是指你的故事要通过别人或自己的例子,间接或直接地传递出一种观点、立场和情绪。

  • 做铺垫

埋下疑问、转折或者悬念,为下一段的开始做好铺垫。

大家看我这篇文章的开头:

到这里算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第一部分可以是一句话,很炸裂,也可以是有吸引力的一段话。我采取的就是第二种。

第一句话我先讲一个现象,在读者脑海中立一个越来越多人离开体制的画面。之后用了篇幅比较小的两个事例,一个是前央视主持人樊登,别人的例子,显得高大上;第二个是身边朋友的例子,显得接地气。提供两个维度,代入读者进行具体的思考和联想,同时通过这两个例子表明“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体制”的现象。

然后做铺垫,“这个世界怎么了?”抛出疑问,引发好奇。

我的这个开头,也许不算是最好的开头,但是我至少没有犯一个技术性错误,就是把开头例子部分写得太冗长。请大家切记,开头部分,在亮出观点前,例子不要过长,一定要让读者明白你举例子的用意。

六、善用万能框架

写完开头,我们就要展开内容了,展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框架,让内容站起来。二是行文走笔,让内容活起来。

一些人写文章没有列提纲的习惯,常常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己看完觉得一点儿逻辑都没有。刚开始练习,最好是写个提纲出来,等熟练之后,打个腹稿,或者画个思维导图也可以。

推荐一个特别好用的“万能框架”,你可以现学现用:亮观点—说现象—做分析—下结论。整个文章的大框架可以这么用,每个小论点也可以这么用。

下面是我的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来拆分一下,我是怎么把万能框架中的四个要点融入文章里的。

  • 亮观点

 

 

  • 说现象:让读者能够“入戏”

每说一个论点,都会再描述一些现象来建立认同感,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些事情并不陌生,也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让你的读者“入戏”。

这个场景最好是你的读者也会遇到的场景,以便让文章和读者产生关联,同时还要包含一个价值观冲突,也就是前面说的心魔。

在这里我举的是家乡一个朋友从政府大院出来的例子。不但用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事件,还用了一段对话的描述,情境渲染得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要展开分析了,不能一味地只说现象。

  • 做分析一:对场景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

我列举上面的场景是为了什么?为了论证我的观点:很多离开了体制的人,要么就是有底气,要么就是有好心态,要么就是想得特别明白,人生一场游戏而已。

  • 做分析二:激发读者共鸣

要注意的是,分析一定要有鲜明立场和情绪化的表达,比如我写的:“很多离开了体制的人,要么就是有底气,要么就是有好心态,要么就是想得特别明白,人生一场游戏而已。”最后这一句“人生一场游戏而已”就是金句。道理讲明白之后,用一句话总结。

  • 下结论

我们经过层层分析之后就要下结论了。最后,再一次明确地表明态度,“所以他们不会后悔”。前面所有的准备都是为结论服务的,结论要尽可能精炼,一针见血,最好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读者就算忘记了整篇文章,只要记得这一句,就能明白你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是为了什么。

不只是文章的结论,每次写完一个例子,也一定要有总结,最好还是金句那种,就更完美了。

直觉和经验告诉我,既然选取了一个这么有争议的话题,就一定要把它圆回来,让人有一种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于是,我在第三部分是这么写的:

读完后,你是不是觉得我要表达的观点是:真正的人才,其实在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可以混得很好,而我不喜欢的,是很多人端起了铁饭碗,却天天在抱怨体制不行,说平台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当我抛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是不是把这个有争议的话题给圆过来了?而且我所讨厌的,是不是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厌恶的?而且,这样表达,还使整个文章更加饱满和立体。

你再看看,进入第三部分,我在行文时的框架也还是大体采用了“亮观点—说现象—做分析—下结论”的结构。

文章写到这里,我的观点都表达清楚了,这时候是不是差不多要收尾了呢?不不不!

如果你想写得更好,成为爆款文,你需要升华主题,达到更高的认知,于是有了第四部分。

进一步说,我觉得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区别,并不是狭义上的指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就是体制内,企业单位或自由职业者就是体制外,这种划分太表面和偏颇了。

我认为体制内和体制外,唯一的区别在于这个平台能否充分释放你的能力和潜力。

体制外有没有风险?当然有,市场竞争激不激烈?当然激烈。但是,我相信,这些年的中国,正经历由互联网带来的新一轮“改革开放”。

必须承认,目前的互联网行业,为真正优秀的人才带来了更有想象力的价值。

传统的商业,个人的话语权太弱,组织和公司占据了渠道和流通资源,所以公司品牌越来越强,个人只能更多依赖组织和公司,才能成为既得利益者。

但是互联网最牛的地方在于,打破一切中间化,直接放大个人价值。所以,优秀的人更容易抓到互联网的红利,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

体制内是工资增长的线性模式,而体制外是类似股权的指数模式。“体制”这个词,已经从原来生活的保障成为创新的束缚,稳定的风险其实更大。

当体制外的想象力更大,当留在体制内的成本更高,很多聪明人都会开始用脚投票。

在这一部分,我其实是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把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界限模糊化了,不再从狭隘的角度去定义,而是跳到一个更大的宏观格局。我认为体制内和体制外唯一的区别在于,这个平台能否充分释放你的能力和潜力。

这就是拔高认知,能带给读者更大的收获和启示。

七、活用行文走笔

刚才讲了框架结构,也就是一篇文章的骨骼部分。接下来,我讲讲血肉部分,也就是一篇文章的行文走笔。

文字密度:不要啰唆,精简干练

文字密度要适中,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啰唆,列举事例要适可而止。就算要写,也要分散开,而且事例的并列和递进要有层次。

也许有人会说:我就是克制不住啊,这怎么办?那就在初稿的时候全部写下来,然后再进行删减。如果无法从一开始就确认该写什么,就想到什么写什么,这次没有用上的事例说不定下次就可以用上。

画面感:细节具体,案例鲜活

细节描述一定要具体,只有细节具体了画面感才会出来。作家严歌苓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银幕,像《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等。她的作品为什么这么受导演欢迎?因为她写得很有画面感,她的细节描写很出色。

情绪化:观点一定要爱憎分明

除了画面感,我们的文字还要情绪化,就是观点一定要鲜明。你想要读者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是愤怒,还是和解,就要让读者能强烈地感知你的情绪,并跟着你的文章发生情绪的变化。

要做到这一点,写作的时候你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情绪,这样你的文字才会带着这种情绪传递给读者。

八、结尾刺激转发

很多人写完“很多聪明人,都会开始用脚投票”后,就觉得这篇文章已经结束了。但是,其实这是不够的。

读者看到这里,觉得很有道理,说得没错。但是,读者会因为道理转发吗,还是会因为情绪转发呢?请记住,读者转发你的文章的那一刻,是情绪化的,而不是理性的。

最后一击是什么?于是来到了文章最后的结尾部分,我是这么写的:

在这个结尾,我要给出让读者转发的理由。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我一般给文章设计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读者写推荐的那句话。

这就是用户思维。你想想,用户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忍不住转发,这时候,他需要一个评论语,他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最后一句话,我刚好给了他,多好呀。

对爆款文来说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结论部分必出金句。

没有金句怎么办?建立你的金句库。大家平时看到金句,要留心收着,为后续的写作做准备。拿一个小本来记录,或者记在备忘录上,一句话摘抄一下不费事,却能在日后发挥巨大的作用。

九、找准发布时间

腾讯官方曾公布过公众号阅读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段:上午7~9点,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晚上6~8点,还有晚上10点以后。我的体会是,一天中两个最热门的分享时段:上午10~12点,晚上8~10点。一周中分享最热的时间段是星期三。

根据文章定位的不同,每天选择发布的时间也不一样。比如,如果你的文章的定位是励志,那么可以每天早上8点前发布。如果你的文章定位在搞笑幽默,那么在晚上的7~8点发布也很适合。如果你的文章定位在情感,那就晚上10点后发吧。不夜城里失眠的人们除了疾病或者生物钟紊乱,多半因为感情而辗转反侧。

切中目标群体,推送适宜的内容,用户的阅读习惯其实是很好培养的,转化率自然会上来。

总结

综上,好的文章一气呵成:标题新颖夺目,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才能获得高的点击量;开头精彩,抓住人心,引起关注或共鸣,才会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内容主题鲜明,及时切入热点,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并以事服人,以理服人,这样读者才能觉得受益匪浅,没有白看;结尾更是醍醐灌顶、升华主题的地方。

对爆款文而言,标题吸引人,开头抓人,内容服人,结尾有召唤感,每一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和信息更新极度迅速的时代,爆款文无疑符合大众群体的阅读习惯。当下每个人都是读者,也都有潜力成为爆款文的写作者。当打好写作基础之后,再研究透彻爆款文的写作技巧,多加练习的话,其实每个人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爆款文。

不知道怎么写是因为看得太少,写得不好是因为写得太少。有时候你寄予厚望的文章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而不经意写的一篇文章却成了爆款,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朝着对的方向走,你才会有更大的机会。

 

作者:spenser,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spenser

]]>
如何做出优质的裂变海报?分享1条可复制的公式! //www.f-o-p.com/100752.html Sat, 29 Sep 2018 03:26:40 +0000 //www.f-o-p.com/?p=100752

一张优质的裂变海报,可以让你的宣传效果扩大100倍。

最近朋友圈经常出现一些卖课海报,有一些做的惨不忍睹,完全没有让人想点击的欲望。

不过也有一些海报,不仅能够立刻扫码进去,还能让你心甘情愿的转发。比如有一张海报的主题是:“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有书仅通过这张裂变海报,一年就涨了1000万粉丝,可见这张海报的吸粉能力有多强。

这张海报让我觉得没有读完一本书十分罪恶,加上后续的引导,我立刻就扫码进群了。

同样,还有很多号通过裂变海报快速涨粉,比如十点读书会,一年涨粉 100 万。新世相一张裂变海报,仅 3 个半小时就吸引9w人入群。

为了找到这些“爆款”裂变海报背后的共同规律,笔者看了不下几百张裂变海报,再加上我们过去的实操经验(微课),我总结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公式:

成功裂变海报=目标人群+痛点+包装+可信度+紧迫感+畅销

怎么写出戳用户的主标题

主标题是一张海报的灵魂,如果主标题没法在3秒内抓住用户,那这张海报基本上就相当于废了。

怎么做很简单,就是要抓住用户的痛点。

有人说我这是废话(貌似的确是),所以接下来我们不讲废话,教大家怎么抓住用户的痛点。

1)呈现结果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体现结果!做了 N 次海报后,我们得出的惨痛教训。

什么叫结果呢?先来看两版文案

●如何写出完美的简历?●学会这10 招,让你简历通过率翻倍

大家觉得哪个版本更加吸引你?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第 2 版,主要有 2 个原因:

首先,第一版体现的是过程,比起写出完美的简历,其实我更加在意的是结果。比如能不能进 BAT?或者是能不能提高我的简历通过率,接到更多的面试邀约?

其次,第一版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修饰词太笼统。什么叫做完美的简历?这个是没有评判标准的。

完美的简历,就相当于今天我要分享一个主题: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或者是如何成为英语大神?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有点扯?“完美”两字根本没有把事情讲清楚。

我们之前的海报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看下面两版:

最初版和最终版

同样的问题,“如何写出XXX”是一个过程,并且“喜欢”两个字是没有标准的,所以这个版本的效果十分差。

后来做了点小改动,效果显著,几小时内就有几百人扫码要求进群。

前面我们都在强调结果的重要性,那到底怎么做呢?

就拿上面那张海报举例。当我们发现主标题体现过程效果不好的时候,我们利用了1种用户心理:求快。

2)求快型文案

求快型文案的特点是速成。改后的文案是:10 招写出让用户疯传的转化文案,再比如 10 天掌握核心技能、 15 天成为摄影达人等等。

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求快的文案。别以为求快很简单,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坑可能会踩。

所以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条公式(做了 N 版海报,研究几百张海报总结出来的):

求快型海报文案=时间少/学习量少+呈现效果(优质)

①强调时间少

最常见的是用数字但是海报的数字有 2 个原则:

一是最好用阿拉伯数字。比起汉字,大家对阿拉伯数字比较敏感。

二是不要用一些很大的数字,否则会让人感觉时间太长,失去学习的兴趣。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两版文案:

②强调学习量少,结果还不错

如果学习量大,会把学习变成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一下子就会把人吓跑。

同样看下面两个例子:

文案一是 10 招写出用户疯传的文案。这版文案,相比较文案二,学习量少,并且结果给人感觉还不错(用户疯传)。

③修饰词要场景化,有画面感

当然,我们在修改结果的时候,重点改了修饰词,把“喜欢”变成了“疯传”,是不是很有画面感,能够体现用户发朋友圈,或者是发给好友的场景?

这里再举个例子,能够体现优质“修饰词”的威力:

就拿前几天微信改版的举例:

这 4 版文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修饰词,“频繁、大、又双叒,地震式”。

我们最后选择了第 4 版,虽然夸张了点,但是的确是相比较起来最好的。因为我们需要突出这次改版的严重性,好让大家点进来看(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底部留言)。

当然不是教大家做标题党,因为确实这次改版,很多公众号练露脸的机会都没了,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

我们在做海报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直接说太平铺直叙,需要加一些修饰词。但是注意了,这个修饰词不能太笼统,最好有画面感或者场景化。

比如,10 招做出刷爆朋友圈的海报,“刷爆”就有一定的画面感了。

不过刷爆这个词用太多了,已经没法刺激用户了,所以我建议是不是可以换成“ 学会这 10 招,做出占领(攻陷)朋友圈的海报”?

上文我们讲了基于用户“求快”心理的文案,求快型海报文案。

其实除了可以利用用户求快的心理,还有很多用户的心理可以抓。并且,谁能抓准用户的心理,谁就能赢在起跑线上。

比如用户的恐惧心理,由于担心篇幅太长不方便展开将。如果想看的话,请在底部留言,我们下次专门写一期“如何利用恐惧心理写文案”。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筛选目标人群。如果没有覆盖你的目标人群,你再怎么花式写文案也没用,注定传播不开。

3)筛选目标人群

大家知不知道我们 10.14 号要在上海举办“ 2018 社群运营峰会”?。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社群运营峰会”,但其实一开始是“区块链运营峰会”。

可以很明显的看见区别,主体换了,区块链运营→社群运营。

为什么要这么改呢?一开始我们确实要举办区块链运营峰会,但是最近行情不好,如果还是做区块链的话,可能要翻车。

所以我们紧急商讨后,变成了社群运营峰会,将古典互联网和区块链结合在一起。

上半场是古典互联网社群运营相关的分享,下半场是区块链社区运营相关的分享。

为什么仍要放区块链社群运营?因为确实很多走在前沿的区块链公司,社群运营玩得非常 6,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范围扩大后, 涉及的领域变多,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觉得太杂,能够学到的东西太少。

所以就需要你们把握嘉宾的质量,和她们分享内容的质量了。

因此,我们这次也耗时好几个月,邀请了 10+ 顶级社群运营操盘手,比如英语流利说,吴晓波频道。

做海报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再举个我们以前的栗子,之前我们做过一次微课,大家再来看两版主题:

●主题一:运营企业抖音,这里有 7 条建议●主题二:运营抖音,这里有 7 条建议

我们最终选择是第一版,因为现在讲运营抖音的人太多了,与其和那么多人竞争,不如缩小范围,做企业抖音。

注意,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尽可能覆盖你的目标范围,可以是放大也可以是缩小,具体还要看视情况而定。

最后,这里再提一点,你还可以增加副标题来补充主标题。比如我们这次大会的主标题是“2018 社群运营峰会”,小标题就就是“解锁社群新玩法,唤醒新势能”。

再比如这张,同样增加副标题来补充主标题。

如何包装出用户首选的内容?

前面,我们讲述了戳中用户需求痛点的方式,这其实只是迈出了高转化海报的第一步。但要让你的产品在海量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用户的首选并付费,还需要对内容进行包装。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我们举个特别通俗的例子:

某天,你晚上 9 点多下班回家,这时候觉得肚子特别饿,路过地铁口的时候,恰巧有很多小吃摊,小吃摊的食物都能帮你解决“饥饿感”这一需求痛点。

这个环节就好比高转化海报中的“主题”,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吸引了用户的眼球。

然而,有五家小吃摊都在卖你最爱吃的臭豆腐,他们中只有一家会成为你的首选。这时候,身为用户的你就会考虑臭豆腐的口味、分量,或者是卖臭豆腐的这个人(参看各类西施走红的案例)等因素。

高转化海报的“内容包装”也是同样的道理,分解开来说,一般就是对活动进行包装,以及对嘉宾进行包装。

1)如何包装活动内容?

对活动的包装,核心点就是要突出:高效感、稀缺感、权威性、低门槛。

关于高效感这一点,其实就是很多人想要短时间内能够掌握,这与我们前文提到的“求快”心理是一样的,前文已经做了很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个点是稀缺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被用户选中,其实就要让你的内容变得与众不同,能让用户找到一个“稀缺”的点。

如今一提到抖音,大家都觉得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东西了,但其实在今年 4 月分的时候,抖音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火爆。当时大家玩抖音也真的只是为了玩一玩,也基本没有人能想到通过抖音来来导流。

于是,我们策划了一期通过运营抖音导流的微课,这期分享在当时实属稀缺内容。最终的结果成名了内容的成功,运营社根据微课整理出的文章获得 2万+的阅读量,36Kr 转发的文章获得 10万+的阅读量

第三点是权威性,一般权威性很难从正面去论证,但从侧面去突出权威性就会容易得多,也更能令人信服。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耗费口舌说自己好,估计很难让人相信,甚至会被认为是自恋狂。但如果周围的人都说他好,还有知名大佬夸赞他,那就会产生信服感。

在海报内容包装中,我们就可以强调这个内容有很多大佬推荐。

这里继续举以前我们的例子,尽管这个嘉宾自己的 Title 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我们后来发现这位嘉宾要分享的内容,曾经被雷军和李国庆点赞。

于是,我们在海报内容上又重点突出了大佬背书,从侧面角度突显内容质量的权威性。

第四点“低门槛”,指的是要突出活动内容简单易学,可以轻松掌握,并且可复制性强。

之前我们一直举小红书的那篇文章“小红书爆红的背后,有一套可复制的内容运营策略”,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远远高于同期的文章。

再比如下面的例子,一次性突出了“零基础可复制”的重点,估计戳中了很多用户的痛点,一看就觉得学习起来应该很轻松。

当然,“零基础”这样的字眼也要视你的目标用户慎用,那些处于“进阶”和“高阶”层级的用户应该不愿意再去学习“零基础”的人都能学的东西。

除了以上几个经常被拿来做文章的点之外,有时候内容上的包装还可以突出“私密性”,类似内部爆料,独家报道,当事者亲自讲述,目击者出面证实等。

对于那些初次露面分享的嘉宾,还可以在突出这些干货是首次面世,强调“首次分享”这样的字眼。

2)如何进行嘉宾包装?

首先,大家先看一看下面这张海报,在“嘉宾包装”方面这张海报都用了哪些要素呢?

① 选取用户觉得厉害的嘉宾 Title

也许当从这张海报上你无法看出嘉宾 Title 的威力,那我们来对比一下,我们在包装这位嘉宾时用的词汇。

最初版:独立营销顾问升级版:8 年营销老司机

大多数人对于“独立营销顾问”这样的身份是没有概念的,通过这个身份无法得出嘉宾是否很厉害的认知。但是“8 年营销老司机”就相对具体得多,大家能从“8 年”这个时间长度,知道这位嘉宾工作经验丰富。

所以,在写嘉宾 Title 的时候一定要站在用户角度,使用用户能直观衡量的词汇。

那么“ 8 年营销老司机”就一定特别厉害吗?这个未必,或许有的人工作了 20 年,依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经验。于是,我们启动了第二个包装嘉宾的要素:

②介绍嘉宾以往成功的案例

我们使用了 4 个案例,每个案例均加以具体的增长数据进行佐证,让用户能从这些案例中知道这位嘉宾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营销老司机”。

这里插播一个小细节,介绍嘉宾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对案例进行整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就将嘉宾的案例梳理成“电商、教育、金融、O2O”,重点一目了然。

此外,如果嘉宾的案例很多,一定要有所选择,否则都放上去就没有主次了。

如何用细节让用户快速下单?

完成了以上两个大步骤,其实就搞定了绝大多数事情了,但一定要挺住,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煮熟的鸭子飞走”的事情。

这个时候,用户处在“购买”与“放弃”的犹豫阶段,就要动用一些小细节,推用户一把,让用户快速下单。

1)3个角度制造紧迫感

从“时间、数量、价格”上下文章,抓住用户“害怕失去、想要得到、贪图便宜”的心理,可以让用户快速下单。

时间上的紧迫感,能充分调动起用户“害怕失去”的心理,最常见的就是“过期失效”,比如各类优惠券会有有限期,还会有其他使用规则限制,不在期限内使用就会失去这个“已经得到”的东西。

在海报中,利用时间紧迫感让用户“害怕失去”的常见例子有:

例一:免费活动截止 XX 日例二:今日限免例三:最后 3 小时免费入群

数量上的有限,甚至是稀缺感,能激发用户“渴望得到”的心理,最常见的是手段就是“先到先得”和“名额有限”。

这个手段比“过期作废”还要鸡贼,因为“过期作废”是有明确的时间点限制的,与多少人参加这个活动无关。而“先到先得”里,用户不知道还有多少名额,自己会是第几个参与活动的人(有排行榜的除外)。

这时候用户“渴望得到”的心理就会激发他立马加入活动,否则晚了就不能得到这个他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海报中,利用数量上的限度让用户“渴望得到”的常见例子有:

例一:前 500 位免费入群例二:限送 400 本

如果说以上两种玩法已经很常见,那么我们将介绍一种组合玩法,即在以上两种玩法中加入价格的变化。

我们峰会的门票就动用了“数量+价格变动”的玩法,刚开始售票时,社群运营峰会的标准门票为 399 元,当门票只剩下 100 张的时候,标准票的价格将上涨为 499 元。

于是,我们会做出这样的提示:距离标准品涨到 499 元,仅剩 X 个名额。

2)利用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的利用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突出数量,另一种是利用用户的熟人关系链条。

“突出数量”这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告诉用户已经有很多很多的人,都在使用或者是购买了这个产品,这样一来,这个用户也会跟风购买。

拼多多可以说是在这个方面用得特别 6 ,当用户数为 2 亿人的时候,它的宣传语是“2 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当用户数量变成 3 亿人的时候,它的宣传语又变成“3 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我们之前微课的海报中也使用过“突出数量”这个元素,比如下面这张海报,就突出了“已有 2723 人加入”,果然后续效果就好了很多。

利用熟人关系链条如何来理解呢?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XX好友已经加入”或是“XXX好友邀请你领取”。

用户看到这样的标志之后,心理会想,既然我的好朋友都加入了这个课程学习,那应该是靠谱的吧,我也像加入进去。既然我朋友都在看这本书,那我也想看一看。

结语

今天结合运营社此前的案例,向大家分享了制作出高转化裂变海报的 3 个步骤。3 个步骤都很大,但是最终都能落实到一些小技巧上。

巧妙运用好这些小技巧,不敢保证百分百让你的海报完美,但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1)在写海报主题时,可以从三个点下手:

第一要能直接呈现结果,使用“可量化”的词汇,让用户直观感知到学习这门课程(购买产品、参加活动)会有收获;

第二是抓住用户的“速成”心理,通过时间短、目标分解等手段,让用户能轻松速成。

第三是主题会一定程度限制目标人群,所以在选择主题时要适当扩展受众范围。

2)海报内容的包装包括活动(产品)的包装和嘉宾的包装,在活动内容上打磨出“高效感、稀缺感、权威性、低门槛”,包装嘉宾时选取一个用户觉得厉害的嘉宾 Title ,并且加以成功案例佐证。

3)要想让用户快速下单,可以利用“过期作废”、“先到先得”、以及价格随着时间、数量变化这三个点,制造紧迫感。还可以利用从众心理,让用户因为其他人已经购买,而产生下单欲望。

 

作者:套路编辑部,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运营研究社

]]>
抖音都火成这样了,你还没开始抖音营销? //www.f-o-p.com/100612.html Fri, 28 Sep 2018 10:07:57 +0000 //www.f-o-p.com/?p=100612

 

前两部分为抖音生态分析,最后一部分为抖音营销解析,如果您对抖音产品已经非常熟悉,可直接跳至第三部分:我们如何抓住抖音“短暂”的红利期?(文末有彩蛋,请一定看到最后)

一、抖音究竟是如何让你中毒的?

曾经小编对于抖音也不屑一顾,直到发现身边的“抖友”越来越多,终于忍不住打开抖音,一探究竟。

其实真正拉你入坑的,或许不是抖音,而是“你的焦虑感”:谁都不愿被时代抛弃。

我们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用张泉灵老师的一句话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一觉醒来,刷爆朋友圈的是什么。阴阳师王者荣耀、吃鸡、旅行青蛙恋与制作人……几乎每个“网红爆款”都是一夜爆红,并迅速更新迭代,昨天还在求“ssr”,明天“王者”就奔涌而至。虽然你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红起来的,但是,当它红起来,你必须做出响应,证明你也是时代的“弄潮儿”,并没有被抛弃。

所以,你打开了抖音。

入坑后,到底是什么留住了你?

1、 内容不在精,而在“扎心”

一定有许多人像小编一样,一开始对抖音的不屑,是由于抖音内容的粗糙质感,而入坑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些“粗糙”的小视频竟是这样让人不能自拔。

好的内容不在于多精美,而在于能否戳中你的心,唤起你内心隐藏的七情六欲。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流量时代,得内容者得天下。抖音那些略显“粗糙”的小视频,恰恰轻而易举地抓住了你的好奇心、新鲜感、共鸣等各种G点。

(▲图片来自“姑婆那些事”)

2、抖音话题挑战,具有极高的发展性和连贯性

抖音上大量的内容来自各种话题挑战,比如“手指舞”“海底捞吃法”等,戏精的“抖友”们,可以将同一个话题或者挑战,演绎出无数种可能。这种对同一个话题的演绎,本身就极具发展性和连贯性,加上网友极高的表现欲和创作欲,创造了各种可能。

▲抖音上每天有各种挑战话题在更新

比如最早的“小哥哥,有一样东西给你”,“我,你要么”,到“给你个大嘴巴子你要么”、到往手心吐口水、放废纸巾、放金针菇头,后面甚至出来追着鸽子喊“小鸽鸽,小鸽鸽”……这些内容之间的连贯性,自带 “追剧”属性,让人忍不住不停地看。

3、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

师出今日头条的抖音,集成了今日头条的看家本领:推荐算法,简单讲就是个性化推荐,基于客户的身份标签和行为偏好进行推送。“你想看的,会给你推送更多。你不想看的,一条都不推送”。这个算法好像一双无形的手,控制着抖音的“流量池”,它把内容装进“个性推送”和“智能匹配”的黑箱系统,重新融合加工成高度同质化但营养单一的短视频“快餐”,供窝在懒人沙发和硅胶床垫上的“小白鼠们”食用。所以当你一旦打开抖音就不想关掉,当你想关掉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

【吃货的抖音】

【猫奴的抖音】

【狗控的抖音】

4、 抖音的魔性洗脑音乐

抖音之所以区别于不同,要着眼于它本身的 “音乐”短视频属性。不同于常规视频中音乐的背景功能,抖音的视频是先选取音乐,然后根据音乐来拍摄视频,音乐是主导,视频反而是为音乐服务的。

对于短视频来说,音乐更像是一个滤镜,帮助短视频有更强的表现效果。 音乐其实本身就有很多强表达的因素在里面,很多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天然会让人产生一种“美好感”。

关于音乐在短视频中的重要性,抖音总经理张楠是这样诠释的。

那么音乐在短视频中的作用真这么大么?

现在就可以来试一下:

关掉音乐,看30分钟抖音,来感受一下!

关于“音乐如何影响情绪”,就不展开细说了,你脑中不断重复的“C哩C哩”、“撒由那啦”就是最好的证明。

5、 抖音内容门槛低、易于模仿

抖音所有的内容都是容易模仿和复制的,抖音虾、胶带挡门、托脸……所有这些发生在平凡人身上的故事,你都可以拿起手机自己来拍一条。每个平凡的你我,都可以在抖音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我,抖音已经变成一个用视频来交流的载体,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交属性。PGC内容的精美性,抬高了内容生产的门槛,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而低门槛、高互动的UGC无疑将是短视频未来的大势。

回望我们表达自我的社交平台是如何发展的:从最早的书信、到长篇文章的博客、再到如今我们最常用的微博、朋友圈、ins、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一张图片、几句话就可以表达自我。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短视频将成为我们交流和表达自我的重要载体。

二、一入抖音深似海,从此矜持是路人

前面已经提到,抖音已经显现出很强的互动性和社交属性,甚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抖友文化” 。

1、 抖音几大神秘组织:过山车大队、赤赤大队、胡家军、李云龙组织

感受一下组织的力量 ☟

2、 评论文化:早晚笑死在评论里

抖音的评论文化到底有多根深蒂固,看看被关掉评论的那几天,抖友们的反应就知道了:

·自从抖音关闭的评论,每次刷抖音都觉得自己像智障一样。

·抖音关闭了评论,我感觉就像上大号忘记带纸了一样!

·关闭了评论的抖音,让我丧失了打开它的欲望。

▲帮忙的男人和吹风机都比“女主”更能引起抖友的注意

▲纯二哈系列

3、 内容文化:玩抖音的年轻人,敢于表现自我。抖音的视频内容都只是大家社交互动的素材之一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玩儿,视频只是一个载体。

现在回头看,抖音的社区和社交属性是不是已经初见雏形?这才是抖音的野心,也是短视频的本质——社交。

4、 身份认同:抖友出征,寸草不生。“滴 滴滴”(已经因扰民和违反交通法规被禁)、“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 这些抖音“入门级”的“暗语”, 给了抖友们极高的身份认同感,而抖友从陌生人身上获得的身份认同,又给抖友带来了社交的满足感。

到现在为止,抖音的社交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从放弃PGC,转而选择门槛低、互动高的UGC,抖音想要收割的,是“社交”这个大森林。从朋友圈增加“小视频”分享功能,到微博开通“微博故事”,我们也不难看出社交平台对视频内容的重视。而抖音选择不断降低内容门槛并加强内容的互动和交流属性,弱化内容的观赏属性,其用意就在逐渐进化成一个社区乃至一个以视频为内容载体的社交平台。

三、我们如何抓住抖音“短暂”的红利期?

在流量整体红利逐渐缺失的今天,抓住稍纵即逝的流量红利,显得尤为重要。而异军突起的抖音,日均视频播放量已达10亿,它所带来的流量红利,无疑是品牌一个很好的选择。谁能快速、准确抓住这个红利期,谁就能在竞争中先发制人。

方式一:与抖音官方合作,做广告

抖音目前开放的广告形式有4种 :

1.抖音APP广告位开屏、信息流、发现页banner

在搞定,已经有大量专业营销达人,做出了成功的抖音营销案例

▲搞定达人信息流案例

另外抖音还可为品牌定制创意贴纸☟

2.达人合作:KOL与品牌合作制作创意视频并传播

MICHAEL KORS在抖音投放挑战赛推广新品,邀请吴佳煜拍摄创意视频。

3.抖音挑战赛:与抖音官方合作定制挑战赛主题。

三星在抖音制造的#我都是焦点#定制主题活动

4.抖音嘉年华:抖音嘉年华将作为抖音全年最大盛会,每年一度盛大举办,抖音全资源线上预热,品牌全面植入,是品牌合作的好时机。

去年抖音嘉年华盛况

以上,抖音的合作形式很多,也已经有许多品牌在尝试抖音营销。

但,

在准备投广告之前,还是请你首先问自己3个问题:

·你的营销目标是什么?

·你的产品属性跟抖音相配吗?

·你的产品足够有话题性吗?

在回答这3个问题前,小编觉得有必要再次提醒大家,抖音的平台属性☟

1、 对于很多中小品牌而言,每一笔营销费用都希望花在刀刃上。大的曝光量不代表好的销售成绩。无效的广告欺诈和媒介公司终将要被淘汰在愈发透明清醒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你的目标是转化,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风险是相当大的。

▲一些表现比较惨烈的广告,获赞仅二三百。

2、产品本身需要具备很强的可塑性,有玩花样的基础。产品形式单一、低频、价值高的产品是不太适合在抖音上进行营销的。通过目前在抖音上“火”了的品牌/产品,不难看出这些产品大多是刚需的快消品。

3、目前试水的都是一些知名品牌,他们本身即具备话题属性,对于一些刚起步尚不具备话题性的产品,想要达到同等的传播量级,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指数级的。

如果你觉得以上3个问题你都想清楚了,那么在投放内容上给你一点忠告:

那些想在抖音上投硬广,简单把广告视频搞成竖版视频的做法,不仅是懒惰的,而且是危险的。微信朋友圈都玩不转的东西,在戏精扎堆的抖音更是玩不转的。如果说视频直播平台“土豪用户”的标签是“钱多人傻”,那么抖音“土豪客户”的标签钱多人精

举例来说,在可爱的小姐姐跳完C哩C哩舞之后,抖音推送了一条“无尽关卡、双击666”的游戏广告,接着在一段猛犬柯基下楼梯视频之后投放了一条“轻松家教一对一“的幻灯片视频广告这类的广告,不仅不能起到吸睛引流的效果,反而拉了仇恨。此类做法,好比在“嘎纳创意节全场大奖广告集锦”上投贴片,或者和林志玲穿同款服装比气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还有一点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试图做“违法违规”或者是没有商品合格证的“假货”。另外具体的抖音禁止与白名单行业划分,请看下图

方式二:自己做个抖音号,双微一抖,真要“抖起来”吗?

“双微一抖”的呼声逐渐升温,在做抖音号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2个问题:

1、什么样的行业适合做?

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业是不能做抖音号的,新起的平台,大家都可以来做尝试。以目前的情况看,电商类、O2O以及有新奇技术的产品,效果相对较好。

目前抖音官方账号运营效果相对不错的几个:

绝地求生554.3W获赞、184.7W粉丝,单个视频最高获赞386.5W

Adidas neo:276.0W获赞、123.6W粉丝、单个视频最高获赞141.0W

小米手机:158.0W获赞、114.8W,单个视频最高获赞25.7W

搞定的达人中目前也有非常成熟的抖音营销团队。

他们已经掌握成熟、完整的的抖音IP运营经验拥有大量优质抖音红人资源并且是抖音官方深度合作伙伴,比如以下他们运营的两位抖音红人账号开通的加购物车功能,抖音官方目前只开放了100个。

除了打造“哈士奇带你飞”“Salad days”这样的抖音红人,他们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品牌代运营、广告投放等抖音一系列服务,专业并且高效。

哈士奇带你飞:224.1W获赞、52.5W粉丝,单个视频最高获赞51.8W

Salad days:125.1W获赞、37.2W粉丝,单个视频最高获赞43.8W

专业布景及影棚等设备为输出优质资源打造良好环境。

▲专业影棚

▲厨房布景

2、怎么做更容易成功?

目前抖音上成功的案例还比较少,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内容:内容上要具有创意,符合抖音偏好,比如剧情翻转、拍摄运镜、节奏感、高颜值、大场面、快闪文字等抖音特有的视频特色。这个需要品牌方投入相对多的时间、精力以及成本。

这里要强调一点:在现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体验往往更重要。不同于传统TVC,要想在15秒内抓住用户的心,品牌要弱化故事性,以体验思维代替故事思维,用新鲜刺激的体验来吸引用户,而非完整的故事。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眼光放远,从大洋彼岸的Snapchat和Instagram甚至 Facebook和Twitter短视频平台学习品牌的“颗粒化”内容营销。比如Instagram的“四大天王”奥利奥、汉堡王、Airbnb和星巴克,Snapchat上的“五朵金花” Taco Bell、Mondelez、 Burberry、 Gatorade和Mountain Dew。这些账号,有的玩“此刻即永恒”,用一瞬间的美景和震撼冰冻你的感官,比如Airbnb和星巴克,有的玩脑洞和巧思,让产品出演短视频,比如奥利奥和Taco Bell, 有的则提供生活技能包,比如宜家和Lowe’s。

▲宜家Instagram的简单食谱系列内容

推荐机制:符合以下条件,更容易被推荐上热门

形式:用抖音直接拍,画面清晰 7s以上,竖版

歌曲:使用抖音最流行的、推荐度最高的音乐

符号:参与抖音官方活动,如挑战赛等,

好看:高颜值出境,美女帅哥小奶狗,小猫小狗小朋友

爆点:有独特的价值,有创新的技术。

时间节点:中午12-13 晚20-24 发布;

联系人:(一个不推荐的方法,不断导入新通讯录)

结语

1、 红利短暂,终归平静。抖音目前虽然火爆,大家着眼抖音红利的同时,也要明白:任何产品,红利收割期都是短暂的。参考微博和微信的过去就会明白:火是一时的,红利最终都会恢复平静到正常水平。

2、 营销需谨慎,要考虑清楚。前面提到过抖音的广告投放也好、内容运营也好,对内容的创意要求都更高,并非横屏改竖屏这样简单,这就意味着投入也会更高,但产出比却很难保证。因此,各品牌方,尤其预算相对紧张的中小品牌,进入抖音营销时,一定要谨慎考虑。

 

作者:91搞定,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91搞定

]]>
青瓜早报:弹短信遭举报,色情内容多;官方回应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 //www.f-o-p.com/100437.html Fri, 28 Sep 2018 01:25:17 +0000 //www.f-o-p.com/?p=100437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来看今天的早报

一、头条:官方回应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网传材料有夸大

1.官方回应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网传材料有夸大

9月27日晚间消息,针对网传“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一事,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发布说明称,张小平为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2年。说明还显示,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浪

2.人民日报评“张小平离职”:这三种用人倾向要不得

昨日,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起因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中心因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离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痛陈张小平离职的巨大损失。

针对此事件,人民日报做出评价:这三种用人倾向要不得, 第一种是:日常工作中,人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种是:日常爱留不留,“发现了才追悔莫及”,又极尽可能阻止人才自由流动;第三种倾向就是,用人“情感管理”的缺失。

只有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激励机制,真正为每一个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才能留得住人。这不仅要从根本上扭转“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土围子思想,还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思想的更新。不仅要推崇绩效管理,也要学会情感管理,让每一个人才都有被需要的职业尊荣感。这恰恰是国有企业的好传统!

二、国内新闻

3.腾讯回应天天快报部分人员转岗:天天快报正常运营

据知情人士透露,天天快报部分员工已经调整回腾讯新闻,或调岗至腾讯其他部门,所剩的团队由腾讯网络事业群(OMG)副总裁陈菊红负责。上述知情人士说:“已经到了瓶颈期,再怎么追赶也追赶不上今日头条了,现在放弃是顺水推舟的事。维持现状,不往上冲了,也不能低了。”

腾讯方面针对部分媒体报道了有关天天快报的不实消息回应:天天快报在正常运营中,部分人员调整属于公司正常调整。(腾讯&时间财经)

4.子弹短信遭举报:色情信息多

记者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出了其子弹短信的好友申请列表,其中未通过的好友请求全部是美女头像,添加信息也全部都是“聊骚”“观看大尺度直播”等内容。早在8月30日就曾有媒体曝光了子弹短信含有色情和违禁内容。随后,更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在群聊中常常收到别人发送的黄色信息及图片。(法制晚报)

5.软银、春华资本正洽谈投资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

软银和春华资本正洽谈投资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据知情人士透露,新一轮融资可能使字节跳动的估值达到750亿美元。字节跳动正在谈判筹集约15亿美元的新股权投资,早先筹集的15亿美元债券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转为股权。谈判仍在进行中,可能不会签署协议。(the information

6.滴滴回应交通部整改要求和建议:将持续加强安全运营保障工作

9月27日晚间消息,针对交通部的整改要求与意见,滴滴出行今日发布公告,表示将坚决拥护整改要求,持续加强安全运营保障工作,并对近期整改工作进展进行了说明。

7.腾讯音乐2017年息税前利润约为4亿美元

一份8月的投资者文件显示,腾讯音乐2017EBIT(息税前利润)约4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增长至7.64亿美元;此外2018年营收将同比增长72%31亿美元。(路透)

8.美团点评上半年营收263亿元,亏损净额增至42亿元

美团点评今日公布2018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美团点评上半年营收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90%,经调整亏损净额增至42亿元。

9.消息称微博将正式收购一直播

自媒体“今日网红”消息,近日,脉脉上不断有爆料微博收购一直播的消息,预计在11月底完成。据内部知情人士确定,该事件属实。据悉,微博将于近日宣布该消息。

10.纯金版iPhone XS Max问世,售价逾1.5万美元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奢侈配件制造商Caviar推出了豪华版iPhone XS Max系列手机。它用珍贵金属和金刚石来装点iPhone XS Max,其中一款iPhone XS Max用纯金打造,售价逾1.5万美元。(腾讯)

11.台媒:章泽天或将便宜出售刘强东所赠澳洲豪宅

据台媒,章泽天或有意卖掉刘强东送的1800万澳元(约9000万元人民币)澳洲豪宅。台媒称,章泽天此举暗示着有意斩断与刘强东3年的婚姻。据媒体报道,刘强东 在婚后曾送给章泽天一栋豪宅,据悉该豪宅共有3层楼将近600平米,价值1800万澳元。

12.小米回应“与雷总聚餐”承诺

近日,一篇名为《小米公司不守“与雷总聚餐”承诺,“米粉”起诉要求赔偿》的报道引发外界关注。今天下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回应称,经公司内部调查显示,此次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杨先生在活动期间销售数据存在明显异常,被系统提示信用警告后仍未有改善,为保证活动公平性,公司未向其发出邀请。(虎嗅)

13.流利说赴美上市,开盘上涨28%,公司更名为“LAIX”

国内在线英语教学公司流利说9月25日正式登陆纽交所,开盘报16美元,较IPO发行价12.5美元上涨28%。在上市见证会上,流利说宣布更改公司名字为“LAIX”,寓意为:“Life empowered by AI to reach (X) infinite possibilities。以人工智能赋能生活,解锁人生的无限可能。”

14.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港股破发率超过80%

万得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挂牌港交所公司数量已达到143家,相较去年同期的98只新股增长45.92%。预计余下4个月,在港新股发行数量将达到约100家左右的体量。同时,港股市场将至少有5只集资在100亿港元的新股,以新经济模式经营发展的相关企业将闪亮登场。截至9月4日收盘,有118只破发,破发率高达82.52%。(新京报)

15.青果直播平台关闭,并永久停止运营

9月27日晚间,青果直播平台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内部业务调整,即日起,青果直播平台全面关闭,并永久停止运营。并发布《关于青果直播事件的致歉和反思》,青果直播平台称收到记者反馈,有用户表示家中场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平台直播。

16.融创已发行260亿元债券,乐视网经营不利或产生代偿风险

9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融创房地产集团拟发行的一笔80亿元的小公募公司债券目前状态为已回复交易所。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提到,截至目前,融创已经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累计发行了260亿元的公司债券,存续期公司债券余额合计223.4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募集说明书中提到了乐视相关公司可能对发行人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澎湃)

17.苏宁红孩子计划半年再开100

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卞农表示,截至921日,苏宁红孩子全国旗舰店总数已突破100家,未来180天将再造100店。到2020年底,苏宁红孩子旗舰店将超500家,直营店将超1000家。据悉,苏宁红孩子已与全国1000母婴行业内的生态伙伴达成合作关系,建立超过2000人的育婴师团队。(新京报)

三、国际新闻

18.马斯克回应SEC欺诈指控:这不公正,我难过又失望

北京时间9月28日早间消息,周四提交的法庭文件显示,特斯拉CEO马斯克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欺诈指控。针对这一指控,马斯克回应道:“这一不公正的指控让我既难过又失望,我总是本着诚实、透明的心,为投资人的利益考虑。正直是我人生最珍视的价值,我会用事实证明我从未在这一品格上妥协。”(新浪)

19.苹果加速向服务公司转型,摩根大通建议增持苹果股票

据外媒报道,摩根大通称,预计苹果服务业务将会强劲增长,给予苹果公司股票“增持”评级。苹果正在“从一家硬件公司转变为一家服务公司,这一转型速度比投资者预期的更快,这推动了该公司财务和估值的上升。”分析师查特吉表示,“我们预计,随着服务组合的增加,收入和现金流的能见度将进一步提高,增长速度也会加快。”查特吉给予苹果股票目标股价为272美元。(网易)

20.谷歌高管首次公开证实“蜻蜓计划”存在

谷歌首席隐私官基思•恩莱特周三在参议院一个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回答参议员问题时表示:“‘蜻蜓计划(Project Dragonfly)’是存在的。”“我不清楚‘蜻蜓计划’包括什么,或者不包括什么,”恩莱特补充称,“我们尚未接近在中国推出搜索产品。”如果推出这一服务,恩莱特表示,他的团队将“非常积极地参与,以确保该服务经过合理的隐私评估过程”。(FT中文网)

21.美SEC起诉马斯克:禁止他在上市公司担任高管或董事

北京时间9月28日早间消息,据周四提交的法庭文件显示,特斯拉CEO马斯克遭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欺诈指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指控中称,马斯克发布了“错误的和具有误导性的”声明,而且并未就重大的公司事件向监管机构发出通知。根据诉讼文件,证券交易委员会寻求禁止马斯克担任上市公司高管或董事,前提是他被判有罪。(新浪)

22.三星电子董事长因涉嫌破坏工会遭韩国检方起诉

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尚勋(Lee Sang-hoon)遭韩国检方起诉,罪名是涉嫌非法打击工会。据首尔检察官周四表示,他们已经指控李尚勋在2013年担任三星电子首席财务官期间,领导了一项打击三星客服部门工会的行动。(腾讯)

23.Facebook广告政策再遭质疑,用户“影子信息”也被共享

Gizmodo今日报道称,Facebook的精准广告政策再次遭到质疑。一项新的调查显示,Facebook允许部分广告主访问用户的“影子联系信息”。 所谓的“影子联系信息”,是指用户在Facebook进行安全验证时留下的联系信息。这意味着,用户用于接受打折信息、或用于私密在线购物的电子信箱等联系信息,也会被用于提供精准广告服务。(新浪)

24.法国将16家数字加密货币网站列入黑名单

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今日宣布,已有16家数字加密货币网站被法国列入黑名单。到目前为止,其中7家仍在正常运行,其余9家已关闭或更改IP地址。据悉,这些被列入黑名单的网站私自面向公众开放,而并未按照要求在AMF注册。(新浪)

25.高盛在英国推出数字零售银行Marcus

据CNBC消息,高盛(Goldman Sachs)已在英国推出其在线零售银行产品Marcus。高盛表示,英国消费者现在可以在数字银行注册一个储蓄账户,该银行提供1.5%的储蓄利率。(新浪)

今日思想

仔细动脑筋想一想,不充钱?不充钱你会变得更强吗?

——马化腾

 

作者:静静,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i黑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