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CEO张一鸣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Sun, 30 Sep 2018 08:44:5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头条CEO张一鸣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估值750亿美金,从今日头条看字节跳动这家公司背后的增长逻辑! //www.f-o-p.com/100969.html Tue, 02 Oct 2018 01:18:29 +0000 //www.f-o-p.com/?p=100969

 

通过技术推动产品的演进,通过增长和策略去驱动产品增长。这才是今日头条估值750亿美金的秘密。

一、产品背景

1.1 产品介绍

字节跳动这家公司是目前互联网中,最受追捧的公司之一,估值750亿美金,从今日头条,抖音,今日头条的产品矩阵逐步在入侵腾讯的地盘;字节跳动的背后产品能力是什么,其实从今日头条这款产品能看到背后一套逻辑。

今日头条官网文案如下:是一款会自动学习的资讯软件,它会聪明地分析你的兴趣爱好,自动为你推荐喜欢的内容,并且越用越懂你。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从这里用简单点的话说,就是利用推荐引擎推荐内容给用户。

今日头条app截图

任何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定位,今日头条也不例外:

产品定位: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移动资讯平台,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

场景:

用户1.:小兵一个西二旗的程序员,上下班一个多钟的地铁,平时喜欢刷今日头条的新闻打发时间。

用户2:小刘是一个滴滴产品经理,回到家后喜欢刷半个钟的新闻再去洗澡。

用户3:小齐是一个大学老师,平常没事喜欢看看今日头条给他推送的哲学和文学文章。

1.2 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头条的机器推荐算法和文章内容审核机器人,已经做到了业界的领先地位,其采用大量的机器代替人工的运营,也为早期的今日头条节省了很多人力。

张一鸣的个典型技术男,经历过酷讯、九九房的他喜欢利用技术解决问题,公司初期,技术人员的人员比例就在公司占了大比例,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的技术人才。

技术驱动也成为了未来这家公司的基因。

1.3 产品功能架构

1.4 产品大事记

  • 2012年3月,张一鸣从九九房辞去CEO,创办今日头条,并且获得SIG的天使投资
  • 2012年7月,今日头条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 2012年8月,今日头条发布第一个版本。
  • 2013年8月,今日头条用户数突破5000千万。
  • 2013年9月,今日头条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
  • 2014年4月,今日头条月活用户数超过3000万。
  • 2014年6月,今日头条宣布获得1亿美元C轮投资,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今日头条激活用户达到1.2亿、月活跃用户4000万。
  • 2015年1月,今日头条累计用户超过 2.2 亿,日活用户达到 2000 万。
  • 2015年2月,原壹读传媒总裁、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将加盟今日头条,主管公关和品牌业务
  • 2015年4月,今日头条已累计有2.4亿人在使用,日活跃用户2000多万。
  • 2016年9月,前优步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加入今日头条担任高级副总裁
  • 2016年10月,今日头条激活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4亿,日活跃用户数超过6600万,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
  • 2017年3月,今日头条确认拿到了中超2017到2020赛季的短视频分发权。
  • 2017年11月,今日头条和猎豹移动达成战略合作:5000万美元投资猎豹移动旗下Live.me;8600万美元收购猎豹旗下News Republic。
  • 2018年1月,今日头条将在天津招聘2000人的内容审核队伍,负责监控审核今日头条平台内容是否违规。
  • 2018年6月,今日头条起诉腾讯,头腾大战爆发。
  • 2018年9月 ,软银或投今日头条母公司,估值达750亿美元。

从发展历程来看,头条前期相当低调,这个导致很多巨头没有注意到今日头条的崛起;加上2012年左右,百度还在和360在打搜索之争,根本没有理会今日头条这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到后面今日头条崛起于腾讯对抗。

这充分提现了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张一鸣低调,延迟满足感的特征。

1.5 竞品简介

网易新闻

从网易门户到网易新闻,主打有态度额新闻平台。拥有在门户时代的优势。

腾讯新闻

综合新的新闻频道,依靠腾讯强大的微信,qq等社交流量做起来。是腾讯旗下最大的新闻资讯平台。

搜狐门户:

主要是搜狐网的内容迁移到app上。

二、发展历程

从2012成立之初到2014年1月,产品的增长速度并不算特别快,今日头条也低调,在增长和运营方面并没有过多尝试,在这个阶段我把它归为探索期。

从2014年到2015年年底,产品的增长速度开始加快,但是其实迭代速度开始放缓,这是从探索期往增长期的变化但是没有到达真正增长期,我们把它归为初次增长。

从2016年到2017年8月,头条的用户活跃度开始增长,从6000万到17年3月就突破一亿用户,而到了17年7月DAU突破1.2亿,相当于一年翻了一倍,这是今日头条的增长期。

从17年8月到18年7月,其实可以看到今日头条虽然下载量还在增长,但是日活基本数据已经稳定,所以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成熟期。

所以大约可以把今日头条分成以下四个周期。

  1. 产品的探索期(2012年7月-2014年1月):上线之后主要做的是功能迭代。
  2. 初次增长期(2014年-2015年年底):产品在增长上做了初次尝试,DAU突破5000万,也是在这一时期。
  3. 产品的增长期(2016年—2017年8月):在这个阶段,产品的用户量和DAU飞速增长,今日头条用户DAU首次破亿。
  4. 产品的成熟期(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在这个阶段,产品的用户量增长变缓,同时今日头条流量变现加快,一方面是通过广告,另外一方面是通过今日头条开始孵化旗下的产品,包括抖音、西瓜视频、悟空问答、懂车帝等产品。

今日头条的母公司也宣布把公司品牌升级为字节跳动,今日头条成了公司众多产品矩阵中的一个。

三、迭代历程

第一阶段:产品的探索期(2012.7-2014.1)

1. 产品的功能迭代

头条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不断完善功能,完善产品形态,完善推荐功能,评论分类功能等。

其次是在产品的BUG上的一些修复,和完善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体验

在头条的早期,优化用户体验,摸索产品发展路线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头条在这个阶段还在抄袭其他家产品的功能,头条在这个阶段似乎并不关注优化和更新,而是更关注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加完整,包括头条号,评论,转发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头条早期在产品功能上并没有太在意,可能是由于头条出现时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了,而头条则是把重点放在用户数据和推荐算法和推荐策略上。

这个阶段的头条是要保证产品可以用,不要出现太多的BUG。

2. 用户评论

在这个阶段用户的评论相对来说较好,绝大多数是好评,早期用户认可的主要来源是对于信息分发模式的准确性的认可。

当然也会有些差评,这些产品出现的部分主要还是产品卡顿,存在Bug等问题,这个其实不是产品层面的问题,更多是技术层面的事情。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头条早期的技术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好,虽然说头条是一家非常重视技术的公司,在早期的技术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但是这些BUG和功能都能被头条快速迭代掉,说明头条还是极度重视用户体验的一件公司。

3. 运营策略

在这个阶段,头条的策略并不是在运营上,更多是在渠道和内容上做管控。比如在2013年被多家媒体投诉以后,与各家媒体签订合同,授权允许头条转载。

另外一方面是头条为了用户增长,与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合作预装载,这也是为什么头条早期注册了高速增长的原因。在这个阶段,头条在运营层面上额工作其实相对较少。

4. 阶段综述

回顾头条发展的早期,其实头条的用户评论以好评为主,差评也主要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这部分充分证明了产品的价值和用户价值,为头条后面的增长做了铺垫。

其次是手机厂商的合作为头条带来初期的种子用户,这个阶段今日头条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红利,大量购买了便宜的手机厂商预装流量;从这个点来看,美团和头条是两家乘着移动互联网红利起来的公司。

在这个阶段头条也特别低调,几乎不做任何宣传。

第二阶段:初次增长(2014.1-2015.12)

1.版本描述

在经过第一阶段产品的价值探索并完善产品形态之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与之前一个阶段重视算法训练不同,这个阶段,头条开始关注产品功能和优化用户体验。在头条上大量的全新内容呈现和分发方式。

这些功能,主要目的还是帮助用户在头条产品内,能更精准的获取信息,提升用户留存和使用时长。

在内容上,头条也开始增加新的频道,同时在流量获取上,支持更多的流量获取方式,比如分享到QQ、微信朋友圈等,帮助头条快速获取流量。

这些内容和推荐方面和流量的导入方式为头条的高速增长做好了铺垫。

2. 用户评论

在这个阶段的用户评论呈现两极分化。

在探索期时,产品的负面评论主要在产品的BUG和卡顿问题上,在这个时期,更多问题是集中在内容质量差,垃圾等。

这说明随着用户量不断增加,内容层面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头条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何能够更好的持续提供优质内容给用户,并且让每个用户都满意的分发机制,是头条在这个阶段需要解决的新的难题。

3. 运营策略

在进入增长期以后,今日头条走了一条与其他人不相同的路线,头条没有像其他app一样,做大量运营活动去拉新

相反的,今日头条建立了一支国内最大规模增长黑客团队,而且是全国目前来说都是顶尖级的黑客增长团队。

在这一阶段的产品和运营,其实都是由增长团队驱动完成的。

在这个阶段今日头条也开始做营收,通过售卖广告获取收入,而且随着增长团队的策略,为头条在用户营收方面带来了大量的增长。

高速增长的背后,头条也隐藏危机,其危机是内容版权问题。

头条一直依靠爬虫算法去抓取内容,但是随着今日头条越来越大,广告业务做得风声水起。各大媒体版权公司开始纷纷向今日头条起诉,要求今日头条支付版权费。今日头条与各大媒体公司商量,邀请媒体公司入驻头条号等。

从2015年以后,头条也发生一个很大的转变,从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成长为一个内容生产平台。并且今日头条开始对上微信公众号,机器分发vs社交分发。

同时,为了解决内容侧的供给问题,今日头条出炉扶持1000头条号计划。15年10月,头条号新增原创内容和打赏功能,帮助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在这个阶段,头条面临最大问题是内容的问题。

4. 阶段综述

在这个阶段早期,头条大量的工作在于提升用户转化率,获取更多流量,获取更多的收入,在这个阶段开始,头条也开始大规模购买流量,实现用户数量增长。

当用户不断增加以后,内容成为了头条制约因素,今日头条通过头条号平台和补贴的方式去获取大量优质内容,内容的策略运营成为头条在这个阶段增长很重要的因素。

头条在营收方面,未来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今日头条的广告系统也开始上线。

这套强Roi驱动增长的模式,成为了后来头条系产品增长的模式。

2015年,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开始利用今日头条app去孵化新的应用,其实包括后来的西瓜视频,抖音等app。同时,字节跳动的也开始成立投资部开始拓展海外业务。

第三阶段:高速增长期(2016.1-2017.8)

1. 版本迭代

在这一阶段,今日头条开始进行大量的版本迭代,对产品的功能和交互做了大量体验上的优化。

在这个阶段头条迭代速度反而比之前的更快了,之前头条板块迭代平均速度大约是一到两个月一个版本,现在差不多半个月一个版本。

从我大致猜测,头条想从用户增长,通过产品的功能优化和交互额优化,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的活跃和使用时长上面的提升。

2. 用户评价

在这个阶段,头条基本还是以好评为主,相比较之前的评价,差评数量不断增加。

差评主要集中在内容质量差,标题党等问题,说明之前的功能性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用户评论也从侧面反映今日头条在这个阶段产品上的挑战,还是集中在内容层面上。

3. 运营策略

在这个阶段,今日头条的运营还是在增长上。分别是内容的投入和收入的增加。

为了内容质量的的增加,头条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头条号扶持计划。

在2016年“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宣布要拿出10亿元进行补贴,鼓励内容创作者;另一个方面,头条也宣布内容投资基金,投资300家团队的内容生产;再者,今日头条宣部成立“头条号创业空间”,成立2亿的基金。

在这一年,头条也开始在信息流中插入推送广告,激进的广告方式,让头条的营收大涨到了百亿人民币的级别。

4. 阶段综述

在这个阶段今日头条突然高调起来,同时同行的竞争者开始入局;包括巨头的百度、腾讯、阿里等大厂,也拿出巨资扶持原创内容——百度的熊掌号,阿里的大鱼号,腾讯的企鹅号

同时竞争最激烈的属百度和腾讯,百度在自己的百度app里加了信息流,腾讯则是推出天天快报直接对战今日头条。

第四阶段:成熟期(2017.9-2018.7)

1. 产品迭代分析

在进入成熟期以后,头条的产品迭代的节奏很明显变慢,并且大多数是功能优化。不过最引人关注的是新上线的小功能,小视频,微头条。

小视频的推出,也是今日头条在短视频业务上的一次探索,随后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也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那就是通过今日头条来作为孵化器孵化头条的产品,形成产品矩阵,通过字节跳动的产品能力去推动一款款产品的崛起。包括像悟空问答,微头条,懂车帝等类似产品。

2. 用户评价

在过去一年中今日头条的用户评论还是呈现两极分化,好评和差评很集中,进入2018年以后差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主导。

这可能是头条的商业化的广告,伤害了用户体验。

这个阶段主要的差评是广告太多,更新后的软件崩溃,体验差等问题。

这也是今日头条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商业变现的影响到了用户体验,而且今日头条在这个阶段的迭代更多在功能维护,很少在新功能的探索,给用户很大的失望;不过今日头条对于孵化另外一个产品抖音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3. 运营策略

从17年到18年,唯一能看到的是今日头条这款产品,核心运营从用户增长转向收入增长,而且全程看到收入在涨。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头条开始尝试其他变现方式,比如做电商和做知识付费。可以看到今日头条有巨大流量之后和腾讯一样苦于变现的好方法。同时今日头条也利用自身流量也孵化出下一个为公司带来巨大流量的产品抖音。

4. 阶段综述

在这一阶段,头条在产品层面上,其实和大多数成熟产品一样,对现有功能的优化,而在运营方面,则是重视收入的增长。

在这一阶段今日头条面临的挑战不是产品内部,也不是运营层面和内容层面,而是面临着国家的监管。

广电局要求,同时下架今日头条,以及内涵段子等app;对整个政策的走向,对头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让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看到不能光靠一个产品打天下,而需要多元化战略。

随后今日头条孵化出的抖音开始撑起今日头条的未来收入,而且今日头条母公司也觉得不再使用今日头条作为公司品牌,升级为字节跳动。

四、总结

回顾今日头条的产品史,我们能够发现今日头条有非常优秀的亮点。

  1. 对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且,很有节奏的在进行功能迭代和运营动作。
  2. 头条通过建立增长团队,建立了一条非常清晰的产品黑客增长路径,这也为后来抖音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 头条的产品设计上,非常擅长做上瘾机制,通过合理的策略设计推荐感兴趣的内容非常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通过今日头条这款产品,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把这套产品增长模式套用到头条其他产品上,形成了2018年的头条产品矩阵: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懂车帝,悟空问答。

从今日头条的发展可以看到,今日头条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是:通过技术推动产品的演进,通过增长和策略去驱动产品增长。

 

作者:冯义运,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冯义运

]]>
今日头条上线“今日游戏”模块,这是要与腾讯一较高下? //www.f-o-p.com/86787.html //www.f-o-p.com/86787.html#respond Fri, 15 Jun 2018 10:01:32 +0000 //www.f-o-p.com/?p=86787

昨日,有消息曝出今日头条上线了今日游戏功能,涵盖了大部分主流产品类型,目前国内游戏行业格局主要以腾讯、网易和其他三部分组成,看起来,除了新闻资讯、短视频之外,今日头条也想杀入游戏行业与腾讯一较高下。

其实今日头条并非头脑发热,而是早有进军游戏领域的打算。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爆出今日头条CEO张一鸣与某家游戏公司见面的消息。不久前,今日头条还通过一篇《还需多少道文件,腾讯们才肯收手?》的文章嘲讽了腾讯游戏,没过几天便表示自己也要进军游戏行业,看来头条等待这个时机已久,此次发力也是颇具针对性。

目前,国内游戏市场的主力军是腾讯以及网易,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年度报告》显示,腾讯与网易占了中国市场67%的份额,其中腾讯更是达到了49%。

今日头条瞄准游戏行业,看重的还是游戏市场的“钱景”。

就在今日头条与腾讯开战同时,2018年5月16日,腾讯公布了其截至2018年3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财报,其中,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735.28亿元,同比增长48%;净利润为人民币239.73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率亦由去年同期的29%增长至33%。

最让今日头条眼红的就是游戏业务,财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6%至人民币287.7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9.14%,另外目前游戏市场的发展前景也值得今日头条涉足这个领域。

据了解,今日头条与抖音的日活用户量在3.9亿左右,其中抖音用户群体相对年轻,将成为未来头条游戏用户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抖音早已开始植入游戏广告,加上最近今日头条与腾讯之争,让抖音的曝光量持续上升,流量相对也在提升,对此能够吸引除腾讯、网易之外的游戏公司入驻,这类小游戏公司,依靠今日头条的分发能力,同样可以生存下去,而今日头条也可以利用这点进军游戏行业。

腾讯虽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在国内说到腾讯,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游戏,而且腾讯凭借游戏,将自己送上了全球游戏公司收入第一的宝座,可见目前游戏行业仍然是互联网变现的最快途径,如果今日头条想要上市,自然不会放弃这块“蛋糕”。

 

本文作者@科技讯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6787.html/feed 0
拿什么拯救你,内忧外患的今日头条? //www.f-o-p.com/86538.html //www.f-o-p.com/86538.html#respond Thu, 14 Jun 2018 02:39:37 +0000 //www.f-o-p.com/?p=86538 今日头条

5月5日,最右CEO潘乱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腾讯没有梦想》称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本来没什么大事;只是后来被一份没什么技术含量的PS搞得“鸡犬不宁”,一下子让不少互联网人“如梦方醒”,开始急着站队。

虽然腾讯好整以暇的解决了这次舆论公关,但也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5月8日凌晨,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发布了一条朋友圈

内容为“celebrate small success(庆祝一个小小的成就)”庆祝抖音Tik tok在苹果商店第一季度下载榜中排名全球第一;

但也在评论区与马化腾就“微信封杀,微视抄袭”抖音等问题展开了交锋:

张一鸣透露,今日头条针对微视抄袭一直在公证,马化腾则回击,“要公证你们的太多了”。

至此把腾讯和今日头条自3月以来就产生的各种摩擦“广而告之”。

5月18日,腾讯官方发布一个《关于进一步升级外链管理规则的公告》,明确提出“外部链接不得在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等法定证照的情况下,以任何形式传播含有视听节目的内容”。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虽然5月21日凌晨,微信在《关于升级外链管理规则的补充公告》中删除了视听许可公告这一条,但却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他视听平台(直播&短视频)对于微信的依赖。

一直以来,微信就以自己的“封闭”自居,“我的地盘我做主”,用户也几乎很难把握微信后台审核机制的底线。

朋友圈中不少刷屏小程序,刷屏文章(新世相营销颗》)也是“方兴方死”,视觉志也不是第一次“投诉”微信限制了它的流量

但微信却似乎从来都没有正视过这些问题。

直到潘乱的《腾讯没有梦想》出炉闹得群情汹涌,腾讯人才开始出来安抚。

6月3日,潘乱又一篇大作《为什么头条一定要死磕腾讯?》出炉又一次赚足了眼球。

文章中潘乱对于今日头条和腾讯一系列过招有如下解释:

主动进入风暴中心限制腾讯“暗战”,主动限制战场和手段,集中自己的优势对打腾讯的薄弱环节,以求获得更多“夺命狂奔”的时间。

从《腾讯没有梦想》到《为什么头条一定要死磕腾讯?》,我们不知道最右CEO是不是对腾讯心怀偏见,又对今日头条惺惺相惜;他站在一个腾讯挑战者的位置也就难免对今日头条有所偏袒。

但是像这种“教唆”今日头条继续死磕腾讯的做法,是真的欠考虑?

一、今日头条内忧外患

不可否认,今日头条创造了一个奇迹。

他在BAT的生态围城中一路杀出重围,如果说今日头条的成功还有可能是BAT的大意,他们太过于安逸;那么抖音的甚嚣尘上又怎么解释?

今日头条在微博的信息流和微信的公众号之外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分发生态,完全占据了百度在移动端的内容分发空间。

这一波战役上,阿里支付宝上有“天天有料”,腾讯在微信上又重新定义了“看一看”,它们都没想过“堵死”今日头条;虽然百度的“熊掌号”看起来有板有眼,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对于今日头条完全像是在“挠痒痒”。

显然是因为今日头条的内容生态没有波及到自己,阿里和腾讯才会等闲视之。

只是没想到今日头条端了百度的“饭碗”还不算,这不又开始“作死”: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悟空问答、内涵段子和抖音。

4月10日,内涵段子被关停;火山、西瓜又因为内容“低俗”等问题一直步步惊心。

好不容易折腾出了一个抖音,但是却集中爆发了“短视频”的各种问题。

这还没完,看到了抖音的如火如荼,阿里(独客)、百度(Nani小视频)、腾讯(微视)也快速跟上,势要分食抖音的半壁江山;至于腾讯系的微视更是和抖音不死不休。

外面有一群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内里今日头条也是各种“昏招”不断。

继价值30亿的暴走漫画因亵渎英烈被查出而岌岌可危之后,抖音又一次开始作死,抖音平台在搜狗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中,出现侮辱英烈的内容;试探监管底线。

算上这次事件,今年短短半年时间,今日头条已经被公开约谈了至少三次,道歉五次。

但今日头条依旧。

二、死磕腾讯以卵击石

6月1日下午,腾讯发布一则声明,称“今日头条”及“抖音”系列产品的实际运营者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近期的种种行为,已经构成商业诋毁及不正当竞争,因此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人民币1元并要求两家公司在自有新闻媒体平台全量推送公开道歉。

与此同时,今日头条也于当日宣布,公司已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同向北京海淀法院提起了对腾讯的诉讼,共计索赔9000万元以及公开道歉。

今日头条想要获得发展,这是肯定的;但是把“投机”的成分放在腾讯身上,是不是有点“心太大”。

我们都知道定位中有一种手段叫做“比附定位”,显然,这一次今日头条是把微信当成了自己的对手。

就像京东动不动就开始对标淘宝一样。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就算是“自大”如京东,在快速配送方面有明显优势的京东也不敢动不动就说自己要再造一个阿里巴巴;要知道这样“勇者无畏”和淘宝死磕到底的京东最后还是选择了投入阿里巴巴的怀抱。

京东是从阿里的蛋糕中“偷吃”了一块,投靠腾讯理所当然。

但是对于同样依赖于内容的今日头条来说,公众号是头条的对手,微视是抖音的对手,于是字节跳动的对手就是微信。

但要记得微信不只是内容一个版块,它还有小程序、小额支付以及腾讯帝国这个大生态;今日头条死磕腾讯无疑是以卵击石。

或许在抖音这一块上,抖音相比于微视占据了“先入为主”这种先发优势,但是它的后续增长在微信的封杀下也必然难以为继。

这就是抖音在获得1.5亿日活,3亿月活,24至30岁用户超40%的漂亮数据还依旧要与腾讯死磕的根源。

三、微信生态维度战争

2017年小程序曾经一度被捧上神坛,只是最后却又昙花一现;

直到2017年12月28日,微信开放了下拉入口才给了小程序喘息的空间;

到2018年春节,小程序迎来了第一轮大爆发(“跳一跳”排名第一,紧接着是“头脑王者”),微信自己开发的“跳一跳”冲在了最前面,连张小龙都亲自冲锋上阵体验并做了几次宣传,让开发者重拾信心。

4月份,通过微信群刷屏的“弹一弹”又一次给了开发者信心。

TalkingData预测2018年微信小程序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01. 小程序数量将超越AppStore应用总数

02.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7亿

03.用户平均使用时长出现下降

04.小程序卡券营销平台迎来机会

小程序显然已经有了和IOS掰手腕的信心;而这一次微信开放“全民赞赏”,虽然是以“喜欢作者”的形式回归,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微信生态在面对苹果生态的一次“伟大胜利”。

不只是小程序,微信系在其他方面也都到了收割期。

2015年4月10日,微视被正式关闭。

2017年8月,腾讯重组微视项目组,由SNG接手进行运营。

6月8日,腾讯旗下短视频应用「微视」首次登顶中国App Store免费榜,将霸榜多日的「抖音」挤下。

或许你可以觉得微视超越抖音只是“一时冲动”,但是抖音却一定会有自己的紧迫感。

另一方面,6月12日,腾讯 NOW 直播正式公布了新的品牌定位「这是我的时刻」,请《创造 101》的舞蹈导师王一博作为代言人,同时提出了一项重要计划,开始构建自己的主播成长体系,并且这次,腾讯要开始发动全平台资源对直播进行支持了。

小程序、短视频、直播,很显然抖音的对手从来不只是微视,他面对的是微信这个庞大的组织,而且鉴于抖音的母公司今日头条正在陷入和腾讯的纷争给不了抖音任何助益,但微信却可以泰然自若的给微视“打气”。

↓   ↓  ↓

可怕的不是抖音面对微信几乎毫无还手的余地,所能依靠的只有用户对抖音的上瘾。

可怕的是时至今日,张一鸣和他能征善战手艺精湛的公关团队依然没有搞明白他们到底错在哪里。

至于这场战争到了最后会以何种形式收尾?

我想,就像京东投靠腾讯一样,把抖音卖给阿里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相比于阿里巴巴激进的投资策略,一投资必然就有一次重组的基因,这大概才是张一鸣最纠结的?

 

本文作者@幻梦邪魂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6538.html/feed 0
青瓜早报:抖音上线反沉迷系统;内涵段子被永久关停;传蚂蚁金服至少融资100亿美元… //www.f-o-p.com/78453.html //www.f-o-p.com/78453.html#respond Wed, 11 Apr 2018 01:06:30 +0000 //www.f-o-p.com/?p=78453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来看今天的早报…

一、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

1、广电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等低俗视听产品

4月10日下午消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督察“今日头条”网站整改工作中,发现该公司组织推送的“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和相关公众号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要求该公司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2、今日头条回应永久关闭内涵段子:严格审查 举一反三

针对广电总局做出的“永久关闭内涵段子”的指令,今日头条做出回应称,将对全线产品进行严格审查,举一反三,积极整改,并向内涵段子的用户及公众致歉。

3、张一鸣发致歉信:所有责任在我,片面注重规模,没有及时强化质量和责任今日凌晨,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就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发表致歉信。张一鸣称,“产品走错了路,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内容,没有贯彻好舆论导向,接受处罚,所有责任在我”。张一鸣表示,过去片面注重增长和规模,却没有及时强化质量和责任,忽视了引导用户获取正能量信息的责任。会强化总编辑责任制,全面纠正算法和机器审核的缺陷,不断强化人工运营和审核,将现有6000人的运营审核队伍,扩大到10000人。

国内新闻

4、彭博社:蚂蚁金服至少融资100亿美元 淡马锡拟领投

彭博社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蚂蚁金服 正与潜在投资者谈判,至少融资100亿美元,为公司估值约1500亿美元。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希望能够领投蚂蚁金服的这一轮融资。

@安之如素素:巨蚁[嘘]

@方枪枪tricky:蚂蚁还要融资?

@皈澈:我的钱都给你保管了

@翔云播:新官上任

5、腾讯微视反击抖音:传掏30亿补贴达人账号

近日一张关于“微视短视频项目说明书”的截图广为流传,该说明书中称,腾讯旗下的短视频微视APP为阻击抖音,将砸30亿补贴引入优质达人内容。今日,腾讯回应,企鹅号采取合作机制,将优质原创内容输出到腾讯微视中,同时给予补贴。

@给大家拜个早年啦:抖音里面都是有钱人……豪车豪房[吃瓜]

@唐二冷月心嫁我可好:头号玩家tx

@熊本老师:又想骗我下载APP[笑而不语]

6、虎牙在美提交IPO申请:拟登陆纽交所筹资2亿美元

虎牙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申请文件。招股书显示,虎牙计划通过IPO交易筹集2亿美元资金,该公司申请将其美国存托股票(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HUYA”。

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虎牙的总净营收为人民币21.85亿元(约合3.36亿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为人民币7.97亿元。其中,直播营收为人民币20.70亿元(约合3.18亿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为人民币7.92亿元。

@193712淳:切 华强北早有了 不屑

@超萌超可爱小白吖:[摊手][摊手][摊手]与我无关

@superbayern7:2亿美元[doge]

6、抖音上线反沉迷系统,帮助用户管理时间

抖音官方账号今天发布的一则海报显示,本周内,抖音正式上线第一期反沉迷系统。安卓最新版本已经全量发布,苹果版本还在发布过程中。抖音将成为国内首个上线反沉迷系统的短视频产品。

@Whenz-:想起了之前室友天天晚上八点刷到十二点

@用户6464078820:还有这种操作?防沉迷,娱乐软件越来越可爱了!

7、米未传媒回应《奇葩大会》第二季下架:需要等消息

今日有网友发现,《奇葩大会》第二季已经从爱奇艺下架。节目制作方米未传媒对此回应称,因不可抗力下架,需要再等待消息。

8、迅雷CEO陈磊:五月有望推出每秒处理百万交易的超级区块链

迅雷CEO陈磊在2018年博鳌亚洲会议上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迅雷正在研发一款超级区块链,每秒可容纳百万次交易。据了解,目前比特币网络每10分钟,最多只能处理2000多笔交易,换算一下,就是处理速度为3~5笔/秒。预计在五月初亮相的迅雷超级区块链,或带给中国区块链技术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9、董明珠回应与雷军10亿赌局:会请国家审计署来审计评估

4月10日,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的采访中再次回应与雷军的10亿赌局。她表示,届时会请国家审计署对两家企业进行审计评估,“这个赌还是会继续履行,认真对待。”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去年销售额增长了400多亿,今年也会有很大的目标。

@平城京烟雨:但雷军表示猝不及防呀[doge]

@ y留得残荷听雨声v:十个亿也不算小意思吧,中等意思

@北安end:雷军只是开个玩笑啊,这玩笑开大了。

@温暖我冰冷的好人199206:很皮

@ _马文俊:认真不会输系列[doge]

10、上海网约车市场更热闹了!易到宣布获得上海网约车牌照

今天易到宣布获得由上海市运管部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实现了在上海地区的合规化运营。截至目前,易到在全国范围获得牌照总数已累计达40张。据悉,上海市牌照是易到继北京、广州之后,在一线城市获得的第三张网约车牌照。易到相关负责人称,易到获得上海市网约车牌照,是上海市运管部门对易到平台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11、滴滴宣布:超越美团外卖 无锡市场份额跃升第一4月10日,滴滴出行称自己夺得外卖无锡市场份额第一;美团发出回应: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第一”的情节,并称自己无锡市场稳居第一。 两家又怼起来了,你们怎么看?

二、国际新闻

12、扎克伯格向国会作证:有信心抗击干预2018选举的行为

美国时间周二,扎克伯格在国会作证时表示,打击Facebook平台上干涉选举的行为将是他今年“最高优先级”任务之一。Facebook如今已经较充分地准备好抗击干涉选举的行为了,不仅对于即将到来的2018美国选举,还包括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即将迎来的选举。

13、FTC对Facebook进行非公开调查 最高处罚7.1万亿美元

FTC已确认正对Facebook“进行非公开调查”。FTC网站显示,对每泄露一名用户隐私,FTC今年最高可判处的民事罚款金额为41484美元,由此估计,FTC最高可对Facebook处以7.1万亿美元罚款(约44.7万亿人民币)

14、股东团体要求扎克伯格辞去Facebook所有职务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爆出了令人吃惊的数据泄露丑闻,目前滥用数据的外部公司继续增加,受到影响的用户规模继续扩大。据外媒最新消息,之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和媒体要求扎克伯格辞职,日前Facebook一个活跃股东的团体再度要求他辞去职务。

@陈八海:信息泄露在中国其实更严重,平均每天上十个骚扰电话。还知道我姓甚名谁[允悲]

@雨时灬: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踢出去我知道还有个乔布斯[允悲],心里肯定很难受。

@这阳光道没有你不好走:辞去后绝对暴跌 股东们不会那么傻

@二逼的凡高先生:小扎要是辞职了,那就真是一个烂摊子了

15、苹果:已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苹果周一宣布,已实现全球所有设施100%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目标,包括所有零售店、办公室、数据中心和合作数据中心,以及位于加州库比蒂诺的新总部(Apple Park)。

@为了蔡徐坤没节食没运动瘦了30斤:不差钱什么都可以做到[允悲]

@trimyfeng:有钱真好!用自己赚的钱怎么花都可以,不像国内独角兽,都没有现金流就四处烧钱!

@鲁班吃橘子:上一次说充电用一年的华为已经没有后续了[doge]

16、李在镕重返管理层,一度暂停的三星并购交易重新恢复正轨

据外媒报道,行业消息人士称,随着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本周重新回到管理层,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有望重启暂停多时的并购谈判。自去年李在镕入狱后,三星电子的大型并购交易几乎完全暂停。2016年斥资80亿美元收购美国音箱巨头哈曼是李在镕领导的最后一笔并购交易。

17、亚马逊去年研发支出达226亿美元,居美国公司之首

据ReCode报道,金融信息提供商FactSet发布的报告显示,科技公司再次占据了2017年美国研发支出的前五位,总研发支出达到760亿美元。亚马逊公司位居第一,去年研发支出为2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

18、苹果又签了一部美剧,改编自阿西莫夫的《基地》科幻小说

据Dealline报道,苹果已经签下一部改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科幻小说的美剧。该剧由Skydance Television打造,苹果将跳过先导集,直接预定全季。《基地》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著名的科幻小说系列,包括《基地》《基地和帝国》《第二基地》以及《基地边缘》和《基地和地球》等多部作品。

今日思想

企业应该把人变为有用的人,把体力变成智商。时代不会淘汰人,只会淘汰不想做事的人。

──董明珠 格力

 

本文作者@静静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8453.html/feed 0
火山小视频,如何成为焦虑头条的社交冰山? //www.f-o-p.com/44223.html //www.f-o-p.com/44223.html#respond Mon, 05 Jun 2017 08:58:05 +0000 //www.f-o-p.com/?p=44223 1 (97)

头条布局社交已经不是新闻了,微头条、抖音再到火山小视频等产品也大大小小引起了一些波浪。至于头条“急切”地突入社交领域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头条在焦虑,而社交是解决其焦虑的良药。

近日,今日头条内部孵化的产品,火山小视频宣布拿出10亿元补贴小视频,坐拥2000万粉丝MC天佑也宣布进驻火山,声势浩大。其实在去年9月,头条CEO张一鸣就宣布头条入局短视频(PCG),截止17年4月份,今日头条视频日均播放量达到16亿,相较于16年9月,增长了60%。头条在PGC短视频布局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火山小视频的产品负责人孙致就表示,火山就是主要针对另一条UGC小视频赛道的产品。

视频越短,越是碎片化,内容完整性就越差,越倾向于自我表达与互动。不同于头条原有扶持的5分钟左右的PGC短视频,短到只有15s的火山小视频,已经超出头条平台的内容分发性质,深入到“社交”领域了。

头条布局社交已经不是新闻了,微头条、抖音再到火山小视频等产品也大大小小引起了一些波浪。至于头条“急切”地突入社交领域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头条在焦虑,而社交是解决其焦虑的良药。

1. 焦虑的头条

焦虑之一:一时之急——增长的放缓

估值百亿美金、用户使用时长仅次于微信、顶级独角兽···成立仅四年多的头条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其目前也遇到了增长的瓶颈:QuestMobile数据显示,16年11月到今年4月,头条日活分别为6555万、6669万、6896万、7438万、7478万、7521万——从数据看,增长速度的确在放缓。

今日头条作为早期杀入移动互联网内容分发战场的玩家,极大享受了智能手机增长红利和软件预装红利,然而这两大红利都在逐渐消退。在触碰到天花板之前,头条必须尽早布局,寻找可能的,新的流量增长点——而其中之一就是社交。

微信已经证明了“社交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仅微信公众号的成功,就足够说明,在社交产品内做内容消费是一件很有前景的事情(当然也可以说是微信公众号培养了这样的用户习惯——因为对头条来说结果是一样的)。头条扶持火山小视频,在其达到一定流量量级之后,在分发关系链的同时,进行流量反哺,也许是头条的希冀之一。

焦虑之二:未来之患——浅浅的护城河

初现端倪的增长放缓,只是一时之急,而对于流量流失的焦虑,才是头条下注社交更深层的原因。而这种焦虑,来自头条浅浅的护城河。

聊天用微信,寻找高质量内容上知乎,然而却不存在“看资讯上头条”这种说法。综合性“资讯平台”天然就存在内容可复制性太高的问题(头条最早就是通过爬取别家平台的数据起家的)。头条抓住了自媒体发展浪潮,大力发展头条号以丰富自身的内容生态,打造独特性,然而内容生产者们往往“一稿多投”。尤其是当巨头们注意到内容分发这块大蛋糕并重金投入后,“内容的同质化”会更加严重——缺乏独特内容的结果就是用户的黏性低。

头条一直鼓吹的个性化推荐机制可能一条护城河。头条的个性化推荐做得好,第一是因为算法技术优势,第二是业内领先的用户使用时长优势——用户在平台内越多地消费内容,就越能够描摹出用户的兴趣。然而这两个优势都有可能在不遥远的未来消失。

首先是算法,个性化内容分发的战场已经有百家号天天快报等玩家入场,相比于BAT巨头们的技术积累,头条的技术优势又能大到哪去呢;其二,在用户使用时长上的问题上,今日头条先行入场,很早就进行了数据积累,通过学习-推荐-再学习的机制,的确在提高时长上形成了良性循环,然而在对手发力过程中,这个优势会慢慢缩小,尤其是在微信入局后,头条的焦虑更甚:微信基于对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的阅读、点赞、评论等行为的数据沉淀,也将能有效地描摹出用户的兴趣(5月17号微信提高了“看一看”功能的优先级,一周后,24号今日头条新上线的6.1.6版本就开放了对火山小视频的入口)。

(6.1.4Android版本)

(6.1.6Android版本)

平台的内容独特性低,个性化推荐的优势又有可能消失,在巨头们的围剿下,头条不得不担心流量流失的问题:未来如果用户新换的手机中,预装的是腾讯新闻,他有多大可能再去特地下载一个今日头条?

虽然流量的大范围流失只是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对于头条来说,提早布局是有必要的。社交关系能最好地留存用户——一个对于用户有价值的ID,有沉淀的关系网,会让其“舍不得”——头条做社交成为一个顺利成章的选择。

为了流量的增长,为了挖一条更深的护城河,焦虑的头条需要社交。

2. 火山“需要”成为怎样的社交产品?

社交产品可以简单分为两类:去中心化的社交和中心化的社交,各自的典型代表就是微信和微博。微博强化热搜,强化推荐大V,属于典型的中心化社交属性,相较于社交,更倾向于媒体(当然微博现在希望通过强化腰部用户,推出微博故事等功能来强化社交属性)。中心化的社交产品,关系链薄弱,而微信则相反。

头条做社交,已经不是新闻了,除了火山小视频,其还孵化了微头条和抖音两款产品,从它们弱化用户互动的产品形态来看,均是中心化属性的社交产品(这里不再展开)。

火山小视频这款产品,从长远来看需要不足头条在去中心化社交产品的空白。从目前火山借助算法,根据兴趣进行推荐,将流量分配给普通用户的产品形态来说,其也是符合头条在社交赛道上的布局的。同时火山小视频也需要通过强化普通用户存在感的方式来沉淀社交链,强化用户关系网,为头条挖出一条更深的护城河。

3. 大力扶持之下,火山会不会跑偏?

重金挖角头部主播(MC天佑),投入大量的补贴,都反映出头条推动火山小视频快速发展的决心。这些大力扶持的举措也许能在短期内为其带来大量流量,然而这对这款产品是不是一件好事,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来看,扶持头部主播

上文已经提到基于头条的需求考量,火山小视频需要尽力去强化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即使做不到微信那个层级的强关系链),然而这就跟大力扶持头部主播的做法相违背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用户首页被大V生产的高质量内容淹没,用户是选择转发大V的内容还是自己生产?(微信折叠朋友圈长文字发送,其实也是同样一个道理)是选择关注、评论其他普通用户还是大V?普通用户如果看到大V随便生产的内容就能获得高人气,自己的小视频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又会有多少热情?

火山能从快手挖角天佑等头部主播,除了那还没有实锤的两千万之外,还因为快手平台对于大V们“松散”的关系:没有基本的维护,更谈不上扶持——MC天佑在快手上有近2500万粉丝,然而快手CEO宿华在采访中说:“像MC天佑这样的红人,快手团队从未和他接触过。”这对其他平台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快手能以外界难以理解的速度成长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团队对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理念的极端贯彻,快手这套打法其实对火山是有借鉴意义的——当普通用户的内容被掩盖在大V们的光芒下时,所建立的关系将会是仰望式的单边关系,而不是更有黏性的关系网络。所以快手面对被挖角,陌陌面对阿冷的离开,都是同样的淡定。

火山小视频如果想要沉淀更有黏性的社交关系网,就应该强化普通用户的存在感,鼓励普通用户自行生产内容,引导普通用户之间的关注、评论等行为,搭建关系网——可以利用大V引流,但是需要淡化其曝光。

至于10个亿的补贴

头条把一直用的补贴的打法搬到火山小视频上来,连金额都一样···然而媒体与社交并不相同:头条号的创作者是为了获取收益创作内容(抛却新闻理想),而在社交平台上,用户生产内容更多地是为了自我表达、获得关注和情感反馈。

这并不是说巨额补贴没用,相反,笔者认为这笔钱能在短时间内丰富平台的内容,但是火山需要的是用户“分享生活”,而不是“表演绝活”,因为基于日常生活表达的UGC内容才能建立更有黏性的关系网。同时补贴也会为平台埋下隐患:

  1. 补贴不是一条长远之计——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地变现模式的情况下,来自外部的补贴一旦停止,已经习惯“生产内容获得金钱”的用户将会被挫伤积极性;
  2. 平台调性的问题:若用户奔着补贴去生产内容,产出猎奇、低俗的内容以吸引人眼球就不可避免,虽然从平台的内容来看,火山目前想要争取的还是4线乃至之下的城市农村的用户,然而相较于已经被打上“LOW”标签的快手,火山还是更有机会争取更高端的用户,但是平台所充斥的“卖艺赏口饭吃”的内容,还是有可能阻碍到火山的将来的扩展之路。

4. 头条的流量入口,头条的隐忧

除了补贴和挖角,在新版本的“今日头条”中,也开放了对于火山小视频的入口,利用自身平台为其导流:用户可以在头条中浏览、观看小视频,在需要进行关注、评论等行为时,则需要下载火山小视频的APP。

然而5月5日虎嗅的《今日头条的流量去哪了》中已经提到了头条“左手搏右手”的问题了:头条在2017年迈的步子更大了,各种新功能的引入必然会有新的流量分配机制——头条上的图文创作者抱怨阅读量不断变少,原因就是流量池子增长赶不上战略的扩张——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图文内容生产者逃离平台是必须仔细考虑的(尤其是在烧钱烧不过腾讯的情况下)。

同时,除了流量分配的问题,在一个APP里塞下这么东西是否会使用户产生“信息噪声感”也是头条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在用户看报纸的时候推荐去看一群人卖力表演,这个故事目前还是说不太通——毕竟在很多用户看来,“今日头条”只是一个新闻客户端。

对于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变现模式的火山来说,尽快对“今日头条”app进行流量反哺是压在其身上的重任——不同于腾讯可以仅“战略”投资快手,头条流量变现的压力更大(去年卖了60亿广告10亿多都得分给创作者),也更烧不起钱。但是没人知道火山小视频何时可以实现反哺,在那之前,上文提到的问题都会一直存在。

头条需要流量,需要有更深的护城河,在多个巨头围剿下又没有深厚的资本可以打持久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头条为扶持火山小视频所做的,那些看起来急躁的动作了(挖大V,给补贴,给入口)。

5. 写在最后

其实,90%的产品都要通过“没那么克制的打法”来实现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但是做社交,尤其是要做更强关系链的社交产品,不是仅仅有流量就行了。小咖秀、足迹等如流星一般的产品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做社交需要对于用户心理、互动模式更准确的把控,而不是将未来赌在一两个功能或自带流量的明星上。

火山小视频如果真的想成为头条具有价值的、值得发掘的冰山,而不是一块浮冰的话,就需要在粗暴地将流量引入的同时,通过更精心的产品设计和精细化的运营,将流量沉淀下来。大V、补贴也许是快速成长必经之路,但是在此之外,建立更完善的ID体系、强化普通用户存在感、引导社交互动行为、提供关系沉淀功能和工具,是接下来头条和火山需要重点发力的地方。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何雷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44223.html/feed 0
一篇文章,说尽“短视频风口”的前世今生 //www.f-o-p.com/42594.html //www.f-o-p.com/42594.html#respond Thu, 11 May 2017 06:48:00 +0000 //www.f-o-p.com/?p=42594 1 (42)

 

4月22日,曾靠短视频爆红的papi酱,给母校中央戏剧学院捐了2066万,该消息得到了一些报道,却没有广泛传播到大众层面,许多人感慨:这个靠短视频火起来的“2016年第一网红”已经过气。

papi酱热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短视频的“人才”越来越多:与papi酱的过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短视频行业却越来越火,被称为直播之后的又一个内容创业风口。

风口里满是钱味儿

短视频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新老互联网巨头都争着往里面砸钱。

与微博捆绑发展的 秒拍 是短视频领域的领军者,早在2015年底,它就拿出1亿美元扶持短视频创业,2016年11月,它再次拿出10亿元打造短视频上下游产业链,而其母公司一下科技则于同月获得由新浪微博领投的5亿美元融资

 

与秒拍同样重视短视频生态建设的平台是 今日头条 。在秒拍宣布10亿元补贴计划之前,今日头条已于2016年9月宣布:未来一年将拿出至少10亿元补贴短视频创作者,今年2月,它还向海外进军,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平台Flipagram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称,“短视频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领域”和“一件方向正确的事”。

秒拍和今日头条是短视频领域的双雄,两者互不相让, 秒拍称“秒拍就是短视频”,今日头条则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今日头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平台,没有之一。”

在秒拍和今日头条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后起之秀 快手 闷声发大财。3月,快手完成了总金额3.5亿美元的第一轮融资,领投机构为腾讯。

马化腾在谈及这笔投资时说,“快手专注于服务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分享,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款非常贴近用户,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产品。”

 

除了投资快手之外,腾讯还推出了扶植内容创业的“芒种计划”。该计划的1.0版本于2016年3月推出,补贴金额为2亿元,今年2月底则推出了2.0版本,补贴金额追加12亿元,而短视频创作者是重点扶植对象。

追赶这场风口的还有 美拍 。这款于2014年5月上线、以女性为主要用户的短视频应用,上线9个月就俘获了1亿用户,到今年1月,其用户总规模已经突破1.6亿。美拍与美图秀秀出身同门,其母公司——美图已凭借这两款火爆应用于2016年12月在香港上市,当下市值超过450亿港元。

美拍的成功刺激了 陌陌 。陌陌去年因抓住直播风口入账26亿元,如今直播风口暂缓,陌陌又来赶短视频的风口。3月底,陌陌将原有的短视频模块整合放到一级入口“附近”的位置,陌陌CEO唐岩对这次调整非常重视,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称“视频化的使用场景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娱乐化内容”,并强调 “陌陌将从一个交友性质的工具性平台,转型升级为一个社交泛***”。

这么大的风口肯定少不了阿里的参与。同样是在3月底,阿里宣布将旗下的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并推出为短视频创作者赋能的“大鱼计划”,该计划的补贴总额为20亿元。

几大巨头对短视频创业的补贴已经超过50亿元。有评论称,这场风口里满是钱味儿,“薅资本家羊毛”的机会又来了。

创业明星

每一场风口都能造就一批明星创业者,短视频也不例外。

最为人熟知的短视频明星当属 papi酱 。这个自诩“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自2016年2月蹿红,一个月后就获得1200万元融资,4月份又与擅长炮制新闻热点的罗振宇合作,将其第一次贴片广告炒到2200万元的天价,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papi酱虽然有名,但融资能力有限,能融到上亿资金的则是那些非网红的专业团队,比如一条二更和梨视频。

由《外滩画报》前总编徐沪生于2014年9月创办,面向中产阶级用户,主打 “生活·潮流·文艺” 类短视频,其作品格调清雅、制作精良,上线15天就俘获了100万用户,如今,其基础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日活跃用户100万。

 

一条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不差钱,其天使轮投资达到千万级别,2016年7月又获得1亿元B+轮融资,现金储备达到2亿元,公司估值约为13亿元。

与一条走近似路线的还有 二更 。二更以 “发现身边不知道的美” 为主题,以城市为单元,用2~5分钟的纪录片呈现一个人、一件事物、一个梦想或一种文化,在风格上属于治愈系。2016年,二更的月播放量超过10亿次,全年营收则超过1亿元。

1

二更也不差钱,它先于2016年3月获得5000多万元A轮融资,又于今年1月获得1.5亿元融资,后一笔融资刷新了国内短视频内容创业的融资纪录。

 

2

不过,随着 梨视频 的横空出世,这个纪录变得不算什么。2016年11月,原澎湃新闻CEO邱兵上线了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梨视频,上线之前,梨视频便获得了1亿美元融资。但梨视频今年2月由于被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和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责令整改”,放弃了原来的定位,转做有关年轻人生活、思想、情感的短视频。

3

财大气粗的一条、二更、梨视频聚集了一大批短视频创业人才,但风口之下,有多少能人甘愿聚集在别人的旗帜下干活?更多的人选择单练。

箭厂、陈翔六点半、30秒懂车、王尼玛、潮人小罗等大小短视频团队,亦拉开阵势参与到这场“薅资本家羊毛”的风口之中,这些团队制作的视频传播度与一条、二更的无法相提并论,但在圈内小有名气,有的还融了不少钱,比如“30秒懂车”就在2016年8月获得1500万元pre-A轮融资。

体育领域也被视为短视频的大热门。2016年6月,足球评论员 董路 创立短视频公司“乐播足球”,足球运动员 孙继海 则推出短视频社交平台“秒嗨”。

短视频创业越来越热闹,投资人和创业者对其即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似乎深信不疑,他们的底气从何而来?

透视人性底层需求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短视频能被炒成风口首先是需求催起来的。

新浪微博的市值在去年11月突破100亿美元,超越行业鼻祖Twitter,短视频的井喷功不可没。微博2016年8月的财报显示,其月活用户达到2.28亿,连续九个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长,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达到15.7亿,比上一季度增长了235%。这些短视频都来自秒拍,这也是秒拍其后推出10亿元补贴的原因。

今日头条的情况也差不多。2016年,其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达到13亿,日均播放总时长达到3700万小时,比2015年增长了605%,并且,用户在短视频上的消费时长是在图文上的1.33倍。

对于这种高速增长,腾讯亦深有体会,过去一年,其短视频播放量从0.78亿增加到20亿。

用户为什么突然对短视频产生了如此强烈的需求?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了解短视频的种类。

短视频依据制作主体的不同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专业人士拍摄的短视频——PGC(Professional-generated Content),一条、二更、30秒懂车等制作的短视频都是PGC,秒拍和今日头条则是主要发布PGC的平台,它们推出的补贴计划也是给PGC创作者的。

另一种是由用户拍摄的短视频——UGC(User-created Content),快手、美拍、陌陌等发布的视频基本上是UGC,这些视频由用户自拍而成,质量不高,主要用于展示自我,终极目的是社交或者成名。这种短视频平台不需要像秒拍和今日头条那样补贴创作者,因为UGC创作者需要的是人气,平台自身的壮大就是对这类创作者最大的“补贴”。

PGC兴起容易理解。近两年来,随着4G网络、WiFi的普及和移动资费的下降,观看短视频变得不再昂贵,与此同时,日趋忙碌的工作也使都市人拥有了大量碎片化时间,用这段时间观看空灵、唯美、慢节奏的短视频,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心灵按摩,工作压力越大,这种需求越强烈,这也是一条和二更迅速做大的原因。另外,忙碌不安的都市人也希望抓紧碎片时间恶补各种消息、知识和观念,追赶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喜欢PCG的用户主要是大都市的职场精英,喜欢UCG的用户则主要是大都市的职场新人和二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显示,快手过半数的用户是24岁以下的未婚人群,美拍的用户也大体相似,不同的是快手的用户以男性为主,美拍的用户则以女性为主。

与PGC用户追求心灵放松和快速学习不同,UGC用户追求的是扩大社交范围和猎奇。在快手、美拍和陌陌上,一个人不论颜值、不论出身、不论年龄,都可以成为主角,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满足这一愿望的成本趋近于零。对于那些颜值颇高或具有某种才艺的人,这可比上星光大道容易多了。

而对于观看者而言,这是一个猎奇或猎艳的好机会。在快手上,你可以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主义世界,那是一个被主流媒体遗忘但却真实存在的世界;在陌陌上,你则可以零距离欣赏各种美女、小鲜肉和肌肉男,有的美女甚至穿着睡衣,仰面朝天,还做各种小撩拨动作,仿佛在拍给男朋友看。

供需双方的需求都基于人性——真实、强烈、无可阻挡,不需要任何激发就会井喷。拿快手来说,它在没有投一分钱广告的情况下,就把用户做到了4亿。

今年,用户对于PGC和UGC的需求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这给微信公众号和直播走衰之后的内容创业者注入了强心剂。

然而,短视频这场风口真能持续刮下去吗,它会不会像直播一样先被需求和资本猛然催熟,然后归于平淡呢?

产业链上的真相

一个产业链得以形成,光有强烈的需求还不行,还要有有效的供给,且供给方要有健康的盈利模式。

UGC短视频由用户供给,这些用户不是在进行短视频创业,平台不需要补贴,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容,不存在供给问题。

PGC短视频的供给方则是一条、二更这样的专业团队,对于这些团队而言,制作具有水准的短视频是一件平常的工作。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说, 这次创业其实就是将之前在传统媒体形成的文化、审美、质量管理、流程管理以及分众媒体运营的经验嫁接过来。 除了经验外,他们还有 4K高清摄影机 这样的设备—— 所拍摄的视频甚至可以在电影院里播放。

显然这种高门槛的创业很难普及,它只适合那些传统媒体精英,如果徐沪生没有“《外滩画报》前总编”这样的头衔,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风险投资之所以进来,也是看准了这种创业难以复制:一条成功这么久,又产生了几个新一条?

当然,PGC团队没有必要都搞一条、二更这么大,大部分团队的规模都不大,专注于垂直领域,有的做汽车,有的做足球,有的做吐槽,papi酱就是做吐槽的PGC团队。但这种小的PGC创业门槛仍然很高,papi酱在成名之后推出Papitube,试图批量生产papi酱,可到现在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就连她自己的作品也供给乏力。

供给起不来的同时,PGC的盈利模式也没有成熟。

目前,PGC创业者探索的盈利模式有两种:广告和电商

广告收入也有两种,一种是广告主投放的广告,另一种是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分成。对于一般PGC而言,拿到广告主的广告并不容易,就算有名如papi酱,也拿不到几个广告。许多小型PGC团队活下来其实是靠平台的流量分成。在短视频被炒成风口之前,全国做短视频的团队很少,每个团队能分到不错的收入。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位老的PGC创业者抱怨, 以前是几百个创业者分1亿补贴,现在则是10万个创业者分10亿补贴,“这是一个量级的变化”。

当然在广告方面也有过得舒服的,一条的广告就很好卖,其3~5分钟的广告能卖到100多万元,而且是宝马、Airbnb、小米这样的客户,目前,一条全年的广告销售额约为1亿元。

与此同时,一条还做起了电商,他们从2016年5月开始在微信端开售从大陆、台湾、日本、北欧挑选的独立品牌和设计师产品,仅半个月就做了1000多万元销售额,一个月就聚集了1000多家供应商。一条创始人徐沪生说,“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移动端的无印良品、宜家、诚品,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空白市场。”

一条将自己的电商平台命名为“一条生活馆”,称要做天猫京东做不了的事情,为中产阶级提供具有品味和设计感的美好商品。徐沪生说,一条2017年要把电商的流水做到10亿元。

一条在广告和电商上无疑都是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很难称得上是内容创业的成功,它更像是广告的成功和电商的成功。并且, 这种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一般PGC团队是学不来的。

短视频创业者还希望尝试打赏模式,但目前尚未有成功先例,主流观察者都不看好这种模式,或认为其即便可行,也难以成为一种主要盈利模式。

对于广大短视频创业者而言,真正可以依靠的盈利模式其实是找到一家好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或者自己成为MCN。

MCN是一种在平台之下、PGC团队之上的内容中介,可理解为“短视频联盟”。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显示,Maker Studios是YouTube上最大的MCN,拥有4亿订阅用户,2014年,它被迪斯尼以5亿美元收购,该收购案成为刺激国内短视频创业MCN化的动力。

MCN的价值在于,它能为平台提供稳定的内容输出,同时为内容生产者找到合适的平台和广告主,甚至指导内容生产者把握用户心理。总之, 在其组织下,短视频可以像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被批量生产和消费。

由于MCN如此重要,所以短视频平台也主要通过MCN孵化短视频内容,比如秒拍就与2000多家MCN公司建立了合作。

MCN的出现推动了行业的成熟,它促使PGC团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秒拍、今日头条等平台发放的巨额补贴也大量通过MCN流向那些能持续生产好作品的PGC团队,呈现 “强者愈强”马太效应

不过,即便是那些活得不错的PGC团队,也要应付层出不穷的营销号的冲击。

所谓“营销号”,就是一些以剽窃为生的伪PGC团队,这些团队不生产内容,而是在平台上四处搜寻短视频、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然后进行有技巧地拼贴,很快就能做出大量点击量颇高的短视频。平台对于这种行为一般保持高度地容忍,因为它需要流量,而PGC团队的制作周期太长了。这样的现状让那些老老实实做原创短视频的PGC团队很不爽,他们抱怨称, “这些营销号更容易成为平台补贴的受益者”。

总体而言,短视频行业的供给还很不健康,尽管有一些优质内容,而且诞生了MCN这样的产业链组织者,但由侵权问题引发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严重,大量短视频创业者也没有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

看上去,短视频风口还没有刮起来就陷入了困境,那么,它还能刮起来吗?

追一个风口需要理由吗?

互联网圈盛产风口,每一个风口都有一套理论。

去年2月papi酱走红之后,短视频创业圈便宣称“2016年将成为短视频元年”,但后来真正火的却是直播。

受到打击的短视频创业者们不气馁,他们认为短视频与直播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打发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都需要智能手机的普及,既然直播可以成为风口,短视频一定也可以。

并且,他们坚信短视频比直播更适合内容创业者,理由是直播从根本上讲是一款社交应用,很难称得上是“内容”平台,主播做的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嗑,不是创作内容,而用户也很少回看直播,更不会转发,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最吸引人的直播常充满低俗、色情趣味。 有人干脆将直播内容称为“工业废水”。

短视频则不同,短视频因为时长短,一般在5分钟以内,所以更强调精华性,内容或唯美,或充满干货,或剪辑凌厉。一个制作精良的短视频通常能获得大范围传播,而观看短视频的人也会关注制作团队,形成比较强的品牌黏性。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在直播火的时候,这种理论缺乏说服力。 真正让短视频创业者相信“风口来了”的还是资本的力量。 2016年9月,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带着10亿元补贴强势宣称:短视频是内容创业的下一个风口。

今日头条、秒拍等平台的巨额补贴给短视频创业者带来了安慰,但却没有改善他们的处境,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下,他们很难依靠补贴持久发展下去,同时,由于很多补贴被营销号抢走,他们也很难坚定地坚守原创和出精品。有评论指出,大量短视频也常充满低俗、色情趣味,比直播好不到哪里去,比如一些街坊短视频就是一些挑战底线的“污言秽语”。

华商君认为, 如果不坚持原创、出精品和高品位,一个PGC团队很难脱颖而出,整个行业也将继续在烂泥塘里打滚。

短视频创业者大都羡慕一条,但很多人忽略了徐沪生在创办一条之前默默积累了多少年,他的文化、审美、质量管理、流程管理以及分众媒体运营的经验,不是因某一个风口一下子形成的。

如果短视频风口还能刮起来,随风而起的将是徐沪生这种在传统媒体历练多年的精英,没有深厚的积淀,即便“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42594.html/feed 0
要进军社交??扒一扒今日头条在玩什么 //www.f-o-p.com/40776.html //www.f-o-p.com/40776.html#respond Fri, 21 Apr 2017 02:01:10 +0000 //www.f-o-p.com/?p=40776 1 (115)

即便头条自己宣布进军社交,最后做成什么样子恐怕也可以想象。

内容时代一夜之间到来了。

最近,很多互联网大V陆续开始发文表达自己对于内容时代创业的各种观点,比如阑夕、李天华、万能的大熊,就更不用提已经对着这个风口努力了三四年的罗振宇他们了。

今天偶然扫到“万能的大熊”的一篇文章,其中大多数观点我是赞同的,不过有一点实在难表同意,大致的意思是说:

腾讯背靠社交盯着阿里的商业,阿里背靠商业盯着腾讯的社交;今日头条背靠内容发力社交杀入战局……

前半句没问题,后半句是大大的误解,所以想今天来扒一扒今日头条究竟在玩些什么。

(一)

先来交代一下我跟今日头条所产生的一些连接:

1. 我的公司是早期入驻今日头条的自媒体。应该说是扎扎实实赶上了头条的爆发之年,从累积的阅读量上就能看出。目前每个月几百万的阅读量是稳中继续上升的。

2. 由于是所在领域的Top10自媒体,因此和头条的频道主编有频繁的交流和互动,经常互相支持彼此的运营,因此对头条过去两年以及未来可能的策略一直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

3. 之前一些做大数据和算法的同事在今日头条负责核心算法,所以经常也会交流一些半技术层面的东西,也知道头条网罗了国内顶尖的算法工程师,对其技术实力自然是非常佩服的(我是PM出身,不敢说完全懂,所以是“半技术”)。

ok,差不多就是这些,那么接下来……接下来………还是继续绕圈子,再来说说自媒体平台各自的特点。

现在自媒体平台实在是多到眼花缭乱:综合媒体有今日头条、UC、凤凰、一点、企鹅、微信、微博;音视频媒体有喜马拉雅、荔枝、秒拍美拍、梨视频、开眼……

但大多数评论家从用户关系属性上讲起可以分为两类:

  1. 强关注属性:最典型的是微信,用户关注占的比重极高。
  2. 强算法推荐(弱关注):最典型的就是头条,用户关注占的比重很低,主要靠的是机器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来进行推荐。

嗯,说到这里,就可以展开关于今日头条的讨论了。

(二)

多数评论家将头条的核心属性定义为依靠“机器算法”,但这个没有触及到头条更本质的产品属性定义:

今日头条是围绕用户的兴趣来组织信息(Feed)流的“兴趣”才是真正的核心,而“机器算法”只是实现的手段和方法罢了。

由于今日头条在过去的几年中累积了海量(可能用“海”量来描述都不足够)的用户的阅读数据和标签,因此它可能比你自己还了解你喜欢读/看什么样的内容。然而,一个平台明明知道你喜欢什么,但却无法提供,这显然似乎尴尬的。因此,头条的产品布局其实单纯的就是为了能够用自有内容,将用户的时间给填满。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今日头条在内容方面的布局:

第一个阶段是机器爬取内容(当然也是头条的原罪,被很多人诟病有盗版侵权之嫌);

第二个阶段是自己经营自媒体平台。在这个阶段头条真金白银(千人万元、百群万元等计划)的砸钱砸出了国内最大的自媒体作者平台。

第三个阶段是短视频。去年年底高调宣布自己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分发平台,并建立“金秒奖”及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短视频的创作。

第四个阶段是“问答” 和“微头条”。今年年初,这两种内容形式悄然落地。给人的感觉是“问答”冲着知乎而去,“微头条”奔着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而来。

前两个阶段还主要在传统图文领域,后面陆续杀入其他已经有巨头盘踞的内容领域。

然而,头条CEO张一鸣心里,可能也没真的是以这些巨头为敌,而是非常单纯的在围绕用户的阅读兴趣,来尽最大可能的,用自有内容来满足用户而已。问答也好,微头条也罢,头条在把内容生产的门槛降得更低,时间的碎片切的更细,用尽一切办法占据你的时间。

头条的流量自然是可怕的,一个上线没多久的新功能,就能有这样的阅读量,着实可观。当然,刘晓晔在微博上也是个中V,还有很多在微博微信上籍籍无名的草根,也能获得类似的甚至更高的浏览量,实在让人咂舌。

以上四个阶段中的描述,其实依然粗线条。在头条中,还有很多埋的比较深的功能,比如类似豆瓣电影或IMDb的电影频道、投票、商品导购(cps)等不一而足。

第五个阶段头条会做什么,谁也不知道,但也不难预测,所有围绕用户兴趣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机器算法来进行串联。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想象,头条会去做音频,会去做VR/AR视频。随着用户使用载具的升级进化,头条也肯定会把自己做到电视里、智能眼镜里、手表里,甚至自己出个耳机或者智能眼镜品牌,或者把自己做到智能冰箱的界面上…等等。

所以,回过头来去看大熊的那句“头条杀入社交领域”,你便明白事实究竟是如何了。

即便头条自己宣布进军社交,最后做成什么样子恐怕也可以想象。

毕竟,一家公司,基因是改不了的。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青瓜传媒广告投放

本文作者@胡晓光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网站地图

78

]]>
//www.f-o-p.com/40776.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