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搜索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Fri, 16 Nov 2018 08:12:0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移动搜索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运营必备的15个数据分析方法! //www.f-o-p.com/106774.html Sun, 18 Nov 2018 01:18:45 +0000 //www.f-o-p.com/?p=106774

 

提起数据分析,大家往往会联想到一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或是高级的数据建模手法,再或是华丽的数据报表。其实,“ 分析 ”本身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比如根据股票的走势决定购买还是抛出,依照每日的时间和以往经验选择行车路线;购买机票、预订酒店时,比对多家的价格后做出最终选择。

这些小型决策,其实都是依照我们脑海中的数据点作出判断,这就是简单分析的过程。对于业务决策者而言,则需要掌握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符合商业规律的数据分析知识。

一.数据分析的战略思维

无论是产品、市场、运营还是管理者,你必须反思:数据本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这些数据中,你和你的团队都可以学习到什么?

1.1 数据分析的目标

对于企业来讲,数据分析的可以辅助企业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营业额,往往我们把这类数据分析定义为商业数据分析。商业数据分析的目标是利用大数据为所有职场人员做出迅捷、高质、高效的决策,提供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商业数据分析的本质在于创造商业价值 ,驱动企业业务增长。

1.2 数据分析的作用

我们常常讲的企业增长模式中,往往以某个业务平台为核心。这其中,数据和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企业或者平台为目标用户群提供产品或服务,而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交易,都可以作为数据采集下来。根据这些数据洞察,通过分析的手段反推客户的需求,创造更多符合需求的增值产品和服务,重新投入用户的使用,从而形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这样的完整业务逻辑,可以真正意义上驱动业务的增长。

1.3 数据分析进化论

我们常常以商业回报比来定位数据分析的不同阶段,因此我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观察数据当前发生了什么?

首先,基本的数据展示,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例如,公司上周投放了新的搜索引擎 A 的广告,想要比对一周下来,新渠道 A 比现有渠道 B 情况如何,A、B 各自带来了多少流量转化效果如何? 又比如,新上线的产品有多少用户喜欢,新注册流中注册的人数有多少。这些都需要通过数据来展示结果,都是基于数据本身提供的“发生了什么”。

阶段2:理解为什么发生?

如果看到了渠道 A 为什么比渠道 B 带来更多的流量,这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商业来进一步判断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拆分, 也许某个关键字带来的流量,也许是该渠道更多的获取了移动端的用户。这种数据深度分析判断,成为了商业分析第二个进阶,也同时能够提供更多商业价值上的体现。

阶段3: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而当我们理解了渠道 A、B 带来流量的高半年销量不到百万部,苹果要放弃印度市场吗?低,就根据以往的知识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在投放渠道 C、D 的时候,猜测渠道 C 比渠道 D 好,当上线新的注册流、新的优化,可以知道哪一个节点比较容易出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手段,自动预测判断 C 和 D 渠道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数据分析的第三个进阶,预测未来会发生的结果。

阶段4:商业决策

所有工作中最有意义的还是商业决策,通过数据来判断应该做什么。而商业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商业结果。当数据分析的产出可以直接转化为决策,或直接利用数据做出决策,那么这才能直接体现出数据分析的价值。

1.4 数据分析的 EOI 框架

EOI 的架构是包括 LinkedIn、Google 在内的很多公司定义分析型项目的目标的基本方式,也是首席增长官在思考商业数据分析项目中一种基本的、必备的手段。

其中,我们先会把公司业务项目分为三类:核心任务,战略任务,风险任务。以谷歌为例,谷歌的核心任务是搜索、SEM、广告,这是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型,并已经持续从中获得很多利润。谷歌的战略性任务(在 2010 年左右)是安卓平台,为了避免苹果或其他厂商占领,所以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但商业模式未必成型。风险任务对于创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谷歌眼镜、自动驾驶汽车等等。

数据分析项目对这三类任务的目标也不同,对核心任务来讲,数据分析是助力(E),帮助公司更好的盈利,提高盈利效率; 对战略任务来说是优化(O),如何能够辅助战略型任务找到方向和盈利点;对于风险任务,则是共同创业(I),努力验证创新项目的重要性 。首席增长官需要对公司业务及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合理分配数据分析资源、制定数据分析目标方向。

二.数据分析的3大思路

而面对海量的数据,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如何准备、如何开展,如何得出结论。下面为大家介绍做数据分析时的 3 个经典的思路,希望在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中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1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上面我们提到了数据分析与商业结果之间关联的重要性,所有商业数据分析都应该以业务场景为起始思考点,以业务决策作为终点。数据分析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要先挖掘业务含义,理解数据分析的背景、前提以及想要关联的业务场景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需要制定分析计划,如何对场景拆分,如何推断。

第三步,从分析计划中拆分出需要的数据,真正落地分析本身。

第四步,从数据结果中,判断提炼出商务洞察。

第五步,根据数据结果洞察,最终产出商业决策。

举个例子:

某国内互联网金融理财类网站,市场部在百度和 hao123 上都有持续的广告投放,吸引网页端流量。最近内部同事建议尝试投放神马移动搜索渠道获取流量;另外也需要评估是否加入金山网络联盟进行深度广告投放。

在这种多渠道的投放场景下,如何进行深度决策? 我们按照上面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步:挖掘业务含义。

首先要了解市场部想优化什么,并以此为北极星指标去衡量。对于渠道效果评估,重要的是业务转化:对 P2P 类网站来说,是否发起 “投资理财” 要远重要于 “访问用户数量” 。所以无论是神马移动搜索还是金山渠道,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数据手段衡量转化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转化效果,优化不同渠道的运营策略。

第二步,制定分析计划。

以 “投资理财” 为核心转化点,分配一定的预算进行流量测试,观察对比注册数量及最终转化的效果。记下俩可以持续关注这些人重复购买理财产品的次数,进一步判断渠道质量。

第三步,拆分查询数据。

既然分析计划中需要比对渠道流量,那么我们需要各个渠道追踪流量、落地页停留时间、落地页跳出率、网站访问深度以及订单等类型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落地。

第四步,提炼业务洞察

根据数据结果,比对神马移动搜索和金山网络联盟投放后的效果,根据流量和转化两个核心KPI,观察结果并推测业务含义。如果神马移动搜索效果不好,可以思考是否产品适合移动端的客户群体;或者仔细观察落地页表现是否有可以优化的内容等,需找出业务洞察。

第五步,产出商业决策。

根据数据洞察,指引渠道的决策制定。比如停止神马渠道的投放,继续跟进金山网络联盟进行评估;或优化移动端落地页,更改用户运营策略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商务数据分析拆解和完成推论的基本步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都会有这个分析思路。

2.2 内外因素分解法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我们的北极星指标,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因素呢?在此向大家推荐内外因素分解法。内外因素分解法是把问题拆成四部分,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可控和不可控,然后再一步步解决每一个问题。

举个例子:

社交招聘类网站,分为求职者端和企业端。其盈利模式一般是向企业端收费,其中一个收费方式是购买职位的广告位。业务人员发现, “发布职位” 的数量在过去的 6 月中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对于这类某一数据指标下降的问题,可以怎么分析呢?

根据内外因素分解法,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依次去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内部可控因素:产品近期上线更新、市场投放渠道变化、产品粘性、新老用户留存问题、核心目标的转化。

外部可控因素:市场竞争对手近期行为、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招聘需求随时间的变化。

内部不可控因素:产品策略(移动端/PC端)、公司整体战略、公司客户群定位(比如只做医疗行业招聘)。

外部不可控因素互联网招聘行业趋势、整体经济形势、季节性变化。

有了内外因素分解法,我们就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数据指标,避免可能遗失的影响因素并且对症下药。

2.3 DOSS 思路

DOSS 思路是从一个具体问题拆分到整体影响,从单一的解决方案找到一个规模化解决方案的方式。首席增长官需要快速规模化有效的增长解决方案,DOSS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举个例子: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免费课程视频,同时售卖付费会员,为付费会员提供更多高阶课程内容。如果我想将一套计算机技术的付费课程,推送给一群持续在看 C++ 免费课程的用户,那么数据分析应该如何支持呢?

我们按 DOSS 思路的四个步骤,分解如下:

具体问题:预测是否有可能帮助某一群组客户购买课程。

整体影响:首先根据这类人群的免费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预测,之后进行延伸,比如对整体的影响,除了计算机类,对其他类型的课程都进行关注。

单一回答:针对该群用户进行建模,监控该模型对于最终转化的影响。

规模化方案:之后推出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对符合某种行为轨迹和特征的行为进行建模,产品化课程推荐模型。

三.数据分析的8种方法

上面介绍了3个经典分析思路,它们可以帮你搭建一个清晰的数据分析思路框架。那么对于具体的业务场景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们以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为例,用数据分析产品 GrowingIO 对该网站进行快速地数据采集、清晰和可视化展示,然后给大家分享这 8 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

3.1 数字和趋势

看数字、看趋势是最基础展示数据信息的方式。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数字或趋势图表,迅速了解例如市场的走势、订单的数量、业绩完成的情况等等,从而直观的吸收数据信息,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上图中,我们将网站的访问用户量(UV)和页面浏览量(PV)等指标汇汇聚到统一的数据看板(Dashboard),并且实时更新。这样的一个数据看板,核心数字和趋势一目了然,对于首席增长官来说一目了然。

3.2 维度分解

当单一的数字或趋势过于宏观时,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维度对于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取更加精细的数据洞察。在选择维度时,需要仔细思考其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

举个例子,当监测到网站流量异常时,可以通过拆分地区、访问来源、设备、浏览器等等维度,发现问题所在。图 7 中,当天网站的访问用户量显著高于上周,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我们按照访问来源对流量进行维度拆分时(图 9 ),不难发现直接访问来源的访问量有非常大的提升,这样就进一步把问题聚焦了。

3.3 用户分群

针对符合某种特定行为或背景信息的用户,进行归类处理,是我们常常讲到的用户分群(segmentation )的手段。我们也可以通过提炼某一群用户的特定信息,创建该群体用户的画像。 例如访问购物网站、寄送地址在北京的用户,可以被归类为“北京”用户群体。而针对“北京”用户群体,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他们购买产品的频度、类别、时间,这样我们就创建出该用户群体的画像。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往往针对特定行为、特定背景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运营和产品优化,效果会更加明显。上图中,我们通过 GrowingIO 的用户分群功能将一次促销活动中支付失败的用户挑选出来,然后推送相应的优惠券。这样精准的营销推广,可以大幅度提高用户支付的意愿和销售金额。

3.4 转化漏斗

绝大部分商业变现的流程,都可以归纳为漏斗。漏斗分析是我们最常见的数据分析手段之一,无论是注册转化漏斗,还是电商下单的漏斗。通过漏斗分析可以从先到后还原用户转化的路径,分析每一个转化节点的效率。

其中,我们往往关注三个要点:

第一,从开始到结尾,整体的转化效率是多少?

第二,每一步的转化率是多少?

第三,哪一步流失最多,原因在什么地方?流失的用户符合哪些特征?

上图中注册流程分为 3 个步骤,总体转化率为45.5%;也就是说有 1000 个用户来到注册页面,其中 455 个成功完成了注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步的转化率是 56.8% ,显著低于第一步 89.3% 和第三步转化率 89.7%,可以推测第二步注册流程存在问题。显而易见第二步的提升空间是最大的,投入回报比肯定不低;如果要提高注册转化率,我们应该优先解决第二步。

3.5 行为轨迹

关注行为轨迹,是为了真实了解用户行为。数据指标本身往往只是真实情况的抽象,例如,网站分析如果只看访问用户量(UV)和页面访问量(PV)这类指标,断然是无法全面理解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

通过大数据手段,还原用户的行为轨迹,有助于增长团队关注用户的实际体验、发现具体问题,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设计产品、投放内容。

上图中展示了一位用户在某电商网站上的详细行为轨迹,从官网到落地页,再到商品详情页,最后又回到官网首页。网站购买转化率低,以往的业务数据无法告诉你具体的原因;通过分析上面的用户行为轨迹,可以发现一些产品和运营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商品不匹配等等),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3.6 留存分析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褪的时代,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每一款产品,每一项服务,都应该核心关注用户的留存,确保做实每一个客户。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理解留存情况,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或行为组与回访之间的关联,找到提升留存的方法。

在 LinkedIn,增长团队通过数据发现,如果新用户进来后添加 5 个以上的联系人(上图红色线条),那么他/她在 LinkedIn 上留存要远远高于那些没有添加联系人(上图绿色和紫色的线条)的留存。 这样,添加联系人称为 LinkedIn 留存新用户的最核心手段之一。

除了需要关注整体用户的留存情况之外,市场团队可以关注各个渠道获取用户的留存度,或各类内容吸引来的注册用户回访率,产品团队关注每一个新功能对于用户的回访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留存分析场景。

3.7  A/B 测试

A/B 测试用来对比不同产品设计/算法对结果的影响。产品在上线过程中经常会使用 A/B 测试来测试不同产品或者功能设计的效果,市场和运营可以通过 A/B 测试来完成不同渠道、内容、广告创意的效果评估。

举个例子,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产品交互形式,通过比较实验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的访问时长和页面浏览量两个衡量指标,来评估哪一种交互形式更佳。

要进行 A/B 测试有两个必备因素:第一,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第二,数据量和数据密度较高。因为当产品流量不够大的时候,做 A/B 测试得到统计结果是很难的。而像 LinkedIn 这样大体量的公司,每天可以同时进行上千个 A/B 测试。所以 A/B 测试往往在公司数据规模较大时使用会更加精准,更快得到统计的结果。

8.数学建模

当一个商业目标与多种行为、画像等信息有关联性时,我们通常会使用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的手段进行建模,预测该商业结果的产生。

作为一家 SaaS 企业,当我们需要预测判断客户的流失时,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公司信息、用户画像等数据建立流失模型。利用统计学的方式进行一些组合和权重计算,从而得知用户满足哪些行为之后流失的可能性会更高。

我们常常说,不能度量,就无法增长,数据分析对于企业商业价值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仅仅掌握单纯的理论还远远不够,实践出真知。数据分析的方法大家不妨在自己日常工作中,有分析相关项目里尝试使用,相信可以事半功倍,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作者:GrowingIO,授权青瓜传媒发布。

来源:GrowingIO

]]>
移动推广转化效果差?2招,搞定一切~ //www.f-o-p.com/83049.html //www.f-o-p.com/83049.html#respond Mon, 21 May 2018 01:29:46 +0000 //www.f-o-p.com/?p=83049
都说现在移动端已主宰营销战场,那为什么我的转化却依旧这么差?

现在,毫不夸张地说,某些传统行业在移动端的流量都要比PC端高。由此可见,移动大势所趋。

那既然流量都跑到了移动端上,那为什么我的转化却还是这么差呢?

主要原因可归于以下两点:

  • 百度引流入口增多,但用户意向却不是很高
  • 用户的搜索场景极度碎片化

这就导致了没有转化的原因。用户的搜索场景碎片化,还会导致我们的成本增加,由于用户是处于多次搜索的情况,那也就代表可能会多次点击,却没有成交。

是不是很坑。

所以,掌握转化的前提是掌握移动流量特性

那移动端的人群有哪些特性?针对不同属性应如何操作?

来,对此青瓜君分享几点。

 

搜索场景特性

 

于竞价而言,移动端流量最大的特性就是碎片化

手机的小巧、便携带,用户随时都可能产生搜索需求。上厕所、等公交、工作闲余、吃饭、午休等各种各样的场景。

而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做好准备:

1  
创意

在创意撰写上直接体现价值

竞价最大的优势便是用户意向明确,而移动最大的特性就是搜索时间碎片化,两者相互结合,就是让用户一眼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

比如搜索词:报名化妆培训班多少钱?

第二个创意就要比第一个好?为什么?

  1. 在创意上,直接满足了用户对于搜索词的疑问
  2. 并在末尾突出报名好处,吸引用户点击

在移动化时代,让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便是你取胜的关键。所以,在创意撰写上要尽量简单明了,让用户获取信息的同时,并突出产品价值

那如果说:我是个文案渣渣,我明白了写作重点,可还是写不出来怎么办?

当然是找兔子啊。来,向你分享一招,让你再也不用通宵写文案。

2  
着陆页

着陆页要指向明确

在PC端,我们可能由于人员等各种原因直接将着陆页直接首页。但手机和PC是完全不一样的。

PC端有导航、屏幕大、可展示信息多,用户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几率比较大;而移动端,屏幕小,既不能在每一屏上放太多信息,按钮太小也不利用用户点击。

所以,在着陆页上一定要指向明确,和创意相呼应

3  
客服

客服是最后一个流程,却也是最重要的。对于移动端推广来说,客服唯一的目的就是索要到联系方式

当然,方式可多种多样,随机应变。

比如,若是中午,可以利用吃饭、午休等借口索要方式。但至于晚上,由于休闲时间较长,这个时间段用户问题也是最多的。我们可以以加V信语音聊天的方式进行解决。既避免了用户打字麻烦,也要到了联系方式。

在此,兔子建议最好要微信,可以潜移默化地转化;而电话,通电频率太高,转化时间不易太长,这些都是弊端。(仅为建议,不同行业不同情况)

 

搜索特性

在手机上,可能打字会较为麻烦,所以,我们在投放关键词时,也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类词。

1  
下拉词

这是用户接触到第一类词。下拉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搜索量大,所以,在拓展关键词时,不妨可以它为基础进行拓展。

2  
搜索词

由用户主动输入并搜索,这类词的用户意向往往都很高。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搜索时,并不是抱着某个产品而是需求,所以,用户的搜索词都较长。

那我们便可着重拓展下移动端的长尾词

3  
关联搜索词

指网页中部和尾部的关联搜索。

这类词,主要是百度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提升搜索深度所进行的一个操作。也就是代表很多也是也许是被引导点击,所以在意图上往往不是很明确。

那这就要求我们在着陆页的设计上,要看需求而不是看词。因为用户的搜索词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并不是保证它根据这个词点进来的是否就是它的真正意向需求。

怎么做?在此举个栗子哈。

比如招商加盟这个词,用户在搜索需求上,可能会较为在意:

  • 加盟政策 1
  • 项目前景 2
  • 能不能挣钱 3
  • 适不适合我 4
  • ……

那我们便可针对这几点需求,每一个需求做一屏,然后针对不同的词进行不同的排版。

比如用户搜索“现在加盟哪些项目挣钱?”,那在着陆页设计上便可为:3214;

若用户搜索“80后夫妻适合创业哪些项目?”,那在着陆页设计上便可为:4321。

在竞价推广上,很多东西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不离用户需求”。所以,我们要懂得看需求而不是看词

为什么我们都觉得移动端转化难?

不过是因为我们不懂移动流量的特性。找准自身目标用户移动搜索上的特性,然后对照竞价整个流程,对症下药,逐一突破。

 

本文作者@兔子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3049.html/feed 0
没增长你咋不去知乎试试?知乎涨粉秘籍拿走不谢 //www.f-o-p.com/82917.html //www.f-o-p.com/82917.html#respond Thu, 17 May 2018 03:44:09 +0000 //www.f-o-p.com/?p=82917

流量是各大公司都在追逐的东西,知乎不仅是头部流量,还是优质的头部流量。本文作者据此简单讨论了一下知乎流量怎么去挖,如何挖最有效。

前两年互联网行业内都对一句话达成了共识:

创业的本质是增长,没有增长,公司跟死亡没区别。”

但现在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在各大独角兽、新贵们奋力冲刺上市的环境下,无论是否在创业阶段,公司要的都是增长,或者更直白一点——流量才是现在市场上各个公司的救心丸。

那么流量藏于何处?最开始我们讲流量在微博,企业纷纷跑去买粉丝通买热搜投营销号,后来微博过度商业化,生态被腐蚀殆尽,这时候我们恰恰迎来了微信崛起,自媒体红利释放给了一众公司扩大生态版图的机会。到了如今,环境似乎一反常态,中心化被瓦解,用户的时间被不同的App分解,各大移动App间的互相跳跃迁徙成了常态。

这时候如何去捞到流量?若要用一词形容,必然是“抓大放小”,抓的是头部流量,抓的是多平台的流量虹吸效应。

1.4亿注册用户,全平台日活用户达3400万,累计提问2300万,收获回答近1亿。

这是截止三月底知乎对外宣称的数据。

显而易见,知乎就属于流量头部中的一员——不仅是头部流量,还是优质的头部流量。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知乎流量怎么去挖,如何挖最有效。我们从知乎的逻辑说起,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有价值的流量挖掘方法论。

一、知乎流量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在知乎的流量与其他地方的流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就成了优质的头部流量了?

其实知乎的问答式流量早有范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百度的商业模式,百度为企业提供的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流量的入口,每一个问答对应的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解决方案,想要占据某个入口、拿到精准的流量就需要给百度付费。

并且因为流量的高价值、高匹配还造成恶性竞价、争破头皮。这其中的本质是人们依赖搜索引擎去完成做消费决策之前的“信息补完”环节。

当然,现在已经从传统互联网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搜索这一大板块,百度离我们越来越远,知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并且知乎内容的高价值与专业性帮助它获得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这背后是用户对内容可信度的迭代——你说好没用,拿实力说话。

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用户消费内容的习惯变了,平台更替了,但人们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信息补完”这一本质未变,知乎的价值就在于此。

知乎用户附加价值:年轻、有钱、有思考能力(听劝)

第二点,知乎除了流量质量高,其量也大。这里面当然有知乎本身吸引的流量,但除此之外,知乎还有一个大的流量来源——百度。在知乎发展期,平台内专家原创内容的高质量为其积累了极高的权重,再加上用户的增多,规模效应扩大,因此不少问题都排名在关键词搜索的第一位,这个流量是及其恐怖的。以致于在知乎App上线后的一两年内,总体流量还是PC端占大头。

所以总的来说,做好知乎相当于做好微信订阅号和百度SEO两部分,这还不包括现在企业们越来越重视的品牌(知乎是一个打造品牌极好的平台)。明白了这一点,你自然就能意识到知乎的重要性。

二、知乎是怎样的一种生态?

既然要在人家的主场挖流量,我们当然需要弄明白平台的逻辑。那么对知乎这个内容社区来说,它是如何运转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起来获取最大的流量?

这里不如引用知名VC曲凯的观点:

所有社交产品表面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牵线搭桥、制造媒介,最终让用户基于这个平台上的媒介形成更好的互动和关系的留存

知乎的媒介即是问答,通过问答来展示出我知道什么、我是哪方面的专家等,以此来塑造自己在平台上的形象,连接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结交。

但媒介的上面还有一层,就是人,发展到后面就成为平台的大V。而对社区来说,用户的网络效应是单点放射状的,即知乎内所谓的“大V”单向输出给他们很多的粉丝们,所以对于大V来说,是有一定网络效应留存的。但对绝大多数的长尾用户来说,知乎提供的并不是社交的价值,而是阅读和学习的价值。

知乎的产品流程设计图–转自42章经

另一方面是平台的推荐机制,首页的推荐基本以回答的“点赞、反对”为主来发散:一个内容进入首页可能来自多条路径(例如有你关注的两个用户赞同了同一个回答并且属于你关注的一个话题),每一条路径的起点以及类型都有不同的权重,最终算出整个内容的得分。反对起的作用要比点赞大的多,因此在保证不被反对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赞就能获得好的排名和推荐。

综上所述,除了知乎平台内部的编辑推荐和用户的自己搜索(其实自己搜索后还是会优先阅读排名靠前大V的回答),大部分流量还是靠大V们来带动,大V不仅能够帮你曝光答案,甚至还能帮你把答案炒火。

三、流量挖掘与品牌打造

首先,在做之前需要审视自己是否合适去做——

  1. 前面说到,知乎营销需要产出大量的持续的优质内容,配套的市场营销团队建设难度大,因此想要做知乎必须要有优质内容生产机制。
  2. 更适合话题延展性强的主体来做,内容可覆盖范围比较窄就不适合了,假如做偏了还得不偿失。
  3. 在知乎做营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营销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更适合做品牌建设,不适合做销售的直接转化

综合起来看:知乎的生态反倒更适合自媒体人、媒体机构、企业品牌公关部去做,他们在内容的输出和品牌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下面来谈实操——

1.个人账号——自媒体涨粉最佳

知乎上的大V基本都算作这一类,有的是从知乎起家,获取到足够影响力再拓展到微信、微博等其他平台的。也有从其他平台起家,想来知乎开发新流量池的。总之不管是哪种,知乎内容及话题的广泛性适合每一种类型的自媒体人来获取新的流量。

什么样的内容能让蹭到的流量最大化?

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然后以此来决定能够切入话题的分类,比如关注“创业公司应该如何获得利润增长”这个问题的基本上只可能是三类人: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从业者。

在明确了基本面后就是找问题了,这里提供一些思路:

(1) 热点事件相关

知乎首页有个热榜,其实就是把最近的热点筛选出来让大V们回答,因话题具有新闻性就会被炒热,平台流量被抬高、大V获得了足够的曝光、粉丝满足了自己的猎奇心理,皆大欢喜。

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做足准备,通过抓住时间窗口的方式来把自己打磨好的优秀答案推到前面去,随着点赞的增加,你的账号自然吸粉无数。当然,必要时需要找大V们帮帮忙,建立建立联系帮你推广下,该付出点成本的时候就不要吝啬。

(2) 具有普适性/话题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每个行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相匹配的问题,评判这类话题的流量如何就要看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多不多了,关注的人多就意味着话题本身具有引爆性,遇到好答案自然就能引发传播。

当然,除了以上两类,还有那些突然火起来的话题,这个需要自己去实时监测。总的来说就是:找话题、做好内容、找人帮推三步。

关于内容生产和匹配:

一般内容撰写也有一个固定的套路:

  1. 开场介绍一下利益相关,回答问题的背景,然后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以此来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铺垫;
  2. 中间部分依照知乎行文逻辑:是不是,为什么,有没有必要进行撰写;
  3. 结尾则可以引导用户评论互动,比如点个赞,一起讨论下啥的,这都对你回答的权重有帮助,从而形成链式的扩散。

准确把握选题和回答问题的行文逻辑这两个点,是获得良好营销效果的第一步。

此外,内容还需要积累、做分类,自己有做原创公号的就更好了,把这些内容做结构化、拆分成回答。最后,用拆分后的内容去匹配相应的标签。这不仅可以发的更快,抢到很多流量,还能比较好的、不重复的回答知乎上很多同类型的问题,通过一些小调整达到分发的目的。

有的伙伴可能就要问了,可不可以自己去设立一些和自身相关的问题呢?

当然可以,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问题的设置一定要与受众相匹配,设计好的问题会有更多人参与,会有更多人点赞和关注。如果你的问题设计得不好,大V回答得再好用户也不会去看。
  2. 当一个大的问题已经热过之后,尝试去做一些细分的小问题,比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公司”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改为“好的公司一般具有什么特征”。

2.机构账号——品牌建设最佳

选择了机构号就证明你在为品牌代言。运营知乎机构号,尤其要拿出认真的精神,通过贡献专业内容,建立品牌信任。此外,机构号很多时候会被官方推荐,这是很好的建立品牌的机会,内容必须要有严格标准。

一般来说,要满足一下几个要求:

  1. 有价值的信息;
  2. 讲人话、接地气;
  3. 中立客观、理性对待。

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话题热度最多只能保持一天不同,知乎的内容拥有极其长效的长尾效应,这是平台与机构联合起来建立的信任。此外,机构账号还能让企业在第一时间进行品牌方的辟谣、通告等。

支付宝在知乎上的公关

机构账号的运营这块就不再多说,引一则腾讯科技透露的小技巧:

  1. 作为一个机构号,你需要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并在以后的运营中保持下去。
  2. 稀缺即独特,你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我们,在科技圈的独家内幕细节、顶尖人物触达、辟谣与还原三个方面更擅长。
  3. 再多一个视角。不要因为一个问题很热门就凑热闹参与,要有除了现有回答角度之外的更多增量信息。譬如,你可以对问答事实本身提出疑问,提供事件的另一方视角,或是聚焦一个细分的领域。
  4. 永远要记得,你需要呈现的是知识,而不是堆砌信息。
  5. 永远不要做两面派,要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结论,不大而全,不面面俱到。
  6. 别忘了互动,秀出你的情趣。

四、结语:学会面对不确定性

咱们的讨论到这就告一段落了。其实,营销的环境无时无刻在变,尤其是知乎这类新兴的流量平台,正在不断为盈利作考虑,其平台规则等等也会不断地迭代,所以不确定性是这个时代的营销人所要认清的一个要素。

但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不论平台如何变,营销作为一种思想是务必要不断精进与随机应变的——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本文作者@腾讯媒体研究院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2917.html/feed 0
知乎流量挖掘方法论:如何挖最有效? //www.f-o-p.com/82874.html //www.f-o-p.com/82874.html#respond Thu, 17 May 2018 02:43:54 +0000 //www.f-o-p.com/?p=82874

做好知乎相当于做好微信订阅号和百度SEO两部分,这还不包括现在企业们越来越重视的品牌(知乎是一个打造品牌极好的平台)。明白了这一点,你自然就能意识到知乎的重要性。

前两年互联网行业内都对一句话达成了共识:

创业的本质是增长,没有增长,公司跟死亡没区别。”

但现在看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在各大独角兽、新贵们奋力冲刺上市的环境下,无论是否在创业阶段,公司要的都是增长,或者更直白一点——流量才是现在市场上各个公司的救心丸。

那么流量藏于何处?最开始我们讲流量在微博,企业纷纷跑去买粉丝通买热搜投营销号,后来微博过度商业化,生态被腐蚀殆尽,这时候我们恰恰迎来了微信崛起,自媒体红利释放给了一众公司扩大生态版图的机会。到了如今,环境似乎一反常态,中心化被瓦解,用户的时间被不同的App分解,各大移动App间的互相跳跃迁徙成了常态。

这时候如何去捞到流量?若要用一词形容,必然是“抓大放小”,抓的是头部流量,抓的是多平台的流量虹吸效应。

1.4亿注册用户,全平台日活用户达3400万,累计提问2300万,收获回答近1亿。

这是截止三月底知乎对外宣称的数据。

显而易见,知乎就属于流量头部中的一员——不仅是头部流量,还是优质的头部流量。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知乎流量怎么去挖,如何挖最有效。我们从知乎的逻辑说起,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有价值的流量挖掘方法论。

一、知乎流量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在知乎的流量与其他地方的流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就成了优质的头部流量了?

其实知乎的问答式流量早有范例,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百度的商业模式,百度为企业提供的是什么?其实是一个流量的入口,每一个问答对应的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解决方案,想要占据某个入口、拿到精准的流量就需要给百度付费。

并且因为流量的高价值、高匹配还造成恶性竞价、争破头皮。这其中的本质是人们依赖搜索引擎去完成做消费决策之前的“信息补完”环节。

当然,现在已经从传统互联网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搜索这一大板块,百度离我们越来越远,知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并且知乎内容的高价值与专业性帮助它获得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这背后是用户对内容可信度的迭代——你说好没用,拿实力说话。

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用户消费内容的习惯变了,平台更替了,但人们需要一个平台来进行“信息补完”这一本质未变,知乎的价值就在于此。

知乎用户附加价值:年轻、有钱、有思考能力(听劝)

第二点,知乎除了流量质量高,其量也大。这里面当然有知乎本身吸引的流量,但除此之外,知乎还有一个大的流量来源——百度。在知乎发展期,平台内专家原创内容的高质量为其积累了极高的权重,再加上用户的增多,规模效应扩大,因此不少问题都排名在关键词搜索的第一位,这个流量是及其恐怖的。以致于在知乎App上线后的一两年内,总体流量还是PC端占大头。

所以总的来说,做好知乎相当于做好微信订阅号和百度SEO两部分,这还不包括现在企业们越来越重视的品牌(知乎是一个打造品牌极好的平台)。明白了这一点,你自然就能意识到知乎的重要性。

二、知乎是怎样的一种生态?

既然要在人家的主场挖流量,我们当然需要弄明白平台的逻辑。那么对知乎这个内容社区来说,它是如何运转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起来获取最大的流量?

这里不如引用知名VC曲凯的观点:

所有社交产品表面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牵线搭桥、制造媒介,最终让用户基于这个平台上的媒介形成更好的互动和关系的留存

知乎的媒介即是问答,通过问答来展示出我知道什么、我是哪方面的专家等,以此来塑造自己在平台上的形象,连接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我结交。

但媒介的上面还有一层,就是人,发展到后面就成为平台的大V。而对社区来说,用户的网络效应是单点放射状的,即知乎内所谓的“大V”单向输出给他们很多的粉丝们,所以对于大V来说,是有一定网络效应留存的。但对绝大多数的长尾用户来说,知乎提供的并不是社交的价值,而是阅读和学习的价值。

知乎的产品流程设计图–转自42章经

另一方面是平台的推荐机制,首页的推荐基本以回答的“点赞、反对”为主来发散:一个内容进入首页可能来自多条路径(例如有你关注的两个用户赞同了同一个回答并且属于你关注的一个话题),每一条路径的起点以及类型都有不同的权重,最终算出整个内容的得分。反对起的作用要比点赞大的多,因此在保证不被反对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赞就能获得好的排名和推荐。

综上所述,除了知乎平台内部的编辑推荐和用户的自己搜索(其实自己搜索后还是会优先阅读排名靠前大V的回答),大部分流量还是靠大V们来带动,大V不仅能够帮你曝光答案,甚至还能帮你把答案炒火。

三、流量挖掘与品牌打造

首先,在做之前需要审视自己是否合适去做——

  1. 前面说到,知乎营销需要产出大量的持续的优质内容,配套的市场营销团队建设难度大,因此想要做知乎必须要有优质内容生产机制。
  2. 更适合话题延展性强的主体来做,内容可覆盖范围比较窄就不适合了,假如做偏了还得不偿失。
  3. 在知乎做营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营销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因此更适合做品牌建设,不适合做销售的直接转化

综合起来看:知乎的生态反倒更适合自媒体人、媒体机构、企业品牌公关部去做,他们在内容的输出和品牌的建设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下面来谈实操——

1.个人账号——自媒体涨粉最佳

知乎上的大V基本都算作这一类,有的是从知乎起家,获取到足够影响力再拓展到微信、微博等其他平台的。也有从其他平台起家,想来知乎开发新流量池的。总之不管是哪种,知乎内容及话题的广泛性适合每一种类型的自媒体人来获取新的流量。

什么样的内容能让蹭到的流量最大化?

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然后以此来决定能够切入话题的分类,比如关注“创业公司应该如何获得利润增长”这个问题的基本上只可能是三类人:创业者投资人和行业从业者。

在明确了基本面后就是找问题了,这里提供一些思路:

(1) 热点事件相关

知乎首页有个热榜,其实就是把最近的热点筛选出来让大V们回答,因话题具有新闻性就会被炒热,平台流量被抬高、大V获得了足够的曝光、粉丝满足了自己的猎奇心理,皆大欢喜。

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做足准备,通过抓住时间窗口的方式来把自己打磨好的优秀答案推到前面去,随着点赞的增加,你的账号自然吸粉无数。当然,必要时需要找大V们帮帮忙,建立建立联系帮你推广下,该付出点成本的时候就不要吝啬。

(2) 具有普适性/话题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每个行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相匹配的问题,评判这类话题的流量如何就要看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多不多了,关注的人多就意味着话题本身具有引爆性,遇到好答案自然就能引发传播。

当然,除了以上两类,还有那些突然火起来的话题,这个需要自己去实时监测。总的来说就是:找话题、做好内容、找人帮推三步。

关于内容生产和匹配:

一般内容撰写也有一个固定的套路:

  1. 开场介绍一下利益相关,回答问题的背景,然后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以此来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铺垫;
  2. 中间部分依照知乎行文逻辑:是不是,为什么,有没有必要进行撰写;
  3. 结尾则可以引导用户评论互动,比如点个赞,一起讨论下啥的,这都对你回答的权重有帮助,从而形成链式的扩散。

准确把握选题和回答问题的行文逻辑这两个点,是获得良好营销效果的第一步。

此外,内容还需要积累、做分类,自己有做原创公号的就更好了,把这些内容做结构化、拆分成回答。最后,用拆分后的内容去匹配相应的标签。这不仅可以发的更快,抢到很多流量,还能比较好的、不重复的回答知乎上很多同类型的问题,通过一些小调整达到分发的目的。

有的伙伴可能就要问了,可不可以自己去设立一些和自身相关的问题呢?

当然可以,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 问题的设置一定要与受众相匹配,设计好的问题会有更多人参与,会有更多人点赞和关注。如果你的问题设计得不好,大V回答得再好用户也不会去看。
  2. 当一个大的问题已经热过之后,尝试去做一些细分的小问题,比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公司”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改为“好的公司一般具有什么特征”。

2.机构账号——品牌建设最佳

选择了机构号就证明你在为品牌代言。运营知乎机构号,尤其要拿出认真的精神,通过贡献专业内容,建立品牌信任。此外,机构号很多时候会被官方推荐,这是很好的建立品牌的机会,内容必须要有严格标准。

一般来说,要满足一下几个要求:

  1. 有价值的信息;
  2. 讲人话、接地气;
  3. 中立客观、理性对待。

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话题热度最多只能保持一天不同,知乎的内容拥有极其长效的长尾效应,这是平台与机构联合起来建立的信任。此外,机构账号还能让企业在第一时间进行品牌方的辟谣、通告等。

支付宝在知乎上的公关

机构账号的运营这块就不再多说,引一则腾讯科技透露的小技巧:

  1. 作为一个机构号,你需要有自己的清晰定位,并在以后的运营中保持下去。
  2. 稀缺即独特,你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比如我们,在科技圈的独家内幕细节、顶尖人物触达、辟谣与还原三个方面更擅长。
  3. 再多一个视角。不要因为一个问题很热门就凑热闹参与,要有除了现有回答角度之外的更多增量信息。譬如,你可以对问答事实本身提出疑问,提供事件的另一方视角,或是聚焦一个细分的领域。
  4. 永远要记得,你需要呈现的是知识,而不是堆砌信息。
  5. 永远不要做两面派,要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结论,不大而全,不面面俱到。
  6. 别忘了互动,秀出你的情趣。

四、结语:学会面对不确定性

咱们的讨论到这就告一段落了。其实,营销的环境无时无刻在变,尤其是知乎这类新兴的流量平台,正在不断为盈利作考虑,其平台规则等等也会不断地迭代,所以不确定性是这个时代的营销人所要认清的一个要素。

但我们始终要明白的是,不论平台如何变,营销作为一种思想是务必要不断精进与随机应变的——市场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本文作者@腾讯媒体研究院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
//www.f-o-p.com/82874.html/feed 0
互金P2P网络推广运营市场调研初步方案! //www.f-o-p.com/78978.html //www.f-o-p.com/78978.html#respond Tue, 17 Apr 2018 03:20:33 +0000 //www.f-o-p.com/?p=78978

这个方案是近期去一家金融公司面试之后做出来的,不知将来是否有机会往金融方向工作,但毕竟是自己做出来的方案,如果没能在金融行业方向发展,或许在工作中用不上了,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享并讨论,以下方案是个人以往广告投放的工作经验再结合P2P互金行业推广运营方向得出的一些小心得,可能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帮忙指点,谢谢!

1. 2018年互联网金融P2P行业现状

1.1 2018年P2P理财产品现状

可大致从两个方面来看:

(1)运营平台数量分析

深圳市P2P平台数据在广东省排名第一,截到3月31日,深圳市累计平台数据达695家,占广东省累计平台数量的73.62%。3月深圳地区无新增平台,新增问题平台10家,累计问题平台480家,在运营平台215家。(以上数据来自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

由于行业整改及备案进程,风险整治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目前尚未完成 ,预计2018年网络借贷行业运营平台数可能还是会有所下降。

(2)成交趋势分析

截至2018年3月深圳地区网贷平台成交总额为294.28亿元,环比下降4.07%,同比下降13.45%,占全国成交额的15.33%,较上月占比有所下降。(数据来自网深圳网贷报告)

1.2 P2P 平台概况

自 2012 年的 200 家激增到 2016 年的近 4,000 家,4 年翻 20 倍。成交 规模从最初 2011 年的 84.2 亿元,到 2015 年 10 月已经实现了 7,000 多亿的总体 成交。截至 2016 年 5 月,P2P 网贷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 20,361.35 亿元,突破 2 万亿,而第一个万亿规模在 2015 年 10 月才刚刚突破,体现了近年了 P2P 网贷 飞速发展的事实。(数据来自网络)

1.3 P2P百度搜索整体指数(2011-2017)

1.4 P2P百度PC搜索指数(2011-2017)

1.5 P2P百度移动搜索指数(2011-2017)

由数据曲线图“P2P”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2011-2017)可以看出:无论是整体搜索指数还是PC端、移动端,P2P在2011年崭露头角一直到2013年用户对P2P行业的关注度都是处于平稳萌芽状态,2014年~2016年期间达到一次顶峰,2017~2018年市场由于对部分问题平台的管控与整改回归平稳。(数据仅作参考数据,不代表完全准确数据)

2. P2P目标用户群分析

P2P百度搜索用户画像

2.2 地域分布情况

2.3、年龄阶段分布情况

2.4、性别分布情况

说明:以上数据来自百度搜索指数,数据不完全准确,仅作参考。

2.1、用户心理倾向分析

投资理财是能让闲余资产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够再增值,利用本金投资赚取利息增加额外收入,当下投资项目和方向比较广泛,股票、证券、房产、银行存储、基金、黄金、P2P等都是投资理财的方式,其中收益高的如股票投资风险一般相对较大,风险小的如银行存储,但收益一般只有2%左右,投资回报率太低,并无太多投资价值。

而P2P互金方式风险较于前两者,收益为5%~18%左右,介于这两者之间,收益一般比银行可观,但也不会太高,具体风险比股票要小很多,不过也得看准平台,谨重选择,无论如何对投资风险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预估平台短期内是否有暴雷的可能性,这个就需要用户个人在理财时,关注平台的资质背景,借贷运营相关数据分析,平台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评估选择。

用户在选择P2P平台进行投资理财时,往往会比较谨慎,而了解或者认知一家平台的渠道来源有很多种,一个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渠道广告,一个是通过熟人介绍推荐、口碑流传和其它传播来源。现在都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基于网络的灵活、便捷、普遍与大众化通用性质的前提背景下,用户想要详细了解一家平台,除了口碑与推荐外,通过网络了解则是大部分用户的首选。

如通过搜索引擎百科信息、信息流应用市场、媒介广告、网贷之家、网贷天眼、贴巴论坛、平台官网等各种线上渠道去挖掘P2P平台信息,从而对这些线上P2P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深层了解与评估。

而影响网络渠道的用户是否作出投资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安全、收益、平台背景资质、资金流动性(是否便捷)、产品使用体验(PC/APP的用户体验)等等。

而目标用户在首次投资后,如果在以上的几个用户体验上都没有问题,一般会再次进行二次或以上的投资决策,因此,P2P平台在新用户拉新首投运营体验上的首要工作是要先获取用户的首次信任,以取得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

3. P2P平台资质背景、产品特点(竞品概况)

以下表格数据来自网络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整合,由于这几个平台在平台运营模式,运营数据,和拉新方式这几个不同的方面上都比较类似,但也有各自的不同之处,所以选择以下平台与数据,用于比拟用户心理对平台的风险评估。

注1:以上数据主要是团贷网、你我贷、小赢理财、随手记四家平台,以年化收益范围、综合利率与平台资质背景、资金安全、新手专享活动与首投产品策略以及全部投资产品类目这几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整理与对比分析,以便后期产品在做线上推广营销时可供竞品数据分析进行参考。

注2:选择这些平台进行竞品比对是由 于这些平台是互金P2P行业打广告相对比较多,并且平台运营模式和行业背景、类别都比较类似,团贷网和你我贷这两家是比较成熟稳定型平台,小赢理财和随手记初始流量都是口碑与老本流量延伸到线上,运营模式比较相似。可以选择其中两个或以上平台进行比对,看各方优势与劣势,从而策划广告落地页与广告素材的创意与策略,通过互联网广告进行品牌宣传与拉新注册,最终达成用户交易的目的。

4. 互联网金融P2P广告平台的分类

4.1 互联网广告从效果上分为三大类:品牌曝光类、品效结合类、效果转化

如下思维导图为三大类渠道平台:

图中所罗列的是部分广告平台,并不代表全部渠道。

(1)品牌曝光类广告

线上:微信朋友圈广告,微博、手机百度等(还可拓展其它流行APP渠道)的社交类人群APP启动开屏/开机报头广告。

线下:新闻报纸、公交车站台、公交车内外部、大型商场、知名建筑物LED、火车、地铁、高铁、飞机场内/出入口/候车厅之类的视频类/灯厢类/座位贴片类等等的广告位

  • 优势:
    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企业核心价值,增加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流量比较大,可拓展比较感兴趣或本来不了解企业的人群关注,并且这部分转化人群对企业忠诚度与信任度会相对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转化价值。
  • 缺点:
    费用投入较大,用户虽然多但比较分散和碎片化,并且获取潜在用户转化时间周期会比较长。

(2)品牌+效果类广告(品效结合)

① 金融咨讯类行业垂直网站

金融行业垂直流量相对比较多且稳定的(PC/移动)网贷天眼,网贷之家等网站首页banner位和首页顶部、左侧、右侧、中部、底部等等的固定展示类广告位,此种类型广告一般计费模式都以CPM或者CPT/CPD来计算广告费用,费用大概需要1000-100000不等/天或某个时间段。

大搜索引擎的品牌广告:品牌专区、品牌黄金广告。

此类广告为搜索品牌广告,一般是以CPT的方式计费,费用根据不同地区与品牌关键词数量和展现方式而定。一般在7万-20万不等,时间是以半年或一年/两年为一个投放期限。

PC端:

团贷网PC百度品牌专区

宜人财富PC百度品牌专区

移动端:

手机百度品牌专区

② 应用市场

分类、推荐、排行、精品应用等固定前10位,或安卓、APPstore ASO优化。(由于应用市场相对而言广告形式较少,所以在此不多举例子)

③ 导航网址(PC端案例)

(360导航、hao123导航)理财频道:

点击左侧理财文字链,或者右侧的借钱楼层文字链跳转到360借贷层级再进入360理财频道,如下:

360导航理财频道(其中一个广告位).泰山压顶广告位案例:

a. 中业兴融(主要拉新策略为注册新用户可领1200的京东卡和800元现金红包)

展开广告:

收起折叠:

b. 惠农聚宝

展开广告:

收起折叠:

信息流广告

今日头条UC头条、百度原生、智汇推广点通、WIFI万能钥匙)【目前金融行业投信息流的一般是贷款类比较多,理财类大部分平台属于尝试萌芽阶段,具体转化暂无数据体现】

信息流(Feeds)广告,顾名思义,即是出现在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中的广告。它最早于2006年出现在社交巨头Facebook上,随后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和LinkedIn以及国内的QQ空间、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也相继推出信息流广告。

在内容资讯信息流上,每隔六到七条信息就会看到一条广告,展现形式有:文字+单图/三图方式,它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入到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当中,用户触达率和接受率高,对用户不会造成很大的干扰,所以这种广告方式相对被动弹出的展示类广告而言,不会很容易造成用户对突发广告的反感心理。

信息流广告案例:

a. P2P理财投资信息流广告案例截图

贷款类信息流

b. 投资理财类信息流案例

DSP

DSP是基于程序化交易的需求方平台,以精准营销作为核心概念,与此相关的有RTB(实时竞价),ADX与SSP(供应方平台),和DMP(数据管理平台)等,这几个之间的关联可以举以下几个例子说明:

DSP对中间人ADX说我这边有打广告的需求,ADX跑去和SSP说这里有需要打广告的主人,请提供合适的广告位,SSP根据ADX描述的DSP广告主的需求,于是给ADX介绍了几个广告位,但是需要竞价,谁价位高,广告素材质量好位置就是谁得,ADX就把SSP的回复传达回给DSP,于是DSP广告主给出价格在RTB系统进行竞价投放。ADX这时的任务完成了退出。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以上例子纯属个人理解,如有不同之处,欢迎各位前辈拍黑板纠正^_^)

DSP平台系统中有集合了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源网站,相当于一个行业媒介资源库,如:

PC

移动

谷歌DSP,品友DSP,360聚效、腾讯DSP,阿里巴巴旗下的私有程序化交易系统等,电商、贷款类比较多,理财类少见有投,也可以作为渠道拓展的一个方向。(如图)

⑥ 线上视频类广告

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贴片和富媒体短视频广告,电视剧、电影播放期间植入广告,社交类短视频如:小咖秀抖音等。

  • 优势:
    品牌性与转化性质比例相当,此类广告渠道通常流量都很大,精准人群与潜在转化人群各占一半左右的流量比例,可通过不同的人群画像与适合企业行业的维度定向,进行细化精准营销,可节省推广成本。
  • 缺点:
    由于此类渠道流量非常大,而且不同渠道例如新闻资讯类或者社交类人群意向相对较散,优化运营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

(3)效果转化类广告渠道(理财返利平台)

(主投新人专享领券页或者理财返利比较多,主要以CPS或者CPC/CPT计费会比较多)

  • 券妈妈理财节
  • 返利网理财
  • 值得投
  • 什么值得投
  • 米咖
  • 钱优客
  • 金融超市网(贷款类)
  • 财气网
  • 百家奖坛
  • 石头客
  • 希财网
  • 返利摩方
  • 生菜网
  • 欢利送
  • 投之家
  • 抓钱网
  • 银桥网
  • 91投理财
  • 微盈宝
  • 人人利
  • 财迷之家

5. 落地页产品用户体验相关

当广告在信息流或者媒介平台正常上线后,目标用户点击广告,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打开的第一个页面为Landing Page,这个页面在PC端上通常是一个页面,移动端则有两种:

一种是点击广告后有一个简短的H5广告页或者进入平台移动wap官网网址首页;还有一种是点击广告素材后直接跳转到应用下载页。

目前用得最多的PC端是进入官网首页或拉新注册页;移动端比较受欢迎的则为简短的活动拉新H5页面(这种方式是用页面的优惠、利益、砸蛋、刮奖、邀请有礼等活动,再附上平台介绍等信息引导注册策略,抓住用户心理需求,最终引导下载的方式);而点击广告后直接跳转到下载应用的这种方式对用户心理承受能力来说稍微有些过于粗暴直接,当然,应用市场不包括在此类广告范筹内。

(1)你我贷PC端广告落地地首页
主要展现的几个信息点:首页logo icon,品牌标识,品牌色为橙色,广州见面会活动等海报轮播图,注册/登录板块,企业平台安全信息等等。

(2)团贷网PC端广告落地页首页

展现信息点:首页logo icon,品牌标识,存管银行,砸金蛋和800元京东E卡和518元新人注册红包活动。

5.1 APP首页视觉体验

用户在下载APP后,打开APP所见到的第一个页面除了启动引导页外,首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落地页。而首页展现的内容也是作为品牌标识供用户认知平台非常重要的一项。

(1)底部导航

如下图,以下六个平台,底部导航都为浅灰背景和深灰色的图标与标题字体,当用户点击相应图标与文字时,图标与文字会相应改变平台原有主打的背景颜色作为主色。

说明:小赢理财与支付宝这两个平台主要以蓝色作为主色调,当用户点击底部导航标题时,导航标题图标与文字相应地变为蓝色。而你我贷与团贷网品牌VI主打颜色为橙色,底部导航文字与图标当被点击时,则变为橙色。

下面为随手记APP首页界面,视觉体验方面稍微偏传统了一些。

关于P2P平台整体的落地页产品建议(Web/Wap/APP端)整合建议(仅代表个人意见^_^):

  1. 理财类广告,落地页衔接好,结合素材,和拉新活动创意、策略方面,提升用户体验。
  2. PC端或者APP端,打开初始页面,对应地给用户展现理财类产品页面,这样可以避免通过广告引进来的投资理财用户在打开初始页面时找不到他想要了解的产品信息。
  3. APP底部导航界面设计大方得体“我的”模块,尽量不要设置超过4~5个导航标题。(可参考一下中国银行、微信、团贷网、PPmoney等)
  4. 产品类目分类快捷入口,例如图标icon尽量标上颜色,以便提高用户视觉体验。

5.2 H5新人拉新落地页面功能交互体验案例

上面五个图片为团贷网刮奖新人注册拉新活动H5页面的功能交互体验相关,主要交互步骤逻辑如下:

用户操作主要有以下四步:

  • 点击落地页
  • 点击刮奖
  • 输入手机号码与验证码
  • 设置密码输入随机验证码

总的来说,操作步骤比较便捷,活动新颖度比较具有吸引力。

用户点击后100%中奖。抓住用户喜欢刮奖、中奖、新鲜、好玩的心理倾向。

接着页面的下方是有关于团贷网平台资质背景与安全性相关的介绍内容。

引导用户认识平台,增加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与认知。

总的来说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意新颖度体验
  2. 活动参与体验
  3. 操作便捷性体验
  4. 资金安全性体验
  • 广告落地页链接跟踪需做好布码工作,便于后期广告投放数据跟踪与分析。
  • PC端落地页与移动端方式比较类似,此处只做了移动端的作为参考案例。

6. 推广数据分析与同行竞品数据比对概况

数据监控,优化运营,数据汇总,整合,效果评估,后期策略改善更迭。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广告投放方式根据不同的维度与投放目的可用A/B test方法进行不同的定向投放定向方式,以便后期数据分析与总结汇总。

在新用户参与首资投资交易后,最终的体验与活跃度、留存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等以及二次复投以上转化的情况,就要在APP产品用户运营上花更多的心思去维护新老用户,对新老用户进行二次以上的营销运营,一般有签到、H5小游戏、邀请有礼、用户等级、积分系统、UGC内容运营等方式以便达成业务项目的正常运营。

结尾说明:互联网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也分不同的维度与平台,其间广告投放与策略也各有不同之处,在此只是结合个人经验在互金广告方向作了一些汇总,分享给大家,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个人也抱着学习的态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反馈~谢谢!

 

本文作者@小侠Sissi 来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8978.html/feed 0
运营必备的 15 个数据分析方法!! //www.f-o-p.com/74647.html //www.f-o-p.com/74647.html#respond Fri, 09 Mar 2018 08:12:37 +0000 //www.f-o-p.com/?p=74647 16

 

提起数据分析,大家往往会联想到一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表格,或是高级的数据建模手法,再或是华丽的数据报表。其实,“ 分析 ”本身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比如根据股票的走势决定购买还是抛出,依照每日的时间和以往经验选择行车路线;购买机票、预订酒店时,比对多家的价格后做出最终选择。

 

这些小型决策,其实都是依照我们脑海中的数据点作出判断,这就是简单分析的过程。对于业务决策者而言,则需要掌握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符合商业规律的数据分析知识。

 

1.数据分析的战略思维

 

无论是产品、市场、运营还是管理者,你必须反思:数据本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这些数据中,你和你的团队都可以学习到什么?

 

1.1 数据分析的目标

 

对于企业来讲,数据分析的可以辅助企业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营业额,往往我们把这类数据分析定义为商业数据分析。商业数据分析的目标是利用大数据为所有职场人员做出迅捷、高质、高效的决策,提供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商业数据分析的本质在于创造商业价值 ,驱动企业业务增长。

 

1.2 数据分析的作用

 

我们常常讲的企业增长模式中,往往以某个业务平台为核心。这其中,数据和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企业或者平台为目标用户群提供产品或服务,而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交互、交易,都可以作为数据采集下来。根据这些数据洞察,通过分析的手段反推客户的需求,创造更多符合需求的增值产品和服务,重新投入用户的使用,从而形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闭环。这样的完整业务逻辑,可以真正意义上驱动业务的增长。

 

1.3 数据分析进化论

 

我们常常以商业回报比来定位数据分析的不同阶段,因此我们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观察数据当前发生了什么?

 

首先,基本的数据展示,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例如,公司上周投放了新的搜索引擎A的广告,想要比对一周下来,新渠道A比现有渠道B情况如何,A、B各自带来了多少流量转化效果如何? 又比如,新上线的产品有多少用户喜欢,新注册流中注册的人数有多少。这些都需要通过数据来展示结果,都是基于数据本身提供的“发生了什么”。

 

阶段2:理解为什么发生?

 

如果看到了渠道A为什么比渠道B带来更多的流量,这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商业来进一步判断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拆分, 也许某个关键字带来的流量,也许是该渠道更多的获取了移动端的用户。这种数据深度分析判断,成为了商业分析第二个进阶,也同时能够提供更多商业价值上的体现。

 

阶段3: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而当我们理解了渠道A、B带来流量的高低,就根据以往的知识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在投放渠道C、D的时候,猜测渠道C比渠道D好,当上线新的注册流、新的优化,可以知道哪一个节点比较容易出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手段,自动预测判断C和D渠道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数据分析的第三个进阶,预测未来会发生的结果。

 

阶段4:商业决策

 

所有工作中最有意义的还是商业决策,通过数据来判断应该做什么。而商业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商业结果。当数据分析的产出可以直接转化为决策,或直接利用数据做出决策,那么这才能直接体现出数据分析的价值。

 

1.4 数据分析的 EOI 框架

 

EOI 的架构是包括 LinkedIn、Google 在内的很多公司定义分析型项目的目标的基本方式,也是管理者在思考商业数据分析项目中一种基本的、必备的手段。

 

 

其中,我们先会把公司业务项目分为三类:核心任务,战略任务,风险任务。谷歌为例,谷歌的核心任务是搜索、SEM、广告,这是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型,并已经持续从中获得很多利润。谷歌的战略性任务(在2010年左右)是安卓平台,为了避免苹果或其他厂商占领,所以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但商业模式未必成型。风险任务对于创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谷歌眼镜、自动驾驶汽车等等。

 

数据分析项目对这三类任务的目标也不同,对核心任务来讲,数据分析是助力(E),帮助公司更好的盈利,提高盈利效率; 对战略任务来说是优化(O),如何能够辅助战略型任务找到方向和盈利点;对于风险任务,则是共同创业(I),努力验证创新项目的重要性 。管理者需要对公司业务及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合理分配数据分析资源、制定数据分析目标方向。

 

 

2.  数据分析的 3 大思路

 

而面对海量的数据,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如何准备、如何开展,如何得出结论。下面为大家介绍做数据分析时的 3 个经典的思路,希望在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中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1 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上面我们提到了数据分析与商业结果之间关联的重要性,所有商业数据分析都应该以业务场景为起始思考点,以业务决策作为终点。数据分析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要先挖掘业务含义,理解数据分析的背景、前提以及想要关联的业务场景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需要制定分析计划,如何对场景拆分,如何推断。

第三步,从分析计划中拆分出需要的数据,真正落地分析本身。

第四步,从数据结果中,判断提炼出商务洞察。

第五步,根据数据结果洞察,最终产出商业决策。

 

 

举个例子:

 

某国内互联网金融理财类网站,市场部在百度和 hao123 上都有持续的广告投放,吸引网页端流量。最近内部同事建议尝试投放神马移动搜索渠道获取流量;另外也需要评估是否加入金山网络联盟进行深度广告投放。

 

在这种多渠道的投放场景下,如何进行深度决策? 我们按照上面商业数据分析流程的五个基本步骤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步:挖掘业务含义。

 

首先要了解市场部想优化什么,并以此为北极星指标去衡量。对于渠道效果评估,重要的是业务转化:对 P2P 类网站来说,是否发起 “投资理财” 要远重要于 “访问用户数量” 。所以无论是神马移动搜索还是金山渠道,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数据手段衡量转化效果;也可以进一步根据转化效果,优化不同渠道的运营策略。

 

第二步,制定分析计划。

 

以 “投资理财” 为核心转化点,分配一定的预算进行流量测试,观察对比注册数量及最终转化的效果。记下俩可以持续关注这些人重复购买理财产品的次数,进一步判断渠道质量。

 

第三步,拆分查询数据。

 

既然分析计划中需要比对渠道流量,那么我们需要各个渠道追踪流量、落地页停留时间、落地页跳出率、网站访问深度以及订单等类型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落地。

 

第四步,提炼业务洞察。

 

根据数据结果,比对神马移动搜索和金山网络联盟投放后的效果,根据流量和转化两个核心KPI,观察结果并推测业务含义。如果神马移动搜索效果不好,可以思考是否产品适合移动端的客户群体;或者仔细观察落地页表现是否有可以优化的内容等,需找出业务洞察。

 

第五步,产出商业决策。

 

根据数据洞察,指引渠道的决策制定。比如停止神马渠道的投放,继续跟进金山网络联盟进行评估;或优化移动端落地页,更改用户运营策略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商务数据分析拆解和完成推论的基本步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都会有这个分析思路。

 

2.2 内外因素分解法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我们的北极星指标,那么如何找到这些因素呢?在此向大家推荐内外因素分解法。内外因素分解法是把问题拆成四部分,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可控和不可控,然后再一步步解决每一个问题。

 

 

举个例子:

 

社交招聘类网站,分为求职者端和企业端。其盈利模式一般是向企业端收费,其中一个收费方式是购买职位的广告位。业务人员发现, “发布职位” 的数量在过去的 6 月中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对于这类某一数据指标下降的问题,可以怎么分析呢?
根据内外因素分解法,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依次去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

 

内部可控因素:产品近期上线更新、市场投放渠道变化、产品粘性、新老用户留存问题、核心目标的转化。

 

外部可控因素:市场竞争对手近期行为、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招聘需求随时间的变化。

 

内部不可控因素:产品策略(移动端/PC端)、公司整体战略、公司客户群定位(比如只做医疗行业招聘)。

 

外部不可控因素:互联网招聘行业趋势、整体经济形势、季节性变化。

 

有了内外因素分解法,我们就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数据指标,避免可能遗失的影响因素并且对症下药。

 

2.3 DOSS 思路

 

DOSS 思路是从一个具体问题拆分到整体影响,从单一的解决方案找到一个规模化解决方案的方式。快速规模化有效的增长解决方案,DOSS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举个例子:

 

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免费课程视频,同时售卖付费会员,为付费会员提供更多高阶课程内容。如果我想将一套计算机技术的付费课程,推送给一群持续在看 C++ 免费课程的用户,那么数据分析应该如何支持呢?

 

我们按 DOSS 思路的四个步骤,分解如下:

 

具体问题:预测是否有可能帮助某一群组客户购买课程。

 

整体影响:首先根据这类人群的免费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预测,之后进行延伸,比如对整体的影响,除了计算机类,对其他类型的课程都进行关注。

 

单一回答:针对该群用户进行建模,监控该模型对于最终转化的影响。

 

规模化方案:之后推出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对符合某种行为轨迹和特征的行为进行建模,产品化课程推荐模型。

 

 

3. 数据分析的 8 种方法

 

上面介绍了 3 个经典分析思路,它们可以帮你搭建一个清晰的数据分析思路框架。那么对于具体的业务场景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我们以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为例,用数据分析产品对该网站进行快速地数据采集、清晰和可视化展示,然后给大家分享这 8 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

 

3.1 数字和趋势

 

看数字、看趋势是最基础展示数据信息的方式。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数字或趋势图表,迅速了解例如市场的走势、订单的数量、业绩完成的情况等等,从而直观的吸收数据信息,有助于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上图中,我们将网站的访问用户量(UV)和页面浏览量(PV)等指标汇汇聚到统一的数据看板(Dashboard),并且实时更新。这样的一个数据看板,核心数字和趋势一目了然,对于我们来说一目了然。

 

3.2 维度分解

 

当单一的数字或趋势过于宏观时,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维度对于数据进行分解,以获取更加精细的数据洞察。在选择维度时,需要仔细思考其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

 

 

举个例子,当监测到网站流量异常时,可以通过拆分地区、访问来源、设备、浏览器等等维度,发现问题所在。图中,当天网站的访问用户量显著高于上周,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我们按照访问来源对流量进行维度拆分时,不难发现直接访问来源的访问量有非常大的提升,这样就进一步把问题聚焦了。

 

3.3 用户分群

 

针对符合某种特定行为或背景信息的用户,进行归类处理,是我们常常讲到的用户分群(segmentation )的手段。我们也可以通过提炼某一群用户的特定信息,创建该群体用户的画像。 例如访问购物网站、寄送地址在北京的用户,可以被归类为“北京”用户群体。而针对“北京”用户群体,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他们购买产品的频度、类别、时间,这样我们就创建出该用户群体的画像。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往往针对特定行为、特定背景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用户运营和产品优化,效果会更加明显。上图中,我们通过 GrowingIO 的用户分群功能将一次促销活动中支付失败的用户挑选出来,然后推送相应的优惠券。这样精准的营销推广,可以大幅度提高用户支付的意愿和销售金额。

 

3.4 转化漏斗

 

绝大部分商业变现的流程,都可以归纳为漏斗。漏斗分析是我们最常见的数据分析手段之一,无论是注册转化漏斗,还是电商下单的漏斗。通过漏斗分析可以从先到后还原用户转化的路径,分析每一个转化节点的效率。

 

其中,我们往往关注三个要点:

第一,从开始到结尾,整体的转化效率是多少?

第二,每一步的转化率是多少?

第三,哪一步流失最多,原因在什么地方?流失的用户符合哪些特征?

 

 

上图中注册流程分为 3 个步骤,总体转化率为45.5%;也就是说有 1000 个用户来到注册页面,其中 455 个成功完成了注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步的转化率是 56.8% ,显著低于第一步 89.3% 和第三步转化率 89.7%,可以推测第二步注册流程存在问题。显而易见第二步的提升空间是最大的,投入回报比肯定不低;如果要提高注册转化率,我们应该优先解决第二步。

 

3.5 行为轨迹

 

关注行为轨迹,是为了真实了解用户行为。数据指标本身往往只是真实情况的抽象,例如,网站分析如果只看访问用户量(UV)和页面访问量(PV)这类指标,断然是无法全面理解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

 

通过大数据手段,还原用户的行为轨迹,有助于增长团队关注用户的实际体验、发现具体问题,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设计产品、投放内容。

 

 

上图中展示了一位用户在某电商网站上的详细行为轨迹,从官网到落地页,再到商品详情页,最后又回到官网首页。网站购买转化率低,以往的业务数据无法告诉你具体的原因;通过分析上面的用户行为轨迹,可以发现一些产品和运营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商品不匹配等等),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3.6 留存分析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褪的时代,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每一款产品,每一项服务,都应该核心关注用户的留存,确保做实每一个客户。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理解留存情况,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或行为组与回访之间的关联,找到提升留存的方法。

 

 

在 LinkedIn,增长团队通过数据发现,如果新用户进来后添加5个以上的联系人(上图红色线条),那么他/她在LinkedIn 上留存要远远高于那些没有添加联系人(上图绿色和紫色的线条)的留存。 这样,添加联系人称为 LinkedIn 留存新用户的最核心手段之一。

 

除了需要关注整体用户的留存情况之外,市场团队可以关注各个渠道获取用户的留存度,或各类内容吸引来的注册用户回访率,产品团队关注每一个新功能对于用户的回访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留存分析场景。

 

3.7 A/B 测试

 

A/B 测试用来对比不同产品设计/算法对结果的影响。产品在上线过程中经常会使用 A/B 测试来测试不同产品或者功能设计的效果,市场和运营可以通过 A/B 测试来完成不同渠道、内容、广告创意的效果评估。

 

 

举个例子,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产品交互形式,通过比较实验组(A 组)和对照组(B 组)的访问时长和页面浏览量两个衡量指标,来评估哪一种交互形式更佳。

 

要进行A/B测试有两个必备因素:第一,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第二,数据量和数据密度较高。因为当产品流量不够大的时候,做 A/B 测试得到统计结果是很难的。而像 LinkedIn 这样大体量的公司,每天可以同时进行上千个 A/B 测试。所以 A/B 测试往往在公司数据规模较大时使用会更加精准,更快得到统计的结果。

 

3.8 数学建模

 

当一个商业目标与多种行为、画像等信息有关联性时,我们通常会使用数学建模、数据挖掘的手段进行建模,预测该商业结果的产生。

 

作为一家 SaaS 企业,当我们需要预测判断客户的流失时,可以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公司信息、用户画像等数据建立流失模型。利用统计学的方式进行一些组合和权重计算,从而得知用户满足哪些行为之后流失的可能性会更高。

 

我们常常说,不能度量,就无法增长,数据分析对于企业商业价值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仅仅掌握单纯的理论还远远不够,实践出真知。 数据分析的方法大家不妨在自己日常工作中,有分析相关项目里尝试使用,相信可以事半功倍,创造更多商业价值。

 

本文作者@陈明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游戏

78

]]>
//www.f-o-p.com/74647.html/feed 0
Banner、贴片、信息流…这么多广告形式哪种更高效? //www.f-o-p.com/68412.html //www.f-o-p.com/68412.html#respond Wed, 10 Jan 2018 09:19:44 +0000 //www.f-o-p.com/?p=68412 5 (28)

近年,程序化广告成为越来越多品牌进行营销推广的标配。而伴随着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用手机连接着生活的一切,移动程序化广告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商机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洞察和追捧。据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趋势展望报告》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移动程序化购买展示广告市场规模为 103.1 亿,较 2015 年增长 206.2%;预计未来三年,其仍将维持相对高速的增长。

随着移动程序化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移动程序化广告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中。目前常用的移动程序化广告形式有:Banner、插屏、全屏、视频贴片、信息流等。那么,这些不同的广告形式各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品牌营销又该如何选择呢?带着这些疑问,本文进行一下常见移动程序化广告形式全解。

Banner 广告

Banner 广告指横幅广告、旗帜广告,是最普遍的广告形式。一般在 APP 界面顶部或底部出现,有静态图、GIF 图、文字链,或多帧图片滚动的动画图等表现形式。

优劣势分析

优势:1)对受众干扰小;2)制作相对简单;3)竞价成本相对较低。

劣势:1)容易被受众忽略;2)如果设计粗糙或定向不够精准,容易影响受众上网体验,从而造成不良品牌印象及广告费浪费。

玩法指导

1)选择最有效的尺寸。据美数投放经验表明:常见及效果最好的 Banner 广告尺寸为:32050、640100 等。当然,具体情况还要根据不同 APP、不同品牌诉求而定。

2)文案+图片完美搭配。广告主要要包含品牌 LOGO、价值主导(产品卖点)、行动召唤等三大元素。而这些元素间的配合要层级分明、主题明晰、卖点突出、色彩协调,当然更要符合用户浏览习惯等。

3)文件不宜过大。文件最好小于 50-100KB,因为用户打开页面后会直接向下滚动,如果文件过大,则加载缓慢,有可能“赶不上”用户的“手速”,让广告无法被看到。当然,文件也不宜太小,因为有可能会损害素材质量和清晰度。

4)动效是加分项,但要谨慎。动效的 Banner 通常来说比静态效果好。但要注意:a.不要让动画分散了广告的主要信息;b.动效要简单、优雅,而非“闪瞎眼”;c.动画的最后一帧如果能够配合行动召唤的文字,则点击效果会更好。

5)与页面内容协调搭配。即 Banner 广告要和页面整体风格和上下文风格、内容等完美搭配、相得益彰,不宜靠过度夸张、突兀的设计来强吸眼球;但同时,广告也不要过分融入而让用户难以辨识。其中,美数动态创意中心可自动生成上万组创意,在竞价成功时自动调取与媒体环境契合度最高创意进行展示,提升营销效率和效果。

推荐平台

大多数平台都有 Banner 广告;一般纯工具类 APP(天气、游戏、翻译、阅读等)使用底部 Banner 较常见。

插屏广告

一般在应用(游戏、视频应用居多)暂停、过关、跳转、退出时以半屏或全屏的形式弹出,展示时机巧妙避开用户对应用的正常体验,用户可选择点击或忽略。表现形式主要是静态图、GIF 图等。

优劣势分析

优势:1)尺寸大、可支持炫酷特效,因此视觉效果更佳;2)点击率相对 Banner 更高。

劣势:1)容易造成误点,浪费广告预算;2)如果设计粗糙或定向不够精准,容易影响受众上网体验,从而造成不良品牌印象。

玩法指导

1)与应用协调搭配。即选择与应用相关的广告边框、字体颜色、图片等,提高广告的吸引力、降低用户干扰,从而更好的实现广告效果。

2)选择最有效的尺寸。广告尺寸最好等于或大于手机屏幕一半,可设计 600600、600500 等尺寸。

推荐平台

一般游戏类、视频类 APP 是插屏广告最常用的媒介类型。

开屏广告

开屏广告出现在 APP 启动加载时,一般会全屏展现 3-5 秒(有的可跳过),展示完毕后自动关闭并进入应用主页面,且一般不可点击跳转(当前一些平台可做到支持跳转,如腾讯广点通、灵集XTrader 等)。可以是静态图片、多帧动画或 Flash 等。

优劣势分析

优势:1)抢占应用开启的“黄金5秒”,增强品牌记忆度,且广告更具权威性;2)用户干扰小;3)开屏广告仅在应用启动时展现,而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用户不会频繁启动单一应用,因此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同样数量的广告展示下,开屏广告能覆盖更多的独立用户。

劣势:1)收费较高(PDB 或包断采买);2)若平台不支持广告跳转,可能会流失一部分目标受众。

玩法指导

1)如果推广预算有限(比如低于 10 万),不建议投放热门 APP 开屏广告。

2)开屏广告媒体素材审核相对更严格,需要提前(一般两天)线下审核。

3)如果是电商类品牌主或应用推广类品牌主(下载 APP),最好选择可支持点击跳转(deeplink)的平台。

4)研究发现 3-5 秒是开屏广告最佳展示时长。

5)某些开屏类媒体支持地域定向(加价售卖),有此需求的品牌主可定向选择以节省预算。

6)常见素材尺寸有:640960、7201280 等。

7)美数投放经验表明:红包图模式适用于理财类广告、单图模式多适用于品牌广告、拼图多图模式或行动召唤类模式更适用于电商广告等。

推荐平台

大多数 APP 都有开屏广告,如:搜狐新闻墨迹天气、金山词霸、美柚等。

视频贴片广告

广告形式是流媒体,一般分为前贴(pre-roll)、中贴(mid-roll)、后贴(post-roll),时长分为 5s、15s、30s、60s 甚至更长。前贴是视频播放前出现的广告,中贴是视频播放中途出现的广告,后贴是视频播放结束后出现的广告。

优劣势分析

优势:1)声影结合,广告冲击力和记忆力强;2)媒体资源优质、品牌曝光质量高。

劣势:1)素材制作较复杂(耗时耗力耗钱);2)价格偏高(PDB 或包断采买);3)广告可能影响用户观影、惹人反感;4)用户分散化、碎片化使用习惯,使得品牌大规模曝光需求难以满足。

玩法指导

1)可允许用户观看几秒后跳过贴片广告。如果观众不喜欢看还强迫看,用户体验差,广告主不仅没有收益,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品牌印象。不如允许用户跳过,并且通过标记跳过时间点来判断这个用户对哪类广告更感兴趣、且感兴趣程度,进而指导后续做到更精准的广告推送。

2)高清分辨率 ≥640360;超清分辨率 ≥1280720,建议大小为 2-5MB,不宜过大。

3)如果推广预算有限,不建议投放视频贴片广告。

推荐平台

爱奇艺、优土、风行、暴风影音、搜狐视频等。

信息流广告

指夹杂在用户浏览、阅读内容中的广告。可能出现在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UC、百度、搜狗移动搜索浏览器;微博、微信陌陌社交类 APP;或者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类 APP 中。主要包括:文字+小图(图在左或右)、文字+大图、文字+三图、文字+视频等展现形式。

优劣势分析

优势:1)对用户干扰小,用户体验感和容忍度更高;2)相比其他广告形式,信息流广告更易激发受众主动性,促使其接受、分享,增加二次传播的效果性;3)更易躲过广告屏蔽软件,无形中增加品牌曝光率和节省广告预算。

劣势:随着信息流广告走向常态化,以及用户新鲜感流失,其投放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玩法指导

1)好的文字与图片创意是提升 CTR 的第一步。即信息流素材创意要针对自己产品的人群制作,以事实数据作指导,而非凭借经验“自嗨”。

2)落地页面是承载转化的关键!首先,要保持落地页内容与广告创意内容相一致;此外,落地页界面清晰、操作容易(比如注册类落地页)也不容忽视;再次,还要提高页面加载速度,防止用户流失;最后,要不断优化落地页设计。比如可以利用诸如热图工具来分析用户访问落地页后的行为,了解落地页哪些内容吸引了大多数访客的注意,从而放上转化潜力最好的内容,以提高转化率

3)与场景结合,让广告出现的“恰到好处”。即在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的基础上,要根据受众时下所在的时间段、地理位置、天气状态、使用(媒体)场景等的不同,设计与场景高度融合的物料,从而保证广告贴合 TA 的需求,提升广告吸引力和点击率!

4)“有的放矢”而非“错位投放”。即在投放前分析媒体调性、频道类别及页面内容等,进而将企业的推广信息投放在强相关频道类型和内容周围。但是我们知道目前移动端的 Ad Exchange 在广告请求中仅附带 APP ID 信息,没有附带用户浏览页面上下文的信息。而美数AdVision(独家广告优化产品)却能通过爬虫技术,无需在 APP 应用端加挂代码或安装 SDK,即可抓取所有新闻客户端频道、上下文内容、页面关键词等信息,从而保证广告精准定位兴趣人群的同时,让广告“温柔”的呈现给受众,从而减少对用户的干扰、提升广告的效果!

推荐平台

新闻类、社交类 APP 是信息流广告最常用的媒介类型。比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微博、微信、陌陌等。

移动程序化广告形式丰富多样,当然不止以上几类。而在实际营销推广中,很多广告主也会经常陷于选择哪种广告形式会带来更高转化的困局中。但事实上,各种广告形式各有千秋。如果广告主想进行品牌宣传,开屏广告、视频广告可能效果相对更佳;如果广告主的目标是追求转化效果,Banner 广告、插屏广告、信息流广告效果可能相对更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因此,广告主与其纠结谁的效果好,不如先考量一下自己的推广目标、预算标准是什么。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依据营销目标择优选择(预算太少,不建议开屏、插屏、视频类广告形式);如果预算充足,则可以考虑选择多广告形式联动配合投放。而唯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推广策略,才能更好的达到裂变效应。

 

本文作者@美数科技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世纪

78

]]>
//www.f-o-p.com/68412.html/feed 0
2018 移动搜索现状及趋势! //www.f-o-p.com/67659.html //www.f-o-p.com/67659.html#respond Thu, 04 Jan 2018 02:09:43 +0000 //www.f-o-p.com/?p=67659 19

一、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发展现状

移动搜索行业发展动态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二、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用户研究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三、中国移动搜索市场案例分析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wx_fmt=png.png

四、中国移动搜索市场发展

?wx_fmt=png.png?wx_fmt=png.png

 

本文作者@艾瑞咨询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广告投放平台    龙游世纪

78

]]>
//www.f-o-p.com/67659.html/feed 0
左手搜索,右手信息流,百度构建的内容帝国会成功吗? //www.f-o-p.com/64769.html //www.f-o-p.com/64769.html#respond Mon, 11 Dec 2017 01:56:59 +0000 //www.f-o-p.com/?p=64769 10 (4)

只是“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百家号和熊掌号的双品牌内容平台,真的能让百度在内容领域做一次漂亮的反击吗?

2017年可谓移动内容爆发元年,平台间秣马厉兵、贴身肉搏不断。而随受众端内容消费升级,对于高质量的作品也在倒逼平台的深耕细作,逐渐脱离通过恶趣味作品疗肌过瘾的拓荒时期,变成人和信息更加匹配的理性竞争。

纵观这段时期的内容生态,从表面来看,最大的变化当属从人找信息转向信息找人的转变,可以说是完成了内容领域的一次升级。但实际上两个内容的获取方向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当智能分发的新鲜度已过,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其实有可能有机结合、实现优劣互补。

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判断,百度在上个月推出了熊掌号,意图与百家号形成百度的新内容阵型。众所周知,百家号是信息找人的Feed流模式,而新推出的熊掌号,则是人找信息的搜索方式。两者在内容分发上形成了一个互补,被称为百度内容布局的双引擎。

事实上,做搜索在国内没人可以竞争过百度,而搜索在内容领域的特殊作用也无法被取代,因而百度深度挖掘移动搜索的潜力无可厚非。只是“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百家号和熊掌号的双品牌内容平台,真的能让百度在内容领域做一次漂亮的反击吗?

搜索是百度高出其他内容平台的一个维度?

近日有爆料称微信订阅号正迎来重大改版,展现方式将变为公众号加文章的模式,即信息流模式。虽然目前腾讯官方对此消息暂不予回应,但此传闻打破过去完全基于粉丝分发的模式,无疑是在宣告信息流的又一次胜利。

截至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流的战场上已经各据一方、高手林立,入局稍晚的百度最多算作后起之秀。不过先抛开局势来讲,百度进军信息流领域,天然具有一个额外的助力就是搜索,而搜索本身也属于内容分发的重要组成。换句话说,其它主流内容平台一般只能以内容分发的自动匹配为卖点,进行单点突破。而百度的搜索基因让其多出一个维度,这在内容之争中或许能获得更为意想不到的优势。

近两年今日头条横空出世,智能推荐和信息流广告给传统互联网广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信息找人”的变革,表面上看,似乎使百度搜索在获取内容的作用大为降低,甚至还出现了“搜索已死、推荐上位”的言论。但实际上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推荐系统,用户的根本需求在于从海量信息中获得真正有用的,所以获取方式相对次要,重要的是内容平台如何为用户过滤不相干的信息,而这直接决定了搜索在内容触及用户中依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何况搜索和推荐同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支,两者存在大量的交叠,如今更是显示出渐趋融合的变化,这可能是百度“双引擎”发挥最大效果的一个机会。

比如,搜索引擎解决运算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结构是倒排索引技术,而在推荐系统中,一类重要算法是基于内容的推荐,这其中大量运用了倒排索引、查询、结果归并等方法。反过来也是如此,搜索结果中的“相关”系列字眼,都是使用了推荐系统的产品思路和运算方法。

由此可见,搜索和信息流具备互补的价值潜力,就像百度这次推出的“熊掌号”,可以令搜索从单纯的工具转变为内容分发的一个智能辅助。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户通过搜索进行更多需求和兴趣表达,贡献更多数据,让百度优化NLP、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进而更好地进行内容分发。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百度搜索下的服务业务。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寻找到各种需要的信息和服务,那么服务也可以像内容一样,通过平台的搭建,吸引更多提供服务的用户入驻。

All in AI,为何百度还要建立一个内容帝国?

在移动端的后知后觉,曾使百度错失很多时机。可以看一下阿里和腾讯,它们都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实现了估值暴增、业务大幅上涨。尤其是腾讯,可以算的上是移动服务最大的受益者,2010年其市值约为425亿美元,而现在已经首破5000亿美元大关,增幅不可不谓之惊人。

抛开长远布局的人工智能,如果移动端是拉开差距的开始,那百度若是能够在移动端重新获得市场优势,那出现大爆发也极有可能。目前来看,“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或许正是最合适的突破口。

据近来公布的财报显示,百度其实正在不断恢复营收增长的能力。第二季度百度营收同比增长14%以上,至30.8亿美元,净利润大增98.4%,至8.82亿美元。其中百度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178.8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5.6%,约占总营收的85.7%。这种趋势也延续到了第三季度,营收235亿、同比增长29%,净利润79亿、同比增长156%。

这背后主要的驱动力正是传统搜索业务的复苏和信息流业务的强劲。据了解,2016年Q3、Q4及2017年Q1,百度搜索收入曾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而今年Q3同比增速回升到22%。至于信息流,按照现有数字计算,一个季度就能为百度带来 27 亿元的营收。

总而言之,搜索和信息流对应的内容服务是夯实移动基础的重中之重,而移动基础又是百度目前战略体系的核心基石,因为在AI尚未落地之间,百度的营收依然要依赖移动业务。正是认清了这一点,百度“双引擎”、“双品牌”的布局才愈加重要,而与百家号能够形成互补的熊掌号的推出显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作为百度搜索在移动内容领域的一次深入尝试,熊掌号所起到的平台连接作用,其实可以和信息流有效结合。逻辑上讲,熊掌号不生产内容,只是百度的一个连接账号,提供连接关系,褡裢所有的内容与百度搜索两方面的流量。这种运营的直接作用,就是为服务提供者带来高效沟通的机会,让有价值的内容更容易触及到有需求的用户身上。

按照百度的计划,熊掌号发布以后,百度移动搜索意在通过三年时间,将搜索类绝大部分流量转移到熊掌号所连接的内容上。因而在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转变过程中,熊掌号可能能够挖掘更多的商业空间。

而随着内容分发模式的日渐成熟,用户对于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被看做是一次新的内容消费的升级,它促使内容之争正在从过去的“内容流量”生态,逐步转向“用户”生态,这对于百度可以说是非常利好的趋势。因为不论是大数据、还是技术能力,以及在搜索、内容生产、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的优势。继百家号之后推出熊掌号,也说明了百度正在为此进行布局。

内容分迎来大清洗,最先淘汰的将是二线平台

目前活跃在内容分发上的几大巨头,表面上虽然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形态,但实际上依然暗潮汹涌,尤以百度和今日头条的动作幅度最明显。

一方面,今日头条陆续推出的新产品,包括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微头条和悟空回答,明显开始了四处扩张、挑战对手的强势态度。另一方面,百度作为信息流的后起之秀,却凭借长期积累的优势在内容分发和广告投放中,获得了移动业务恢复的新机,现在更是试图借助搜索的主营业务、探索“双引擎”的商业潜力。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今日头条把挑战对象转向百度,甚至是直接做出自己的搜索产品,似乎都不意外。

当然百度抢夺信息流及广告投放的市场份额更是显而易见。在今年第二季度,百度将图像增强、语音交互、短视频等技术应用于传统搜索产品,并依托百度AI构建了市场领先的广告引擎,使得Q2百度信息流广告收入从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万迅速上涨到了每日3000万。

如果照此预估,百度资讯类广告收入2017年应该接近或超过100亿元,这与今日头条收入相当。因而很多业内人士都猜测,明年百度有很大几率超越今日头条的信息流营收。从双方发展动向来看,百度和今日头条必有一战,而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随着信息流赛道上第一阵营、两大巨头的对抗,内容分发或许会迎来新的清洗。

相比百度、腾讯等内容帝国,显然二线资讯或内容分发平台更容易被边缘化,至于最后信息流会不会形成更加集中的局势还很难说。不过目前来讲,借助“双引擎”战略的百度,基本上已经从一个后来者成长为行业中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甚至移动基础也可能为百度提供一个重归荣誉的机遇。

对百度来讲,AI是未来,而内容是现在,百家号已经在内容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如今AI赋能的熊掌号,则是通过搜索助力企业品牌掌握未来,突破现在的流量红利窘境。虽然现在无法准确预判最终的效果,但对内容和服务提供者终归是有利,而未来也必然可期也。

 

本文作者@歪道道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64769.html/feed 0
“搜索+信息流”双引擎升级背后,百家号于百度内容生态价值几何? //www.f-o-p.com/62640.html //www.f-o-p.com/62640.html#respond Tue, 21 Nov 2017 01:41:27 +0000 //www.f-o-p.com/?p=62640 1

百家号从0到1的推出至今,通过为作者赋能,为生态赋能,成为助攻百度信息流爆发式增长的重要一环。而未来其作为百度生态内容的关键,还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与熊掌号共同将百度内容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

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内容生态分论坛上,百度带来了其内容生态布局的新升级——通过熊掌号和百家号承载海量内容,并通过“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进行信息分发,让最优质的内容触达最合适的、真正有需求的用户。

基于移动搜索,百度新推出的熊掌号是内容和服务提供者入驻百度内容生态的认证账号,开辟了移动搜索的内容和服务连接新生态。而另一方面,已经成为百度重要收入来源的信息流,其繁荣背后的“助攻”在于百家号经过一年多的深耕之后,构建的已初具规模的内容生态。

据百家号总经理阮瑜表示,目前百家号的作者数量达90万,每天有超过30万的发文量,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通过信息流的方式,让内容主动找到自己的粉丝,提高影响力。在用户、广告主和内容生产者的三端共赢生态中,百家号的价值正越来越大。

而这一年多来,百家号都做了哪些工作,此次发布会则是一份答卷。

信息流增长背后,是百家号对创作者生态的多方赋能

百度信息流各项指标的增长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百家号从发布以来就一直专注于内容生态的建设,搭建其了一个赋能多方内容产业的生态。

1、赋能优质作者发展

内容创作的主要核心正是在于需要抓住能够生产优质内容的作者,而要想让作者停留,则必然是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这里具体表现在:

保护作者原创权益,当前是一个洗稿账号横行的时代,诸多洗稿者通过低成本拼凑的方式,让作者们防不胜防。而为此百家号连番出手打击了各种“做号者”,关闭数十万的违规账号,并且为原创作者提供原创标签,监控全网平台,作者有发现任何盗稿者即可发起诉讼。

百度搜索起家,其拥有者最强的全网监控能力,因此其建立的原创保护机制,也在推动整个行业的版权意识。

流量收益分成,对于作者来说,更关心的依然是流量以及其背后所能够带来的分成,而这点上百家号对作者的分成还是比较慷慨的,百度信息流到这个月累计67亿的广告收入,目前已经与作者进行了10亿的分成。

同时百家号还通过“百+计划”和“千寻奖”为生产优质内容的作者定期提供额外的收入以及奖项评选,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有着标杆意义。

2、赋能地方内容创业

除了作者之外,内容源的另一个来源则是团队创业者,而在这点上,在北上广已经拥有了诸多成熟团队,但是在其他二三线城市,则刚刚崛起,潜力巨大。

为此,百度也瞄准了这点,开始向地方内容创业者进行渗透,在10月27日在长沙落地了首家百家号内容创业中心,并配备了“吴伯凡”、“李光斗”这些在内容产业一线的自媒体人为创业团队做指导,赋能长沙的文化产业发展。

而未来,百家号还将覆盖到更多的城市,形成对中国文化产业更深入的垂类深耕,以及渗透。

3、服务政务机构内容发展

除了内容创业者,百家号还帮助各个政府机构等部门进行内容的接入以及分发,例如“上海发布”、“中国地震网”、“新疆消防”、各地网警机构等等都已经纷纷入驻百家号。

而百度则结合自身用户AI精准画像能力,LBS等等数据,帮助各机构第一时间发布辟谣、灾害预报等等重要权威信息,让网民及时获知,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百家号更大的意义在于,正在为百度内容生态的进化做出持续贡献

当百家号牢牢抓住内容之后,百度的信息流,以及更大的生态开始全面爆发。

1、为信息流战略方向做出贡献

百度Q3财报显示,该季度百度营收为235亿人民币(约合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79亿人民币(约合12亿美元),其中信息流业务以第三季度业绩为基准的年化收入超过10亿美元,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而信息流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额的盈利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基础在于百家号为其提供了海量的内容,让用户最终实现停留,直接实现“搜索+信息流”的成功,为百度带去更大的商业价值。

2、为百度的搜索生态做出贡献

百家号除了为信息流带去内容之外,还为百度的搜索结果提供了最佳的内容补充,让更优质的内容出现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而在未来百家号还将继续在两个方面赋能百度。

在为百度提供更具时效性的搜索内容方面,此次百度成立熊掌号,正是为了将更具备时效性的优质的站点内容更多地呈现给用户,而从整个内容产业的发展来看,其生态的迭代还将继续,未来当更多垂直、优质、原创的内容集中在百家号中,其在搜索中的话语比重还将日益提升。

3、为联盟生态做出贡献

百家号的另一大价值体现在对于百度联盟生态的赋能上,对于做广告联盟起家的百度,拥有着诸多工具类APP的合作伙伴,一直与百度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对于这类联盟合作伙伴而言,其在移动端拥有巨大流量,但是却依然有着变现困境。

而依托于百家号,百度联盟为这些拥有上千万以及过亿用户的产品直接接入内容,并直接在此基础之上加入百度的AI能力,精准分发,直接让这些产品获得了更大的变现,像WIFI万能钥匙等都取得了巨大的变现成功。

4、回归到百度今年重点发力的人工智能领域

百家号更是提升了百度AI问答场景布局的想象空间,百度的DuerOS人工智能生态押注的是未来在家场景,而用户第一基本需求则是向智能设备进行自然语言问答,因此背后不仅需要强大的语音识别技术,更需要强大的具备第一时效性的内容数据库,将各种热点进行关联,而百家号显然将在未来扮演其举足轻重的角色。

结语

百家号从0到1的推出至今,通过为作者赋能,为生态赋能,成为助攻百度信息流爆发式增长的重要一环。而未来其作为百度生态内容的关键,还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与熊掌号共同将百度内容生态价值发挥到最大。

 

本文作者@承哲  由(青瓜传媒)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产品推广服务:APP推广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平台

78

]]>
//www.f-o-p.com/62640.html/fee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