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量金融财富企业进入快手广告市场,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企业反馈投放的成本越来越高、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等困难。所以今天小编分享给大家一些这个行业的优化策略,帮助大家提升账户效果。
1、账户余额保障:确保账户余额不少于当前日耗*1.5倍*7天,保障余额充足,避免断流或余额不足造成流控影响
2、人员盯盘:建议安排人员轮流排班,定期监测账户数据,进行及时调整,并且能按时上新
3、基建搭建与开启策略:
●提前2到3天搭建新的&复制跑量广告组,搭建组数量建议为120%-150%
●需要重点放量时段可按需开启,控制好新广告组投放时间,建议下午流量高峰期时段开启,提高冷启动通过率;
4、财富行业广告主消耗与基建映射关系:可参考目标量级与基建指标,进行广告账户基建提升,提升跑量能力。
1、素材低质&重复度控制
(1)低质素材:
●低质限流:低质量素材治理,低质素材会被一定程度限流。
●应对策略:
①针对低质素材管理手册中对应点,调整素材风格,提升素材质量,避免低质限流。
②素材分析工具:平台化进行综合、全面的素材分析,充分了解素材投放情况,指导后续投放优化及素材生产。
(2)素材重复度:
●重复度限流:如果当前广告账户整体素材相似度达到 30% 以上,意味着该账户已经触发了打压门槛,将会对账户内重复素材部分进行控量;
●应对策略:
(1)剧情类:
针对网民渴望财富及炒股赚钱的心理,不同人物利用不同事件及冲突,讲解产品利益点
股票软件利益点:好股推荐,炒股神器,免费服务,免下载;
内容方向:优质股票选择,股票信息查询,免费股民交流平台;
跑量能力:优
●情景剧扩展:
●家庭冲突类(女性受众):利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男女关系矛盾冲突,突显女性自立自强形象,引出会选股票的重要性;
●逆袭成功类:产品前后使用人物变化,突出外在、心理、他人的看法、物质、家庭地位、工作等维度,利用用户迫切希望自我提升,以及对他人羡慕,自我励志,想脱贫等心理引导转化;
●霸道总裁类:霸道总裁/女主以身说法或者对网民承诺引导用户要学习炒股增加收入;
●散户场景类:通过散户被机构庄家剥削的场景具象化,激发同理心。
(2)口播类:
●老师口播:专业人士推荐,讲解股票知识及内幕,财经信息解读;
●股民口播:散户&老股民等不同身份现身说法,亲身体验产品优势;对演员&内容设计要求较高;
●技巧:改变老师教学场景及形式,或者根据目标受众选择男女演员,提升视频播放,同时可尝试对跑量脚本翻拍跑量。
跑量能力:优
(3)剪辑类:
●技巧:3s抓痛点及目标用户群体,结合快手热门音乐,吸引网民观看,产品特征&体验流程&好评信息&老师资历等卖点宣讲;
跑量能力:较弱
1、链路调整:
提升转化率,降低转化成本,微信小程序支持中间页长按二维码扫码添加微信;后续广告主可测试调整投放产品 ,缩短投放转化链路;
1、投前预估:
●系统根据海量数据分析对视频素材进行投前预估分析,并给出对应建议。
●综合评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可在投前预估页面点击「了解评分细则」查看详情。
2、极速起量
根据预算情况同一时间开启加速探索组,避免同期开启过多,导致过多空耗拉高成本;
3、优化成本
●适用场景:对于当日预算有限的广告账户。
●使用策略:投放前设置好广告账户目标预算,不要频繁修改(频繁修改容易导致影响成本),广告投放时长建议设置为全天投放,成本会更优。
4、提升点击率
5、智能托管,提升人效
自动化投放,提升投放效率:接入平台已有工具能力,算法智能启停广告组,强化跑量能力;在提升人效的同时,且可实现优选创意并提升冷启动通过率。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金融财富行业快手广告优化指南。
作者:丝路赞
来源:丝路赞学院
]]>
作为一名信息流广告创意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发现: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信息流广告中具有较高的占比,同时也因为消费金融的性质存在风险争议,用户的抵触心理较强,因此本文将从创意素材的角度分析如何用视频素材打破用户固有观念,点亮广告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初步完成以大银行为主题,以中小银行为核心的自主互联网个人消费贷款,打破了持牌机构只充当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提供车的原有现实,到2021年,持牌金融的行业贷款占比提升至32.9%*。
*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虽然大众对消费金融的接受程度也慢慢在提高,但大部分依然存在忧虑和不信任,难以达到转化的最终目的。而创意人员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创意素材的科普、场景应用等方式打破用户对消费金融的偏见,消除疑虑,从而达到信任→转化的目的。
1.消费金融行业目标人群及特征:
(1)职场月光:收入不足以支撑消费,旧账未偿新账又生,循环借款成为常态。
(2)无忧月光:家庭经济条件优渥,追求一如既往的高品质生活。
(3)城市蓝领:家庭经济支柱,辛苦忙碌都是为了家人幸福,风险抵御能力弱,。
(4)爬坡中年:肩负家庭重担,收入提升无望,又拉不下面子向朋友借钱。
(5)小企业主:自主创业,身家全在企业上,后备资金不足,风险抵御能力弱。
2.总结:目标人群偏男性,以25-45岁的用户为主,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背负着不同的责任,处在各个阶段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经济状况和金钱观,洞察不同人群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视频创作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消费金融视频创意要从目标人群的真实需求出发,满足人群对生活进阶的美好期望,提供担忧和痛点的解决方案。玩转“需求-期望-担忧/痛点”的创意策略“铁三角”,是消费金融视频与目标人群建立有效沟通的重要一环。
1.需求示例
使用真实消费场景,突出产品更加简单的操作流程。
2.期望示例
生活品质进阶,激发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痛点示例
日常生活缺乏规划,消费金融产品可解燃眉之急。
准确掌握目标人群洞察,再配合创意表达“套路”,视频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更能切中用户痛点,吸睛起量毫不费力!
视频的创意表达可以从理性洞察出发,结合用户群体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现实生活的需求,切中用户担忧和痛点问题,用感性手法迅速建立情感桥梁,人物冲突、情节反转、幽默表达都是吸引注意力的强势工具。
1.情绪表达
夸张表演+超大字体渲染情绪,第一视角互动感+紧迫感up。
例如:最长免息30天,最高额度20万,着急借钱为什么不找XX(产品名)
2.感情表达
场景、演员、故事浑然一体,人物形象丰满+气氛渲染得当,触动TA柔软内心。
3.叙事结构
“起承转合”节奏紧凑,前3s吸睛+通篇平均每3-5s出现一个关键动作。
4.热梗表现
用幽默表达展现名场面名问题,玩转热梗让创意表达更加分。
例如:(模仿喜剧之王)
女生:你真的养得起我吗?
男生:我可以啊,因为我有XX(产品名)
5.常见视频素材雷区:不踩雷,视频更出彩
在做视频创意的时候我们非常强调“切换视角”,以“TA视角”去看待消费金融可以增加视频素材新鲜感,具有更强的视角代入感和真实性,更能由浅入深打动目标人群。如若仅站在“我视角”去做视频素材,难免会有说教的嫌疑,只有代入用户角色,再配合网络热梗、精彩前5s 、剧情反转等情节,素材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TA视角(强调代入感)
适配不同流量位的视频规格和流量调性,视频素材才能发挥更佳的投放效果
总的来说,用户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依然存在较强的抵触和风险防御心理,希望能通过创意素材的科普和场景应用进一步打消用户疑虑,达到信任及转化的目的,消费金融并非洪水猛兽,合理利用也能为目标人群的生活带来“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