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推广拉新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全球数字营销运营推广学习平台! Thu, 30 May 2019 02:17:0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2.21 https://static.opp2.com/wp-content/uploads/2021/04/favicon-1.ico App推广拉新 – 青瓜传媒 //www.f-o-p.com 32 32 APP推广拉新活动分析! //www.f-o-p.com/138263.html Thu, 30 May 2019 02:17:08 +0000 //www.f-o-p.com/?p=138263

 

笔者结合自己的一次APP老拉新活动,为我们介绍了其中的具体操作——分析背景,设立细化目标,结合目标选择推广渠道、活动流程图、数据埋点。

一、背景

本人所在公司属于在线教育行业,公司产品是在线教育学习APP,由于旧版产品是外包且设计框架老旧,支撑不起现有的业务体系和战略。

所以有了新APP,而且第一版赶着要上线。第一版只有核心功能,看直播和看录播。

公司是传统模式,旧APP也没有做过互联网式的运营手段,随着新APP的发布,公司的在线教育业务体系和战略也要升级,而我就是第一个对这个新产品做运营的。

第一季度工作目标是取代旧版APP。

So~整个产研部的工作分两个方向:

  1. 技术-保证现有产品的核心功能稳定性流畅性完善。
  2. 运营-负责新APP的上线推广,(包括旧平台用户迁移+站外推广)

项目背景交代完毕。

二、任务开始

接到任务撸起袖子就去写方案这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

因为业务流涉及部门比较多,对业务流程不够清楚,就需要带着问题跨部门了解公司业务流。

最后画出下面这张业务流程图:

目标是谁?在哪?

先对业务中的用户进行分类,根据对业务流程的梳理。

本次活动的用户可以分成以下两类:

用户A

来源SEM渠道,在推广页留下了手机号,销售人员已跟进过(销售话术),但并未转化成功。

这类未转化用户被销售话术用养在朋友圈,微信好友,通讯录。未转化的价格可能是因为信任、价格等综合因素。

用户B

被销售成功,随后的学习服务指派给专门负责“售后”班主任。

这类用户分部在班级群、班主任、班干部关键人的微信以及供学习使用的APP或者官网PC端。

已付费用户我们可以主观认为是对于“学习体验”(要拿毕业证)是有强需求的,所以在拉新上面就相对简单。

活动的两个杠杆

第一:“权威”,人从3-5岁就被开始培养对权威的认知,例如“老师”,班主任是我们最好利用的“权威人士”,班干部是权威代言人,我们可先用话术文案,在现有渠道进行有组织、有策略的“推送”。

第二:“占便宜”心理,利用人的占便宜心理结合活动的机制,让老用户带来新用户,有效降低获客成本。

有杠杆为什么还要用活动

1. 给付费用户更好的平台体验,我们可以直接让“权威”去话术执行,但用户体验会不够湿润,干巴巴的做法会消耗用户的体验,有失品牌形象。

2. 可以在活动机制上定个策略,来获取目标用户的好友,一个对学历提升有需求的用户,他的友圈子大概率都是同等学历的人,这些都是目标用户。

3. 通过活动,可以把SEM来源的未付费用户往下一层转化,让意向用户直接成为正式学员(试学),再在长线的用户运营策略让这部分用户在之后付费。

传统在线教育的漏斗模型

在“用户运营”的AARRR模型中,“激活”的定义在不同的产品、不同业务中的意义也会不同。

对于“教育”激活的定义是在平台内的学习行为。

但是传统在线教育的业务是销售先行,不付钱就无法向下一步转化。

对应的漏斗模型是:

这样的业务形态天然导致转化率低,但是用户特点是客单价高,所以各个公司在流量的竞争很激烈,于是流量获取的成本就高了(80元-200元)。这就是行业目前的特点了。

但是在线教育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一个特别显著的地方,经过付费用户介绍而来了解在线教育的新用户付费转化率高达70%(正常SEM的用户则不到20%)。

各教育企业主要的流量获取均为SEM、信息流,单个用户成本高达80-200元,在获客成本如此之高且不能保证转化率(转化率全靠销售能力)的现状下,利用用户裂变则显得尤为重要。

这正是公司面临的问题,因此我要结合新APP用策略让用户能先弱转化成为我们的学员。

具体策略就是送资格证课程,原因如下:

  1. 成本,相比学历课,它的成本低了2/3。
  2. 资格证相比学历取证更快,更有吸引力。
  3. 某些资格证考取需要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为学历课的复购埋了伏笔。对于有过学习体验的用户来说,之后报学历更容易选择我们,学习期间我们也可以主动销售。

资格证课程的选择策略:通过数据分析最近一季度的销售订单,选取了销量最高的资格证课程。

三、案例分析

活动背景

5 月 1 日,APP公测。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播新版APP,我们计划借势“五一劳动节”将产品传播出去,让更多用户了解新版APP,让更多用户进入APP,同时通过活动的包装提升平台的品牌形象。

活动目的

主:提升新APP注册量,使50000万学员转移到APP。

次:通过活动机制,增加在社交平台的曝光量,获取2000张新名片(手机号)。

活动目标

  • 开放学院学员20000人注册
  • 自考学院学员15000人注册
  • 综合学院学员13000人注册
  • 网络学院学员8000人注册
  • 新注册用户增加2000

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日-5月7日

活动主题

五一! 持“证”上岗,0元领取资格证课程。

具体活动内容

用户注册APP之后进入活动页可以领取一个资格证课程,领取之前需要分享给其他人,然后才可以领取。

非APP用户在活动链接输入手机号,领取一个资格证课程,领取成功之后引导下载APP内学习。

推广渠道

根据业务流调查可知,内部渠道有:

  • 官微推送
  • 官网web页
  • 班级社群
  • 旧版APP推送
  • 旧版APP弹窗
  • 旧版APP banner位
  • 教务系统通知
  • 销售的朋友圈
  • 班干部朋友圈
  • 班主任朋友圈
  • 授课老师直播间
  • 新APP banner位

外部渠道方面,鉴于APP刚上线,刚好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内容还不是很丰富,所以外部渠道暂时不会考虑。

活动执行安排-流程图

人员组织

APP内操作流程(最短路径)

外部分享链接用户操作流程(最短路径)

基本活动界面

数据埋点

思路:根据业务流程、用户行为路径可以去确定我们想要的哪些数据。

活动预算(编的)

活动推进时间表

结果数据

用户拉新50000,新名片增加2000,活动分享率20%,新名片获取率10%。

可圈可点。

]]>
APP推广拉新促活丨唤醒老用户的3种思维方式! //www.f-o-p.com/135622.html Fri, 24 May 2019 03:00:12 +0000 //www.f-o-p.com/?p=135622

 

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到了今天,拉新成本越来越高,用户质量和活跃度却一路走低。稳住和唤醒老用户似乎比拉新更加省力,但是,老用户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再度活跃起来?这一次,我们不谈基础执行方法,我们从思维方式说起。

如果你是一名从业时间有一定年限的运营,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了。从2012年至今,互联网急速发展的时期已经逐渐过去,战场上厮杀已经接近尾声,流量入口被头部企业瓜分完毕,这意味着新用户越来越难以获取了。

产品同质化严重,变现困难,市场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不再仅仅因为一点小优惠就使用新的APP,打开频率也逐渐降低;而无论是广告主还是投资方,也不会仅仅看用户量,而是紧盯活跃、留存、ROI。

既然获客成本逐渐走高,那么不如把目光放到已经处于沉睡状态的老用户身上。对于工具类、社交类、运动类、阅读类、电商类等应用,用户几周甚至一两个月才登录一次,其实这里面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而这些用户,就是我们目标中处于“沉睡状态”的“老用户”。

相较于新用户,沉睡用户的优势在于:

  1. 付出的教育成本非常少,或基本为0;
  2. 唤醒成本要远比拉新成本低得多;
  3. 通过合适的方法触发老用户再次活跃,效果远远好于拉一个新用户。

很多公司都意识到了唤醒用户的必要性——实际上这也早已是用户精细化运营的一部分了。但应该如何唤醒呢?

唤醒老用户的第一种尝试

方法大多数都是以短信或者PUSH发送登录抽奖、双倍积分、代金券、补贴等为主,例如:

  • “恭喜您,当前金币可兑换满2000减200元券……”
  • “会员享特权,积分赚翻天,本周X会员日……”
  • “X周年庆,全场低至五折……”
  • “您的钱包入账一张88折优惠券……”
  • “亲爱的用户,您已成功入账1000元白银……”

通常情况下这样都不会起到什么作用,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

  • 经费如果允许,换个更大的奖品;
  • 同样成本下,针对不同人群喜好,换个更有吸引力的诱饵;
  • 改为抽奖活动,利用锚定心理唤醒用户;
  • 与其他公司合作,置换更多礼品。

但无论如何,以上方法均可一言蔽之——“物质激励”,不过,如果继续“让利”下去,可能老用户依然是处于沉睡状态,对“巨大物质诱惑”无动于衷。实际上我们自己就已经被此类短信轰炸得烦不胜烦了。

有没有其他思路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让沉睡老用户活跃起来,得知道他们的想法。所以用户唤醒这事儿,这次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二。

为什么第一种尝试不管用?

在心理学中,人类有一种叫做“心理免疫系统”的机制,即当我们受到了强大的压力或者痛苦的时候,心理免疫系统会急速运转,令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伤病、失恋、下岗等痛苦和压力。

相对而言——我们对于不断出现的“美好的事情”也更加容易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物质激励”对于老用户唤醒越来越难的原因,随着刺激频率的提升,用户感到疲劳,大脑收到的愉悦奖励也急剧下降。

怎么办?

三种思路奉上,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人人都有的自我印象表露欲

“自我印象表露”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会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把这种心理应用在实际产品中,其实会发现用户对于“自我印象表露”潜在需求非常广泛,如:

  • 拥有美颜功能——表露自己外表的欲望
  • 拥有分享功能——表露自己有趣的欲望
  • 拥有课程打卡功能——表露自己求知的欲望

除此之外,用户还会有哪些“自我印象”需要表露呢?

通常来说,正面形象都可以算在内——幽默,才华,品味,进取心,聪明,坚持,社会贡献等都可算在内。

我们可以利用“自我印象表露”的思路,重新考虑如何唤醒老用户:

  1. 产品中是否有哪些特点能与用户的正面“自我印象”有关?
  2. 这些特点如何才能表露出来,并利用其吸引用户?
  3. 如何才能转化成可执行的方案?

“直男测试题” —— 一个简单的自我印象表露唤醒案例

如上图案例所示,如果你是一个美妆或购物APP的运营,与其不厌其烦推送“特价优惠”,是不是推送一个更加有趣的“直男测试题”活动更加合适呢?

社会统一性——抓住用户的内群体偏好

在社会心理学中,内群体是指一个人经常参与的或在其间生活、或在其间工作、或在其间进行其他活动的群体。在群体中的成员会感到自己与群体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对群体有强烈的归属感。

简单来说,每个用户都属于不同的群体,而对于相同群体内的人,他们会更加有安全感与荣誉感,会更轻易信任并回归群体

在实际运营中,这种案例也是大量存在的,例如:

  • 游戏产品中的各类社团——其他社团的排名超过了你所在的社团,你会不会想马上回来拼一把?
  • 社区活动中的门槛设置——社群中要进行一次仅限程序员参加的线下分享会,身为程序员的你,会不会想来参加?
  • 旅游APP中的信息生产——有人就某景区的游玩问题向你请教,住在周边的你会不会想说上几句?​

某求职应用推送的专题,对应用户唤醒的“应届生”群体属性

同样的,这里也有一套相应的思路供你重新思考:

  1. 你的用户属于哪个群体?他们有什么群体属性?
  2. 这个属性,能否与产品的某个功能结合?
  3. 结合的方法是否能够形成落地方案?

唤醒沉睡用户的同理心

在社会心理学中发现,人类有一种心理叫做“利他行为”,主要指个体会做一些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任何明显益处的自觉自愿行为。

无论是因为炫耀还是不忍,帮助他人是人类的天性与本能,而内疚、紧急事件、与自己相似等情况,更能够轻易唤醒用户的“同理心”。

比如之前刷屏的H5“小朋友的画廊”——

提供思路如下:

  1. 是否有合适的公益策略可以与产品结合?
  2. 这种公益策略是否违背公德?是否会有过于“利用人性”的情况出现?
  3. 如何将这种策略成功落地?方案是什么?

总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沉睡用户,只是了解用户另辟蹊径的一个简单思路,任何运营手段和策略都是要基于对用户和产品的深度了解和思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或许你已经看过太多关于唤醒用户的策略、文案、图片、渠道分析,但这一次,我们什么执行层面的内容都没讲,只谈思路。而开拓了思路,一定会有更多的方法随之而来。

 

相关阅读:

1.APP推广运营:如何让你的活动效果最大化?

2.APP推广策划:7天内测期增长6万付费用户!

3.APP推广活动:如何策划一场刷屏级活动?

4.2019年APP推广方式大全,拿走不谢!

5.如何做好APP推广营销?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6.APP推广案例:如何从0到百万用户?

作者:福禄网络

来源:福禄网络

]]>
App推广拉新的6大方式,你都玩得转吗? //www.f-o-p.com/129138.html Fri, 26 Apr 2019 01:42:52 +0000 //www.f-o-p.com/?p=129138 App推广拉新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至今,除了App以外,公众号的崛起,小程序在微信生态中的独领风骚,快应用也像“太子”一样在11家国产手机厂商的簇拥下茁壮成长,而百度的百家号、头条的头条号、阿里的大鱼号也已经和微信开始“正面刚”。App这种古老的产品形态,正受到市场的不断冲击。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度报告: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仅增加了2千万人(基础总量是11亿),同时,人均单日App使用时长已经接近5小时。

既然用户总量和单位时间已经固定,那么抢占更多的“用户时间”便成为App获取更多流量的方式和手段。

那么,面对这些“新生代”的重重压力,App们该如何突破重围呢?下面让我们来具体介绍下App的6大获客方式。

一、ASO优化

对于用户而言,要下载某一个App,大多还必须从应用市场上进行下载。而用户在应用市场下载App,有两种情况:

一是有目的的定向搜索下载,这就涉及到应用市场关键词的搜索;

二是无明确目的的浏览和尝试下载,这就涉及到应用市场的展示信息优化、下载量优化、评论评分优化,甚至是应用市场的付费投放,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有更多的机会将好的一面展示在用户面前,以促进更多用户的下载。

总而言之, ASO优化的逻辑就是,从应用市场出发,对App的展示和搜索做优化,以提高曝光和下载转化。

二、地推

地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重人力的获客方式。在人流密集处架个展架,放些礼品,拿上传单,就可以进行推广获客。精细点的地推人员会看人发传单,或者看人采用不同的话术进行推广,或者根据目标用户群选择“摆摊地点”,也有穿着cos服饰进行发传单的,会让整个过程更有趣一些,从而推广的效果也就更好。

三、社交传播

社交传播式的App获客模式,主要是通过其有趣的创意或者是小恩小惠的利益而引爆朋友圈,这也是一种从点到面的推广模式。从具体的模式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老带新、红包裂变、关系裂变和团购裂变。

1、“老带新”

“老带新”是指App已有的旧用户通过邀请新用户好友,同时自己和好友都能拿到一定福利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网约车的前期推广中用的比较多,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神州专车为例:神州专车新增的用户中,大约有70%是由“老带新”的模式获取而来的。从本质上讲,老带新是将获客的任务众包给了旧用户,并通过offer门槛和规则的设计,让旧用户有更多的热情参与其中。同时利用旧用户的社交关系拉拢进来的新用户,相对而言对App也会有更多的认同感。

2、红包裂变

红包裂变在外卖行业相当常见,当用户完成消费行为时,可分享红包到社交圈中,好友可在红包中获取不定量的消费红包或优惠折扣。在产品的前期,红包裂变能给获客带来很大的能量,到产品的中后期,红包裂变对促活和唤醒也有很好的帮助。

3、关系裂变

关系裂变是指在产品设计中,将亲情等强相关的社交关系嵌入其中,通过账户的相关联,让用户在消费端实现帮亲友的代付。

之前互联网获客更多的关注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流量差不多已进入红海阶段,客群下沉、银发经济越来越成为互联网产品竞争的方向。而亲情关系裂变,则在产品端很好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4、团购裂变

将产品分享至社交圈,邀请好友帮忙砍价、助力后,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同时也达到了让新用户下载App的目的。

拼团模式对价格敏感客群的效果非常明显,也给了用户更多的优惠选择。

四、内部转换

内部转换模式是指企业内部的不同产品给某一App导流,或者同一产品的不同载体给App引流。这种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企业可以先通过较轻的模式(公众号、小程序等)获取用户,再通过运营的方式给App做二次的转化利用,将流量进行再次的分配。

网易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多,用户登录网易邮箱网页版后,常能看到其给考拉、严选等网易系电商导流。同时在“两微一抖”的营销矩阵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在互联网流量高地处的布局获取流量,这样也就导致相同产品不同产品形态间的引流越来越被重视。

五、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是关乎真金白银的获客模式,对于提供广告服务的流量主而言,已有相对较为成熟的计价模式。不管是偏向于品宣的按展示结算的模式,还是偏向于获客的按转化结算的模式,广告投放模式都是App获客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具体操作时,还得从成本、效果、目的等多角度出发,进行成本和效果控制。

六、异业合作

异业合作的本质是流量的合作,在这个模式中,具体包含线下的互推、线上的合作以及品牌的联合。

例如:口碑与线下便利店合作,用口碑给5折优惠,很好地将线下便利店的流量导流至App;京东和爱奇艺将两者的会员打通,在各自的场景下,给对方做引流获客;uber在中国推广时,是一个品牌联合营销的好手,当时与梦龙、MINI合作做Uber冰激凌日,打uber送冰激凌,这些都算是异业合作。

小结

App拉新获客就6种方式万变不离其中,分别是:1、ASO优化;2、地推;3、社交传播;4、内部转换;5、广告投放;6异业合作。每种方式都有优劣,大家可以多结合实例看看别人是怎么运用的,至于选择什么方式进行拉新获客,就要根据自己产品的属性及公司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乐享aso

来源:乐享aso(LeXiangASO)

]]>